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J-1的生长发酵动力学模型
1
作者 邢洁 李立欣 +1 位作者 王强 马放 《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300-303,共4页
为提高微生物絮凝剂的产量,选取自主筛选的优势菌种克雷伯氏菌J-1,研究其生长发酵过程,探索菌体生长与产物生成之间的内在规律,得到产絮菌J-1的生长动力学模型及其产物生成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产絮菌J-1代谢产物的生成与其菌体总量相... 为提高微生物絮凝剂的产量,选取自主筛选的优势菌种克雷伯氏菌J-1,研究其生长发酵过程,探索菌体生长与产物生成之间的内在规律,得到产絮菌J-1的生长动力学模型及其产物生成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产絮菌J-1代谢产物的生成与其菌体总量相关,保证充足的营养和生物量,微生物絮凝剂的合成速率得到有效提高。当产絮菌J-1发酵至15 h时,絮凝率最高为94.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絮凝剂 产絮菌 生长动力学 产物生成动力学
下载PDF
一株产生物絮凝剂的Bacillus sp.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3
2
作者 罗平 罗固源 邹小兵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1-23,共3页
从重庆城南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到一株絮凝剂产生菌,革兰氏染色呈阳性,好氧,有芽孢,可运动,短杆;分离菌的基因组DNA(G +C)mol%含量测定为5 0 .6 % ,16SrRNA序列分析表明,分离筛选出的絮凝剂产生菌的16SrRNA基因序列与Bacillu... 从重庆城南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到一株絮凝剂产生菌,革兰氏染色呈阳性,好氧,有芽孢,可运动,短杆;分离菌的基因组DNA(G +C)mol%含量测定为5 0 .6 % ,16SrRNA序列分析表明,分离筛选出的絮凝剂产生菌的16SrRNA基因序列与Bacillus菌有高度同源性,从而确定絮凝剂产生菌RL - 2归于Bacillusbrevis菌属。絮凝实验表明:在有CaCl2 存在时用Bacillussp .RL - 2生物絮凝剂处理土壤悬液时用量少(10 0mL样品只需2mL絮凝剂) ,絮体形成快,矾花大,泥少;体系温度对活性影响很小,且在酸性与碱性条件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絮凝剂产生菌 鉴定 16S rRNA序列分析 短芽孢杆菌
下载PDF
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絮凝活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姜宇 鲍立宁 +1 位作者 朱曙光 董欣琦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18年第2期296-301,共6页
从活性污泥中经过初筛复筛得到了一株絮凝率为94.3%的絮凝剂产生菌。对该菌株所产的生物絮凝剂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最佳絮凝条件为:静置时间为3~5 min,生物絮凝剂投加量为2 mL,温度为20℃,pH为7~8、CaCl_2加入量为0.5 mL。对该菌株所产... 从活性污泥中经过初筛复筛得到了一株絮凝率为94.3%的絮凝剂产生菌。对该菌株所产的生物絮凝剂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最佳絮凝条件为:静置时间为3~5 min,生物絮凝剂投加量为2 mL,温度为20℃,pH为7~8、CaCl_2加入量为0.5 mL。对该菌株所产生物絮凝剂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佳絮凝条件为:发酵液投入量为3 m L、CaCl_2投加量为1 mL,pH为7。同时该絮凝菌在对污水的实际处理中有较好的效果,对COD及NH_3-N去除率分别达到62.35%和61.67%,并且可提高活性污泥沉降性能及脱水率,脱水率可达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絮凝剂产生菌 筛选 絮凝率
下载PDF
高效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其培养条件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郑丽娜 赵宝秀 肖景霓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65-69,共5页
采用平板划线法从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到一株絮凝活性较高的菌株B-6,通过单因子试验,分别考察碳源、氮源、初始pH、培养温度及培养时间等因素对其产絮凝剂能力的影响,确定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该菌株产絮凝剂的最佳培养条件为:以葡萄... 采用平板划线法从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到一株絮凝活性较高的菌株B-6,通过单因子试验,分别考察碳源、氮源、初始pH、培养温度及培养时间等因素对其产絮凝剂能力的影响,确定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该菌株产絮凝剂的最佳培养条件为:以葡萄糖为碳源、酵母膏为氮源、初始pH 7.0,培养温度为35℃、培养时间为72h时,该菌株所产絮凝剂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率达到93.6%.研究了生物絮凝剂对生活污水、泥浆废水、洗煤废水和印染废水的絮凝效果,发现除印染废水外,该生物絮凝剂对其余3种废水均具有一定的絮凝效果,其中对于泥浆废水絮凝效果最好,絮凝率可达9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絮凝剂产生菌 生物絮凝剂 絮凝 筛选 培养条件
下载PDF
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N^+注入诱变选育及其培养条件研究
5
作者 李培睿 张东辉 +3 位作者 李宗伟 李宗义 秦广雍 霍裕平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071-1074,共4页
为获得高絮凝活性菌株,采用低能氮离子诱变方法,对生物絮凝剂产生菌FJ-7进行诱变选育,筛选得到一株絮凝活性高、遗传稳定性良好的突变株 NIM-192。发酵产絮凝剂曲线表明,其菌体生长速度稍慢于原始菌株,但絮凝活性一直高于原始菌株,絮凝... 为获得高絮凝活性菌株,采用低能氮离子诱变方法,对生物絮凝剂产生菌FJ-7进行诱变选育,筛选得到一株絮凝活性高、遗传稳定性良好的突变株 NIM-192。发酵产絮凝剂曲线表明,其菌体生长速度稍慢于原始菌株,但絮凝活性一直高于原始菌株,絮凝率比原始菌株提高了34.26%。进一步研究表明,蔗糖、葡萄糖、半乳糖是NIM.192产生絮凝剂的适宜碳源,酵母膏:尿素为1:1的混合氮源为最佳氮源,培养基起始 pH 为7~9时,发酵液的絮凝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注入 生物絮凝剂 生物絮凝剂产生菌 诱变选育 絮凝活性 培养条件
下载PDF
生物絮凝产生菌的筛选及培养条件优化研究
6
作者 张慧 邵承斌 +1 位作者 孙庆兰 徐君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3期298-301,共4页
从重庆市唐家沱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出一株絮凝活性较高的细菌,命名为TJ-30,采用正交实验和均匀实验法研究了该菌株的培养条件和培养基的组成,结果表明:该菌株的最佳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氮源为酵母膏,pH偏酸性,通气性为棉塞;... 从重庆市唐家沱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出一株絮凝活性较高的细菌,命名为TJ-30,采用正交实验和均匀实验法研究了该菌株的培养条件和培养基的组成,结果表明:该菌株的最佳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氮源为酵母膏,pH偏酸性,通气性为棉塞;最佳培养基配方为:可溶性淀粉25.252 2 g,酵母膏0.1 g,K2HPO40.778 2 g,KH2PO46.846 8 g,尿素为0.008 9 g,(NH4)2SO4为0.739 7 g,H2O为1 000 mL;菌株的絮凝率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而变化,在40 h时达到稳定期,优化培养条件后测得该絮凝菌对高岭土悬液的絮凝活性达到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絮凝产生菌 筛选 培养条件 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