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菜蛾性信息素研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41
1
作者 王香萍 方宇凌 张钟宁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9,共5页
小菜蛾是十字花科蔬菜重要害虫 ,抗药性发展很快而难以防治 ,应用性信息素是综合治理小菜蛾的重要手段。本文对小菜蛾性信息素的鉴定、性信息素的分泌部位及感受部位、人工合成性信息素方法和应用技术 。
关键词 小菜蛾 性信息素 蔬菜 害虫 抗药性 生物防治
下载PDF
影响微生物菌剂应用稳定性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孙成成 丁伟 +1 位作者 潘兴兵 闫芳芳 《植物医生》 2019年第4期19-23,共5页
微生物菌剂作为一种生物农药,在强化植物生物屏障、拮抗和抑制有害微生物以及保障农产品安全生产等方面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是其在田间的稳定性差是影响其大规模应用的关键问题.微生物菌剂中目标微生物的定殖能力强弱与微生物菌剂的生防... 微生物菌剂作为一种生物农药,在强化植物生物屏障、拮抗和抑制有害微生物以及保障农产品安全生产等方面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是其在田间的稳定性差是影响其大规模应用的关键问题.微生物菌剂中目标微生物的定殖能力强弱与微生物菌剂的生防效果存在密切联系.根际有益菌有效的定殖能够提高微生物菌剂的生防效果,在土壤环境中有益菌在植物根际周围定殖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影响其定殖的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主要有(生物/非生物因素)微生物特性、土著微生物、根系分泌物、土壤理化性质及施用方式等.本文就各种因素对根际有益菌定殖的影响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增加微生物菌剂田间应用的稳定性和发挥更好的生防效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菌剂 稳定性 定殖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马铃薯早疫病拮抗细菌的筛选、鉴定及抑菌物质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于水清 杨毅清 +3 位作者 张岱 庞民好 杨志辉 朱杰华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34-1241,共8页
【目的】为获得拮抗马铃薯早疫病菌的优良生防菌株,研究其抑菌活性物质对马铃薯早疫病菌的影响。【方法】利用平板对峙法对生防菌进行筛选,通过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生防菌进行鉴定,并检测其分泌生防作用相关的酶的能力。通... 【目的】为获得拮抗马铃薯早疫病菌的优良生防菌株,研究其抑菌活性物质对马铃薯早疫病菌的影响。【方法】利用平板对峙法对生防菌进行筛选,通过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生防菌进行鉴定,并检测其分泌生防作用相关的酶的能力。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生防菌次级代谢产物对早疫病菌丝影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技术对生防菌次级代谢产物的活性成分进行鉴定,结合琼脂扩散法进一步验证活性成分。【结果】将筛选得到的生防菌株鉴定为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命名为C16。菌株C16能分泌淀粉酶和表面活性素,具有固氮能力,发酵液和脂肽粗提物能显著抑制马铃薯早疫病菌丝的生长,发酵液的抑菌圈可达31.5 mm, 10 mg/mL脂肽粗提物的抑菌带可达12.67 mm。早疫病菌分别与发酵液和脂肽粗提物共培养后,经扫描电镜观察发现,菌丝扭曲变形,表面产生褶皱,以及出现囊泡化等现象。对脂肽粗提物进行成分分析,发现其含有表面活性素Surfactin和伊枯草素Iturin两种物质,通过琼脂扩散法测定两种活性物质的抑菌活性,发现伊枯草素Iturin为主要抑菌活性成分。【结论】本研究筛选获得拮抗马铃薯早疫病菌的优良生防菌株为贝莱斯芽胞杆菌C16,其主要抑菌物质为伊枯草素Iturin。本研究结果为利用微生物菌剂防治马铃薯早疫病提供了备选菌种资源,同时为菌株C16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早疫病 芽胞杆菌 生防因子 脂肽粗提物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中度嗜盐菌S61生防因子分析及其对马铃薯干腐病的防效 被引量:4
4
作者 沈硕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619-2631,共13页
【目的】测定中度嗜盐菌S61对马铃薯干腐病病原菌的抑菌活性及对干腐病的防效,为马铃薯干腐病的生物防治及绿色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来源于青海察尔汗盐湖的1株中度嗜盐菌S61为材料,采用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及分子生物学方法... 【目的】测定中度嗜盐菌S61对马铃薯干腐病病原菌的抑菌活性及对干腐病的防效,为马铃薯干腐病的生物防治及绿色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来源于青海察尔汗盐湖的1株中度嗜盐菌S61为材料,采用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菌株S61进行鉴定。通过对峙培养法和马铃薯活体试验,进行菌株S61及其发酵液有机溶剂萃取物抑制马铃薯干腐病病原菌活性测定及对储藏期马铃薯安全性评价。采用平板透明圈法和排油圈法,分别测定菌株S61发酵液分泌抑菌蛋白和产生脂肽类物质的能力。【结果】结合菌株S61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结果,将菌株S61鉴定为特氏盐芽孢杆菌(Halobacillus trueperi)。其发酵液能产生蛋白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并能产生脂肽类物质。菌株S61及其有机溶剂萃取物对3株马铃薯干腐病病原菌(青9A-4-13、青9A-5-2和65B-2-6)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中对青9A-4-13的抑菌活性最强,对峙培养7 d后的抑制率为55.67%。菌株S61发酵液不同浓度(1、5、10和20 mg/mL)正丁醇萃取物对青9A-4-13的抑菌活性最高,抑制率分别为61.50%、63.00%、64.00%和66.00%。菌株S61发酵液及其正丁醇萃取物对马铃薯储藏安全。【结论】中度嗜盐菌S61在体外和马铃薯活体上均对干腐病病原真菌具有抑制作用,其发酵产物的正丁醇萃取物活性最高,并存在生防因子,能产生一些具有抑菌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较好的马铃薯干腐病生物防治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度嗜盐菌 生防因子 马铃薯干腐病 防效 安全性评价
下载PDF
围食膜:害虫生物防治的潜在靶标 被引量:22
5
作者 吉洪湖 袁哲明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68-974,共7页
围食膜是昆虫中肠细胞分泌的一层特有的非细胞结构,由蛋白质、粘多糖和几丁质组成,是昆虫中肠细胞抵御随食物摄入的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天然屏障。昆虫病毒增效蛋白、几丁质酶、荧光增白剂和外源凝集素等生物防治促进因子通过与围食... 围食膜是昆虫中肠细胞分泌的一层特有的非细胞结构,由蛋白质、粘多糖和几丁质组成,是昆虫中肠细胞抵御随食物摄入的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天然屏障。昆虫病毒增效蛋白、几丁质酶、荧光增白剂和外源凝集素等生物防治促进因子通过与围食膜上特异位点的结合,可破坏围食膜结构,改变其通透性,促进病原微生物对害虫的感染。该文综述了与昆虫围食膜密切相关的生防促进因子的增效活性及其作用机理,阐明了以围食膜为害虫生物防治靶标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食膜 靶标 生防促进因子 害虫生物防治
下载PDF
禾草内生真菌作为生防因子的潜力分析 被引量:23
6
作者 李秀璋 姚祥 +1 位作者 李春杰 南志标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21-634,共14页
早熟禾亚科多种禾草可与Neotyphodium内生真菌形成禾草-内生真菌共生体,这种植物-微生物共生体性状较为稳定,且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禾草-内生真菌共生体稳定的互利共生关系不但保证了内生真菌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而且共生体产生的次生... 早熟禾亚科多种禾草可与Neotyphodium内生真菌形成禾草-内生真菌共生体,这种植物-微生物共生体性状较为稳定,且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禾草-内生真菌共生体稳定的互利共生关系不但保证了内生真菌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而且共生体产生的次生代谢物又可显著提高宿主禾草对生物胁迫的抗逆性。众多研究表明,内生真菌的侵染可显著提高宿主禾草对虫害、病害及伴生植物等多种生物胁迫的抗性。据不完全统计,禾草内生真菌对蛛形纲、线虫纲、昆虫纲3个纲至少79个种的害虫表现出较明显的抗性,对至少22个种的病原真菌表现出明显的抗性。尽管利用内生真菌进行禾草品种选育及其品质改良的技术日趋成熟,但是内生真菌在不同宿主禾草之间高效的替代转化技术,及其在宿主体内遗传的稳定性仍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探索。研究者把禾草内生真菌作为生防手段,在未来的应用过程中不应只考虑其与宿主禾草之间的共生特异性,而应更全面地分析禾草-内生真菌-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让内生真菌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草内生真菌 抗虫 抗病 生物防治 潜力分析
原文传递
木霉菌基因组热激转录因子家族基因特性 被引量:2
7
作者 赵诣 田桢 +4 位作者 康福思 王爱晶 安一博 郭瑞婷 刘志华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12-622,共11页
木霉(Trichoderma)是一种良好的生防因子,为揭示木霉热激转录因子(Heat shock transcription factor)基因的功能并为木霉菌种的改良提供基础数据,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在7种9株木霉全基因组水平上鉴定出27个HSTF基因,并选取酿酒酵母... 木霉(Trichoderma)是一种良好的生防因子,为揭示木霉热激转录因子(Heat shock transcription factor)基因的功能并为木霉菌种的改良提供基础数据,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在7种9株木霉全基因组水平上鉴定出27个HSTF基因,并选取酿酒酵母中的5个HSTF基因作为对照,对它们的系统发育关系、序列特征、表达情况以及蛋白结构进行详细分析;通过克隆链格孢属(Alternaria alternata)真菌胁迫下HSTFTas基因并分析其表达量。研究结果表明:每株木霉含有3个HSTF基因家族成员,分子质量56.1~81.1 kD,等电点(PI)5.50~8.98。HSTF基因序列特征和系统进化分析将木霉的热激转录因子分为3个分支(Ⅰ、Ⅱ和Ⅲ)。3类热激转录因子的蛋白质三级结构差异较大,总共含有7~8种保守基序。棘孢木霉(T.asperellum)CBS 433.97的3类HSTF基因在链格孢致病毒素胁迫下均有响应,其表达量分别在诱导24 h、24 h和2 h时提高了1.5、2.6和1.7倍。木霉热激转录因子基因家族有较高保守性,木霉与病原菌互作过程中,木霉的HSTF基因在木霉的响应病原菌胁迫中起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防治 木霉 热激转录因子 基因特性 生物信息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