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喷气燃料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毅 张哲民 +1 位作者 渠红亮 孟祥堃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59-367,共9页
为了扩大喷气燃料的原料来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生物喷气燃料制备技术的开发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生物喷气燃料是用可再生动、植物油或生物质原料生产的喷气燃料,其制备技术主要有4类路线。第一类是以动、植物油为原料,经加氢处理和异... 为了扩大喷气燃料的原料来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生物喷气燃料制备技术的开发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生物喷气燃料是用可再生动、植物油或生物质原料生产的喷气燃料,其制备技术主要有4类路线。第一类是以动、植物油为原料,经加氢处理和异构化生产喷气燃料。第二类是以农林废弃物等生物质为原料,先气化生成合成气,再经费-托合成生成合成油,合成油再经加氢改质得到喷气燃料。第三类是以生物质为原料,先经快速热解生成生物油,生物油再经加氢处理生成喷气燃料。第四类是以生物质为原料,通过微生物发酵转化为生物丁醇,生物丁醇脱水生成丁烯,丁烯再经聚合、加氢也可生产生物喷气燃料。生物喷气燃料无硫、无芳烃,是绿色喷气燃料调和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喷气燃料 生物质 加氢处理 异构化 气化 合成 热解油 生物丁醇
下载PDF
生物丁醇研究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黄潇 蔡颖慧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0年第35期148-150,共3页
生物丁醇是具有特有优势的新生代生物能源,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论述了生物丁醇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介绍了丁醇作为新型生物燃料的优势,并对生物丁醇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生物丁醇 生物能源 丙酮-丁醇菌 发酵 燃料
下载PDF
利用糖蜜发酵生产丁醇菌株的分离筛选及鉴定 被引量:6
3
作者 裴建新 左文朴 +4 位作者 庞浩 黄志明 黎贞崇 韦宇拓 黄日波 《酿酒科技》 2010年第5期32-35,共4页
高效利用糖蜜产生丁醇的菌株是低成本生产丁醇的基础。本研究从自然环境(牛粪、沼气池、土壤)中筛选具有利用糖蜜产生丁醇能力强的菌株。采样通过玉米培养基富集初筛分离获得12株生产丁醇能力较强的菌株。用8度糖蜜发酵复筛,有2株菌株... 高效利用糖蜜产生丁醇的菌株是低成本生产丁醇的基础。本研究从自然环境(牛粪、沼气池、土壤)中筛选具有利用糖蜜产生丁醇能力强的菌株。采样通过玉米培养基富集初筛分离获得12株生产丁醇能力较强的菌株。用8度糖蜜发酵复筛,有2株菌株丁醇产量较高,分别为8.57 g/L和8.45 g/L,丁醇比高达75%。将菌株分别命名为gxzp-5和gxzp-9,经过16S rD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初步鉴定,2株菌株都为拜氏梭菌(Clostridium beijerincki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糖蜜 生物丁醇 鉴定 拜氏梭菌
下载PDF
生物丁醇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4
4
作者 蔡的 李树峰 +2 位作者 司志豪 秦培勇 谭天伟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61-1177,共17页
生物基(正)丁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品和替代燃料,其主要制备途径为糖质底物的丙酮-丁醇-乙醇(ABE)发酵。受制于发酵副产物多、溶剂浓度低、产物共沸等因素,传统的生物丁醇分离过程存在分离能耗大、成本高等问题,制约其产业化制备。为解决... 生物基(正)丁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品和替代燃料,其主要制备途径为糖质底物的丙酮-丁醇-乙醇(ABE)发酵。受制于发酵副产物多、溶剂浓度低、产物共沸等因素,传统的生物丁醇分离过程存在分离能耗大、成本高等问题,制约其产业化制备。为解决生物丁醇分离的技术瓶颈,近年来,应用新型分离技术实现与ABE发酵过程的耦合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生物丁醇分离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讨论了基于汽液平衡、相转移、膜分离技术等新型分离方式的技术特点;并针对多级分离级联系统开发、面向终产物的精馏技术的新趋势、新特点进行剖析和讨论。随着分离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生物炼制工艺开发和集成,生物丁醇的制备成本可望进一步降低,提升市场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丁醇 丙酮-丁醇-乙醇发酵 原位分离 膜分离 精馏 生物炼制
下载PDF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生物丁醇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侯同刚 张跃冬 +2 位作者 陈秀芳 关静 牟新东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84-792,共9页
传统的丙酮-丁醇发酵的产物浓度过低(丁醇终浓度约为1.3 wt%),导致后期分离成本过高,从而影响了该过程的经济性,限制了其工业化进程。本文研究了高添加量的小分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生物丁醇发酵的影响。以吐温80为例,实验表明,当表面... 传统的丙酮-丁醇发酵的产物浓度过低(丁醇终浓度约为1.3 wt%),导致后期分离成本过高,从而影响了该过程的经济性,限制了其工业化进程。本文研究了高添加量的小分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生物丁醇发酵的影响。以吐温80为例,实验表明,当表面活性剂添加量超过其临界胶束浓度后,丁醇发酵的终浓度会随着表面活性剂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添加量达到5 wt%时,丁醇终浓度可以达到1.6 wt%,远高于该菌种的抑制浓度(0.8 wt%)。为阐明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机理,实验考察了吐温80对丁醇的增溶效应以及对发酵菌体表面亲疏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吐温80对丁醇的增溶效果很小,而对菌体表面的亲疏水性有较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吐温80 生物丁醇 毒性 增溶
原文传递
发酵法制备生物丁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帅 《当代化工研究》 2018年第5期154-155,共2页
文章主要针对发酵法制备生物丁醇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结合当下生物丁醇制备工作发展现状,从发酵法与生物丁醇的优势、生物丁醇技术现状、生物丁醇分离提取技术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与探索,主要目的在于更好的推动发酵法制备生物丁醇研究的... 文章主要针对发酵法制备生物丁醇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结合当下生物丁醇制备工作发展现状,从发酵法与生物丁醇的优势、生物丁醇技术现状、生物丁醇分离提取技术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与探索,主要目的在于更好的推动发酵法制备生物丁醇研究的发展与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法 生物丁醇 分离提取技术
下载PDF
餐厨垃圾直接发酵生产生物质丁醇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永林 高明 +2 位作者 BODJUI Olivier Abo 王芳霞 汪群慧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7-142,共6页
为考察餐厨垃圾不糖化直接进行产丁醇发酵的可行性,优选高效利用淀粉产丁醇梭菌Clostridium saccharoperbutylacetonicum N1-4,并发现不同来源和构型的淀粉对发酵有影响,且直链淀粉更易于被利用。餐厨垃圾直接发酵比糖化发酵效率高,且... 为考察餐厨垃圾不糖化直接进行产丁醇发酵的可行性,优选高效利用淀粉产丁醇梭菌Clostridium saccharoperbutylacetonicum N1-4,并发现不同来源和构型的淀粉对发酵有影响,且直链淀粉更易于被利用。餐厨垃圾直接发酵比糖化发酵效率高,且可避免底物抑制。在固液比1∶1条件下,餐厨垃圾直接发酵丁醇产量达到12. 1 g/L,丁醇碳转化率为0. 402,最大生产速率为0. 705 g/(L·h);固液比1∶2条件下,直接发酵最大生产速率是糖化发酵的2. 05倍。餐厨垃圾发酵产丁醇,可在解决环境问题的同时,为丁醇生产提供廉价原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厨垃圾 直接发酵 淀粉 生物质丁醇 CLOSTRIDIUM saccharoperbutylacetonicum
原文传递
生物丁醇萃取剂回收过程工艺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应明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9-41,共3页
萃取剂回收过程是生物丁醇原位萃取发酵工艺的一个重要过程。萃取剂的经济、有效、安全的回收和循环利用是实施生物丁醇原位萃取发酵工艺的基础,本文针对油醇萃取剂的回收过程进行了研究,对油醇萃取剂回收塔进行了优化模拟计算,并提出... 萃取剂回收过程是生物丁醇原位萃取发酵工艺的一个重要过程。萃取剂的经济、有效、安全的回收和循环利用是实施生物丁醇原位萃取发酵工艺的基础,本文针对油醇萃取剂的回收过程进行了研究,对油醇萃取剂回收塔进行了优化模拟计算,并提出萃取剂回收塔优化工艺条件为全塔理论级数10个或以上,塔顶操作压力0.025MPa~0.03MPa,塔釜操作温度宜控制在200℃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丁醇 原位萃取发酵 油醇 萃取剂 回收塔 优化
下载PDF
原位分离耦合技术制备生物丁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朱大伟 韦萍 +2 位作者 吴昊 孙梦茹 姜岷 《生物加工过程》 CAS CSCD 2013年第6期90-96,共7页
笔者对吸附法、液液萃取法、气提法、渗透汽化法等提取技术原位分离耦合丁醇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分离特性与效果进行了比较。针对目前原位分离耦合发酵制备生物丁醇的应用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并结合本课题组已取得的成果,对原位分离耦合发... 笔者对吸附法、液液萃取法、气提法、渗透汽化法等提取技术原位分离耦合丁醇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分离特性与效果进行了比较。针对目前原位分离耦合发酵制备生物丁醇的应用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并结合本课题组已取得的成果,对原位分离耦合发酵制备生物丁醇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丁醇 发酵 原位分离 耦合
下载PDF
PDMS涂覆的Al_2O_3中空纤维膜在ABE/水体系分离中的应用
10
作者 徐榕蔚 董孜业 +1 位作者 金万勤 张建 《合成技术及应用》 2013年第3期5-10,共6页
通过浸渍-提拉的方法制备了PDMS涂覆的Al2O3中空纤维膜,并系统地研究了其用于ABE/水体系的分离过程。首先对制备出的膜进行了形貌表征,SEM电镜照片表明,所用的Al2O3中空纤维支撑体具有非对称结构,海绵孔位于膜壁的中间而指状孔在其两侧... 通过浸渍-提拉的方法制备了PDMS涂覆的Al2O3中空纤维膜,并系统地研究了其用于ABE/水体系的分离过程。首先对制备出的膜进行了形貌表征,SEM电镜照片表明,所用的Al2O3中空纤维支撑体具有非对称结构,海绵孔位于膜壁的中间而指状孔在其两侧。制备出的PDMS涂覆的Al2O3中空纤维复合膜表面致密完好没有缺陷,其厚度小于10μm,说明PDMS层被均匀地涂在支撑体外表面。然后在不同的模拟体系(丙酮-水、丁醇-水、乙醇-水)中,系统地考察了复合膜的性能。实验表明,复合膜具有优异的渗透汽化性能(通量和分离因子)。最后将该复合膜用于ABE-水体系的分离,考察了膜在操作过程中的渗透汽化性能和稳定性,同时将二元体系与四元体系过程对比,讨论渗透汽化对ABE体系的分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丁醇 渗透汽化PDMS 中空纤维 复合膜
下载PDF
离子色谱法检测生物丁醇中的无机阴离子
11
作者 杜晓磊 夏春 +2 位作者 王存进 侯倩慧 余季金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12年第6期79-81,共3页
采用H2O2处理生物丁醇样品,并以离子色谱抑制电导法检测其中CI-等无机阴离子的浓度,检出限为0.5~2.0μg/L(S/N=3),回收率为96.8%-102.2%,重现性范围为0.59%-0.84%。该法可于14min内完成,操作快速,无丁醇基体干扰... 采用H2O2处理生物丁醇样品,并以离子色谱抑制电导法检测其中CI-等无机阴离子的浓度,检出限为0.5~2.0μg/L(S/N=3),回收率为96.8%-102.2%,重现性范围为0.59%-0.84%。该法可于14min内完成,操作快速,无丁醇基体干扰,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丁醇 离子色谱 抑制电导检测 基体
下载PDF
加速发展我国生物航空燃料产业的思考 被引量:20
12
作者 姚国欣 《中外能源》 CAS 2011年第4期18-26,共9页
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欧盟征收碳排放费用,加速发展生物航空燃料产业已引起许多国家的高度重视。各国已成功进行了多次军用和民用飞机采用混合生物航空燃料或生物航空燃料的试飞,但目前仍处于试飞和安全性评估阶段,尚未实现商业化... 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欧盟征收碳排放费用,加速发展生物航空燃料产业已引起许多国家的高度重视。各国已成功进行了多次军用和民用飞机采用混合生物航空燃料或生物航空燃料的试飞,但目前仍处于试飞和安全性评估阶段,尚未实现商业化生产。一些国家已经或正在建设生物航空燃料的示范装置/工业装置,所采用的技术一类是两段加氢,另一类是气化合成。其中UOP公司开发的两段加氢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难点主要是强放热反应会引起催化剂床层温度超标;而简化合成气生产工艺是生物质气化合成生产生物航空燃料的关键所在。未来生物航空燃料工厂的原料和生产技术主要有海藻油两段加氢和生物丁醇转化生产生物航空燃料。加速发展我国生物航空燃料产业的主要问题是原料来源和技术来源。我国三大石油公司建设的麻风树种植基地共240×104亩,全部建成投产后每年可以得到麻风果油64.8×104t,预计2020年我国建设的能源林基地可提供600×104t以上的生物柴油原料,2015年农作物秸秆可达到9×108t,现在的问题是要尽快落实到位;从我国现有技术和新技术开发情况看,利用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还是有条件的。同时,加速发展我国生物航空燃料产业也离不开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航空燃料 碳排放 两段加氢 气化合成 生物丁醇转化 海藻油 麻风果油
下载PDF
生物丁醇的副产物制备羧甲基纤维素 被引量:3
13
作者 韩春国 王春鹏 +1 位作者 金铁铃 储富祥 《生物质化学工程》 CAS 2010年第6期40-45,共6页
以玉米秸秆和玉米芯制生物丁醇的副产物为原料制备羧甲基纤维素(CMC),讨论了原料的不同处理方法、碱和醚化剂物质的量之比值以及自制助剂E1#对CMC性能的影响,并用哈克旋转流变仪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r—IR)对产物进行分析和表征。... 以玉米秸秆和玉米芯制生物丁醇的副产物为原料制备羧甲基纤维素(CMC),讨论了原料的不同处理方法、碱和醚化剂物质的量之比值以及自制助剂E1#对CMC性能的影响,并用哈克旋转流变仪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r—IR)对产物进行分析和表征。研究表明以未经过蒸汽爆破处理并经过双氧水漂白处理的玉米秸秆制生物丁醇的副产物为原料制备CMC最为理想;当鲥醚化剂物质的量比值在2.0左右时,CMC产品的黏度较高,当碱/醚化剂物质的量比值在2.3左右时,CMC产品的取代度较高;自制助剂E1#可明显提高CMC的黏度;CMC水溶液的黏度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而降低,表现出很强的剪切稀释性;制得的CMC在1500~1700cm^-1处有羧甲基基团的强吸收峰。得到的CMC产品的理化数据指标为:pH值7.8~8.3;含水率≤6.6%;黏度(2%,25℃)35~6300mPa·s;取代度0.65~1.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生物丁醇副产物 羧甲基纤维素
下载PDF
丁醇发酵耦合渗透气化分离技术研究进展
14
作者 王艳翠 王娜 +2 位作者 史吉平 刘莉 李保国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2-36,共5页
对国内外丁醇发酵过程中常用的发酵技术、渗透汽化膜材料的选择、发酵耦合渗透汽化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渗透汽化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生物丁醇 渗透汽化 发酵 分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