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展三次采油新理论新技术,确保大庆油田持续稳定发展(上) 被引量:49
1
作者 王德民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7,共7页
简要回顾了大庆油田的发现和开发历程 ,论述了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对大庆发展所起的作用 ,展示了在油田开发提高采收率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由于大庆在粘弹性流体力学和渗流力学基础理论研究方面有所发展 ,有所突破 ,因而带动了整个聚合... 简要回顾了大庆油田的发现和开发历程 ,论述了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对大庆发展所起的作用 ,展示了在油田开发提高采收率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由于大庆在粘弹性流体力学和渗流力学基础理论研究方面有所发展 ,有所突破 ,因而带动了整个聚合物驱油技术和方法的发展 ,大规模推广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三元复合驱在理论研究和应用方面也有所发展 ,研究结果表明 ,三元复合驱不但可以适应高酸值原油 ,同时也可以适应大庆这样的低酸值原油。由于化学驱注入段塞的活性剂浓度较低 ,并且提高采收率的幅度较高 ,因此 ,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在经济上是可以有效益的。另外 ,还提出了开展二元复合驱和进一步提高采收率 (即四次采油 )的一些超前性理论观点以及如何解决相关的采油工艺和地面工程等问题 ,对于指导今后油田开发提高采收率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油田 聚合物驱 三元复合驱 二元复合驱 三次采油 陆相生油理论
下载PDF
聚/表二元复合体系配方优选及其驱油效果评价 被引量:19
2
作者 王荣健 薛宝庆 +1 位作者 卢祥国 张云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8-113,共6页
以大庆喇嘛甸油藏地质特征和流体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聚/表二元复合体系组成对驱油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等药剂费用且固定聚合物质量浓度(2200 mg/L)的条件下,在适当浓度范围内,随表面活性剂浓度增加和碱浓度降低,驱油剂视黏度增加... 以大庆喇嘛甸油藏地质特征和流体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聚/表二元复合体系组成对驱油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等药剂费用且固定聚合物质量浓度(2200 mg/L)的条件下,在适当浓度范围内,随表面活性剂浓度增加和碱浓度降低,驱油剂视黏度增加,界面张力逐渐增加;与碱/表/聚三元复合体系相比,聚/表二元复合体系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较大,液流转向能力较强,但当表面活性剂加量过高(2.0%)时,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降低。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由0.5%增至5.0%时,聚/表二元复合驱采收率增幅先增加后降低,在表面活性剂加量为1.5%时达到最大值22.5%;"产出/投入"比由6.7降至0.8。当表面活性剂加量在0.5%~1.5%时,二元复合驱技术经济效果较好。碱加量由0.4%增至1.2%时,聚/碱二元复合驱采收率增幅由14.2%降至9.9%。聚/表二元复合体系优选配方为聚合物质量浓度2000 mg/L,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0.5%~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复合驱 驱油效果 等药剂费用 表面活性剂 大庆油田
下载PDF
无碱超低界面张力下二元复合体系对水驱残余油采收率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者琴 夏惠芬 +1 位作者 王刚 李星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5-27,150,共3页
通过可视化微观模型驱油实验,分析了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体系的界面张力和黏弹性对水驱后采收率的影响,为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体系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基础.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二元复合体系与油间界面张力的降低,聚合物质量... 通过可视化微观模型驱油实验,分析了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体系的界面张力和黏弹性对水驱后采收率的影响,为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体系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基础.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二元复合体系与油间界面张力的降低,聚合物质量浓度和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最终采收率和采收率的提高值逐渐增大;二元复合体系与油间界面张力达到超低(10-3mN/m数量级)时采收率提高幅度最大;聚合物溶液的黏弹性可以提高波及体积和驱油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复合驱 无碱超低界面张力 黏弹性 采收率 微观驱油 残余油
下载PDF
复合驱驱油用无碱表面活性剂筛选 被引量:9
4
作者 杨建平 李兆敏 李宜强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2-64,共3页
无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二元复合驱油体系能与原油形成低的界面张力,而且由于配方中没有了碱,解决了设备腐蚀和乳化等问题,减小了采出液地面处理的难度。通过室内实验优选出二元复合体系的配方,并对该配方与试验区块油水条件的配伍性、... 无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二元复合驱油体系能与原油形成低的界面张力,而且由于配方中没有了碱,解决了设备腐蚀和乳化等问题,减小了采出液地面处理的难度。通过室内实验优选出二元复合体系的配方,并对该配方与试验区块油水条件的配伍性、黏度稳定性、热稳定性、抗盐性能、抗硬水性能、乳化性能等方面进行了评价,认为该配方各方面的性能均符合要求。并利用该复合体系进行了物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洗油效率在采收率中所做的贡献只占复合驱采收率的一部分,而聚合物扩大波及体积对其采收率的贡献占有一定的比例。正是二者的协同作用提高了驱油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复合驱 界面张力 波及体积 采收率
下载PDF
二元复合驱体系性能及微观驱油机理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杨凤华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2年第1期105-108,111,9,共6页
无碱表面活性剂加聚合物的二元复合驱油体系能与原油形成超低界面张力,相对于三元复合驱来说,配方中去掉了碱,可以最大限度发挥聚合物的粘弹性,减弱腐蚀、结垢现象。研究了无碱表面活性剂理化性能,在试验区油水条件下,对其进行了配伍性... 无碱表面活性剂加聚合物的二元复合驱油体系能与原油形成超低界面张力,相对于三元复合驱来说,配方中去掉了碱,可以最大限度发挥聚合物的粘弹性,减弱腐蚀、结垢现象。研究了无碱表面活性剂理化性能,在试验区油水条件下,对其进行了配伍性、稳定性、抗剪切性、乳化性、流变性、粘弹性等方面的评价,同时从微观进行了提高采收率驱油机理研究,为二元复合驱体系大规模矿场试验提供依据。二元复合驱室内驱油实验提高采收率13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复合驱 聚合物 表性剂 性能 采收率
下载PDF
二元驱后应用活性聚合物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雨 陈权生 +1 位作者 林莉莉 赵文强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14-418,共5页
通过对活性聚合物APA-1的界面活性、乳化能力、抗剪切能力、黏弹性和驱油能力等测试,探索了二元驱后应用活性聚合物APA-1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活性聚合物具有比普通高相对分子质量(2500万)聚合物BH更高的增黏特性和... 通过对活性聚合物APA-1的界面活性、乳化能力、抗剪切能力、黏弹性和驱油能力等测试,探索了二元驱后应用活性聚合物APA-1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活性聚合物具有比普通高相对分子质量(2500万)聚合物BH更高的增黏特性和抗钙镁离子能力,乳化增油能力更为突出,浓度为1000 mg/L的活性聚合物溶液在存放30 d后的黏度可达220 mPa·s;在钙镁离子浓度为190 mg/L时,浓度为1500 mg/L的活性聚合物溶液的黏度仍有80 mPa·s;浓度1000率1200 mg/L的活性聚合物体系在放置6 h后与油完全乳化,没有水析出,性能明显优于单纯聚合物体系和二元驱体系。室内岩心驱替实验结果表明,二元驱油体系在岩心渗流过程中出现乳化的时机较早,与其相比,活性聚合物驱油体系具有显著的后程乳化特征,在二元驱的基础上,能进一步提高采收率5%率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聚合物 界面张力 乳化性能 黏弹性能 二元驱 后程乳化
下载PDF
二元复合体系界面活性与乳化性能协同提高采收率实验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于群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8-92,共5页
二元复合驱能够大幅度提高水驱后油藏采收率,为深化二元复合体系提高采收率机理认识,开展二元复合体系界面活性与乳化性能协同提高采收率研究。通过物理模拟实验、微观可视化驱替实验和核磁共振实验,研究具有不同界面活性和乳化性能二... 二元复合驱能够大幅度提高水驱后油藏采收率,为深化二元复合体系提高采收率机理认识,开展二元复合体系界面活性与乳化性能协同提高采收率研究。通过物理模拟实验、微观可视化驱替实验和核磁共振实验,研究具有不同界面活性和乳化性能二元复合体系的驱油效果,明确渗流过程中其界面活性变化规律,阐明油水界面张力与乳化性能协同提高采收率机理。结果表明,由于油藏的非均质性及驱油体系性能变化,二元复合体系与原油界面张力并非越低越好。过高界面张力不利于洗油效率的提高,而过低界面张力不利于乳化作用的发挥。当油水界面张力与乳化性能配伍关系良好时,二元复合体系既可以利用较低界面张力启动油藏深部残余油,又可以通过残余油滴封堵大孔道,改变油藏深部流场分布,降低非优势层剩余油饱和度,实现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复合驱 界面张力 乳化性能 协同作用 采收率
下载PDF
非均质油藏二元复合驱合理毛管数实验 被引量:8
8
作者 李堪运 李翠平 +1 位作者 赵光 温栋良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7-91,117,共5页
为研究非均质油藏毛管数对二元复合驱油体系最终采收率的影响,选取渗透率级差为2的非均质物理模型,考察了不同粘度和界面张力下二元复合体系的增油效果。结果表明:在一定的界面张力条件下,二元复合体系粘度越大采收率增值越大,但存在临... 为研究非均质油藏毛管数对二元复合驱油体系最终采收率的影响,选取渗透率级差为2的非均质物理模型,考察了不同粘度和界面张力下二元复合体系的增油效果。结果表明:在一定的界面张力条件下,二元复合体系粘度越大采收率增值越大,但存在临界粘度,即15 mPa·s;达到临界粘度后采收率增值变化趋于平缓,且界面张力为1.865×10-2mN/m时采收率增值最大,此时界面张力即为二元复合体系的合理界面张力,其与临界粘度所对应的毛管数即为二元复合体系合理毛管数,即1.975×10-2。采用微观可视化模型,对比了10-3,10-2,10-1mN/m这3个数量级毛管数二元复合体系的驱油差异。结果表明:针对非均质油藏,二元复合体系并非毛管数越大提高采收率能力越强,合理毛管数下的二元复合体系除具有一定的洗油能力外,其所形成的乳化液滴对非均质油藏高渗透层还具有一定的封堵作用,提高采收率能力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质油藏 合理毛管数 二元复合驱 临界粘度 界面张力 采收率
下载PDF
注二氧化碳驱替稠油技术研究进展
9
作者 胡海光 《中外能源》 CAS 2024年第6期52-56,共5页
稠油具有黏度大、流动性差等特点,导致开采难度增大、采收率降低等问题出现。目前,注二氧化碳驱替稠油技术已在各大油田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实际应用与未来发展也面临一定挑战。驱油机理方面,二氧化碳可用于稠油开采,主要通... 稠油具有黏度大、流动性差等特点,导致开采难度增大、采收率降低等问题出现。目前,注二氧化碳驱替稠油技术已在各大油田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实际应用与未来发展也面临一定挑战。驱油机理方面,二氧化碳可用于稠油开采,主要通过降黏、溶解等作用增强稠油的流动性。驱替技术方面,二氧化碳驱替稠油开采技术按介质个数可以分为一元驱替、二元复合驱替、三元协同驱替。二氧化碳吞吐技术是驱替普通稠油的主要方式;非均质性较强的特稠油、超稠油,需加入蒸汽、化学试剂等物质综合作用;“CO_(2)+”多元介质复合驱替技术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实践效果方面,二氧化碳辅助三元协同驱替稠油技术采收率最高。二氧化碳辅助驱替稠油技术主要应用于普通稠油油藏,未来应在深层超稠油开采的适应性、二氧化碳埋存等方面加强理论研究和先导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开采 二氧化碳驱替 二氧化碳吞吐 二元复合驱替 三元协同驱替 采收率
下载PDF
海上油田二元复合驱平面波及规律室内物理模拟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苏旭 董洁楠 +1 位作者 赵鹏 宋考平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60-64,68,共6页
利用岩电实验原理与三维物理模拟系统进行了二元复合驱波及规律研究。通过模型上布置的压力记录表和电阻测量探针,较为准确的测量了模型中压力变化及饱和度场变化,进而研究了二元复合体系波及效果。结果表明,在二元体系主要扩大了低渗... 利用岩电实验原理与三维物理模拟系统进行了二元复合驱波及规律研究。通过模型上布置的压力记录表和电阻测量探针,较为准确的测量了模型中压力变化及饱和度场变化,进而研究了二元复合体系波及效果。结果表明,在二元体系主要扩大了低渗层的波及体积且提高了模型整体洗油效率,二元驱后中低渗层主流线两侧未波及,采出井之间分流线上由于边界及注采井的影响存在未波及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田 电阻-饱和度 二元复合驱 平面波及规律
下载PDF
环烷基石油磺酸钠胶束增溶及乳化携油作用分析及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关丹 阙庭丽 +2 位作者 曹强 唐文洁 栾和鑫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5-100,共6页
为了揭示环烷基石油磺酸钠在砾岩油藏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中对提高采收率的影响,利用激光粒度仪和紫外分光光度仪测定了环烷基石油磺酸钠溶液的胶束尺寸和增溶量,利用微流控模型驱替实验和岩心驱替实验研究了环烷基石油磺酸钠... 为了揭示环烷基石油磺酸钠在砾岩油藏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中对提高采收率的影响,利用激光粒度仪和紫外分光光度仪测定了环烷基石油磺酸钠溶液的胶束尺寸和增溶量,利用微流控模型驱替实验和岩心驱替实验研究了环烷基石油磺酸钠乳化对提高采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重烷基苯磺酸钠相比,同浓度下环烷基石油磺酸钠胶束增溶原油尺寸最大,增溶原油量最多,1 t环烷基石油磺酸钠溶液可极限增溶350 kg的原油。环烷基石油磺酸钠易与原油发生乳化,乳化后可增加驱油体系黏度,起到控制流度的作用,有利于提高采收率。在克拉玛依油田七中区二元复合驱现场试验中,根据岩心渗透率和含油饱和度的不同,通过改变表面活性剂的加量,调节驱油体系的乳化综合指数可大幅提高驱油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烷基石油磺酸钠 胶束增溶 乳化综合指数 二元复合驱 采收率
下载PDF
二元驱体系水动力尺寸与储层喉道尺寸匹配关系
12
作者 王正波 丛苏男 +2 位作者 陈卫东 韩宇 杨浩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6-301,共6页
针对低渗透油藏二元驱过程中聚合物分子量和浓度选择无依据的问题,首先,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试不同条件下二元驱体系水动力学尺寸,明确了二元驱体系水动力学半径随聚合物分子量、聚合物浓度、表面活性剂浓度、基液矿化度的变化规律;然... 针对低渗透油藏二元驱过程中聚合物分子量和浓度选择无依据的问题,首先,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试不同条件下二元驱体系水动力学尺寸,明确了二元驱体系水动力学半径随聚合物分子量、聚合物浓度、表面活性剂浓度、基液矿化度的变化规律;然后,通过恒速压汞实验测试不同渗透率人造岩心平均喉道半径,并拟合出了人造岩心渗透率与平均喉道半径经验公式,最后,基于二元驱体系注入性实验结果,结合现场数据计算得到的判定标准,明确当岩心渗透率小于20×10^(-3)μm^(2)时,注入聚合物的分子量应小于300万,质量浓度小于500 mg/L;当岩心渗透率处于20×10^(-3)~40×10^(-3)μm^(2)之间时,注入聚合物的分子量应小于500万;当岩心渗透率处于40×10^(-3)~70×10^(-3)μm^(2)之间时,注入聚合物的分子量应小于1200万,结合基液矿化度和表面活性剂浓度对二元体系水动力尺寸影响规律,可为现场二元体系配方调整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复合驱 聚合物 水动力尺寸 喉道平均半径 渗透率 注入性
下载PDF
Study on Oil Displacement Efficiency of Binary Compound Flooding in Heterogeneous Reservoir 被引量:4
13
作者 Zhenzhong Fan Meng Wang +1 位作者 Jigang Jigang Xin Wang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2015年第12期571-574,共4页
Heterogeneous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for oilfield, choose HS-1 non-ionic surfactant and polymer formation in binary combination flooding system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rate of production of low permeability r... Heterogeneous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for oilfield, choose HS-1 non-ionic surfactant and polymer formation in binary combination flooding system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rate of production of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 in heterogeneous reservoir. According to the core flooding experiment analyzed longitudinal heterogeneous models, single surfactant and a single polymer and polymer flooding of table binary complex drive effect. Studies show that binary combination flooding recovery effect is best, followed by polymer flooding, minimum of surfactant flooding, in heterogeneous reservoi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TEROGENEOUS RESERVOIR binary compound flooding Oil DISPLACEMENT Efficiency
下载PDF
岩石表面可润湿性反转对二元复合驱提高采收率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孙记夫 戴莹 +4 位作者 陈权生 吴运强 赵文强 李荣华 栾和鑫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500-504,508,共6页
考察了克拉玛依石油磺酸盐(KPS)、磺基甜菜碱(BS)、脂肪胺聚氧乙烯醚(FAPE)和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1227)等4种表面活性剂的溶液改变含油天然岩芯砂模型表面可润湿性的能力和对新疆油田七东1区原油的静态洗油效率。分别将KPS,BS和F... 考察了克拉玛依石油磺酸盐(KPS)、磺基甜菜碱(BS)、脂肪胺聚氧乙烯醚(FAPE)和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1227)等4种表面活性剂的溶液改变含油天然岩芯砂模型表面可润湿性的能力和对新疆油田七东1区原油的静态洗油效率。分别将KPS,BS和FAPE与聚丙烯酰胺(KYPAM-2)组成二元复合体系,测试了KPS/KYPAM-2,BS/KYPAM-2和FAPE/KYPAM-2二元体系与1227溶液对原油的界面张力,并计算了它们剥离岩石表面油滴所需克服的粘附功,最后利用上述二元体系与1227溶液进行了驱油效率的考察。结果表明:4种表面活性剂溶液均能使岩石表面的可润湿性由油性润湿向中性或水性润湿反转;其中BS的粘附功为0.018 J,静态洗油效率为85.7%,BS/KYPAM-2二元体系水驱后提高采收率12.7%,在4种表面活性剂里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二元复合驱 可润湿性反转 采收率
下载PDF
模拟二元复合驱采出液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振威 白剑锋 +2 位作者 王智 朱国承 柳英明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2年第1期26-30,共5页
二元复合驱是中高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的主要技术之一。为了研究聚表二元驱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选取含聚表水与模拟油组成油水界面体系,测试了油水界面张力、界面剪切黏度等参数,并结合乳状液静置脱水效果,分析聚表二元驱对油水采出液... 二元复合驱是中高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的主要技术之一。为了研究聚表二元驱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选取含聚表水与模拟油组成油水界面体系,测试了油水界面张力、界面剪切黏度等参数,并结合乳状液静置脱水效果,分析聚表二元驱对油水采出液稳定性的作用机理。采用含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的水相与模拟油配制成模拟油采出液,用于测试不同聚合物及表面活性剂浓度对界面张力的影响。界面张力结果表明:聚表二元驱成分能够显著增大油水乳状液的稳定性,但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在界面活性上存在明显差异;界面剪切黏度的影响因素主要为聚合物;静置脱水实验表明,影响油水乳状液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为表面活性剂。这与过去的观点存在矛盾,即认为界面剪切黏度是影响乳状液稳定性的关键。因此本研究认为存在其他因素影响乳状液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复合驱 乳状液稳定性 界面张力 界面剪切黏度 表面活性剂
下载PDF
红北113复合体系驱油效率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4
16
作者 邸胜杰 吕迪 +1 位作者 程鸿雁 吕振山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6年第1期44-49,共6页
为解决HG油田聚/表二元驱配方体系黏度与界面张力损害严重、矿场应用与室内评价结果出入大、表活剂用量及成本过高、控水稳油能力远远小于预期等实际问题,通过油藏化学驱适应性分析、二元驱注入体系选择与性能研究、水动力学尺寸与油藏... 为解决HG油田聚/表二元驱配方体系黏度与界面张力损害严重、矿场应用与室内评价结果出入大、表活剂用量及成本过高、控水稳油能力远远小于预期等实际问题,通过油藏化学驱适应性分析、二元驱注入体系选择与性能研究、水动力学尺寸与油藏孔渗配伍性研究、物模驱油效率与矿场应用试验研究,明确了体系黏度与界面张力、储层条件、注入时机与段塞大小等因素对最终提高采收率的影响。优选出的配方体系物模驱油效率都大于12%,比同黏度聚驱高30%~60%,最适合的驱油体系配方随着油藏及各参数动态变化而变化。此项研究将室内模拟实验成果与矿场实际状况有机结合,提出了解决红北113复合驱现存问题的明确思路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复合驱 聚合物 表面活性剂 驱油效率 分析评价
下载PDF
平面非均质性对聚驱及二元驱驱油效果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斌 李云鹏 +2 位作者 喻秋兰 宫平志 邓景夫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55-159,共5页
平面非均质性直接影响面积波及系数,从而间接影响油田采收率。进行平面非均质性对驱油效果的实验研究,找出其影响规律,对搞清油田剩余油的分布、采取合理性措施、提高油田采收率显得十分必要。根据陆上某油田地质油藏特征,制作内置微电... 平面非均质性直接影响面积波及系数,从而间接影响油田采收率。进行平面非均质性对驱油效果的实验研究,找出其影响规律,对搞清油田剩余油的分布、采取合理性措施、提高油田采收率显得十分必要。根据陆上某油田地质油藏特征,制作内置微电极物理模型,设计了注入井平行渗透率条带、垂直渗透率条带等七种井网模式进行聚驱及二元驱实验;研究注入井位于低、中、高渗透率聚驱及二元驱的驱替差异,明确平面非均质性对聚驱及二元驱驱油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聚驱效果好的方案,二元驱结束时效果也好,最终采收率也较高。其中注采井与沉积相带成90°角且注入井位于高渗带时二元驱最终采收率最高;注采井与沉积相带平行且注入井位于中、高渗带时低渗带剩余油较多;注采井与沉积相带成45°角时低渗带剩余油较多;注采井与沉积相带成90°角时,无明显的剩余油富集区;无论何种布井方式,位于注入端的沉积相带的驱油效率均比远离注入端的沉积相带高,至二元驱结束时,近注入井地带剩余油基本全部被驱替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非均质性 驱油效率 剩余油 聚合物驱 二元复合驱
下载PDF
无碱二元复合驱界面张力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8
作者 常春苗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0-153,共4页
二元复合体系的界面张力对提高驱油效率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研究无碱二元复合体系与大庆油田萨中开发区脱水原油之间的界面张力,探讨了注入水质、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质量浓度、表面活性剂类型、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和原油组分等... 二元复合体系的界面张力对提高驱油效率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研究无碱二元复合体系与大庆油田萨中开发区脱水原油之间的界面张力,探讨了注入水质、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质量浓度、表面活性剂类型、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和原油组分等因素对二元复合体系界面张力的影响,同时给出了不同二元复合体系瞬时界面张力值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类型和质量分数对界面张力的影响较大,油田注人水质、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和原油组分分别对瞬时界面张力值和平衡界面张力值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聚合物质量浓度对界面张力的影响不大。实验结果对于明确形成超低界面张力的条件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复合驱 聚合物 表面活性剂 界面张力 大庆油田
下载PDF
乳化和界面张力特征对二元驱体系驱油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雨 吴永花 +2 位作者 王华鹏 张珍珠 张玉敏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00-705,共6页
为深入认识二元驱油体系乳化能力和界面张力对驱油效果的影响规律,评估了7类乳化指数介于0数0.38之间、与原油界面张力在10^-3数10 mN/m之间的二元复合驱油体系(a:0.3%KPS+0.1%HPAM;b:0.5%司盘/0.5%吐温+0.1%HPAM;c:0.3%ZS+0.1%HPAM;d:0... 为深入认识二元驱油体系乳化能力和界面张力对驱油效果的影响规律,评估了7类乳化指数介于0数0.38之间、与原油界面张力在10^-3数10 mN/m之间的二元复合驱油体系(a:0.3%KPS+0.1%HPAM;b:0.5%司盘/0.5%吐温+0.1%HPAM;c:0.3%ZS+0.1%HPAM;d:0.3%YC;e:0.3%HPS+0.1%HPAM;f:0.3%SP+0.1%HPAM;g:0.3%ZS+0.1%HPAM+0.4%Na2CO3)的动态乳化特性、动态界面张力与驱油效果的内在关联性。乳化特征分为5种类型:不乳化(体系f)、乳化反转(体系e)、前程乳化(a)、后程乳化(体系d)、全程乳化(体系b、c和g);界面张力特性分为7种类型:“L”型(体系a)、“—”型(体系b)、“浅碟”型(体系c)、“G”型(体系d)、“V”型(体系e)、“\”型(体系f)、“深碗”型(体系g)。岩心驱油实验表明:驱油剂的乳化能力愈强,则二次水驱后的采收率愈高。不乳化的“\”型体系(体系f)、全程乳化的“浅碟”型体系(体系c)、后程乳化的“G”型体系(体系d),二次水驱采收率分别为0.36%、4.25%和0%,体现了乳化对流度控制和界面张力对毛细管数效应的交织影响。通过对比聚合物驱和二元驱后的岩心剖面发现,二元驱后岩心中残余油分布呈“白斑”状,归因于不合理的段塞配置,使界面张力和乳化作用不足以抵消流度失控对采收率影响所致。在二元复合驱技术研究中,应优选具有超低界面张力和全程乳化能力的驱油体系,并重视驱油过程中的流度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复合驱 动态乳化特性 全程乳化
下载PDF
低界面张力下乳化程度对二元驱采收率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石国新 栾和鑫 +5 位作者 徐崇军 陈权生 关丹 阙庭丽 云庆庆 邵洪志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07-714,共8页
为研究砾岩油藏乳化程度与二元复合驱采收率的关系,通过乳化(调节表面活性剂的加量)调控驱油体系乳化强度以及乳化体系在长岩心中的运移规律,研究了不同乳化强度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环烷基石油磺酸盐表面活性剂(KPS)二元体系的驱油效... 为研究砾岩油藏乳化程度与二元复合驱采收率的关系,通过乳化(调节表面活性剂的加量)调控驱油体系乳化强度以及乳化体系在长岩心中的运移规律,研究了不同乳化强度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环烷基石油磺酸盐表面活性剂(KPS)二元体系的驱油效果,明确了乳化程度对提高采收率的作用。结果表明,油水界面张力为5×10^(-2)mN/m的中等乳化二元体系的驱油效率比5×10^(-3)mN/m无乳化体系的高8%。当二元体系达到临界黏度后,油水界面张力为5×10^(-2) mN/m数量级、乳化综合指数适宜的乳状液对驱油体系黏度具有补偿作用,能够长距离保持驱油体系黏度的稳定性,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砾岩油藏二元复合驱多因素耦合提高采收率决策中,在渗透率极差较大时通过调节驱油体系黏度比和乳化综合指数可实现提高采收率;渗透率级差≤6时,通过界面张力和乳化综合指数调控实现大幅度提高采收率。当剩余油饱和度小于50%时,乳化综合指数控制在50%~70%;剩余油饱和度大于50%时,乳化综合指数控制在30%~50%。在新疆某区块实施"低界面张力和可控乳化"二元复合驱技术,采收率提高28%,含水率降幅大于40%,实现了驱油体系"梯次降黏、逐级动用"的个性化设计。图11表3参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综合指数 界面张力 二元驱 提高采收率 砾岩油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