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椎CT矢状面屈曲角、终板屈曲深度和双侧腰大肌横断面积差值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价值及与退变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少锋 孟小庆 +1 位作者 吴占勇 高峰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86-390,共5页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腰椎矢状面屈曲角、终板屈曲深度和双侧腰大肌横断面积差值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价值及与椎间盘退变程度的关系。选取LDH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体检健康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均给予腰椎CT检查。实验结果显...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腰椎矢状面屈曲角、终板屈曲深度和双侧腰大肌横断面积差值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价值及与椎间盘退变程度的关系。选取LDH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体检健康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均给予腰椎CT检查。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L_(3)~S_(1)平均终板屈曲深度、平均矢状面屈曲角、平均腰大肌横断面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firrmann分级Ⅳ~Ⅴ级的患者L_(3)~S_(1)平均终板屈曲深度、平均矢状面屈曲角、平均腰大肌横断面积差值与Ⅱ~Ⅲ级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_(3)~S_(1)平均终板屈曲深度、矢状面屈曲角、腰大肌横断面积差值诊断Pfirrmann分级Ⅳ~Ⅴ级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01、0.890和0.771。本研究证实矢状面屈曲角、终板屈曲深度、双侧腰大肌横断面积差值与LDH患者椎间盘退变程度有一定关系,诊断椎间盘退变程度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CT 矢状面屈曲角 终板屈曲深度 双侧腰大肌横断面积差值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