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在犬下肢动脉造影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张世勇 王成伟 +2 位作者 王雪 阎相丽 王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04-708,共5页
背景:目前对下肢血管疾病的研究趋于热门,在以大型动物为研究平台的实验中,需要对动物下肢血管进行形态及密度的检测,以研究和验证干预措施的有效性,且这种检测方法需要较高的可行性及可重复性。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应用于犬... 背景:目前对下肢血管疾病的研究趋于热门,在以大型动物为研究平台的实验中,需要对动物下肢血管进行形态及密度的检测,以研究和验证干预措施的有效性,且这种检测方法需要较高的可行性及可重复性。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应用于犬类动物模型下肢动脉造影中的可行性、影响因素及应用价值。方法:6只比格犬经麻醉后固定于工作床,于犬大腿上段股动脉搏动明显处,采用留置针进行经皮股动脉顺行穿刺,人工推注对比剂,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步进技术采集造影图像,对图像效果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1)所有6只比格犬双后肢最终动脉造影图像显示清晰,能分辨细小血管分支,无伪影;(2)其中第1只犬在初次造影时因对比剂刺激导致肢体抖动,图像效果欠佳,经固定肢体及稀释对比剂后再次造影得到了清晰图像;(3)提示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进行犬类动物模型动脉造影可以清晰显示血管形态及密度,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对模拟肢体缺血的动物模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动物模型 大型动物 下肢缺血 血管形态 血管密度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大型动物胸部神经阻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胡涛 姜津津 付建峰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2期197-202,共6页
近年来,大型动物区域麻醉的研究领域有了较快的发展,并出现了多种胸部神经阻滞的新技术。这些技术在兽医临床实践中的常规实施,使围手术期全身镇痛药物的用量大大减少,为多模式麻醉镇痛策略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同时,这些技术对大型动物... 近年来,大型动物区域麻醉的研究领域有了较快的发展,并出现了多种胸部神经阻滞的新技术。这些技术在兽医临床实践中的常规实施,使围手术期全身镇痛药物的用量大大减少,为多模式麻醉镇痛策略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同时,这些技术对大型动物模型的建立和人类医学科研领域的发展也做出了较大的贡献。本文对近年来已经发表的与大型动物胸部脊柱旁神经阻滞方法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并结合相关解剖学、神经刺激器定位方法以及精准超声辅助技术,对犬胸椎旁阻滞、肋间神经阻滞以及竖脊肌平面阻滞进行综述,为大型动物区域麻醉时提供适当的参考资料,最终服务于科研事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麻醉 胸椎旁阻滞 肋间神经阻滞 竖脊肌平面阻滞 大型动物
下载PDF
高淋巴结转移兔舌癌动物模型的建立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3
作者 格根塔娜 金武龙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1年第S3期5-8,共4页
目的:建立一个具有高淋巴结转移潜能兔舌癌动物模型RSCC-1a。为达到更方便,更有效地认识舌癌发生、发展规律,研究诊治、防范措施打基础。方法:本文将兔舌癌细胞系(RSCC-1)接种在兔舌侧缘,选择成瘤后转移淋巴结,采用"淋巴结体内纯... 目的:建立一个具有高淋巴结转移潜能兔舌癌动物模型RSCC-1a。为达到更方便,更有效地认识舌癌发生、发展规律,研究诊治、防范措施打基础。方法:本文将兔舌癌细胞系(RSCC-1)接种在兔舌侧缘,选择成瘤后转移淋巴结,采用"淋巴结体内纯化技术",即"兔舌癌转移淋巴结—接种同种异体兔皮下扩散—接种到兔舌粘膜下—颈部淋巴结转移",从而建立高淋巴结转移潜能的兔舌癌模型,通过HE染色、免疫组化等方法鉴定其生物学特性。结果:沿着"兔舌癌转移的淋巴结-接种同种异体兔皮下扩散-接种到兔舌黏膜下-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顺序,反复6次,使第六次兔舌癌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率达到60%,总淋巴结转移率达到33.3%。从而建立了高淋巴结转移潜能的兔舌癌动物模型。结论:RSCC-1a弥补过去鼠类动物模型因体积小及无免疫力、无淋巴结转移的缺陷,为舌癌淋巴结转移研究搭建一个新的技术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舌癌 高淋巴结转移 细胞系 大动物模型
下载PDF
幼龄大鼠哮喘气道重塑模型的构建
4
作者 颜贵明 尚莉丽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0年第18期1-2,共2页
目的:幼龄大鼠哮喘气道重塑模型构建。方法:40只幼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每组20只。采用低剂量0VA,并用新鲜配制的氢氧化铝凝胶、百日咳杆菌菌苗作为免疫佐剂,经尾静脉注射和腹腔注射,2次致敏,并尾静脉注... 目的:幼龄大鼠哮喘气道重塑模型构建。方法:40只幼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每组20只。采用低剂量0VA,并用新鲜配制的氢氧化铝凝胶、百日咳杆菌菌苗作为免疫佐剂,经尾静脉注射和腹腔注射,2次致敏,并尾静脉注射维持致敏。结果:幼龄大鼠明显的呼吸困难,病理结果显示气道壁明显增厚,管腔变窄,气道黏膜皱襞增多,上皮细胞脱落,气道平滑肌层和网状基底膜层增厚,黏膜下及管壁大量嗜酸细胞、淋巴细胞浸润。讨论:实验证明改良后致敏效果良好,采用雾化吸入0VA进行连续激发,尾静脉注射维持致敏,成功地构建了幼龄大鼠哮喘气道重塑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道重塑 幼龄大鼠 动物模型构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