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灵芝-黄芪双向发酵菌质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裴智鹏 郑雪艳 +1 位作者 何冰芳 储建林 《生物加工过程》 CAS 2019年第5期521-529,共9页
本文旨在探究灵芝-黄芪双向固体发酵体系对灵芝多糖生物活性的增效作用。分别以灵芝-黄芪双向发酵菌质和未添加黄芪的灵芝菌发酵菌质为原材料提取多糖,采用热水浸提和离子交换色谱对粗多糖进行分离,得到PG-1和PG-2,添加黄芪发酵的菌质... 本文旨在探究灵芝-黄芪双向固体发酵体系对灵芝多糖生物活性的增效作用。分别以灵芝-黄芪双向发酵菌质和未添加黄芪的灵芝菌发酵菌质为原材料提取多糖,采用热水浸提和离子交换色谱对粗多糖进行分离,得到PG-1和PG-2,添加黄芪发酵的菌质多糖中的PG-1组分相较于未添加黄芪发酵的菌质多糖中的PG-2组分增加了325%的产量。对PG-1和PG-2进行初步的结构鉴定和免疫活性、抗肿瘤活性的研究。运用排阻色谱法测定其分子量,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等方法分析其单糖组成、官能团、糖苷键构型以及糖分子链链型。PG-1和PG-2都由葡萄糖醛酸、葡萄糖、木糖和阿拉伯糖4种组成,单糖组分摩尔比分别为12∶58∶21∶9和16∶41∶32∶11。分子量分别为9.2×10^4和8.9×10^4。PG-1和PG-2均由β-糖苷键连接,二者糖链间有—O—连接。PG-1和PG-2均是具有三螺旋空间构象的分子量相对均一的多糖。体外细胞实验结果显示:加入PG-1和PG-2后,巨噬细胞的增殖作用、巨噬细胞对中性红的吞噬作用、巨噬细胞的保护作用和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都显著地提高。在细胞实验中,PG-1显示出比PG-2更强的免疫增强活性和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说明添加黄芪促进了灵芝菌质多糖的分泌,使灵芝多糖的免疫增强活性和抗肿瘤活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发酵 灵芝 多糖 黄芪 分离纯化 生物活性
下载PDF
蝉拟青霉/黄芪双向发酵体系建立及成分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赵崇妍 杨芳 +3 位作者 屈青松 刘自尧 高鹏飞 史新元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12期3195-3198,共4页
目的:建立蝉拟青霉/黄芪药材、黄芪药渣双向发酵体系,探究发酵过程中有效成分含量变化。方法:选取正交设计法对接种量、发酵温度、湿度进行优化,并采用硫酸-苯酚比色法、NaNO_2-Al(NO_3)_3比色法及香草醛-高氯酸氧化法对发酵黄芪及黄芪... 目的:建立蝉拟青霉/黄芪药材、黄芪药渣双向发酵体系,探究发酵过程中有效成分含量变化。方法:选取正交设计法对接种量、发酵温度、湿度进行优化,并采用硫酸-苯酚比色法、NaNO_2-Al(NO_3)_3比色法及香草醛-高氯酸氧化法对发酵黄芪及黄芪药渣菌质中的多糖、总黄酮、总皂苷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药材菌质最优发酵条件为温度26℃,湿度90%,接种比例3 mL/5g,药渣菌质最优发酵条件为温度26℃,湿度80%,接种比例3 mL/5g;经发酵后,黄芪药材菌质中多糖、总皂苷含量略减少,而黄酮含量有所增加;黄芪药渣菌质中黄酮、皂苷含量均增加。结论:蝉拟青霉可对黄芪药材和药渣基质进行发酵,且发酵后菌质中有效成分的得率显著增加,增强了黄芪药材的药用价值,并为药渣的处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蝉拟青霉 黄芪 黄芪药渣 双向发酵 虫草酸 多糖 黄酮 正交设计
下载PDF
天南星双向发酵炮制工艺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朱舟 伍朝君 陈玲 《中国药业》 CAS 2017年第10期7-10,共4页
目的研究白僵菌转化天南星固体发酵的条件,以达到解毒增效的目的。方法对菌株BT1转化天南星粗粉的固体发酵培养条件和培养基进行了优化试验,通过菌种活化、种子培养、固体发酵培养方法及正交试验考察了种子培养基、底物量、转化温度、... 目的研究白僵菌转化天南星固体发酵的条件,以达到解毒增效的目的。方法对菌株BT1转化天南星粗粉的固体发酵培养条件和培养基进行了优化试验,通过菌种活化、种子培养、固体发酵培养方法及正交试验考察了种子培养基、底物量、转化温度、转化时间4种因素的影响,优选最佳转化条件。结果白僵菌菌株BT1为优选出的最适宜试验菌株,其最佳培养条件为在YPD液体培养基中以28℃、200 r/min转速条件培养3 d作为种子;采用固体发酵方式,以中药天南星为底物,10%的接种量,28℃培养20 d为白僵菌的最佳转化条件;培养基组成为天南星粗粉-鲜豆渣-米粉(1∶1∶1),含水量为50%时,能获得毒性较低、抗惊厥活性较高的炮制品。结论采用该条件发酵天南星,可达解毒增效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南星 白僵菌 双向发酵 炮制工艺
下载PDF
双向发酵提取燕麦β-葡聚糖及其理化性质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吴迪 邴雪 +3 位作者 王昌涛 李萌 赵丹 张佳婵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4-193,共10页
从12种药用真菌中筛选出可增加燕麦β-葡聚糖含量的3种菌种--黄伞、大杯伞和灰树花,以我国的燕麦麸皮作为培养基,通过双向发酵法提取燕麦麸皮中的β-葡聚糖,进行工艺优化、分离纯化及理化性质的研究。结果表明3种菌经双向发酵后提取燕麦... 从12种药用真菌中筛选出可增加燕麦β-葡聚糖含量的3种菌种--黄伞、大杯伞和灰树花,以我国的燕麦麸皮作为培养基,通过双向发酵法提取燕麦麸皮中的β-葡聚糖,进行工艺优化、分离纯化及理化性质的研究。结果表明3种菌经双向发酵后提取燕麦β-葡聚糖,其得率较未经发酵的燕麦β-葡聚糖得率高,分子量更小。与未经发酵的燕麦水提液相比,发酵液的蛋白质及总糖含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发酵 燕麦Β-葡聚糖 药食用真菌 理化性质
下载PDF
槐耳板蓝根双向发酵提取物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迁移/侵袭及相关因子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周蓉蓉 高鹏飞 +5 位作者 张文意 张艳聪 马维维 刘秋雨 史新元 连增林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5期64-68,共5页
目的观察槐耳板蓝根双向发酵产物对乳腺癌MCF-7细胞迁移、侵袭和相关因子的影响,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以人乳腺癌MCF-7细胞为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板蓝根组、槐耳组和槐耳板蓝根组。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细胞划痕实验检测MCF-7细胞迁移能... 目的观察槐耳板蓝根双向发酵产物对乳腺癌MCF-7细胞迁移、侵袭和相关因子的影响,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以人乳腺癌MCF-7细胞为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板蓝根组、槐耳组和槐耳板蓝根组。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细胞划痕实验检测MCF-7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检测MCF-7细胞侵袭能力;细胞黏附实验检测MCF-7细胞黏附能力;半定量RT-PCR检测MCF-7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和波形蛋白(Vimentin)基因表达。结果与板蓝根组和槐耳组比较,槐耳板蓝根组明显抑制MCF-7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黏附(P<0.05),抑制MMP-9和Vimentin的基因表达(P<0.05)。结论槐耳板蓝根双向发酵提取物可能通过下调MMP-9和Vimentin的基因表达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迁移、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槐耳 板蓝根 双向发酵 乳腺癌 迁移 侵袭 基质金属蛋白酶 波形蛋白
下载PDF
双向发酵提取燕麦β-葡聚糖的护肤功效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付豪 吴迪 +3 位作者 邴雪 张佳婵 王昌涛 李萌 《日用化学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24-330,共7页
以燕麦作为培养基,通过双向发酵法提取燕麦中的β-葡聚糖,进行化妆品护肤功效研究。选用黄伞、大杯伞和灰树花3种真菌与燕麦进行双向发酵,实验结果表明,燕麦发酵后细胞毒性明显的降低。通过对成纤维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Ⅰ型胶原蛋白... 以燕麦作为培养基,通过双向发酵法提取燕麦中的β-葡聚糖,进行化妆品护肤功效研究。选用黄伞、大杯伞和灰树花3种真菌与燕麦进行双向发酵,实验结果表明,燕麦发酵后细胞毒性明显的降低。通过对成纤维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Ⅰ型胶原蛋白(ColⅠ)含量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含量进行测定发现,与发酵前相比,发酵液及纯化燕麦β-葡聚糖所作用的成纤维细胞内活性氧含量相对降低,Col I含量相对升高,MMP-1含量相对降低,证明发酵液具有一定的抗衰老功效,且比未经发酵处理的燕麦效果要好。通过对小鼠黑素瘤细胞(B16细胞)内黑色素含量及酪氨酸酶激活率的测定发现,发酵液处理后的细胞内黑色素含量更低,其中黄伞燕麦发酵液的效果最好。Franz扩散池透皮吸收实验证明发酵液的累积透过量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发酵 燕麦Β-葡聚糖 药用真菌 抗衰老 美白 透皮吸收
下载PDF
桑黄-昆布双向发酵菌质化学成分及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1
7
作者 刘佳 魏宝红 +6 位作者 毕旺华 杨文哲 杨雪 李欣 王长云 马晓青 胡淑曼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61-67,共7页
该试验利用桑黄对昆布进行双向发酵处理,探究双向发酵后所得菌质有效成分含量变化及对肿瘤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分别采用硫酸-蒽酮比色法、福林酚比色法对昆布水提物和桑黄-昆布双向发酵菌质中总糖、总酚的含量进行测定;采用1-苯基-3-甲基... 该试验利用桑黄对昆布进行双向发酵处理,探究双向发酵后所得菌质有效成分含量变化及对肿瘤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分别采用硫酸-蒽酮比色法、福林酚比色法对昆布水提物和桑黄-昆布双向发酵菌质中总糖、总酚的含量进行测定;采用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1-phenyl-3-methyl-5-pyrazolone,PMP)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昆布水提物、桑黄-昆布双向发酵菌质中单糖组成和含量进行分析;采用磺酰罗丹明B(sulforhodamine B,SRB)比色法测定昆布水提物、桑黄-昆布双向发酵菌质对人肺癌细胞A549、人结肠癌细胞HCT-116、人肝癌细胞HepG2、人乳腺癌细胞MCF-7、人宫颈癌细胞HeLa、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昆布经桑黄双向发酵后,总糖和总酚含量显著升高;单糖组成中古洛糖醛酸、甘露糖醛酸、甘露糖和岩藻糖含量也显著升高;与昆布水提物相比,100μg/mL桑黄-昆布双向发酵菌质对HUVECs表现出较好的增殖抑制作用(抑制率为49.35%),对A549、HCT-116、HeLa细胞也表现出一定的增殖抑制作用,而对HepG2、MCF-7细胞未表现出增殖抑制作用。因此,桑黄-昆布双向发酵后,发酵菌质中总糖、总酚、特征单糖含量明显增加,对肿瘤细胞增殖抑制作用也进一步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桑黄 昆布 双向发酵 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四妙勇安汤菌质固态发酵工艺 被引量:3
8
作者 马新换 李季文 +1 位作者 毕映燕 王雪梅 《西部中医药》 2021年第8期55-59,共5页
目的: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四妙勇安汤菌质固态发酵条件。方法:以菌丝体生长的速度为评价指标,考察药材粒径、发酵温度、菌质初始含水量、发酵时间等因素对四妙勇安汤菌质固态发酵的影响,并确定发酵工艺的具体条件参数。结果:以菌丝布... 目的: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四妙勇安汤菌质固态发酵条件。方法:以菌丝体生长的速度为评价指标,考察药材粒径、发酵温度、菌质初始含水量、发酵时间等因素对四妙勇安汤菌质固态发酵的影响,并确定发酵工艺的具体条件参数。结果:以菌丝布满发酵瓶为终点。最佳发酵条件为药材粒径10目,发酵温度28℃,初始含水量125%,发酵时间15天,接种量10%。结论:所建立的四妙勇安汤方菌质真菌发酵工艺条件,可为四妙勇安汤产品的开发及产业化研发提供理论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发酵 四妙勇安汤 真菌 响应面法
下载PDF
蛹虫草菌双向发酵杜仲和杨树花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建正 张丽 +3 位作者 刘应鹏 朱丽萍 魏志刚 周延州 《现代牧业》 2022年第4期10-14,共5页
优化蛹虫草菌双向发酵杜仲和杨树花的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比较了中药添加量、发酵接种量、温度和时间四种因素,对发酵生物转化过程中多糖、多酚和甘露醇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中药添加量30%、蛹虫草菌接种量40%、发酵温度25℃、... 优化蛹虫草菌双向发酵杜仲和杨树花的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比较了中药添加量、发酵接种量、温度和时间四种因素,对发酵生物转化过程中多糖、多酚和甘露醇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中药添加量30%、蛹虫草菌接种量40%、发酵温度25℃、发酵时间为7 d时,蛹虫草菌双向发酵的能力最强,虫草多糖、多酚和甘露醇的发酵指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蛹虫草菌 杜仲 杨树花 双向发酵 工艺条件
下载PDF
槐耳大黄双向发酵体系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黎 戚岑聪 +3 位作者 高鹏飞 周蓉蓉 张文意 史新元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500-2505,共6页
目的:建立槐耳大黄双向发酵体系。方法:采用硫酸—苯酚比色法、醋酸镁—甲醇比色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多糖含量、总蒽醌含量、4种游离型蒽醌含量,并结合折干率、消耗率等指标对药材用量、温度、加水量等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采... 目的:建立槐耳大黄双向发酵体系。方法:采用硫酸—苯酚比色法、醋酸镁—甲醇比色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多糖含量、总蒽醌含量、4种游离型蒽醌含量,并结合折干率、消耗率等指标对药材用量、温度、加水量等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采用500 m L锥形瓶进行槐耳大黄双向发酵时,最佳工艺为:药材用量10 g,温度34℃,加水量120%。结论:双向发酵使大黄游离型蒽醌含量增加,其中具有抗氧化作用的大黄酚含量有所增加,结合型蒽醌减少,可缓和大黄峻烈的泻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槐耳 大黄 双向发酵 工艺优化
下载PDF
中药发酵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4
11
作者 孙静 马琳 +1 位作者 吕斯琦 李好好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11年第1期49-52,共4页
现代生物技术与中药传统发酵制药技术的有机结合为中药发酵技术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传统发酵工艺技术相比,现代中药发酵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对现代中药发酵技术进行初步概述、总结,着重介绍当前发酵技术中的热点——药用真... 现代生物技术与中药传统发酵制药技术的有机结合为中药发酵技术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传统发酵工艺技术相比,现代中药发酵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对现代中药发酵技术进行初步概述、总结,着重介绍当前发酵技术中的热点——药用真菌双向性固体发酵技术,而后对现代中药发酵技术的优势及前景进行探讨,为进一步的探索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发酵 双向性发酵
原文传递
蝉拟青霉-甘草渣双向发酵过程中成分含量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张艳聪 马维维 +3 位作者 张洪梅 史晓飒 刘腾飞 史新元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902-1904,共3页
目的:探讨蝉拟青霉-甘草渣双向发酵过程中生物活性物质的变化机理。方法:采用硫酸-苯酚比色法、NaNO_2-A1(NO_3)_3比色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对发酵过程中菌质的多糖、总黄酮、三萜类成分甘草酸及黄酮类成分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素... 目的:探讨蝉拟青霉-甘草渣双向发酵过程中生物活性物质的变化机理。方法:采用硫酸-苯酚比色法、NaNO_2-A1(NO_3)_3比色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对发酵过程中菌质的多糖、总黄酮、三萜类成分甘草酸及黄酮类成分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素、异甘草素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多糖、总黄酮、甘草酸及甘草素、异甘草素的含量升高,而甘草苷、异甘草苷含量下降。结论:经蝉拟青霉发酵后,甘草渣中有效成分的提取率显著增加,且发酵后甘草渣中黄酮类物质的分子结构发生变化,采用双向发酵对甘草渣进行二次开发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渣 双向发酵 多糖 黄酮
下载PDF
灵芝双向固体发酵雷公藤后菌质化学成分变化初步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侯志帆 梁永红 +5 位作者 何礼标 王满华 苏明声 罗闳丹 谢小梅 杨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4-237,共4页
目的对灵芝双向固体发酵雷公藤所得菌质化学成分的变化进行初步研究,针对性地分离并鉴定出发酵过程中有明显变化规律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雷公藤药材及灵芝双向固体发酵雷公藤所得到的不同时间点灵雷菌质的醋酸乙酯提... 目的对灵芝双向固体发酵雷公藤所得菌质化学成分的变化进行初步研究,针对性地分离并鉴定出发酵过程中有明显变化规律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雷公藤药材及灵芝双向固体发酵雷公藤所得到的不同时间点灵雷菌质的醋酸乙酯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分析,采用溶剂法、柱色谱法、高效液相制备法、核磁共振等对HPLC色谱图中部分具有明显变化规律的化学成分进行提取分离、结构鉴定。结果与雷公藤生药相比,发酵所得菌质的液相色谱图具有明显规律性的改变;针对性地分离并鉴定出4个化合物,分别为12-甲氧基雷酚萜(1)、雷酚萜(2)、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3)、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4);其中菌质中化合物DIBP、DBP的量随发酵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结论灵芝双向固体发酵雷公藤的过程中,菌质中DIBP、DBP等邻苯二甲酸酯类有毒化合物的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 双向固体发酵 灵雷菌质 高效液相色谱 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原文传递
黄芪双向性固体发酵过程中黄芪甲苷的转化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阮鸣 张李阳 +2 位作者 喻斌 陈玉胜 庄毅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39-343,共5页
目的:研究黄芪双向性固体发酵前后黄芪甲苷的转化。方法:采用HPLC测定法、柱色谱分离法、波谱鉴定技术进行发酵前后的成分变化研究;观察转化产物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抗氧化效应。结果:在黄芪发酵过程中,黄芪甲苷转化形成6-O-β-D-葡萄糖基... 目的:研究黄芪双向性固体发酵前后黄芪甲苷的转化。方法:采用HPLC测定法、柱色谱分离法、波谱鉴定技术进行发酵前后的成分变化研究;观察转化产物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抗氧化效应。结果:在黄芪发酵过程中,黄芪甲苷转化形成6-O-β-D-葡萄糖基-环黄芪醇,该转化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效应。结论:黄芪中有效成分黄芪甲苷经药用真菌(灵芝)双向性固体发酵后发生了生物转化,这一转化具有增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黄芪 黄芪甲苷 双向性固体发酵 6-O-β-D-葡萄糖基-环黄芪醇
下载PDF
双向固体发酵应用于中药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李莉 马佳荣 +3 位作者 王玉辉 赵敏 杨锡仓 李芸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3-487,共5页
发酵作为常用的中药炮制技术之一,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借助微生物和酶的催化分解作用,改变原有药性、药效的方法。现系统综述双向固体发酵技术的现状、常用的发酵菌种、发酵前后对中药毒性及药效成分的影响,并对中药发酵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 发酵作为常用的中药炮制技术之一,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借助微生物和酶的催化分解作用,改变原有药性、药效的方法。现系统综述双向固体发酵技术的现状、常用的发酵菌种、发酵前后对中药毒性及药效成分的影响,并对中药发酵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可为后续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中药发酵技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固体发酵 中药 发酵菌种 活性成分 毒性 药效 综述
原文传递
灵芝-泽泻双向发酵前后菌质活性成分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胡永乐 尤永芳 +2 位作者 黄薇 刘亮亮 张传海 《新乡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10-13,20,共5页
以泽泻为药性基质,采用不同灵芝菌进行发酵,探究双向液体发酵前后灵芝-泽泻菌质主要活性成分的变化规律。分别以南韩灵芝、赤芝G10和鹿角灵芝对泽泻进行双向液体发酵,通过对不同发酵时期灵芝-泽泻菌质中粗多糖、黄酮、总三萜酸含量的测... 以泽泻为药性基质,采用不同灵芝菌进行发酵,探究双向液体发酵前后灵芝-泽泻菌质主要活性成分的变化规律。分别以南韩灵芝、赤芝G10和鹿角灵芝对泽泻进行双向液体发酵,通过对不同发酵时期灵芝-泽泻菌质中粗多糖、黄酮、总三萜酸含量的测定,分析和比较3种灵芝菌对双向液体发酵体系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南韩灵芝发酵对菌质中粗多糖和黄酮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其中粗多糖含量由未发酵基质的5.83%增至发酵后的7.96%;黄酮含量增至0.41%,为未发酵泽泻基质的8.17倍。而经鹿角灵芝发酵后菌质中总三萜酸的增长率最高,最大达到未发酵基质的2.31倍。采用灵芝菌发酵能有效增加菌质中主要活性物质含量,可根据最终发酵目的的不同选择合适的灵芝菌株。该研究为灵芝菌和药性基质双向发酵体系的开发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韩灵芝 赤芝G10 鹿角灵芝 泽泻 双向液体发酵 活性成分
下载PDF
黄精双向液体发酵的菌种优选及培养基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绪民 孙加龙 +1 位作者 韩春超 顾正位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336-341,共6页
目的:以黄精为药性基质,以鸡腿菇、蛹虫草、秀珍菇为发酵菌种进行发酵,筛选出最适合于黄精液体发酵的菌种并优化其液体发酵培养基。方法:以抗氧化能力为指标筛选出黄精液体发酵的最优菌种,并以生物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筛... 目的:以黄精为药性基质,以鸡腿菇、蛹虫草、秀珍菇为发酵菌种进行发酵,筛选出最适合于黄精液体发酵的菌种并优化其液体发酵培养基。方法:以抗氧化能力为指标筛选出黄精液体发酵的最优菌种,并以生物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筛选出最佳的液体发酵培养基。结果:鸡腿菇-黄精双向发酵后菌丝体得率为8.47 g/L(P<0.05),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92.15%(P<0.01),羟自由基抑制能力为78.12 U/mL,总抗氧化能力为9.37 U/mL(P<0.01)。鸡腿菇发酵黄精最佳培养基为葡萄糖0%,麸皮含量5%,黄精质量浓度10 mg/mL,土豆20%,KH2PO40.1%,MgSO_(4)0.1%。按照该条件进行发酵、验证试验,菌丝体得率为(8.06±0.20)g/L。结论:为黄精双向液体发酵的研究奠定基础,并为黄精在保健品及化妆品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 鸡腿菇 蛹虫草 秀珍菇 抗氧化 双向液体发酵 菌种优选 培养基优化
下载PDF
人参-虫草双向固体发酵过程中人参皂苷含量变化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辛宇 邱智东 +2 位作者 陈天丽 王伟楠 曲墨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4-130,共7页
研究人参-冬虫夏草双向固体发酵过程中主要人参皂苷的组成和含量变化,为发酵产物的质量控制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技术对发酵过程及产物中人参皂苷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人参-虫草双向固体... 研究人参-冬虫夏草双向固体发酵过程中主要人参皂苷的组成和含量变化,为发酵产物的质量控制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技术对发酵过程及产物中人参皂苷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人参-虫草双向固体发酵产物中共鉴定出11种皂苷。其在200~15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加标回收率范围为95.13%~105.0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85%~2.36%,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结果的RSD均<2.6%,表明该检测方法精密度、准确度、稳定性及重复性良好。人参-虫草双向固体发酵过程中人参皂苷Rg_(1)、Re、Rb_(1)含量明显降低,人参皂苷Rh_(1)、Rg_(2)、Rd、Rg_(3)、F_(2)含量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虫夏草 人参 双向固体发酵 人参皂苷 含量变化
下载PDF
全蝎白术白头翁混合发酵物超声水提工艺的优化及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金虎 田志龙 +5 位作者 毛会秀 张瑞 王帅 方园 王集会 史磊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4期383-387,共5页
目的优选全蝎白术白头翁混合发酵物(MFSAP)的超声水提工艺并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的初步研究。方法通过球孢白僵菌双向固体发酵技术制备MFSAP,以水溶性总蛋白及总多糖的含量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表考察溶剂用量、... 目的优选全蝎白术白头翁混合发酵物(MFSAP)的超声水提工艺并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的初步研究。方法通过球孢白僵菌双向固体发酵技术制备MFSAP,以水溶性总蛋白及总多糖的含量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表考察溶剂用量、超声时间、pH值对超声水提工艺的影响,并研究最佳水提工艺制备的MFSAP对乳腺癌细胞株MCF-7的抑制作用。结果MFSAP的最佳水提工艺为:溶剂用量40倍,超声时间60min,pH11。在此条件下,水提液中水溶性总蛋白的含量为226.78mg·g^-1(RSD=0.42%),水溶性总多糖的含量为222.99mg·g^-1(RSD=0.35%),综合评分为2.30(RSD=3.40%);MFSAP具有较好的体外抗肿瘤效果。结论所用工艺优化方法合理可行,所得结果稳定可靠;球孢白僵菌双向固体发酵技术可提高此中药复方的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 双向固体发酵 全蝎白术白头翁混合发酵物 球孢白僵菌 水提工艺 单因素试验 正交试验 MTT法 含量测定 综合评价 抗肿瘤活性 乳腺癌细胞株MCF-7
原文传递
全蝎白术白头翁组合发酵品不同醇浓度提取物的活性成分分析及体外药理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金虎 赵翠燕 +8 位作者 孙志艺 王宇 陈宏飞 方园 毛会秀 张瑞 张欣欣 王集会 史磊 《当代化工》 CAS 2019年第6期1170-1173,共4页
评价全蝎白术白头翁组合发酵品(SAPZFP)不同醇浓度提取物的活性成分含量及体外抗肿瘤活性差异。分别测定SAPZFP不同醇浓度提取物的醇溶性总蛋白、总多糖、总黄酮的含量,并采用MTT法检测不同醇浓度提取物抑制肿瘤细胞体外增殖的能力。SAP... 评价全蝎白术白头翁组合发酵品(SAPZFP)不同醇浓度提取物的活性成分含量及体外抗肿瘤活性差异。分别测定SAPZFP不同醇浓度提取物的醇溶性总蛋白、总多糖、总黄酮的含量,并采用MTT法检测不同醇浓度提取物抑制肿瘤细胞体外增殖的能力。SAPZFP不同醇浓度提取物均具有体外抗肿瘤活性,其中75%醇提物抑制乳腺癌细胞株MCF-7、肺腺癌细胞株A549体外增殖的能力最强,IC50分别为0.066、0.022 mg·mL-1。综上所述,SAPZFP的25%、50%、75%醇提物均具有体外抗肿瘤活性,且75%醇提物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PZFP 双向固体发酵 醇溶性活性成分 A549 MCF-7 抗肿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