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交互式自行车模拟器中自行车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何其昌 范秀敏 +1 位作者 马登哲 陈聪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2237-2240,2244,共5页
交互式自行车模拟器是集动感及力觉提示、力学仿真以及计算机图形学等技术于一体的动感模拟器系统,自行车动力学仿真模块是其仿真软件系统的核心。本文从分析自行车动力学特点入手,提出了两个弱耦合的动力学子模型——稳定性模型和振动... 交互式自行车模拟器是集动感及力觉提示、力学仿真以及计算机图形学等技术于一体的动感模拟器系统,自行车动力学仿真模块是其仿真软件系统的核心。本文从分析自行车动力学特点入手,提出了两个弱耦合的动力学子模型——稳定性模型和振动模型来描述自行车在复杂路况下的运动,并研究了在模拟器环境下模型关键输入数据的获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互式自行车模拟器 自行车动力学 稳定模型 振动模型
下载PDF
自行车机器人系统的稳定滑模控制 被引量:11
2
作者 于秀丽 魏世民 郭磊 《控制与决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64-468,共5页
基于拉格朗日方法建立自行车机器人动力学模型,针对自行车机器人这一非线性欠驱动系统,利用稳定滑模控制算法实现系统的稳定.该方法首先从各个子系统中取出一个变量组合成一个中间变量;然后从该中间变量出发构造滑模函数,从滑模控制器... 基于拉格朗日方法建立自行车机器人动力学模型,针对自行车机器人这一非线性欠驱动系统,利用稳定滑模控制算法实现系统的稳定.该方法首先从各个子系统中取出一个变量组合成一个中间变量;然后从该中间变量出发构造滑模函数,从滑模控制器设计的角度求取控制量,保证中间变量在有限时间内收敛到平衡点,从而保证系统状态收敛到收敛域内.该方法能够保证自行车机器人系统的稳定性,并在仿真实验中得到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模控制 欠驱动系统 自行车机器人 稳定性
原文传递
自行车行驶稳定性及后进动性的力学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林修成 张朝阳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2期287-291,共5页
文章首先根据拉格朗日方程 ,得到广义坐标下的车轮运动的拉格朗日微分方程 ,然后根据广义坐标下的拉格朗日微分方程研究车轮的运动状态、车轮初始的不稳定性、在直线行驶中的稳定性、抗冲击性以及自行车转弯时的后进动问题 ,从而回答了... 文章首先根据拉格朗日方程 ,得到广义坐标下的车轮运动的拉格朗日微分方程 ,然后根据广义坐标下的拉格朗日微分方程研究车轮的运动状态、车轮初始的不稳定性、在直线行驶中的稳定性、抗冲击性以及自行车转弯时的后进动问题 ,从而回答了自行车在弯道上转弯行驶车身处于倾斜状态、在重力作用下而不致倾翻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行车 后进动性 拉格郎日微分方程 行驶稳定性 车轮运动状态 转弯行驶
下载PDF
再谈无人自行车的自稳定性 被引量:4
4
作者 刘延柱 《力学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6-118,共3页
本文讨论无人自行车稳定行驶的实现可能性,对前叉受控的自行车数学模型做稳定性分析。分析表明,要保证自行车直立行驶的渐近稳定性,控制系统必须考虑前叉转轴的阻尼因素,且控制规律必须计入车体侧向倾斜的角速度信息。
关键词 无人自行车 渐近稳定性 HURWITZ 判据
下载PDF
Bicycle dynamics and its circular solution on a revolution surface 被引量:4
5
作者 Jiaming Xiong Nannan Wang Caishan Liu 《Acta Mechanica Sinica》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期220-233,共14页
In this paper,we study the dynamics of an idealized benchmark bicycle moving on a surface of revolution.We employ symbolic manipulations to derive the contact constraint equations from an ordered process,and apply the... In this paper,we study the dynamics of an idealized benchmark bicycle moving on a surface of revolution.We employ symbolic manipulations to derive the contact constraint equations from an ordered process,and apply the Lagrangian equations of the first type to establish the nonlinear differential algebraic equations(DAEs),leaving nine coupled differential equations,six contact equations,two holonomic constraint equations and four nonholonomic constraint equations.We then present a complete description of hands-free circular motions,in which the time-dependent variables are eliminated through a rotation transformation.We find that the circular motions,similar to those of the bicycle moving on a horizontal surface,nominally fall into four solution families,characterized by four curves varying with the angular speed of the front wheel.Then,we numerically investigate how the topological profiles of these curves change with the parameter of the revolution surface.Furthermore,we directly linearize the nonlinear DAEs,from which a reduced linearized system is obtained by removing the dependent coordinates and counting the symmetries arising from cyclic coordinates.The stability of the circular motion is then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eigenvalues of the Jacobian matrix of the reduced linearized system around the equilibrium position.We find that a stable circular motion exists only if the curvature of the revolution surface is very small and it is limited in small sections of solution families.Finally,based on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original nonlinear DAEs system,we show that the stable circular motion is not asymptotically sta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cycle dynamics Nonholonomic constraints stability Nonlinear DAEs Circular motion
原文传递
自行车动力学建模及稳定性分析研究综述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囡囡 熊佳铭 刘才山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17-927,共11页
自行车发明于两个多世纪前.这一看似古老的交通工具在为人们提供出行便利的同时,其独特的运动特性及动力学性质也吸引了来自数学、物理及力学等多个学科相关学者的兴趣.大体上,自行车可以描述为具有7个自由度和4个非完整约束的多刚体系... 自行车发明于两个多世纪前.这一看似古老的交通工具在为人们提供出行便利的同时,其独特的运动特性及动力学性质也吸引了来自数学、物理及力学等多个学科相关学者的兴趣.大体上,自行车可以描述为具有7个自由度和4个非完整约束的多刚体系统.但由于前后车轮之间复杂的运动耦合关系,使得自行车的约束方程和动力学模型变得异常复杂,导致对自行车的稳定性存在一些模糊认识.本文针对经典的Carvallo-Whipple自行车构型,系统回顾了历史上自行车动力学研究中的相关问题,这些问题包括:(1)自行车在复杂曲面上的几何约束和非完整约束的数学描述;(2)自行车系统内在的对称性及守恒量;(3)自行车动力学的各类建模方法;(4)自行车运动的相对平衡点及稳定性分析,包括水平面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及旋转对称曲面上的匀速圆周运动;(5)影响自行车自稳定性的结构参数等.本文最后对自行车动力学实验和控制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回顾,并对自行车今后的研究给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行车 稳定性分析 非完整约束 多刚体动力学
下载PDF
自行车稳定性问题的研究与诠释 被引量:3
7
作者 黄绍书 蒋金团 《物理通报》 2017年第11期67-70,共4页
根据刚体转动的力矩平衡,从转动相对定点悬空的角度,给出自行车“转弯不倒”的约束关系,并由此剖析自行车在微小扰动情况下,能够自动恢复稳定的原因.最后,结合自行车转弯过程中的转动惯量及回转半径,给出自行车在“转弯不倒”条件下的... 根据刚体转动的力矩平衡,从转动相对定点悬空的角度,给出自行车“转弯不倒”的约束关系,并由此剖析自行车在微小扰动情况下,能够自动恢复稳定的原因.最后,结合自行车转弯过程中的转动惯量及回转半径,给出自行车在“转弯不倒”条件下的最大角速度解析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行车稳定性 转弯不倒 陀螺效应 力矩平衡 诠释
下载PDF
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标准解读
8
作者 杨靳娇 郝鹏 《信息技术与标准化》 2023年第12期94-99,共6页
为保证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乘员行车的人身安全,由公安部和工信部联合归口,对GB 811—2010《摩托车乘员头盔》进行修订,编制GB 811—2022《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对头盔的范围、类型、规格、结构、壳体、质量、护目镜、稳定性等1... 为保证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乘员行车的人身安全,由公安部和工信部联合归口,对GB 811—2010《摩托车乘员头盔》进行修订,编制GB 811—2022《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对头盔的范围、类型、规格、结构、壳体、质量、护目镜、稳定性等15项要求进行了解读,以期为执法部门、生产企业和乘车人选择更准确、更适合的产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托车 电动自行车 头盔 范围 类型 架构 稳定性
下载PDF
共享单车嵌入式后轴锁紧系统设计 被引量:1
9
作者 张铮 胡立鹏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8年第5期44-48,共5页
LinkItONE为开发主板,设计出后轴锁紧式共享单车的嵌入式控制系统。经测试,系统在结构和控制方面运行良好。通过手机扫描应用客户端、后台管理服务端、车载自身控制端彼此协调稳定工作,实现了共享单车蓝牙、GPRS/GSM等多种通信方式开关... LinkItONE为开发主板,设计出后轴锁紧式共享单车的嵌入式控制系统。经测试,系统在结构和控制方面运行良好。通过手机扫描应用客户端、后台管理服务端、车载自身控制端彼此协调稳定工作,实现了共享单车蓝牙、GPRS/GSM等多种通信方式开关锁和随借随还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单车 嵌入式系统 协调稳定 后轴结构
下载PDF
应用三轴加速度计数评价功率车骑行下肢稳定性
10
作者 马国强 陆姣姣 +1 位作者 李广凯 杨明祥 《体育科研》 2021年第4期26-33,54,共9页
目的:分别建立室内功率自行车踏频递增骑行和一次力竭骑行2种运动模式,探讨Actigraph GT3X+加速度计3个轴向上的加速度计数变化评价自行车运动员不同强度骑行状态下下肢骑行稳定性的有效性。方法:青年男性自行车运动员等分入优秀组(EG)... 目的:分别建立室内功率自行车踏频递增骑行和一次力竭骑行2种运动模式,探讨Actigraph GT3X+加速度计3个轴向上的加速度计数变化评价自行车运动员不同强度骑行状态下下肢骑行稳定性的有效性。方法:青年男性自行车运动员等分入优秀组(EG)和普通组(NG)。2组运动员在1周内分别进行Wattbike功率自行车递增运动负荷骑行测试(GXT)和模拟1 km计时骑行测试(1 kmTT),2次测试间隔72 h。测试中分别在运动员的右腿腓骨头下缘和外踝上缘固定1个Actigraph GT3X+三轴加速度计,测量膝、踝关节在矢状轴(SA)、冠状轴(CA)和垂直轴(VA)方向上的加速度计数。结果:(1)GXT中,2组运动员膝、踝关节3个轴向的加速度计数均表现为VA>SA>CA,并随着骑行频率的提高而有所增加;2组运动员膝、踝关节VA轴向加速度计数均与骑行功率显著相关(r>0.9),仅NG组膝关节CA计数与功率存在中度相关关系(0.7<r<0.8,P<0.01);而NG组完成6级骑行的CA计数均显著高于EG组(P<0.05)。(2)1 kmTT中,EG组平均功率和平均频率分别较NG组高25.4%和9.2%(P<0.05);NG组膝关节VA计数与功率呈中度相关(0.7<r<0.8,P<0.01),而EG组膝关节的CA轴向计数较NG组低19.7%(P<0.05);2组运动员踝关节VA和SA轴计数与功率均表现出高度相关性(r>0.8,P<0.01),但组间未见明显差异。结论:膝、踝关节的CA加速度计数变化可有效评价下肢运动环节的骑行稳定性,CA计数增加提示下肢稳定性降低。膝关节SA加速度计数是反映运动员踏蹬过程中是否有主动抬腿上提、促进踏蹬圆滑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轴加速度计 功率自行车 骑行稳定性
下载PDF
谈谈自行车运动
11
作者 张春雷 穆健 《聊城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年第4期35-37,共3页
用动量矩定理分析了自行车运动的动态稳定性,给出了自行车运动的稳定范围.
关键词 自行车 稳定性 动量矩
下载PDF
自行车机器人研究综述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延斌 《机械设计与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3-115,共3页
自行车机器人是一种全新的智能交通工具,可用于森林作业和灾难救援等特殊任务中它本身是一个欠驱动的非完整系统,同时还具有一定的侧向不稳定性和对称性,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开发,将只有一定的科学和实际价值。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的研究现... 自行车机器人是一种全新的智能交通工具,可用于森林作业和灾难救援等特殊任务中它本身是一个欠驱动的非完整系统,同时还具有一定的侧向不稳定性和对称性,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开发,将只有一定的科学和实际价值。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所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自行车机器人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行车机器人 非完整系统 稳定控制 发展方向
下载PDF
一种新型自行车机器人机构设计及其建模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延斌 王秀全 张宏敏 《机械设计与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8-31,共4页
针对自行车机器人运动的侧向不稳定性,模仿人骑自行车的动力学特征,充分利用并联机构的结构紧凑、刚度大、响应速度快、承载能力强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2-RHR型冗余驱动并联机构进行自行车机器人侧向稳定调节的方法,系统地阐述了并联... 针对自行车机器人运动的侧向不稳定性,模仿人骑自行车的动力学特征,充分利用并联机构的结构紧凑、刚度大、响应速度快、承载能力强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2-RHR型冗余驱动并联机构进行自行车机器人侧向稳定调节的方法,系统地阐述了并联机构侧向调节方式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最后,运用第一类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系统动力学模型,为进一步的动力学及控制策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行车机器人 侧向稳定调节 冗余驱动并联机构 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共享单车治理的策略选择和动态演化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建刚 翁雅敏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71-80,共10页
针对共享单车所面临的治理难题,构建共享单车平台企业和用户的演化博弈模型,研究双方行为策略的互动机制,根据均衡点的局部稳定性分析二者的行为策略选择,并运用Matlab仿真演示重要参数变化对演化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博弈系统中共享... 针对共享单车所面临的治理难题,构建共享单车平台企业和用户的演化博弈模型,研究双方行为策略的互动机制,根据均衡点的局部稳定性分析二者的行为策略选择,并运用Matlab仿真演示重要参数变化对演化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博弈系统中共享单车平台企业和用户的演化稳定策略难以自发实现,平台对违规用车的处罚力度、用户合规用车导致用户成本的降低程度是影响用户违规用车的关键因素,平台是否选择“积极管理”策略主要取决于第三方监管部门对平台的处罚力度和平台的治理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单车 演化博弈 演化稳定策略 仿真
下载PDF
自行车仿真分析与动力学建模 被引量:2
15
作者 严旎伟 贾晟灵 +2 位作者 左建业 林经纬 阿热尼.阿曼开勒得 《科技创新导报》 2018年第10期143-146,186,共5页
自行车是一个不稳定的系统,对其进行稳定控制较为困难。为研究自行车复杂的动力学特性,本文首先运用CATIA软件建立自行车模型,导入ADAMS软件进行直线行驶仿真。并使用ADAMS中的控制模块进行了自行车前叉转角的PID控制仿真,使自行车作稳... 自行车是一个不稳定的系统,对其进行稳定控制较为困难。为研究自行车复杂的动力学特性,本文首先运用CATIA软件建立自行车模型,导入ADAMS软件进行直线行驶仿真。并使用ADAMS中的控制模块进行了自行车前叉转角的PID控制仿真,使自行车作稳态转向。之后先后从倒立摆模型和前叉转向的角度对自行车进行了动力学建模,将结果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对自行车能够平衡的原因作出了分析,验证了自行车稳态转向模型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行车动力学模型 ADAMS仿真 PID控制 平衡
下载PDF
基于降低失效停放区比率的共享单车系统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道致 王迪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0-65,共6页
共享单车失效停放区使得用户无法取车或还车,影响共享单车系统运营稳定性。本文基于排队论与马尔科夫链构建了共享单车系统稳定状态平均场方程组并求解稳态解,发现停放区交互作用使得失效停放区对相邻停放区产生需求溢出效应,增加系统... 共享单车失效停放区使得用户无法取车或还车,影响共享单车系统运营稳定性。本文基于排队论与马尔科夫链构建了共享单车系统稳定状态平均场方程组并求解稳态解,发现停放区交互作用使得失效停放区对相邻停放区产生需求溢出效应,增加系统失效停放区比率,影响系统运营稳定性。本文以降低系统失效停放区比率目标,引入(M,S)交互策略,调节失效停放区对相邻停放区的交互作用程度。进一步,以算例分析比较相同类型与不同类型停放区交互作用、(M,S)交互策略下共享单车系统的失效停放区比率。结果表明(M,S)交互策略能够有效降低失效停放区比率,提高系统运营稳定性。本研究为共享单车企业运营稳定性决策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单车系统 失效停放区比率 (M S)交互作用 交互策略 稳定性
下载PDF
人骑自行车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与研究
17
作者 李茹 翟书颖 +1 位作者 卫霞 张健 《电子设计工程》 2020年第11期92-96,共5页
随着近几年共享单车的大规模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自行车作为代步的工具。作为一种既环保又方便的交通工具,自行车重新得到了人们的青睐。基于对人骑自行车系统的研究,建立人骑自行车系统模型,根据人骑自行车系统的微分方程,建立其状... 随着近几年共享单车的大规模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自行车作为代步的工具。作为一种既环保又方便的交通工具,自行车重新得到了人们的青睐。基于对人骑自行车系统的研究,建立人骑自行车系统模型,根据人骑自行车系统的微分方程,建立其状态空间方程。然后再对该系统的稳定性、能观性以及能控性进行分析,最后根据运动分析结果,对系统进行极点的配置,使得人骑自行车系统的性能得到更好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骑自行车系统 稳定性 能观性 能控性
下载PDF
双环苯并噁嗪的制备及其与环氧树脂共混体系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孙会岭 焦玉春 +1 位作者 徐丽 刘国际 《河南化工》 CAS 2016年第3期19-22,共4页
以腰果酚、苯酚、甲醛和相对分子质量为230、400、2 000的聚醚胺为原料,合成双环苯并噁嗪单体,采用红外光谱和黏度仪对其进行表征。将单体CBOZ-230与环氧树脂EE以不同比例共混,研究CBOZ-230/EE固化物的热性能和共混体系固化行为。研究... 以腰果酚、苯酚、甲醛和相对分子质量为230、400、2 000的聚醚胺为原料,合成双环苯并噁嗪单体,采用红外光谱和黏度仪对其进行表征。将单体CBOZ-230与环氧树脂EE以不同比例共混,研究CBOZ-230/EE固化物的热性能和共混体系固化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双环苯并噁嗪单体黏度低;共混体系的热分解温度比纯苯并噁嗪提高37.6℃,固化反应活化能降低至77.61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环苯并噁嗪 环氧树脂 黏度 热性能 固化行为
下载PDF
三(1-氧代-1-磷杂-2,6,7-三氧杂双环[2.2.2]辛烷-4-亚甲基)磷酸酯的合成、晶体结构及热性能 被引量:40
19
作者 李昕 欧育湘 张蕴宏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95-699,共5页
由季戊四醇和三氯氧磷出发,经由两步反应合成了三(1氧代-1-磷杂-2,6,7-三氧杂双环[2.2.2]辛烷-4-亚甲基)磷酸酯(Trimer),并采用元素分析、FTIR、1H NMR、31P NMR及X射线四圆衍射等技术确定了新... 由季戊四醇和三氯氧磷出发,经由两步反应合成了三(1氧代-1-磷杂-2,6,7-三氧杂双环[2.2.2]辛烷-4-亚甲基)磷酸酯(Trimer),并采用元素分析、FTIR、1H NMR、31P NMR及X射线四圆衍射等技术确定了新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结构分析表明,Trimer分子中含3个结构高度对称的双环笼状磷酸酯单元,属单斜晶系,C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α=1.275 4(3)nm,b=1.858 2(4)nm,c=1.126 9(2)nm,V=2.324 2(8)nm3,Z=4.最终偏离因子R=0.032 2,Rw=0.090 7.TG-DTA与DSC结果表明,Trimer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与成炭性能,将成为一种高效能的膨胀型阻燃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型阻燃剂 晶体结构 热稳定性 成炭性 三(1-氧代-1-磷杂-2 6-7-三氧杂双环[2.2.2]辛烷-4-亚甲基)磷酸酯
下载PDF
自行车运动的核心技术及相关脊柱核心稳定性原理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国庆 钱华春 +1 位作者 李华 姚新苗 《康复学报》 2017年第4期47-50,共4页
目的:探讨自行车运动的核心技术及其与脊柱核心稳定性理论之间的联系。方法:通过文献调查研究自行车运动骑行的核心技术,包括车上定位技术与踏蹬技术,分析其中的腰椎、颈椎核心稳定性机制,包括四肢发力时与提肛、收腹的协同,身体左右摆... 目的:探讨自行车运动的核心技术及其与脊柱核心稳定性理论之间的联系。方法:通过文献调查研究自行车运动骑行的核心技术,包括车上定位技术与踏蹬技术,分析其中的腰椎、颈椎核心稳定性机制,包括四肢发力时与提肛、收腹的协同,身体左右摆动时对局部稳定性肌群相对应的训练作用等。结果:自行车运动对脊柱疾病的防治起着重要作用,其本身就是强化脊柱稳定性的有效训练之一,同时作为有氧运动的典型代表,通过全身的运动有助于加速脊柱疾病的康复。结论:自行车运动在脊柱疾病的保健、康复及防治领域中的价值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以期为慢性退行性脊柱疾病的防治提供更为开阔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行车运动 车上定位技术 踏蹬技术 核心稳定性训练 脊柱退行性疾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