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调节受损中医体质干预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娄彦梅 平昭 韩萍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08-310,共3页
目的:探讨从中医体质评估入手,运用个体化综合干预手段,对调整中医偏颇体质、改善糖调节受损(IGR)状态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4月-2012年4月参加体检的糖调节受损患者60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均进行中医体质评估。干预组采取... 目的:探讨从中医体质评估入手,运用个体化综合干预手段,对调整中医偏颇体质、改善糖调节受损(IGR)状态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4月-2012年4月参加体检的糖调节受损患者60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均进行中医体质评估。干预组采取个体化干预,调整其中医偏颇体质;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指导。观察两组3个月前后体质量指数、血压、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 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组干预前后比较,FPG、2h BG、Hb A1c均明显降低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和个体化中医体质干预,调整高度相关的中医偏颇体质,可降低IGR患者血糖水平,改善IGR患者的预后,达到有效防控2型糖尿病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调节受损 血糖 中医体质干预 偏颇体质
原文传递
基于STRAW+10分期的广州地区围绝经期代谢综合征患者中医体质调查
2
作者 林书馨 李莉 +3 位作者 徐宁宁 黄佳佳 蒋亚联 江玲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2295-2301,共7页
【目的】基于生殖衰老分期(STRAW)+10调查广州地区围绝经期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为围绝经期代谢综合征患者提供中医体质调养理论依据。【方法】根据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纳入围绝经期代谢综合征患者共90例,根据STRAW+10... 【目的】基于生殖衰老分期(STRAW)+10调查广州地区围绝经期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为围绝经期代谢综合征患者提供中医体质调养理论依据。【方法】根据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纳入围绝经期代谢综合征患者共90例,根据STRAW+10分期标准分为绝经过渡早期(-2期)组49例、绝经过渡晚期(-1期)组24例、绝经后期早期(+la期)组17例。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对所有调查对象进行中医体质调查,同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焦虑抑郁评分,分析不同STRAW+10分期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比较不同STRAW+10分期患者的SAS、SDS评分情况。【结果】(1)绝经过渡早期(-2期)组的最主要中医体质类型中,出现频次最高的中医体质为阳虚质14例(29.79%),其次为平和质10例(21.28%),再次之为阴虚质和血瘀质各6例(12.76%);绝经过渡晚期(-1期)组的最主要中医体质类型中,出现频次最高的中医体质为阳虚质6例(25.00%),其次为平和质和血瘀质各4例(16.66%),再次之为气虚质和痰湿质各3例(12.50%);绝经后期早期(+la期)组的最主要中医体质类型中,出现频次最高的中医体质为阳虚质7例(46.67%),其次为平和质、痰湿质、血瘀质各2例(13.33%),再次之为气虚质、气郁质各1例(6.67%)。(2)绝经过渡早期(-2期)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分别为(34.55±7.46)、(35.55±10.61)分,均高于绝经过渡晚期(-1期)患者的(33.83±7.73)、(35.46±11.35)分和绝经后期早期(+la期)患者的(35.65±8.67)、(36.59±12.07)分,且均高于总体平均水平。【结论】围绝经期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中医体质以阳虚质为主,平和质随着分期的进展逐渐减少,而偏颇体质从阴虚质、血瘀质逐渐转变为气虚质、痰湿质,再到痰湿质、血瘀质;随着分期进展,围绝经期代谢综合征患者本虚更虚而标实之邪也在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AW+10分期 围绝经期 代谢综合征 中医体质 偏颇体质 阳虚质 广州地区
原文传递
在校大学生中医偏颇体质演变关系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童瑞敏 向春婕 +4 位作者 徐硕 王舟怡 骆文斌 陆斌 张军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9期1-6,共6页
目的探讨在校大学生中医偏颇体质形成因素和演变规律。方法采用标准化量表判定获取兼夹两种及以上中医偏颇体质的在校学生2326例,与生活习惯、心理状态等进行关联分析,以中医基本偏颇体质为主导构建偏颇体质网络图。结果中医偏颇体质兼... 目的探讨在校大学生中医偏颇体质形成因素和演变规律。方法采用标准化量表判定获取兼夹两种及以上中医偏颇体质的在校学生2326例,与生活习惯、心理状态等进行关联分析,以中医基本偏颇体质为主导构建偏颇体质网络图。结果中医偏颇体质兼夹状态分布受到三餐规律、吃早饭、就寝时间、睡眠时间和质量、心理压力和生气等因素显著影响(P<0.05)。吃饭速度和吃新鲜水果对男生中医偏颇体质兼夹状态存在显著影响(P<0.05),食物的偏好对女生中医偏颇体质兼夹状态存在显著影响(P<0.05)。男生中医偏颇体质兼夹状态由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湿热质、气郁质主导,女生中医偏颇体质兼夹状态由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湿热质主导。结论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可能是中医偏颇体质兼夹状态形成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中医偏颇体质 生活习惯 心理状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