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主从自均流并联并网电池储能系统 被引量:14
1
作者 赵彪 于庆广 +1 位作者 王立雯 肖宜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108-112,117,共6页
提出了一种无主从自均流的并联并网电池储能系统,并将系统中的变流器设计为双向可拓展变流结构,使其成为一四象限运行的储能系统,并且不对电网造成谐波污染,具有较高的功率因数。在此基础上,将系统的工作状态设计为蓄电池并网充电、蓄... 提出了一种无主从自均流的并联并网电池储能系统,并将系统中的变流器设计为双向可拓展变流结构,使其成为一四象限运行的储能系统,并且不对电网造成谐波污染,具有较高的功率因数。在此基础上,将系统的工作状态设计为蓄电池并网充电、蓄电池并网放电及应急电源3种模式,控制单元根据不同的工作模式控制各变流器的运行状态,不仅可以实现传统电池储能系统的基本功能,还能够在电网故障时作为应急电源独立使用。同时,给出了系统的控制管理策略,以达到系统稳态和暂态运行的控制目标。最后,基于电磁暂态仿真验证了该系统及其控制管理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电池 储能系统 并联 并网 双向变流器 环流
下载PDF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Local Scour Around A New Pile-Group Foundation for Offshore Wind Turbines in Bi-Directional Current 被引量:5
2
作者 JI Chao ZHANG Jin-feng +2 位作者 ZHANG Qing-he LI Ming-xing CHEN Tong-qing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18年第6期737-745,共9页
The local scour around a new pile-group foundation of offshore wind turbine subjected to a bi-directional current was physically modeled with a bi-directional flow flume. In a series of experiments, the flow velocity ... The local scour around a new pile-group foundation of offshore wind turbine subjected to a bi-directional current was physically modeled with a bi-directional flow flume. In a series of experiments, the flow velocity and topography of the seabed were measured based on a system composed of plane positioning equipment and an ADV.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cour hole was fast at the beginning, but then the scour rate decreased until reaching equilibrium. Erosion would occur around each pile of the foundation. In most cases, the scour pits were connected in pairs and the outside widths of the scour holes were larger than the inner widths. The maximum scour depth occurred at the side pile of the foundation for each test. In addition, 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shows that the larger the flow velocity, the larger the scour hole dimensions but the shorter equilibrium time. The field maximum scour depth around the foundation was obtained based on the physical experiments with the geometric length scales of 1:27.0, 1:42.5 and 1:68.0, and it agrees with the scour depth estimated by the HEC-18 equ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ffshore wind turbines new pile-group foundation local scour bi-directional current
下载PDF
微型轴流式血泵外磁驱动电路设计 被引量:4
3
作者 陈建伟 谭建平 +1 位作者 龚忠良 云忠 《微计算机信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8-89,共2页
微型轴流式血泵是目前人工心脏结构研究的热点,外磁驱动是一种新型的血泵驱动方式。本文介绍了血泵外磁驱动电路的设计。该电路能够产生双向励磁电流,直接驱动电机,实现血泵的外磁驱动。电路简单、实用,稳定性较好。
关键词 轴流式血泵 磁场 双向电流 功率放大器
下载PDF
轻型跨座式单轨供电系统方案研究
4
作者 卢伟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24年第6期61-65,共5页
为降低轻型跨座式单轨供电系统建设成本,文章结合轻型跨座式单轨特点、线路条件,充分利用先进电力电子设备,尤其是兼顾整流和逆变功能的双向变流装置和低压成套逆变电源装置对供电系统进行设计,并以某旅游轻型跨座式单轨项目为例,分析... 为降低轻型跨座式单轨供电系统建设成本,文章结合轻型跨座式单轨特点、线路条件,充分利用先进电力电子设备,尤其是兼顾整流和逆变功能的双向变流装置和低压成套逆变电源装置对供电系统进行设计,并以某旅游轻型跨座式单轨项目为例,分析供电系统功能及需求、优化外电源供电方案、中压网络接线方案、整流设备配置方案、牵引回流系统方案以及低压配电接线方案,提出适用轻型跨座式单轨的供电系统方案。通过与传统方案在技术、经济方面的比对,得出优化方案在满足供电系统运营要求的基础上,有效减少房间面积需求并降低供电系统投资成本及运营成本,为轻型跨座式单轨的推广应用创造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型跨座式单轨 供电系统 双向变流装置 牵引回流
下载PDF
独立光伏LED照明系统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3
5
作者 黄克亚 《照明工程学报》 2012年第4期84-89,共6页
针对传统照明控制装置充放电路分开设置存在结构复杂、可靠性差、效率低等问题,研究了基于Zeta/Sepic双向变换器的光伏LED照明系统;提出了一种充电算法,其既能实现光伏电池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又能满足蓄电池电压限制条件;设计了一种基... 针对传统照明控制装置充放电路分开设置存在结构复杂、可靠性差、效率低等问题,研究了基于Zeta/Sepic双向变换器的光伏LED照明系统;提出了一种充电算法,其既能实现光伏电池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又能满足蓄电池电压限制条件;设计了一种基于HV9930控制芯片的LED恒流驱动电路。实验结果表明:控制器可以根据蓄电池状态准确地在MPPT、恒压和浮充算法之间切换,MPPT充电效率较恒压充电提升显著,LED驱动电路恒流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D照明 双向变换器 充电控制 恒流驱动 独立光伏系统
下载PDF
微型轴流式血泵外磁驱动电路设计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建伟 谭建平 +1 位作者 龚忠良 云忠 《国外电子元器件》 2004年第11期4-6,共3页
微型轴流式血泵是目前人工心脏结构研究的热点,外磁驱动是一种新型的血泵驱动方式。文中介绍了血泵外磁驱动电路的设计方案。通过该方案能够产生双向励磁电流,可直接驱动电机以实现血泵的外磁驱动。
关键词 轴流式血泵 磁场 双向电流 功率放大器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双向检测启动控制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任彧 王佳琪 楼健人 《机电工程》 CAS 2008年第10期46-48,58,共4页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PMSM)启动控制的设计与实现过程,以数字信号处理芯片TMS320LF2812为核心控制单元,采用霍尔传感器与增量式光电编码器等位置反馈元件,提出了通过粗测与双向精准检测来测量确定启动位置的方法。用该方法控制启动电流,可...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PMSM)启动控制的设计与实现过程,以数字信号处理芯片TMS320LF2812为核心控制单元,采用霍尔传感器与增量式光电编码器等位置反馈元件,提出了通过粗测与双向精准检测来测量确定启动位置的方法。用该方法控制启动电流,可以避免过流或欠流等问题。最后,利用Matlab建立了模型,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应用对启动电流等方面的控制优点。试验表明,该方法能实现对电机转子启动位置的精确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双向检测法 MATLAB 启动电流 霍尔传感器
下载PDF
加装超级电容的电动汽车DC/DC变换器设计 被引量:2
8
作者 谢鹏 王鸣 周腾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1期39-46,共8页
为满足加装超级电容的电动汽车对DC/DC变换器低压大电流、动态响应快的要求,选择了一种交错并联双向DC/DC变换器拓扑,其具有开关管电压应力低、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具有较大的变换比、输入电流与输出电流波纹小等优点.针对电动车在不同... 为满足加装超级电容的电动汽车对DC/DC变换器低压大电流、动态响应快的要求,选择了一种交错并联双向DC/DC变换器拓扑,其具有开关管电压应力低、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具有较大的变换比、输入电流与输出电流波纹小等优点.针对电动车在不同情形下系统的控制目标,设计了相应的控制器,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构建控制器的仿真模型,对其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选的拓扑结构及控制方法很好地达到了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双向DC/DC 交错并联 电流波纹
下载PDF
基于工程设计法的双向直流变换装置的设计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敬南 姚绪梁 +1 位作者 张强 罗耀华 《电力电子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3-85,共3页
研究了某大功率双向Buck-Boost直流变换装置,构建了基于电流模式闭环控制的仿真程序,并基于半桥电力电子器件搭建了试验样机。将工程设计法引入该双向直流变换装置调节器的设计中,给出了详细的设计过程。该方法简化了闭环系统的设计,满... 研究了某大功率双向Buck-Boost直流变换装置,构建了基于电流模式闭环控制的仿真程序,并基于半桥电力电子器件搭建了试验样机。将工程设计法引入该双向直流变换装置调节器的设计中,给出了详细的设计过程。该方法简化了闭环系统的设计,满足工程的需要。利用仿真程序和试验样机对双向直流变换装置的输出特性分别进行了验证,试验与仿真结果一致,并且符合设计要求,证明该设计方法合理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变换 半桥 电流模式
下载PDF
3种双向电流检测方法的实验比较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春玉 黄亮 +2 位作者 张立炎 周波 张昌辉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CAS 2012年第4期451-454,共4页
以TMS320F2812为控制芯片介绍了双向电流检测的3种方法:电压提升法、绝对值电路法和新型双极性AD芯片法。它们不仅能够检测电流的大小,而且能判断电流的方向。通过实验证明了这3种方法都能精确地检测双向电流,并给出了各方法的优缺点。
关键词 双向电流 TMS320F2812控制芯片 AD7321
下载PDF
Simulation of Power Flow and Protection of a Limited Bus Grid System with Injected Solar Power
11
作者 Nader Barsoum Chai Zen Lee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2013年第1期59-69,共11页
In recent years, injec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uch as solar power into the power grid is increasing. However, inclusion of large-scale intermittent-type renewable energy requires better management in proper understan... In recent years, injec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uch as solar power into the power grid is increasing. However, inclusion of large-scale intermittent-type renewable energy requires better management in proper understanding of grid’s variable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protection systems. In this paper, the investigation on overvoltage issue is illustrated. Overvoltage in distribution feeder occurs when large amount of solar power is injected at low power demand. Another investigation is on false operation of overcurrent relays due to reverse power to the 33 kV loads. The potential solutions to the two issues are illustrated in the small-sized power grid system using bi-directional inverters on AC buses in charging battery banks and adjusting the relay current settings. The benefits of solar power injection are illustrated whereby output power from generators is decreased and transmission losses are reduced. Electrical Transient Analysis Program (ETAP) was used for investig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id Systems Solar Power OVERVOLTAGE OVERcurrent RELAY bi-directional Inverter RELAY current SETTING
下载PDF
基于双向逆变器的太阳能供电系统 被引量:1
12
作者 郑魏 李强 骆德汉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31-632,637,共3页
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双向逆变器的太阳能供电系统,该系统仅仅需要单一颗微控制芯片ds PIC30F4011就可以控制系统的前级和后级电路。该系统可以操作在市电并联和功因修正两种模式下,这样可以保证直流侧电压稳定在某一个范围。并且本系统不... 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双向逆变器的太阳能供电系统,该系统仅仅需要单一颗微控制芯片ds PIC30F4011就可以控制系统的前级和后级电路。该系统可以操作在市电并联和功因修正两种模式下,这样可以保证直流侧电压稳定在某一个范围。并且本系统不需要蓄电池等储能设备。系统的控制方法使用了预测电流控制法和正弦波调制准则,并利用高频的驱动信号来降低后级电路输出电流的谐波。最后,实验和模拟的结果都可以验证该系统的可行性、有效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供电系统 双向逆变器 市电并联 功因修正 预测电流控制法
下载PDF
通信基站电池组测量
13
作者 林竞力 黄勇 +1 位作者 严功军 张怡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6期40-42,共3页
以当前移动通信基站电池组电压和电流的测量为研究对象,针对其高共模电压特征,分别提出了电阻分压、模拟光耦和差分减法的电压测量方案,针对其双向电流特征,分别提出了单、双放大器的电流测量方案,并分别对上述电压和电流测量方案性能... 以当前移动通信基站电池组电压和电流的测量为研究对象,针对其高共模电压特征,分别提出了电阻分压、模拟光耦和差分减法的电压测量方案,针对其双向电流特征,分别提出了单、双放大器的电流测量方案,并分别对上述电压和电流测量方案性能作了分析比对,最后根据分析结果,作出合理选择,并应用于实际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共模电压 双向电流 测量
下载PDF
三相交错式大变比双向DC/DC变换器研究
14
作者 张丽 李先允 王书征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3期7-15,共9页
针对传统双向DC/DC变换器变压比较小的问题,采用三相交错式拓扑结构,使变换器具有大变压比,可以实现Boost和Buck两种工作模式.在Boost模式的输入端将三个输入电感并联来减小电流纹波,输出端将三个分压电容串联来提升电压比;在Buck模式... 针对传统双向DC/DC变换器变压比较小的问题,采用三相交错式拓扑结构,使变换器具有大变压比,可以实现Boost和Buck两种工作模式.在Boost模式的输入端将三个输入电感并联来减小电流纹波,输出端将三个分压电容串联来提升电压比;在Buck模式的输入端用分压电容串联的结构来提升降压比,输出端采用电感交错并联的结构来降低电流纹波.仿真结果表明,开关管的电压应力在这两种模式下均得到了降低.优化双向DC/DC变换器输入、输出端拓扑结构,可显著提高其变压比,降低开关管的电压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DC/DC变换器 三相交错式变换器 电流纹波 大变比 电压应力
下载PDF
一种大变比双向DC/DC变换器研究
15
作者 张丽 《中国高新科技》 2022年第22期34-36,51,共4页
针对双向Buck/Boost变换器电流纹波大、电压变换比小、开关管电压应力大等缺点,文章提出了三重交错式双向DC/DC变换器的拓扑结构,输入端将3个电感并联减小电流纹波,输出端将3个分压电容串联提升变换器的电压变换比,使变换器具有大变压比... 针对双向Buck/Boost变换器电流纹波大、电压变换比小、开关管电压应力大等缺点,文章提出了三重交错式双向DC/DC变换器的拓扑结构,输入端将3个电感并联减小电流纹波,输出端将3个分压电容串联提升变换器的电压变换比,使变换器具有大变压比,可以实现Boost和Buck两种工作模式。在电流断续(DCM)模式下,文章详细分析了Boost和Buck两种工作模态的工作性能,分别推导出两种模态下的电流纹波表达式和开关器件的电压应力值,并通过simulink仿真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电感断流后,续流二极管截止提高了输出直流电压的平均值,电压变换比与占空比、电感断流时间、电感值和负载大小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DC/DC变换器 三相交错式变换器 电流纹波 大变比 电压应力
下载PDF
一种带辅助变压器的Flyback变换器ZVS软开关实现方案
16
作者 陈世杰 吕征宇 钱照明 《电源技术应用》 2004年第11期641-646,共6页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 FLYBACK 变换器 ZVS 软开关实现方案.一个较小的辅助变压器与主变压器串联,通过使辅助变压器原边激磁电感电流双向来达到主开关管的 ZVS 软开关条件、该方案实现了主辅开关管的 ZVS 软开关,限制了输出整流二极管关断时...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 FLYBACK 变换器 ZVS 软开关实现方案.一个较小的辅助变压器与主变压器串联,通过使辅助变压器原边激磁电感电流双向来达到主开关管的 ZVS 软开关条件、该方案实现了主辅开关管的 ZVS 软开关,限制了输出整流二极管关断时的 d i/d t,并且使变换器在任何负载情况下,都能在宽输入范围内实现软开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VS软开关 辅助变压器 电流双向
下载PDF
单相高功率因素可逆变换器的技术研究
17
作者 丁卫红 赵建洋 谢少军 《淮阴工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5期1-4,共4页
本文通过对高功率因素可逆变换器拓扑结构和控制电路的分析 ,设计了高功率因素可逆变换器电路 ,并研制了 5 0 0W样机。
关键词 高功率因素 可逆 变换器
下载PDF
创建理性地对蓄电池充电的社会环境——促进电动汽车的发展
18
作者 李维民 黄子言 《电气技术》 2011年第8期13-19,59,共8页
由电网电源V-变换成直流电流源V1后从正方向对蓄电池V2充电是现有技术。本文是推荐一种由V1正向V2,V2又负向外接负载Rf的双向交替电流对蓄电池充电的技术路径,是在遵循马斯定律的理论计算又结合具体的控制电路可真实实施的一种技术路径... 由电网电源V-变换成直流电流源V1后从正方向对蓄电池V2充电是现有技术。本文是推荐一种由V1正向V2,V2又负向外接负载Rf的双向交替电流对蓄电池充电的技术路径,是在遵循马斯定律的理论计算又结合具体的控制电路可真实实施的一种技术路径。所达到的效果是现有技术基础上:Ⅰ段速充电速率提高16倍;蓄电池循环使用周期寿命延长一倍;电能转换效率提升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电流 马斯定律 蓄电池 浓差极化内阻Rc 负载体Rf Ⅰ段充电速率 Ⅱ段充电速率
下载PDF
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基于电感电流应力的双重移相优化控制 被引量:54
19
作者 张勋 王广柱 王婷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100-106,共7页
通过分析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采用单移相和双重移相控制的工作原理,推导出了两种控制方式下变换器电感电流应力与传输功率、输入与输出电压调节比及移相角比之间的数学关系。为了有效降低变换器电流应力,针对不同的传输功率及电压调节比... 通过分析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采用单移相和双重移相控制的工作原理,推导出了两种控制方式下变换器电感电流应力与传输功率、输入与输出电压调节比及移相角比之间的数学关系。为了有效降低变换器电流应力,针对不同的传输功率及电压调节比,通过寻优求得使电感电流应力达到最小的最优移相角。据此提出一种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双重移相优化控制策略,在实现输出电压闭环控制的同时使变换器电流应力达到最小。采用该优化控制策略,双重移相控制的电流应力始终小于单移相控制,并且当变换器工作在轻载且电压调节比较大时,该优化控制策略的优势更加突出。搭建了实验样机,对理论分析进行了验证,并与传统单移相控制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最优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DC-DC变换器 移相控制 电流应力 最优 控制高频变压器
下载PDF
大容量电池储能电网接入系统 被引量:42
20
作者 金一丁 宋强 +4 位作者 陈晋辉 张宇 何维国 孙柯 刘文华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20,共5页
电池储能系统能快速、独立地调节有功/无功,在负荷平定、电能质量治理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介绍100 kW储能电池模块电网接入系统的设计,为兆瓦级储能系统的研制提供参考。其中并网逆变器的分相瞬时电流控制可保证不同运行条件下... 电池储能系统能快速、独立地调节有功/无功,在负荷平定、电能质量治理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介绍100 kW储能电池模块电网接入系统的设计,为兆瓦级储能系统的研制提供参考。其中并网逆变器的分相瞬时电流控制可保证不同运行条件下装置对交流电流参考值的准确跟踪;电池侧双向DC/DC电路的双闭环控制可保证电池电流灵活可调;提出2种协调控制策略。电磁暂态仿真及装置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池储能 电网接入系统 双向DC/DC 分相瞬时电流控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