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89篇文章
< 1 2 9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VEGF药物联合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观察研究 被引量:62
1
作者 陈静 赖铭莹 +1 位作者 罗恒 佘洁婷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93-697,共5页
目的 探讨玻璃体腔注射两种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贝伐单抗Bevacizumab、雷珠单抗Ranibizumab)联合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临床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在深圳市眼科医... 目的 探讨玻璃体腔注射两种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贝伐单抗Bevacizumab、雷珠单抗Ranibizumab)联合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临床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在深圳市眼科医院就诊病人,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CT)检查确诊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继发DME患者60例96只眼纳入观察.其中,中度非增生期(NPDR) 15只眼,重度NPDR 36只眼,PDR 45只眼.按治疗方法分:单纯光凝为A组、联合治疗为B、C组,各组均为32只眼.后两者分别在玻璃体腔注射贝伐单抗1.5 mg、雷珠单抗0.5 mg 1周后联合黄斑格栅样光凝,对三组中的中度NPDR行次全视网膜光凝(Sub-PRP)、重度NPDR及PDR行全视网膜光凝(PRP).观察三组治疗前、后1、3、6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IOP)、黄斑中心凹厚度(CMT)、视网膜新生血管(RNV)渗漏面积和视网膜电图(ERG)的改变,并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联合治疗B、C组光凝能量明显低于A组(F=133.746,P<0.001);其各时间点BCVA、CMT及RNV消退率均优于A组(FBCvA=142.89,FCMT=166.341,FRNV=36.749,均P<0.001),尤其是C组;其最终ERG b波振幅高于A组(F =16.007,P<0.001),降低幅度小于A组(F =8.034,P=0.001).联合治疗B、C组各时间点IOP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F =0.019,P=0.890),且未发生相关并发症.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能在短期内迅速有效促进RNV消退,减轻RNV渗漏以及黄斑水肿并提高视力,且雷珠单抗比贝伐单抗起效更快.联合疗法中,抗VEGF药物能减轻视网膜水肿,降低PRP所需能量,减轻对视网膜的损伤,减少并发症,从而保护视网膜的功能,且协同光凝能延迟RNV的复发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贝伐单抗 雷珠单抗 激光光凝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贝伐单抗联合顺铂/培美曲塞治疗非鳞癌性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2
2
作者 韩娜 张孟贤 +1 位作者 于世英 程熠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88-591,604,共5页
目的观察胸腔内注射贝伐单抗联合顺铂/培美曲塞治疗非鳞癌性非小细胞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42例非鳞癌性非小细胞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分为贝伐单抗联合顺铂/培美曲塞组(贝伐组,n=20)和顺铂/培美曲塞组(化疗组,n=22... 目的观察胸腔内注射贝伐单抗联合顺铂/培美曲塞治疗非鳞癌性非小细胞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42例非鳞癌性非小细胞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分为贝伐单抗联合顺铂/培美曲塞组(贝伐组,n=20)和顺铂/培美曲塞组(化疗组,n=22)。顺铂/培美曲塞方案:培美曲塞500mg/m2,静脉输注,d1,顺铂75mg/m2,胸腔注射,分成2次d1,3;每3周重复。贝伐组贝伐单抗,5mg/kg,胸腔注射,d1,其余治疗同化疗组。每周期抽吸胸水时用ELISA方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根据RECIST 1.1评价标准和NCI CTC-AE 3.0分级标准评估疗效和副反应,采用EORTC QLQ-C30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结果治疗胸腔积液的总有效率贝伐组和化疗组分别为85.0%和68.2%,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1周期后,胸腔积液控制率贝伐组55.0%,化疗组31.8%(P<0.01)。两组治疗后胸腔积液VEGF水平均呈下降趋势,贝伐组下降更为明显,与化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始治疗时胸腔积液VEGF高水平者疗效优于低水平者。Ⅲ级和Ⅳ级毒性反应发生率两组无明显差异。患者的情绪、总体健康状况、呼吸困难症状明显改善。结论贝伐单抗联合顺铂/培美曲塞治疗非鳞癌性非小细胞肺癌胸腔积液可以更早地控制恶性胸水,VEGF表达水平对于预测贝伐单抗局部治疗疗效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贝伐单抗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恶性胸腔积液
下载PDF
铂类耐药复发转移性卵巢癌贝伐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临床观察 被引量:51
3
作者 张孟伟 秦亚光 +3 位作者 王亚秋 李艳华 马会芳 卢红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31-334,340,共5页
目的在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中卵巢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居于前列,在治疗期间可能出现耐药现象或远处转移,给后续治疗带来困难,影响患者预后,且此时应用传统化疗效果较差。本研究主要观察贝伐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铂类耐药的复... 目的在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中卵巢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居于前列,在治疗期间可能出现耐药现象或远处转移,给后续治疗带来困难,影响患者预后,且此时应用传统化疗效果较差。本研究主要观察贝伐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铂类耐药的复发或转移性卵巢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09-2013—10经手术确诊为卵巢癌,术后使用以铂类为基础的药物化疗后6个月内复发,且化疗期间病情稳定的58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28例采用贝伐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方案治疗(联合组),患者d1、d8、d15接受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100mg/m^2,同时于d1、d15;接受10mg/kg贝伐单抗治疗;30例采用单药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单药组),第d1、d8和d15天接受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100mg/m^2,两种治疗方案均为28d为1个周期。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并进行随访。结果联合组与单药组的客观有效率分别为53.57%(15/28)和36.67%(11/30),χ^2=3.425,P=0.02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8.9和6.6个月,χ^2=11.892,P=0.001;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6.8和15.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76,P=0.02。联合化疗组较单药组增加的不良反应主要有高血压、出血和蛋白尿,发生率分别为14.28%、10.71%和10.71%,但均为Ⅰ~Ⅱ级,经药物治疗后均可控制,不影响后续化疗,两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两组出现Ⅲ-Ⅳ级的骨髓抑制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伐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紫杉醇治疗铂类耐药的复发或转移性卵巢癌临床效果较好,较单药化疗组生存期延长,且患者耐受性较好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伐单抗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卵巢癌 铂类耐药
原文传递
Efficacy and safety of bevacizumab plus chemotherapy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a randomized phase Ⅲ ARTIST trial 被引量:49
4
作者 Zhong-Zhen Guan Jian-Ming Xu +12 位作者 Rong-Cheng Luo Feng-Yi Feng Li-Wei Wang Lin Shen Shi-Ying Yu Yi Ba Jun Liang Dong Wang Shu-Kui Qin Jie-Jun Wang Jing He Chuan Qi Rui-Hua Xu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682-689,共8页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bevacizumab with modified irinotecan,leucovorin bolus,and 5-fluorouracil intravenous infusion(mIFL) in the first-line treatment of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mCRC) has not been well evalua...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bevacizumab with modified irinotecan,leucovorin bolus,and 5-fluorouracil intravenous infusion(mIFL) in the first-line treatment of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mCRC) has not been well evaluated in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 in Chinese patients.We conducted a phrase Ⅲ trial in which patients with previously untreated mCRC were randomized 2:1 to the mIFL [irinotecan(125 mg/m2),leucovorin(20 mg/m2) bolus,and 5-fluorouracil intravenous infusion(500 mg/m2) weekly for four weeks every six weeks] plus bevacizumab(5 mg/kg every two weeks) group and the mIFL group,respectively.Co-primary objectives were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 and 6-month PFS rate.In total,214 patients were enrolled.Our results showed that addition of bevacizumab to mIFL significantly improved median PFS(4.2 months in the mIFL group vs.8.3 months in the bevacizumab plus mIFL group,P < 0.001),6-month PFS rate(25.0% vs.62.6%,P < 0.001),median overall survival(13.4 months vs.18.7 months,P = 0.014),and response rate(17% vs.35%,P = 0.013).Grades 3 and 4 adverse events included diarrhea(21% in the mIFL group and 26% in the bevacizumab plus mIFL group) and neutropenia(19% in the mIFL group and 33% in the bevacizumab plus mIFL group).No wound-healing complications or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occurred.Our results suggested that bevacizumab plus mIFL is effective and well tolerated as first-line treatment for Chinese patients with mCRC.Clinical benefit and safety profiles were consistent with those observed in pivotal phase Ⅲ trials with mainly Caucasian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转移性 安全性 III 单抗 患者 随机 中国
下载PDF
贝伐单抗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8
5
作者 曲博 姜威 周志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48-652,共5页
目的观察贝伐单抗联合顺铂胸腔内灌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3例伴有恶性胸腔积液的非鳞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贝伐单抗联合顺铂组(A组,n=32)和顺铂组(B组,n=31),A组胸腔内注入贝伐单抗(5 mg/kg)+顺... 目的观察贝伐单抗联合顺铂胸腔内灌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3例伴有恶性胸腔积液的非鳞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贝伐单抗联合顺铂组(A组,n=32)和顺铂组(B组,n=31),A组胸腔内注入贝伐单抗(5 mg/kg)+顺铂(40 mg/m2),1次/周,共3周期;B组单用顺铂注入,剂量及次数同A组。收集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各周期胸腔积液,胸水中VEGF水平用ELISA法测定。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并进行随访。结果在可评价的63例患者中,A组、B组有效率分别为84.3%、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总生存期(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0月vs 12.0月,P>0.05)。经胸腔内给药后,2组胸腔积液VEGF水平均明显下降,A组VEGF下降更为显著(P<0.05),2组无效患者胸水VEG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9)。2组患者Ⅲ级和Ⅳ级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治疗过程中患者耐受良好。结论贝伐单抗联合顺铂胸腔内灌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有效且安全,患者耐受性良好,胸水VEGF表达水平对于预测贝伐单抗局部治疗疗效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恶性胸腔积液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贝伐单抗
下载PDF
贝伐珠单抗联合TP化疗方案对晚期非鳞癌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生活质量和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 被引量:47
6
作者 戴丽 王小华 +4 位作者 杨万春 杨庆斌 王凤玲 李琪 孟祥云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1年第11期2174-2178,共5页
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紫杉醇加顺铂(TP)化疗方案对晚期非鳞癌非小细胞肺癌(NSNSCLC)患者免疫功能、生活质量和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9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晚期NSNSCLC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 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紫杉醇加顺铂(TP)化疗方案对晚期非鳞癌非小细胞肺癌(NSNSCLC)患者免疫功能、生活质量和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9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晚期NSNSCLC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0,TP化疗方案治疗)和研究组(n=40,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免疫功能、生活质量和血清肿瘤标志物,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CD3^(+)、CD4^(+)、CD4^(+)/CD8^(+)、免疫球蛋白A(IgA)均下降,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社交/家庭状况、生理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肺癌附加的关注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TP化疗方案治疗晚期NSNSCLC患者,可有效阻止肿瘤进展,且能减小化疗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伐珠单抗 TP化疗 晚期 非鳞癌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功能 生活质量 肿瘤标志物
原文传递
VEGFR2多态性对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 被引量:44
7
作者 樊慧杰 袁静 +3 位作者 吴晶晶 贾永旭 马怡晖 李醒亚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9-104,共6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基因(VEGFR2)多态性对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148例接受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的晚期NSCLC患...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基因(VEGFR2)多态性对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148例接受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的晚期NSCLC患者,收集患者外周血标本用来进行VEGFR2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分型,另外收集部分患者的活检癌组织标本用来进行VEGFR2mRNA表达测定。对基因型和其他变量以及VEGFR2mRNA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基因型和预后的单变量分析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方法,并通过Cox风险比例模型对其他变量进行校正。结果在VEGFR2的标记多态性位点中,只发现了889C>T位点的临床意义。889C>T位点位于该基因的编码区,在研究人群的基因分布频率为:CC型108例(72.97%),CT型36例(24.32%),TT型4例(2.71%),最小等位基因频率为0.15,三种基因型分布频率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P=0.636)。预后比较将TT型和CT型患者合并,对不同基因型患者进行疗效分析发现:CT/TT基因型患者和野生型CC型患者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40.00%和48.15%(P=0.377)。CT/TT和CC基因型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6.1和8.7个月(P=0.002);两种基因型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18.7和21.4个月(P=0.012)。经过多变量校正889C>T位点仍对无进展生存期有独立的影响意义(OR=1.96,P=0.014)。安全性分析中未发现889C>T位点和不良反应的相关性。在69例癌组织标本中,CT/TT基因型患者癌组织中VEGFR2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野生型CC型患者(P<0.001)。结论VEGFR2889C>T位点可降低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NSCLC患者的效果,对安全性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多态性 单核苷酸 贝伐珠单抗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贝伐珠单抗联合紫杉醇/卡铂方案对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相关细胞生长因子及肿瘤标志物的影响 被引量:42
8
作者 宋琳 韩芸 +1 位作者 魏丽群 郭开峰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0年第6期510-513,共4页
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紫杉醇/卡铂方案对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相关细胞生长因子及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于乐山市中医医院的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41例、对照... 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紫杉醇/卡铂方案对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相关细胞生长因子及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于乐山市中医医院的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41例、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紫杉醇注射液(135~175 mg/m^2,第1天)、卡铂注射液(AUC 5~6,第1天)静脉滴注,试验组联合应用贝伐珠单抗注射液(7.5 mg/kg,第1天)静脉滴注。治疗4个周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相关细胞因子、肿瘤标志物、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效率、疾病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6.10%vs.33.33%,90.24%vs.71.79%,P<0.0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纤维细胞因子(bFGF)明显低于对照组[(256.54±42.45) ng/L vs.(314.45±50.21) ng/L,(13.45±2.24) ng/L vs.(18.12±3.41) ng/L,P<0.05];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21-1)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28.60±4.21) ng/ml vs.(35.45±5.12) ng/ml,(42.12±6.20) U/ml vs.(57.20±7.12) U/ml,17.56±3.24 vs.24.12±4.25,P<0.05];两组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高血压、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紫杉醇/卡铂化疗有助于提高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可能与抑制肿瘤血管生长、降低肿瘤标志物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贝伐珠单抗 紫杉醇/卡铂 细胞生长因子 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贝伐珠单抗联合TP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鳞癌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1
9
作者 孙丽艳 张军 +1 位作者 葛星剑 田辉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9年第15期1631-1634,共4页
目的分析采用贝伐珠单抗联合紫杉醇加顺铂(TP)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鳞癌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前瞻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淄博市第四人民医院治疗的120例晚期非鳞癌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资料,并按照随机、双盲、对照原... 目的分析采用贝伐珠单抗联合紫杉醇加顺铂(TP)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鳞癌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前瞻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淄博市第四人民医院治疗的120例晚期非鳞癌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资料,并按照随机、双盲、对照原则的相关要求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单纯予以TP方案化疗治疗,观察组予以贝伐珠单抗联合TP化疗方案治疗。分析两种治疗方案在临床疗效、化疗不良反应、生活质量评分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水平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为81.67%(49/60),而对照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为68.33%(41/60),观察组患者化疗后的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3.33%(20/60)和43.33%(26/60),两组患者的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VEGF和b FGF水平均有降低,且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降低更为显著(P<0.05)。结论晚期非鳞癌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贝伐珠单抗联合TP化疗方案治疗,能提高临床疗效,同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显著降低血清VEGF和b FGF水平,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非鳞癌非小细胞肺癌 贝伐珠单抗 TP方案 疗效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贝伐单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与安全性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39
10
作者 胡彬彬 陈宝清 卢铀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29-135,共7页
抗血管生成治疗是肿瘤常见的治疗方式之一。贝伐单抗作为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单克隆抗体,是目前唯一被批准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一线治疗的抗血管生成制剂。为了扩大贝伐单抗用于晚期NSCLC的适应证... 抗血管生成治疗是肿瘤常见的治疗方式之一。贝伐单抗作为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单克隆抗体,是目前唯一被批准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一线治疗的抗血管生成制剂。为了扩大贝伐单抗用于晚期NSCLC的适应证,大量研究继续探索贝伐单抗在一线治疗的联合形式外,还致力于探索其在后线及跨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本文就近年来贝伐单抗用于晚期NSCLC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贝伐单抗 化学治疗 靶向治疗 维持治疗 安全性
下载PDF
贝伐珠单抗联合厄洛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血清CYFRA21-1水平及KPS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39
11
作者 王永 解华 李凌云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1年第8期827-830,共4页
目的观察贝伐珠单抗联合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晚期NSCLC患者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水平、卡氏生存质量(KPS)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宣城市人民... 目的观察贝伐珠单抗联合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晚期NSCLC患者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水平、卡氏生存质量(KPS)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宣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厄洛替尼治疗,观察组给予贝伐珠单抗联合厄洛替尼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YFRA21-1水平、KPS评分变化情况。同时观察记录治疗期间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血清CYFRA21-1水平为(2.45±1.02)μg/L,显著低于治疗前的(6.24±2.01)μg/L,对照组血清CYFRA21-1水平为(3.37±1.13)μg/L,显著低于治疗前的(6.32±2.03)μg/L,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KPS评分为(79.46±10.26)分,显著高于治疗前的(60.46±10.17)分,对照组KPS评分为(72.31±10.19)分,显著高于治疗前的(60.71±10.20)分,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疹、腹泻、出血发病率分别为42.50%、17.50%、10.0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2.50%、40.00%、3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厄洛替尼对晚期NSCLC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血清CYFRA21-1水平,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晚期NSCLC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贝伐珠单抗 厄洛替尼 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 KPS评分
下载PDF
卵巢癌的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12
作者 田红 于鹏 +4 位作者 吴小茗 田苗 肖桂芝 沈雪砚 陈常青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5年第1期103-107,共5页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居妇科恶性肿瘤首位,且发病率逐年增加。全球新批准并上市的治疗卵巢癌的药物有贝伐单抗、曲贝替定、人参皂苷以及一些新制剂,处于研发后期的抗卵巢癌药物有奥拉帕尼、西地尼布、ninted...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居妇科恶性肿瘤首位,且发病率逐年增加。全球新批准并上市的治疗卵巢癌的药物有贝伐单抗、曲贝替定、人参皂苷以及一些新制剂,处于研发后期的抗卵巢癌药物有奥拉帕尼、西地尼布、nintedanib、trebananib以及一些抗卵巢癌药的新剂型品种等。对近年来上市和处于研发后期的卵巢癌的治疗药物进行了详细介绍,同时对抗卵巢癌药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抗卵巢癌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药物 卵巢癌 贝伐单抗 奥拉帕尼 西地尼布
原文传递
Adjunctive with versus without intravitreal bevacizumab injection before Ahmed glaucoma valve implant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neovascular glaucoma 被引量:33
13
作者 ZHOU Min-wen WANG Wei +4 位作者 HUANG Wen-bin CHEN Shi-da LI Xing-yi GAO Xin-bao ZHANG Xiu-lan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8期1412-1417,共6页
Background Neovascular glaucoma (NVG) is a refractory disease which is difficult to manage. This study aimed at evaluating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djunctive intravitreal bevacizumab (IVB) injection in conjunct... Background Neovascular glaucoma (NVG) is a refractory disease which is difficult to manage. This study aimed at evaluating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djunctive intravitreal bevacizumab (IVB) injection in conjunction with Ahmed glaucoma valve implantation (AGVI) in the management of NVG. Methods This was 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patients with NVG in whom AGVI was performed between October 2008 and May 2012. The sample was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pretreatment: with adjunctive IVB injection (the IVB group, n=25 eyes) and without adjunctive IVB injection (the control group, n=28 eyes). The surgical success rate, number of antiglaucoma medications used, 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 (BCVA),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regression, and recurrence of iris neovascularization (NVI) were analyzed between the groups. Results The surgical outcom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The complete success rates in the IVB and control groups were 84.0% and 64.3% at 12 months and 80.0% and 53.6% at 18 months, respectively.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41). Mean postoperative intraocular pressures, mean number of postoperative antiglaucoma medications, and BCVA were not significa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NVI in 22 (88.0%) eyes had completely regressed within 2-8 days after IVB. However, NVI recurred in 10 eyes (40.0%) 2-9 months later after IVB. The IVB group had only 1 case (4.0%) of hyphema out of 25 eyes, while there were 8 (28.6%) cases of hyphema out of 28 eyes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26).Conclusions This study showed that preoperative IVB injection reduced NVI remarkably, decreased hyphema, and led to higher surgical success rates. Pre-operative IVB injection may be an effective adjunct to AGVI in the management of NV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ovascular glaucoma Ahmed glaucoma valve implantation intravitreal bevacizumab injection
原文传递
贝伐珠单抗联合mFOLFOX6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左右半结肠癌的疗效差异 被引量:35
14
作者 邓文静 余更生 +1 位作者 刘爱 方丽兰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0年第5期779-783,共5页
目的:观察贝伐珠单抗联合mFOLFOX6对比mFOLFOX6治疗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并探索性地分析了左右半结肠癌的疗效差异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在江门市中心医院肿瘤科确诊的72例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贝伐珠单... 目的:观察贝伐珠单抗联合mFOLFOX6对比mFOLFOX6治疗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并探索性地分析了左右半结肠癌的疗效差异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在江门市中心医院肿瘤科确诊的72例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贝伐珠单抗+mFOLFOX6组33例,mFOLFOX6组39例,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中位PFS、不良反应,并分析不同治疗方案对左右半结肠癌疗效的影响。结果:贝伐珠单抗+mFOLFOX6组ORR为45.5%,DCR为84.8%;mFOLFOX6组ORR为38.5%,DCR为79.5%。Kaplan-Meier分析显示mFOLFOX6组与贝伐珠单抗+mFOLFOX6组的中位PFS分别为6.2个月和7.7个月(P=0.06)。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贝伐珠单抗+mFOLFOX6组及mFOLFOX6组的P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治疗线数对PFS的影响未达统计学差异(P=0.059)。Kaplan-Meier分析显示贝伐珠单抗+mFOLFOX6组中右半结肠癌的PFS为6.9个月,左半结肠癌的PFS为8.1个月(P=0.538);mFOLFOX6组中右半结肠癌的PFS为6.37个月,左半结肠癌的PFS为6.2个月(P=0.209)。两组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及神经毒性。与贝伐珠单抗相关的不良反应主要为高血压、蛋白尿及血栓形成,除1例高血压为Ⅲ级外,其余均为Ⅰ-Ⅱ级。结论:贝伐珠单抗+mFOLFOX6治疗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疗效好,不良反应可耐受,对左半结肠癌的PFS有获益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伐珠单抗 结直肠癌/晚期转移性 左半结肠癌/右半结肠癌
下载PDF
贝伐珠单抗联合伊立替康与雷替曲塞治疗氟尿嘧啶耐药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34
15
作者 易涵 古再丽努尔·如则托合提 +1 位作者 姜明燕 王佳妮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20年第2期293-298,共6页
目的观察贝伐珠单抗联合伊立替康与雷替曲塞方案在氟尿嘧啶类药物耐药后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2019年收治的氟尿嘧啶类耐药的6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对照组30例,应用伊立替康联合... 目的观察贝伐珠单抗联合伊立替康与雷替曲塞方案在氟尿嘧啶类药物耐药后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2019年收治的氟尿嘧啶类耐药的6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对照组30例,应用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方案(IR);实验组30例,应用IR联合贝伐珠单抗方案。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客观有效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ORR分别为6.67%和3.33%,DCR分别为66.67%和53.33%,两组ORR和D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和对照组中位PFS分别为6.0个月和3.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4)。两组不良反应以Ⅰ/Ⅱ级多见,Ⅲ/Ⅳ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实验组蛋白尿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余如出血、转氨酶升高、恶心、呕吐、腹泻、发热、皮疹、高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伊立替康与雷替曲塞方案可提高既往氟尿嘧啶类治疗耐药后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疗效,无进展生存期增加,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结直肠癌 贝伐珠单抗 伊立替康 雷替曲塞
原文传递
贝伐珠单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所致恶性胸腔积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16
作者 刘玉杰 田攀文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8-124,共7页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晚期肺癌所致的恶性胸腔积液(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MPE)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MPE的治疗手段包括胸腔穿刺术、胸膜固定术、胸腔埋管引流、胸腔内灌注治疗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晚期肺癌所致的恶性胸腔积液(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MPE)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MPE的治疗手段包括胸腔穿刺术、胸膜固定术、胸腔埋管引流、胸腔内灌注治疗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及其受体是一组影响血管生成的重要配体和受体,是控制血管生成的主要因素,在MPE的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贝伐珠单抗是一种重组的人源化VEGF单克隆抗体,可与内源性VEGF竞争性结合VEGF受体,抑制新血管生成以及降低血管通透性,阻碍胸腔积液形成,延缓肿瘤发展进程。本综述旨在讨论贝伐珠单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所致恶性胸腔积液的研究进展,探讨贝伐珠单抗临床应用的方法、疗效、安全性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伐珠单抗 肺肿瘤 恶性胸腔积液
下载PDF
贝伐珠单抗治疗恶性肿瘤的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33
17
作者 李然 赵冰清 张艳华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2097-2102,共6页
目的:分析贝伐珠单抗治疗多种恶性肿瘤的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发生率。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使用贝伐珠单抗治疗的60例病例进行分析。其中贝伐珠单抗的给药剂量4~7.5 mg·kg-1,给药途径56例为静脉滴... 目的:分析贝伐珠单抗治疗多种恶性肿瘤的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发生率。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使用贝伐珠单抗治疗的60例病例进行分析。其中贝伐珠单抗的给药剂量4~7.5 mg·kg-1,给药途径56例为静脉滴注,3例为肝动脉泵入,1例为腹腔灌注。结果:60例可评价患者共用药252次,发生贝伐珠单抗说明书报道的不良反应167次,涉及53例患者,其中高度怀疑与贝伐珠单抗相关的不良反应65次,涉及31例患者。未发生致死性不良反应。出血发生率31.67%,高血压发生率16.67%,蛋白尿发生率3.33%,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率1.67%。未发生胃肠道穿孔、瘘,呼吸系统紊乱,充血性心力衰竭,可逆性后脑白质病综合征等不良反应。结论:贝伐珠单抗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与化疗药和其他靶向治疗药物联合应用安全性较好。临床在应用贝伐珠单抗过程中,对于不良反应应做到定期监测及时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伐珠单抗 靶向治疗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对复治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33
18
作者 陶虹 郭丽丽 +5 位作者 吴洪波 武玮 吴卫华 仝丽 李红霞 刘喆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503-507,共5页
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对复治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non-squamous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NSCL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7年6月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41例复治晚期NSNSCLC患... 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对复治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non-squamous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NSCL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7年6月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41例复治晚期NSNSCLC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腺癌38例,其他病理类型3例。19例患者为二线治疗,22例患者为二线以上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阳性18例,突变阴性23例。评价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对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接受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的治疗,化疗的平均周期数为3.1个,贝伐珠单抗治疗的平均周期数为5.0个。41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全组患者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为12.2%,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为82.9%。二线治疗与二线以上治疗的患者疗效接近,ORR分别为10.5%、13.6%(P=0.572),DCR分别为89.5%和77.3%(P=0.2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4.6个月(95%CI:3.619~5.581)、11.9个月(95%CI:9.797~14.003)。单因素分析提示EGFR突变、贝伐珠单抗治疗周期数>4个及女性患者获得更长的生存(χ~2=19.673,P<0.001;χ~2=6.820,P=0.009;χ~2=6.374,P=0.012)。多因素分析显示,EGFR突变状态、贝伐珠单抗治疗周期数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0.129,P=0.001;HR=0.336,P=0.012)。常见的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出血、高血压、蛋白尿等,多数为1~2级。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对复治晚期NSNSCLC患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可耐受,EGFR突变阳性、贝伐珠单抗使用4个周期以上的患者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伐珠单抗 非鳞非小细胞肺癌 疗效 预后
下载PDF
Growth factor receptors and related signalling pathways as targets for novel treatment strategies of hepatocellular cancer 被引量:33
19
作者 Michael Hpfner Detlef Schuppan Hans Scherübl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14,共14页
Growth factors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receptors are commonly overexpressed and/or dysregulated in many cancers including hepatocellular cancer (HCC). Clinical trials indicate that growth factor receptors and their ... Growth factors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receptors are commonly overexpressed and/or dysregulated in many cancers including hepatocellular cancer (HCC). Clinical trials indicate that growth factor receptors and their related signalling pathways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HCC cancer etiology and progression, thus providing rational targets for innovative cancer therapies. A number of strategies including monoclonal antibodies,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small molecule inhibitors") and 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s have already been evaluated for their potency to inhibit the activity and downstream signalling cascades of these receptors in HCC. First clinical trials have also shown that multi-kinase inhibition is an effective novel treatment strategy in HCC. In this respect sorafenib, an inhibitor of Raf-, VEGF- and PDGF-signalling, is the first multi-kinase inhibitor that has been approved by the FDA for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HCC. Moreover, the serine-threonine kinase of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mTOR) upon which the signalling of sever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s converge plays a central role in cancer cell proliferation, roTOR inhibition of HCC is currently also being studied in preclinical trials. As HCCs represent hypervascularized neoplasms, inhibition of tumour vessel formation via interfering with the VEGF/VEGFR system is another promising approach in HCC treatment. This review will summarize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various growth factor receptor-based treatment strategies and in view of the multitude of novel targeted approaches, the rationale for combination therapies for advanced HCC treatment will also be taken into accou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owth factor receptor Hepatocellular cancer Small molecule inhibitor Monoclonal antibody Innovative cancer treatment SORAFENIB bevacizumab ERLOTINIB
下载PDF
贝伐珠单抗联合含氟尿嘧啶类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的前瞻性、非干预性、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REACT) 被引量:33
20
作者 秦叔逵 邓艳红 +13 位作者 毕锋 刘天舒 刘云鹏 张苏展 徐建明 束永前 徐农 吴昌平 王新 钟海均 冯继锋 何裕隆 杨建伟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0期865-873,共9页
背景和目的 在欧美国家,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业已成为治疗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m CRC)的标准方案。在我国,贝伐珠单抗的注册临床研究亦显示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可以提高m CRC客观缓解率和显著改善生存预后。但是,缺乏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 背景和目的 在欧美国家,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业已成为治疗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m CRC)的标准方案。在我国,贝伐珠单抗的注册临床研究亦显示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可以提高m CRC客观缓解率和显著改善生存预后。但是,缺乏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国人m CRC的大样本资料,特别是安全性数据。为此,我们开展了上市后临床研究——REACT研究(REal world study of Avastin in Colorec Tal cancer;注册号:NCT 01319877),系统观察和评价真实世界(real world)中贝伐珠单抗联合氟尿嘧啶类药物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国人m CRC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本研究为一项前瞻性、非干预性、全国多中心的上市后临床研究。根据预设的入排标准,纳入m CRC一线或二线治疗患者,采用贝伐珠单抗联合氟尿嘧啶类药物为基础的常规化疗方案进行治疗。主要终点指标是评估治疗的安全性,次要终点指标为评估总体缓解率(ORR)、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KRAS突变状态和贝伐珠单抗用药周期(〈8或≥8周期)对疗效以及生活质量(Qo L)的影响。分别采用RECIST 1.1版和NCI-CTC AE 4.03版评价客观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自2011年3月至2013年12月,24家研究中心共纳入606例m CRC,中位年龄56.6岁(22-81岁),ECOG PS 0-1占76.7%;其中,一线患者453例,二线患者153例。贝伐珠单抗中位用药周期为5.0个(3.0-8.0个)周期。安全性方面:有102例患者(16.8%)发生≥3级不良事件(AE);66例(10.9%)发生≥3级可能与贝伐珠单抗有关的AE。特别关注的不良事件(AESI)为高血压(1.8%)、蛋白尿(0.8%)、胃肠穿孔(0.5%)、出血(3.3%)、动脉血栓栓塞(0.3%)、静脉血栓栓塞(1.0%)、肠瘘(0.8%)以及伤口愈合并发症(0.2%)。有效性方面:ORR为18.3%(95%CI:15.3%-21.6%),一线患者和二线患者的ORR分别为21.0%(95%CI:17.3%-2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患者 结直肠癌/晚期转移性 贝伐珠单抗 联合化疗/氟尿嘧啶类药物 安全性/有效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