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液流空化技术在注采井间储层微改造中的应用--以渤海S油田B1-B2H井组为例
1
作者
柴世超
徐玉霞
《科技和产业》
2024年第6期282-286,共5页
渤海S油田B1井,在注水过程中,注水井B1井注入压力逐渐升高,长期无法达到配注需求,对应生产井B2H#注水见效差,处于低效状态。其原因是距B1井100 m左右有低渗带存在,致使注水井与生产井之间储层连通性变差。因为常规措施处理半径有限,无...
渤海S油田B1井,在注水过程中,注水井B1井注入压力逐渐升高,长期无法达到配注需求,对应生产井B2H#注水见效差,处于低效状态。其原因是距B1井100 m左右有低渗带存在,致使注水井与生产井之间储层连通性变差。因为常规措施处理半径有限,无法对这种低渗带进行改造。因此需要寻找新的工艺措施,既能满足处理半径足够大,同时对低渗带进行微改造。根据液流空化储层改造技术的原理可知,该技术可以满足这个条件。实施液流空化后,无论是注水井吸水能力还是对应生产井生产形势都得到了明显改善。该技术的成功实施,为其他油水井类似问题的解决指明了方向,可以有效改善其注水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流空化
注采井间
储层微改造
连通性
吸水能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厚油层注采井间注入水纵向波及程度定量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静
郑彬
+2 位作者
李红英
刘玉娟
闫志明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8-125,共8页
注水开发油藏经过注入水的长期冲刷,在进入高含水、高采出程度阶段后,剩余油分布零散,纵向水淹异常复杂。这种问题在厚油层油藏尤为突出。为了定量研究厚油层注采井间注入水纵向波及程度,以渗流理论为基础,考虑油水两相流动、有效渗透...
注水开发油藏经过注入水的长期冲刷,在进入高含水、高采出程度阶段后,剩余油分布零散,纵向水淹异常复杂。这种问题在厚油层油藏尤为突出。为了定量研究厚油层注采井间注入水纵向波及程度,以渗流理论为基础,考虑油水两相流动、有效渗透率和密度随饱和度的变化,建立了水滴质点在平面和纵向的运动方程,形成了完整描述厚油层注采井间注入水纵向波及的数学模型。以L油田为例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注采量越大,原油黏度越大,注采井距越小,渗透率越小,含水率越低,渗透率变化程度越高,注入水纵向波及程度越高;油层厚度仅对水滴质点运移路径产生影响,不会影响波及程度;厚油层注采量界限为180 m^(3)/d,原油黏度界限为200 mPa·s,定油层厚度时注采强度界限为3.00 m^(3)/(d·m),定注采强度时油层厚度界限为30 m。研究结果表明,厚油层注水开发时,注入水受重力作用向下渗流,纵向波及程度随之降低,影响采收率。定量研究厚油层注采井间注入水的纵向波及程度,可以为认识剩余油分布和提高纵向波及程度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油层
注采井间
纵向波及程度
重力作用
运移路径
数学模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液流空化技术在注采井间储层微改造中的应用--以渤海S油田B1-B2H井组为例
1
作者
柴世超
徐玉霞
机构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出处
《科技和产业》
2024年第6期282-286,共5页
文摘
渤海S油田B1井,在注水过程中,注水井B1井注入压力逐渐升高,长期无法达到配注需求,对应生产井B2H#注水见效差,处于低效状态。其原因是距B1井100 m左右有低渗带存在,致使注水井与生产井之间储层连通性变差。因为常规措施处理半径有限,无法对这种低渗带进行改造。因此需要寻找新的工艺措施,既能满足处理半径足够大,同时对低渗带进行微改造。根据液流空化储层改造技术的原理可知,该技术可以满足这个条件。实施液流空化后,无论是注水井吸水能力还是对应生产井生产形势都得到了明显改善。该技术的成功实施,为其他油水井类似问题的解决指明了方向,可以有效改善其注水开发效果。
关键词
液流空化
注采井间
储层微改造
连通性
吸水能力
Keywords
liquid
flow
cavitation
between
injection
and
production
wells
reservoir
micro
transformation
connectivity
water
absorption
capacity
分类号
TE35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厚油层注采井间注入水纵向波及程度定量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静
郑彬
李红英
刘玉娟
闫志明
机构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
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出处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8-125,共8页
基金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重大专项“海上砂岩油田剩余油地质成因及精准挖潜研究”(编号:YXKY-2019-KFSC-01)资助。
文摘
注水开发油藏经过注入水的长期冲刷,在进入高含水、高采出程度阶段后,剩余油分布零散,纵向水淹异常复杂。这种问题在厚油层油藏尤为突出。为了定量研究厚油层注采井间注入水纵向波及程度,以渗流理论为基础,考虑油水两相流动、有效渗透率和密度随饱和度的变化,建立了水滴质点在平面和纵向的运动方程,形成了完整描述厚油层注采井间注入水纵向波及的数学模型。以L油田为例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注采量越大,原油黏度越大,注采井距越小,渗透率越小,含水率越低,渗透率变化程度越高,注入水纵向波及程度越高;油层厚度仅对水滴质点运移路径产生影响,不会影响波及程度;厚油层注采量界限为180 m^(3)/d,原油黏度界限为200 mPa·s,定油层厚度时注采强度界限为3.00 m^(3)/(d·m),定注采强度时油层厚度界限为30 m。研究结果表明,厚油层注水开发时,注入水受重力作用向下渗流,纵向波及程度随之降低,影响采收率。定量研究厚油层注采井间注入水的纵向波及程度,可以为认识剩余油分布和提高纵向波及程度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厚油层
注采井间
纵向波及程度
重力作用
运移路径
数学模型
Keywords
thick
oil
layer
spacing
between
injection
and
production
wells
vertical
sweep
degree
gravity
effect
migration
path
mathematical
model
分类号
TE348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液流空化技术在注采井间储层微改造中的应用--以渤海S油田B1-B2H井组为例
柴世超
徐玉霞
《科技和产业》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厚油层注采井间注入水纵向波及程度定量研究
张静
郑彬
李红英
刘玉娟
闫志明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