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湖流域江苏片区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桥 张翔 +5 位作者 沈丽娟 张小琼 周俊 张咏 牛志春 徐东炯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98-1411,共14页
为探明现阶段太湖流域江苏片区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于2013年1—3、7—8和10—11月对120个样点开展了调查.共记录6门124科280种,各点位物种数(4~51种)、个体密度(5.5~23363.4 ind./m^2)和生物量(0.1~6269.2 g/m^2)... 为探明现阶段太湖流域江苏片区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于2013年1—3、7—8和10—11月对120个样点开展了调查.共记录6门124科280种,各点位物种数(4~51种)、个体密度(5.5~23363.4 ind./m^2)和生物量(0.1~6269.2 g/m^2)差异较大.不同水体类型的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溪流以蜉蝣目和毛翅目等水生昆虫为优势,水库以摇蚊为优势,河流以寡毛纲为绝对优势,湖荡以寡毛纲、摇蚊幼虫和软体动物为优势.聚类结果显示,同水体类型点位的群落结构也呈现不同程度的空间差异.结合丰度/生物量曲线、特征种及多样性分析,各聚类组受胁迫程度从轻到重依次为溪流(组Ⅸ),太湖敞水区(组Ⅱ)和东部水草区(组Ⅲ),太湖下游湖荡(组Ⅳ)、河流(组Ⅵ)和水库(组Ⅶ),太湖上游湖荡(组Ⅰ)、其他河流(组Ⅴ)和水库(组Ⅷ)点位.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的分布与物理生境和水质条件呈较好的空间一致性,生境的多样性和良好的水质条件是保护和恢复物种多样性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 群落结构 多样性 胁迫 空间差异 江苏省 太湖流域
下载PDF
扬州宝应湖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化 被引量:9
2
作者 胡芮 王儒晓 +5 位作者 杜诗雨 李萌 邢雨辉 潘达 徐海根 孙红英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558-1569,共12页
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作为水环境监测的重要指示生物,其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能够有效地反映水环境的健康状况。为了更好地了解扬州宝应湖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多样性,本文于2015–2019年对扬州宝应湖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进行野外调查和采样,联... 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作为水环境监测的重要指示生物,其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能够有效地反映水环境的健康状况。为了更好地了解扬州宝应湖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多样性,本文于2015–2019年对扬州宝应湖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进行野外调查和采样,联合经典形态学和高通量测定DNA条形码方法进行物种鉴定,进一步分析了这些大型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年度变化,并应用Shannon-Wiener指数(H′)和污染生物指数(bioticindex,BI)对水质状况进行生物评价。结果显示:共记录大型底栖动物3门5纲57种,其中软体动物门23种,隶属2纲9科(腹足纲7科15种,双壳纲2科8种);环节动物门寡毛纲12种,隶属2科;节肢动物门22种,隶属2纲6科(软甲纲4科5种,昆虫纲2科17种)。腹足纲是优势类群,5年间的密度占比均在65%以上。优势种是赤豆螺(Bithynia fuchsiana)、槲豆螺(B.misella)和长角涵螺(Alocinma longicornis)。Margalef丰富度指数(2.27±0.28)、Simpson优势度指数(0.82±0.02)和Pielou均匀度指数(0.78±0.08)在5年间呈现明显的波动变化。对水质状况的生物评价结果表明,湖区水体环境在5年间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污染状态,这与过度围湖水产养殖等经济活动引起水体富营养化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州 宝应湖 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 DNA条形码 生物多样性 群落结构 水质生物学评价
原文传递
北江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及水质的生物评价 被引量:9
3
作者 曹然 黎征武 +3 位作者 毛建忠 盛萧 王旭涛 邓培雁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7年第4期80-87,共8页
对北江25个采样点的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进行采样调查,并根据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对水质进行生物评价。研究中共采集到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46属,分别隶属于15目31科,其中水生昆虫30属,占65.22%;软体动物8属,占17.39%;环节动... 对北江25个采样点的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进行采样调查,并根据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对水质进行生物评价。研究中共采集到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46属,分别隶属于15目31科,其中水生昆虫30属,占65.22%;软体动物8属,占17.39%;环节动物6属,占13.04%;甲壳动物2属,占4.35%。出现频率最高的3个种属分别为多足摇蚊属(Polypedilum)、巴蛭属(Barbronia)以及苏氏尾鳃蚓(Branchiurasowerbyi)。应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生物学污染指数BPI(biotic pollution index)、BI(biotic index)、FBI(family biotic index)、Goodnight-Whitley修正指数(GBI)7种生物指数对北江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与20世纪80年代的评价结果相比,北江的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在种类和数量等多方面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耐污种所占比例增加,水质理化参数恶化;7种生物指数的评价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部分指数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FBI指数和BPI指数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更强,适用于北江水质的生物评价。在25个采样点中,6个采样点水质综合评价等级为较差或极差,16个采样点水质评价等级为一般,3个采样点水质等级为良好,整体水质属于一般的水平。人类活动对河流的水质状况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从水质生物学的角度衡量,北江水质整体呈现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 群落结构特征 生物评价 水质 北江
下载PDF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上线水源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环境驱动因子 被引量:2
4
作者 张丰搏 胡鹏 +3 位作者 闫龙 唐家璇 闫肖瑶 王玉莲 《水资源保护》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5-141,共7页
为评估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上线水源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环境驱动因子,于2022年7月(汛期)和11月(非汛期)开展监测采样工作。采用生物多样性指数和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ABC曲线)作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参数,分析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在... 为评估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上线水源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环境驱动因子,于2022年7月(汛期)和11月(非汛期)开展监测采样工作。采用生物多样性指数和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ABC曲线)作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参数,分析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在水源区的结构,并对其进行多元排序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共采集45种大型底栖动物,隶属于4门5纲10目32科44属,其中优势种8种,所有优势物种出现频率均大于50%,水源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一致性较高;水源区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值分别为4.01、1.68、0.61;多数采样区域大型底栖动物的ABC曲线呈纠缠态势,其丰度和生物量累积百分比的差值面积在0附近波动,群落以小个头物种为主;优势种以耐污值低的敏感种类为主,说明河流几乎不受污染,水体清洁;pH值是影响水源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驱动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 大型底栖动物群落 生物多样性指数 ABC曲线 环境驱动因子
下载PDF
滇池敞水区和湖滨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研究
5
作者 张志中 鲁斌 +2 位作者 董晋延 郭艳英 潘珉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6期69-76,共8页
通过2022年开展滇池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对动物物种种类、密度与生物量、群落结构相似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滇池大型底栖动物隶属4门8纲20目32科,敞水区26种,湖滨带54种。敞水区平均密度167.76 ind./m^(2),湖滨带平均密度160.88 ind.... 通过2022年开展滇池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对动物物种种类、密度与生物量、群落结构相似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滇池大型底栖动物隶属4门8纲20目32科,敞水区26种,湖滨带54种。敞水区平均密度167.76 ind./m^(2),湖滨带平均密度160.88 ind./m^(2)。软体动物生物量占比较高,节肢动物生物量湖滨带大于敞水区,环节动物生物量敞水区大于湖滨带。敞水区和湖滨带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组成差异性显著,优势种差异大。敞水区底栖动物丰富度分布较湖滨带均匀,湖滨带底栖动物多样性较高但丰富度分布相对不均匀。以Shannon-Wiener指数评价分级,敞水区点位5%为“良好”,95%为“中等”;湖滨带点位41%为“良好”,47%为“中等”,6.0%为“较差”,6.0%为“很差”。以Pielou指数评价分级,敞水区点位5%为“优秀”,95%为“良好”;湖滨带点位5.9%为“优秀”,70.4%为“良好”,11.9%为“中等”,5.9%为“较差”,5.9%为“很差”。以期为滇池大型底栖动物监测及针对性开展区域保护修复提供基础性资料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种类组成 密度和生物量 群落结构差异
下载PDF
鄱阳湖湿地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多样性对群落次级生产力及稳定性的影响
6
作者 夏迎 阳文静 +3 位作者 钟洁 张琍 刘丹丹 游清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337-3347,共11页
理解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及稳定性的影响对于制定有效的保护管理策略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生物多样性与群落生产力、稳定性的关系仍存在争议。在鄱阳湖湿地布设30个采样点,于2019年秋季开展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野外调查。基于... 理解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及稳定性的影响对于制定有效的保护管理策略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生物多样性与群落生产力、稳定性的关系仍存在争议。在鄱阳湖湿地布设30个采样点,于2019年秋季开展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野外调查。基于底栖动物群落数据,采用广义加性模型分析物种、谱系、功能多样性对鄱阳湖湿地底栖动物群落次级生产力与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底栖动物群落的次级生产力与反映物种多样性的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分类多样性指数、平均分类差异指数、功能丰富度指数等呈显著的负相关,其中Pielou均匀度指数与次级生产力的相关度最高(r^(2)=0.33)。功能多样性对群落次级生产力的空间分异有最高的解释度(r^(2)=0.75)。P/B值(次级生产力与生物量之比代表群落稳定性)与物种、谱系、功能多样性指数均呈正相关,其中功能丰富度与P/B值的相关度最高(r^(2)=0.22)。反映物种多样性的三个指数总体上对P/B值的空间分异解释度最高(r^(2)=0.37)。谱系多样性与次级生产力、P/B值的相关性相对较弱。生物多样性指数总体分别解释了次级生产力和群落稳定性中81.9%、54.8%的变异。上述研究结果表明,生物多样性与群落生产力、稳定性的关系可能因具体的生物群落而异。研究结果对于鄱阳湖湿地的底栖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 生物多样性指数 次级生产力 群落稳定性 鄱阳湖
下载PDF
南水北调西线水源区大型底栖动物的适宜水文条件
7
作者 王玉莲 闫龙 +3 位作者 曾庆慧 唐家璇 张丰搏 胡鹏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7-565,共9页
为探索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水源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适宜的水文条件,于2022年7月(汛期)及11月(非汛期)在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水源区开展了2次大型底栖动物采样调查,共记录大型底栖动物50个分类单元。结果表明:西线水源区底栖动物群落... 为探索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水源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适宜的水文条件,于2022年7月(汛期)及11月(非汛期)在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水源区开展了2次大型底栖动物采样调查,共记录大型底栖动物50个分类单元。结果表明:西线水源区底栖动物群落组成以节肢动物昆虫纲(Insecta)为绝对优势,占总分类单元数的90.20%。其中,汛期以扁蜉(Heptageniidae sp.,优势度Y=19.9%)为第一优势种,非汛期以襀(Perlidae sp.,优势度Y=13.8%)为第一优势种。时间上,汛期生物密度更高,但非汛期生物多样性及物种均匀度更高;空间上,西线工程上线方案调水河段的生物多样性及生物密度明显高于下线方案。在0~1.0 m/s的流速范围内,不同流速区间的物种数及Margalef多样性指数具有显著差异;且无论是汛期还是非汛期,流速在0.5~1.0 m/s的底栖动物物种数及各项生物多样性指数均处于最高水平。在0~0.6 m的水深范围内,不同水深区间的生物量在汛期或非汛期均具有显著差异,且底栖动物密度整体在0~0.2 m区间内的平均值最高。针对水源区8个优势物种,利用栖境使用模拟法,得到西线工程水源区河流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物种的适宜水文条件为水深0.2~0.4 m、流速0.3~0.6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 水源区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适宜水文条件
下载PDF
三环泡自然保护区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商淋友 刘笳旻 +1 位作者 徐磊 刘曼红 《世界生态学》 2020年第4期345-351,共7页
2016年夏季在黑龙江省三环泡自然保护区进行了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取样,在物种鉴定的基础上,利用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Evenness指数对大型底栖动物的生物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同时与水文连通的其他保护区进行了对比。本次共发现... 2016年夏季在黑龙江省三环泡自然保护区进行了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取样,在物种鉴定的基础上,利用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Evenness指数对大型底栖动物的生物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同时与水文连通的其他保护区进行了对比。本次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19种,隶属于2门7目15科,主要包括软体动物门(9种)和节肢动物门(10种),其中以软体动物门数量最多,占93.1%。三环泡自然保护区的大型底栖动物密度为303.5 &#177;239.5 ind•m−2,优势物种为软体动物门的椭圆萝卜螺(Radix swinhoei)。Simpson优势度指数为0.55 &#177;0.21,Shannon-Wiener指数为1.11 &#177;0.43,处于寡到适中的水平,Evenness指数为0.75 &#177;0.24,表明分布具有不稳定性。通过与水文连通的相邻保护区对比,三环泡自然保护区大型底栖动物种类较另外两保护区略少,但是物种分布趋于均匀,群落结构比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环泡自然保护区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南溪河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季节变化 被引量:5
9
作者 韦建福 敬凯 +1 位作者 王延辉 孙红英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0-38,共9页
研究南溪河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及其季节动态,为该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2020年8月和11月对云南南溪河水系进行了2次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调查,共采集到物种个体数9 421个,鉴定出208种(属),隶属4门7纲73科。该区... 研究南溪河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及其季节动态,为该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2020年8月和11月对云南南溪河水系进行了2次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调查,共采集到物种个体数9 421个,鉴定出208种(属),隶属4门7纲73科。该区域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以水生昆虫为主,共171种,占82.2%;软体动物次之,28种,占13.5%。水生昆虫中蜉蝣目、双翅目、毛翅目和蜻蜓目为优势类群。大多数样点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值处于较高水平。无论丰水期还是枯水期,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在物种组成和个体数量上均以水生昆虫为主,丰水期的物种数、个体数量和密度(125种、4 026个和307个/m^(2))均显著低于枯水期(153种、5 395个和347个/m^(2)),但丰水期的生物量(5.71 g/m^(2))高于枯水期(3.23 g/m^(2))。物种优势度由高到低分别为四节蜉科一种(Baetidae sp.)、纹石蛾属一种(Hydropsyche sp.)、蚋科一种(Simuliidae sp.)、亚非蜉属一种(Afromurus sp.)、扁蜉属一种(Heptagenia sp.),其中前4种在丰水期和枯水期均为优势种。南溪河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多样性受到海拔、河道底质和干扰强度的影响,在海拔1 000~1 500 m的地区多样性最高,淤泥质底质和重度干扰使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物种数和密度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溪河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 群落结构 多样性
下载PDF
辽宁省主要河流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水质评价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姜永伟 丁振军 +5 位作者 袁俊斌 张峥 李杨 问青春 王业耀 金小伟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69-979,共11页
利用2021年辽宁省主要河流47个点位的底栖动物监测数据分析其群落结构的空间分布、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不同评价指数以及它们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为辽宁省水生态监测与评价方法的优化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辽宁省主要河流共... 利用2021年辽宁省主要河流47个点位的底栖动物监测数据分析其群落结构的空间分布、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不同评价指数以及它们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为辽宁省水生态监测与评价方法的优化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辽宁省主要河流共检出底栖动物4门8纲22目57科98属120种,以水生昆虫为主,其种类数和生物密度均占据优势地位。上游点位以水生昆虫和甲壳动物为优势类群,33%的上游点位以蜉蝣目、襀翅目和毛翅目(EPT)为优势类群;中游点位以甲壳动物为优势类群,软体动物和环节动物明显增多;下游点位以甲壳动物和环节动物为优势类群,水生昆虫和软体动物的相对密度明显减少;从上游到下游整体呈现水生昆虫相对密度不断减少、环节动物相对密度不断增多、软体动物相对密度先增多后减少、甲壳动物基本稳定的趋势。(2)RDA分析结果表明,氟化物、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和总磷与底栖动物群落数显著负相关,溶解氧和锌与底栖动物群落数显著正相关。溶解氧与总分类单元数相关性最高(F=2.37,P=0.02),锌与环节动物相关性最高(F=3.30,P=0.01)。(3)构建了涵盖总分类单元数、EPT分类单元数、耐污种分类单元数和香农-维纳多样性指数的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并建立了评价标准。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底栖动物多样性指数和底栖动物分值指数的评价结果与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的评价结果高度相关(r=0.86,P=0.00;r=0.84,P=0.00),二者计算方法较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简单易行,可以作为辽宁省主要河流水质生物评价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多样性指数 分值指数 完整性指数 辽宁
下载PDF
密云水库上游河流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水质评价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楠 王永刚 +4 位作者 徐菲 王旭 范清 潘涛 孙长虹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4-38,共5页
于2013年5月至10月对密云水库上游河流中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以下简称底栖动物)进行了采样调查。结果表明,采集到的底栖动物隶属于4门10纲16目45科,其中以节肢动物种类最多,占总数的80%,且水生昆虫占总数的67%,出现频率最高的是节肢动... 于2013年5月至10月对密云水库上游河流中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以下简称底栖动物)进行了采样调查。结果表明,采集到的底栖动物隶属于4门10纲16目45科,其中以节肢动物种类最多,占总数的80%,且水生昆虫占总数的67%,出现频率最高的是节肢动物门蜉蝣目蜉蝣科的昆虫,出现频率达87%;从分布来看,白河流域采集到的底栖动物种类最多、密度最高,而潮河流域采集到的底栖动物生物量最大;以底栖动物为指示生物的水质评价结果显示,密云水库上游河流中50%采样点的水质为Ⅰ级(清洁),其余50%为Ⅱ级(轻微污染),水质整体较好,与现场生境调查和水质监测的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密云水库上游河流 水质评价
下载PDF
瓯江源头区龙泉溪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多样性和群落特征
12
作者 吕阳奇 刘财鑫 +4 位作者 顾天宇 陈辉 王璐瑶 潘达 吴军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2-156,共15页
源头区溪流是河流生态系统最脆弱的部分,也是淡水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简称底栖动物)集中分布的热点区域,在流域物种库的形成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维持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目前国内对源头区溪流底栖动物多样性的系统调查研究... 源头区溪流是河流生态系统最脆弱的部分,也是淡水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简称底栖动物)集中分布的热点区域,在流域物种库的形成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维持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目前国内对源头区溪流底栖动物多样性的系统调查研究较少。笔者对位于浙江省丽水市瓯江源头区的龙泉溪进行了底栖动物多样性调查研究,分别于2021年丰水期和平水期在覆盖龙泉溪主要山溪河流的18个样点采样,共采集获得底栖动物标本3700余号。通过联合使用传统形态分类和DNA条形码技术,共鉴定出底栖动物165种,隶属5门、9纲、19目、68科、124属。联合使用DNA条形码可使底栖动物科、种水平的分辨力提升28.3%和34.1%。调查研究表明:龙泉溪底栖动物多样性丰富,物种组成以节肢动物为主(占比高达87.9%,145种),其中水生昆虫占绝大多数(共计8目、48科、140种,占84.8%),主要优势种为鞘翅目的狭溪泥甲属1种Stenelmis sp.1、毛翅目的纹石蛾属Hydorpsyche和短脉纹石蛾属Cheumatopsyche各1种;底栖动物群落多样性丰富,且在丰水期和平水期均维持在较高的水平;海拔和底质类型等微生境条件对底栖动物多样性分布的影响分析显示,底质类型对底栖动物分布密度的影响显著。对水生态状况的生物评估结果显示:Biotic Index污染生物指数更适合龙泉溪流域的水质健康状况评估,龙泉溪流域整体的水生态状况健康,水质属清洁或极清洁。该研究使用传统形态学和DNA条形码技术相结合的鉴定方式,提高了底栖动物物种鉴定的精度,所获得的多样性调查和水质评价结果为瓯江源头区溪流乃至整个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长期监测提供了本底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 DNA条形码 多样性调查 群落结构特征 水生态健康评估 龙泉溪
下载PDF
2017年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和摄食功能群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明霄阳 柴一涵 +3 位作者 马瑞富 孟瑶 田紫金 刘曼红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73-681,共9页
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和实验区的河流、湖泡和沼泽中,各设置了6个采样点,于2017年5月10日、7月10日和9月10日,在各采样点,采集大型底栖动物样品,对大型底栖动物样品进行物种鉴定,研究了大型底栖动物... 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和实验区的河流、湖泡和沼泽中,各设置了6个采样点,于2017年5月10日、7月10日和9月10日,在各采样点,采集大型底栖动物样品,对大型底栖动物样品进行物种鉴定,研究了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结构和多样性,划分了大型底栖动物的摄食功能群。研究结果表明,在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2个采样点,共记录大型底栖动物14目32科66种;5月(春季)和9月(秋季)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数量和密度都大于7月(夏季),5月和9月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都大于7月;赤豆螺(Bithynia fuchsiana)和凸旋螺(Gyraulus convexiusculus)在5月、7月和9月都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优势物种;可以将该保护区的大型底栖动物划分为捕食者、直接集食者、过滤收集者、刮食者、撕食者和杂食者6种摄食功能群,刮食者为优势摄食功能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摄食功能群 多样性 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原文传递
秋季清水河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水质评价 被引量:2
14
作者 此里能布 毛建忠 +1 位作者 赵华刚 寇建山 《环境科学导刊》 2013年第4期51-55,共5页
2011年秋季对云南省清水河流域的15个样点进行了底栖动物调查。共采集到底栖动物33种,隶属于3门6纲。其中水生昆虫17种,寡毛纲4种,软体动物9种,其他动物3种。寡毛类、软体动物和水生昆虫优势类群分别为霍甫水丝蚓、环棱螺和蚋。底栖动... 2011年秋季对云南省清水河流域的15个样点进行了底栖动物调查。共采集到底栖动物33种,隶属于3门6纲。其中水生昆虫17种,寡毛纲4种,软体动物9种,其他动物3种。寡毛类、软体动物和水生昆虫优势类群分别为霍甫水丝蚓、环棱螺和蚋。底栖动物平均密度为31.2 ind./m2,生物量平均值为5.91g/m2。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为0.99~3.20。采用Hilsenhoff生物指数(BI)对清水河的水质进行评价,结果显示绝大多数河段水质清洁,但支流清平河出现轻微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水质评价 清水河
下载PDF
青龙河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及其水质评价 被引量:33
15
作者 蔡晓明 任久长 +5 位作者 宗志祥 尚玉昌 杨俭美 许崇任 李松岗 柯兵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4期364-370,共7页
本文论述了青龙河底栖生物种类、数量、分布和结构等特点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应用Beck、Gleason、Shannon、Simpson等生物指数对水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青龙河除个别断面受污染外,大部分河段属尚清洁水。
关键词 底栖动物 无脊椎动物 群落结构
下载PDF
滇池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及水质评价 被引量:18
16
作者 王丽珍 刘永定 +3 位作者 陈亮 肖邦定 刘剑彤 吴庆龙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90-593,共4页
关键词 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 水质评价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石油生产对东营湿地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水质生物评价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陈凯 肖能文 +1 位作者 王备新 李俊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970-1978,共9页
为了解石油开采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2009年10月调查了黄河三角洲东营湿地34个样点的水体物理化学属性和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共获得3门6纲12目41科70属84个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分类单元。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r=-0.446,P=... 为了解石油开采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2009年10月调查了黄河三角洲东营湿地34个样点的水体物理化学属性和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共获得3门6纲12目41科70属84个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分类单元。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r=-0.446,P=0.02)和TN显著负相关,BI指数与理化指标无显著相关性;软体动物分类单元数与盐度(r=-0.422,P=0.028)显著负相关,与pH值(r=0.435,P=0.023)显著正相关;软体动物个体百分数同样与盐度(r=-0.395,P=0.041)呈显著负相关,与pH值(r=0.565,P=0.002)呈极显著正相关;寡毛类分类单元数与TN(r=0.524,P=0.005)极显著正相关。水体石油含量与生物指数无显著相关性。典范对应分析(CCA)显示,TN、pH、盐度是影响东营湿地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变量,水体石油污染并不是主要的胁迫因子。寡毛类和软体动物是该地区对环境变化的主要指示生物类群。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水质生物评价结果显示,溢洪河支流、广利河上游、挑河上游、东张水库属于清洁;轻污点位有9个,其余点位为中污或重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湿地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 群落结构 石油 水质生物评价
下载PDF
江苏省不同营养状况湖泊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比较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李娣 李旭文 +9 位作者 牛志春 张军毅 徐东炯 李继影 陈明 陈志芳 曹毅 李朝 卜伟 于红霞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3-172,共10页
为了解江苏省湖泊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并研究其对水环境质量变化的响应,于2012年春秋两季对江苏省16个湖泊51个采样点湖泊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以及湖泊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进行调查,分析水质指标与底栖动物指数间Pearson相关关... 为了解江苏省湖泊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并研究其对水环境质量变化的响应,于2012年春秋两季对江苏省16个湖泊51个采样点湖泊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以及湖泊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进行调查,分析水质指标与底栖动物指数间Pearson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江苏省16个湖泊营养状态指数范围为35.5~66.4,其中约81.2%的湖泊处于轻度-中度富营养状态,表明水质从好到中度污染;湖泊底栖动物优势种为寡毛类的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优势度为13.0%;香浓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 diversity index)范围为0.00~2.20,级别范围由极贫乏到较丰富状态,表明水质污染程度从重度到轻度污染。从全省尺度看,水质评价结果与生物学(香浓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Biotic Index(BI)指数)评价结果存在一定差异。与历史数据相比,江苏省湖泊底栖动物清洁敏感物种减少甚至消失,总体群落结构趋于小型化。16个湖泊水体总氮和总磷与底栖动物密度呈显著负相关,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与底栖动物指数(香浓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BI指数)间关系不显著。上述研究结果表明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无法完全客观反映湖泊水生态健康状况,因此需要综合水质、水文、水生生物、生境状况等因素发展新的评价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 富营养化 底栖动物 多样性
下载PDF
黄河典型支流入干区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比较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谢元 蒋晓辉 +2 位作者 王婷 许旭明 倪晋仁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67-1076,共10页
基于2015年春季(4月)和秋季(10月)在黄河流域湟水、汾河、渭河和洛河等入干支流采集的底栖动物样品,开展支流入干区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比较研究。监测结果表明,春秋两季在各支流入干区采集到的底栖动物种属数量排序为洛河(28种)>湟... 基于2015年春季(4月)和秋季(10月)在黄河流域湟水、汾河、渭河和洛河等入干支流采集的底栖动物样品,开展支流入干区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比较研究。监测结果表明,春秋两季在各支流入干区采集到的底栖动物种属数量排序为洛河(28种)>湟水(26种)>汾河(23种)>渭河(17种);支流入干区春秋两季优势功能摄食类群皆为牧食收集者(除洛河在秋季以刮食者为主外)。底栖动物群落的除趋势对应分析表明,底质对底栖动物群落分布起重要作用,水草等水生植物的存在利于底栖动物生存。进一步地,底栖动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冗余分析表明,p H和电导率是影响底栖动物群落的关键因子。从物种组成、密度、生物量、功能摄食类群和群落与生境因子关系等方面研究了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较为系统地揭示了黄河主要支流入干区的底栖动物分布特征,研究结果可为黄河水生生物群落结构的系统性研究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支流入干区 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底质 环境因子
下载PDF
转基因鲤鱼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及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熊晶 谢志才 +4 位作者 陈静 张君倩 舒少武 张堂林 胡炜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77-382,共6页
为了对转基因(CAgcGH)鲤的生态风险评估提供参考依据,于2004~2006年在梁子湖畔的人工隔离湖泊开展了转基因鲤对其主要饵料生物——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投放转基因鲤1 a后,底栖动物物种组成、丰度和多样性指... 为了对转基因(CAgcGH)鲤的生态风险评估提供参考依据,于2004~2006年在梁子湖畔的人工隔离湖泊开展了转基因鲤对其主要饵料生物——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投放转基因鲤1 a后,底栖动物物种组成、丰度和多样性指数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底栖动物总物种数从65种下降为36种;总密度从497.3 ind/m2下降到370.7 ind/m2;总生物量(湿重)从77.136 g/m2上升到97.558 g/m2。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总物种数、寡毛类、毛翅目和摇蚊科物种数有显著降低。寡毛类、毛翅目和腹足类密度有显著下降。毛翅目生物量有显著下降。幽蚊(Chaoborussp.)和环棱螺(Bellamyasp.)取代纹沼螺(Parafossarulus striatulus)和苏氏尾鳃蚓(Branchiurasowerbyi)成为优势种。底栖动物多样性呈现显著下降,3种多样性指数平均减少19%~44%,物种丰富度则减少了38%。K优势曲线显示了同样结果。转基因鱼与对照鱼在捕食压力和摄食选择偏好上的差异,可能是造成隔离湖泊内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CAgcGH)鲤 底栖动物群落 生物多样性 隔离湖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