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敦煌吐蕃文书《礼仪问答写卷》中的仁学思想 被引量:3
1
作者 周云水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32-35,共4页
在敦煌藏经洞中发掘出的吐蕃文书《礼仪问答写卷》主要劝导、规范人们日常生活、待人接物所必备的礼仪道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论语》及其所反映出的孔子仁学思想则统治中国封建社会长达几千年,至今仍在人际关系的处理调适方面起着重... 在敦煌藏经洞中发掘出的吐蕃文书《礼仪问答写卷》主要劝导、规范人们日常生活、待人接物所必备的礼仪道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论语》及其所反映出的孔子仁学思想则统治中国封建社会长达几千年,至今仍在人际关系的处理调适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公元7-8世纪,吐蕃政权与唐朝皇室政治联姻,随之而来的是藏汉人民的友好交往,《礼仪问答写卷》正是在这种密切交往中应时而生,将之与《论语》比较解读,可以非常清晰地探寻出汉藏文化的渊源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仪 仁学 礼学 政学 孝学 友学 书典 联姻
下载PDF
明儒李谷平对宋儒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2
作者 王梦玉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43-49,共7页
李谷平的思想特色是尊孔崇仁,融汇诸家,具有明显的综合性。他以仁为根本建构儒家道统体系,希望以此调和朱陆两家的争论、定天下学术之宗。他认为朱陆两家皆推崇仁学,在此基础上,他兼采两家学术之长,承袭程颐与朱熹的仁学思想,吸收陆九... 李谷平的思想特色是尊孔崇仁,融汇诸家,具有明显的综合性。他以仁为根本建构儒家道统体系,希望以此调和朱陆两家的争论、定天下学术之宗。他认为朱陆两家皆推崇仁学,在此基础上,他兼采两家学术之长,承袭程颐与朱熹的仁学思想,吸收陆九渊心学理论,强调“诚”“明”本一。李谷平没有门户之见,学术上溯及濂洛,达乎洙泗,融贯各家求仁工夫之精,对宋代理学加以综合。李谷平的思想深刻影响了其门人罗洪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谷平 宋儒 仁学 兼采朱陆 濂洛之学
下载PDF
通古今之变 究文化之常——李存山学术思想的精神
3
作者 任蜜林 《国际儒学(中英文)》 2022年第4期64-75,175,共13页
李存山是当代著名的中国哲学研究专家,气论与仁学可被视作其哲学研究的一条明线,而对于中国文化“变”与“常”的探讨则可谓其哲学研究的一条暗线。李存山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哲学的深入研究,体现了当代知识分子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 李存山是当代著名的中国哲学研究专家,气论与仁学可被视作其哲学研究的一条明线,而对于中国文化“变”与“常”的探讨则可谓其哲学研究的一条暗线。李存山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哲学的深入研究,体现了当代知识分子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他在气论、仁学、郭店楚简、汉代思想、宋代思想、民本思想以及其近现代转型等方面提出的一系列富有启发、发人深省的观点,对于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挖掘中华文化精神的内涵、促进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存山 气论 仁学 常道 新命
原文传递
论《诗经》中的贵和思想及与“仁学”的关系
4
作者 赵玉霞 《长春大学学报》 2006年第11期50-52,共3页
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诗经》可以说是集中而突出地反映贵和思想的最早的一部书。这种贵和思想一以贯之的本质内涵即人与人之间的相亲相爱、和睦共处。而这一点与孔子的“仁学”思想有着密切联系。由此可见《诗经》对孔子思想的影响。
关键词 《诗经》 贵和思想 孔子 仁学 关系
下载PDF
对孔子“克己复礼”的再认识
5
作者 朱正伦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9-13,共5页
长期以来 ,史学界将孔子的“克己复礼为仁”视为孔子站在没落奴隶主贵族的立场 ,反对社会改革和进步的主要依据。本文对此提出异议 ,认为这一看法的理论基础是“战国封建论” ,而“战国封建论”并非学术界的共识 ;若从“西周封建论”出... 长期以来 ,史学界将孔子的“克己复礼为仁”视为孔子站在没落奴隶主贵族的立场 ,反对社会改革和进步的主要依据。本文对此提出异议 ,认为这一看法的理论基础是“战国封建论” ,而“战国封建论”并非学术界的共识 ;若从“西周封建论”出发 ,则可做出新的诠释 ,即“克己复礼”是符合春秋时期社会稳定和发展要求的正确思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仁学 克己复礼 战国封建论 西周封建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