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辊预弯与连续滚弯成形的机理与试验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艳 胡捷飞 +2 位作者 许光辉 王健波 李曙生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9-75,共7页
为提高预弯段的成形精度,建立了侧辊位移量与预弯段成形半径的四辊预弯数值模型。采用有限元软件分析了滚弯变形区应力应变场的演变规律、轧辊与板材间的摩擦力对滚弯成形的影响,以及多道次滚弯成形后,板材表面塑性应变场的变化规律。... 为提高预弯段的成形精度,建立了侧辊位移量与预弯段成形半径的四辊预弯数值模型。采用有限元软件分析了滚弯变形区应力应变场的演变规律、轧辊与板材间的摩擦力对滚弯成形的影响,以及多道次滚弯成形后,板材表面塑性应变场的变化规律。四辊多道次滚弯试验表明,四辊预弯数值模型和有限元模型的成形半径比试验结果小,误差分别为11.2%和6.3%;板材与轧辊间的摩擦力是导致预弯段成形半径小于连续滚弯段成形半径的重要原因;多道次滚弯加工后,预弯段成形半径相对于连续滚弯段成形半径的误差,由单道次滚弯加工时的7.3%降至1.7%,预弯段的成形精度得到有效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辊滚弯 预弯 变形区 摩擦力 多道次
下载PDF
密贴下穿地铁车站的新建通道开挖方法对比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杨宇杰 江永旺 +1 位作者 牛晓宇 章慧健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7-110,共4页
依托新建成都地铁8号线倪家桥车站换乘通道密贴下穿既有1号线车站工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比分析了在三种不同开挖工况下既有车站底板、新建通道初期支护结构以及围岩的力学响应。其中工况1为5部10导洞开挖,工况2为4部8导洞开挖,工况3为... 依托新建成都地铁8号线倪家桥车站换乘通道密贴下穿既有1号线车站工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比分析了在三种不同开挖工况下既有车站底板、新建通道初期支护结构以及围岩的力学响应。其中工况1为5部10导洞开挖,工况2为4部8导洞开挖,工况3为3部6导洞开挖。研究结果表明:工况1既有车站底板沉降最大值为4.13 mm,分别为工况2和工况3的89.39%和77.20%;工况1初期支护弯矩最大值为40.15 kN·m,分别为工况2和工况3的81.23%和74.78%;工况1的总塑性区面积为86.59 m^(2),分别为工况2和工况3的94.75%和91.32%;综合来看工况1最优,同时说明分部开挖中各分部大小对新建结构本身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新建通道 数值模拟 分部开挖 沉降 弯矩 塑性区
下载PDF
激光热应力成形弯折区形貌演变规律研究
3
作者 范伟鑫 姚喆赫 +3 位作者 潘成颢 洪锦源 刘云峰 姚建华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75-186,197,共13页
目的针对激光热应力成形弯折区增厚现象,揭示激光热输入、弯曲角度和成形机制对弯曲过程的影响,以及弯折区域形貌的演变规律,为提高激光热应力成形弯折区域的形貌可控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速相机拍摄成形过程中热输入和弯曲角度对弯... 目的针对激光热应力成形弯折区增厚现象,揭示激光热输入、弯曲角度和成形机制对弯曲过程的影响,以及弯折区域形貌的演变规律,为提高激光热应力成形弯折区域的形貌可控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速相机拍摄成形过程中热输入和弯曲角度对弯折区的宏/微观形貌的作用效果,并采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试样的宏观形貌,采用光学显微镜分析微观组织,通过维氏显微硬度计测量弯折区附近材料的硬度分布情况,同时结合温度场数值模拟和表面张力理论分析,揭示弯折区形貌的影响因素及形成机制。结果在低比能作用下,弯折区的熔融材料在激光扫描结束后快速凝固,并在扫描次数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其表面逐渐隆起,并形成凸起状形貌,表面粗糙度随着扫描次数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由5.5μm增至37.6μm。在高比能作用下,熔融材料的流动性得到提升,并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充分铺展,宏观形貌由凸变平,最后呈现凹形形貌,表面粗糙度随着扫描次数的增加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由31.7μm减至5.8μm。此外,在塑性成形过程中,熔池流动仍受到成形角两侧壁面的限制。硬度测试结果表明,激光热应力成形弯折熔凝区域的硬度略高于基体的硬度,热影响区的硬度比基体的硬度降低了40%。结论激光热输入、弯曲角度和成形机制会影响弯折区材料表面的挤压、熔化、流动、凝固过程,以及材料内部的温度梯度和界面表面张力,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弯折区域的轮廓形貌、成形粗糙度、显微组织和硬度分布发生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热应力成形 弯折区 比能 表面张力 形貌 硬度分布
下载PDF
矩形波导管弯曲壁厚减薄特点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胡福泰 彭加耕 +1 位作者 臧新良 汪飞雪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12-216,共5页
根据弯曲前后变形材料体积不变的原则,推导了波导管最大壁厚变化量的简化计算式,与实测数据对比证明壁厚简化计算式可对弯曲管材壁厚变化给出合理预测,能够满足生产需要。建立了波导管弯曲工艺分析模型,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6063矩... 根据弯曲前后变形材料体积不变的原则,推导了波导管最大壁厚变化量的简化计算式,与实测数据对比证明壁厚简化计算式可对弯曲管材壁厚变化给出合理预测,能够满足生产需要。建立了波导管弯曲工艺分析模型,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6063矩形波导管弯曲成形工艺过程进行数值分析,得出弯曲半径分别为100,80和40 mm情况下管材外侧壁厚减薄量分布曲线和弯曲半径为40 mm条件下弯曲角度不同管材外侧壁减薄量分布曲线,通过对计算曲线的分析确定了管材弯曲变形过渡区弥散分布于一个较大区域,这个区域的中性层长度约为管材侧面宽度的1. 4倍。通过分析弯曲半径为40 mm条件下弯曲角度不同管材外侧壁减薄量分布曲线,得出波导管小半径弯曲时变形过渡区可以达到30°范围。对实验管件进行了剖切测量,证实理论计算的壁厚减薄量与实测结果吻合很好,针对给定的波导管,弯曲半径为40 mm时,变形区宽度也与计算曲线描述的30°范围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导管 弯曲 壁厚减薄 变形区
下载PDF
Influence of deformation zone length on bending radius of SS304 tubes with small diameters manufactured via free bending-based active motion
5
作者 Shenghan HU Cheng CHENG +4 位作者 Ali Abd EL-ATY Shuo ZHENG Xunzhong GUO Chunmei LIU Jie TAO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6期420-434,共15页
In three and six-axis free-bending equipment,the deformation zone length(A)is a fixed mechanical structure parameter modified when the relevant structure is redesigned and manufactured.In this study,a six degree of fr... In three and six-axis free-bending equipment,the deformation zone length(A)is a fixed mechanical structure parameter modified when the relevant structure is redesigned and manufactured.In this study,a six degree of freedom(6-DOF)parallel mechanism was used as the control mechanism of the bending die,and a new method of changing the deformation zone length(A)was proposed.Firstly,an idealized geometric model of free bending-based active motion was established.Then,the influence of the deformation zone length(A)on the bending moment and the bending radius of the tube was analyzed.In addition,the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and a kinematic model of free bending-based active motion controlled by the 6-DOF parallel mechanism were established,and bending processes of the SS304 tube with different deformation zone lengths were investigated.Afterwards,the impact of the deformation zone length(A)on the bending radius,bending moment,wall thickness,and motion of the parallel mechanism were analyzed.Finally,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on the free-bending equipment based on the 6-DOF parallel mechanism.Experiments verified the rules in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and kinematic sim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nding radius Deformation zone length 6-DOF parallel mechanism Free bending-based active motion Small diameter tube
原文传递
Q235B热轧带钢折弯开裂原因分析及改善措施
6
作者 陈统 王刚 王栋 《冶金标准化与质量》 2023年第6期18-20,共3页
对Q235B热轧带钢折弯开裂试样进行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夹杂物、金相组织、断口形貌等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材料折弯开裂的主要原因是板厚1/4位置存在细长条状的硫化物和严重的偏析带。
关键词 Q235B 折弯开裂 硫化物 四分之一位置 偏析带
下载PDF
地表下沉力学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苏仲杰 刘文生 +1 位作者 杨伦 于广明 《力学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5-47,共3页
针对采动覆岩移动的规律,由弯曲下沉带的挠曲特 性,应用薄板挠曲理论,建立地表下沉的最大值力学模型, 预测覆岩离层未注浆和注浆条件下地表的下沉值.
关键词 地表下沉 力学模型 弯曲下沉带 薄板挠曲 覆岩离层 注浆 岩体力学
下载PDF
Mimicking unfolding motion of a beetle hind wing 被引量:4
8
作者 MUHAMMAD Azhar PARK Hoon C +2 位作者 HWANG Do Y BYUN Doyoung GOO Nam S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9年第14期2416-2424,共9页
This paper presents an experimental research aiming to realize an artificial hind wing that can mimic the wing unfolding motion of Allomyrina dichotoma, an insect in coleopteran order. 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wo... This paper presents an experimental research aiming to realize an artificial hind wing that can mimic the wing unfolding motion of Allomyrina dichotoma, an insect in coleopteran order. 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working principles of beetle wing folding/unfolding mechanisms, the hind wing unfolding motion is mimicked by a combination of creative ideas and state-of-art artificial muscle actuator. In this work, we devise two types of artificial wings and the successfully demonstrate that they can be unfolded by actuation of shape memory alloy wires to provide actuation force at the wing base and along the leading edge vein. The folding/unfolding mechanisms may provide an insight for portable nano/micro air vehicles with morphing wi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翅 甲虫 运动 模仿 形状记忆合金丝 人工肌肉 微型飞行器 驱动器
原文传递
含旋转振子的周期基础对地震弯曲波的隔震作用
9
作者 刘冠辰 张之伟 +1 位作者 黄建坤 胡雨村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6-80,共15页
提出一种含旋转振子的周期性基础(PF)板,用于高层建筑对地震弯曲波的隔震。早期对PF隔震的研究主要针对平面波,但地震波对于周期性基础板结构更易激发弯曲波。突破以往研究仅针对平面波的局限性,对弯曲波输入的频散关系进行探究;通过有... 提出一种含旋转振子的周期性基础(PF)板,用于高层建筑对地震弯曲波的隔震。早期对PF隔震的研究主要针对平面波,但地震波对于周期性基础板结构更易激发弯曲波。突破以往研究仅针对平面波的局限性,对弯曲波输入的频散关系进行探究;通过有限元法,利用可考虑板厚影响的SHELL单元计算PF板的弯曲波衰减域,系统研究材料参数和几何参数对弯曲波衰减域的影响;通过对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弯曲波和地震波入射的数值仿真试验,验证PF隔震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弯曲波衰减域对连杆的宽度和弹性模量变化很敏感;在弯曲波输入下,PF的衰减域在10 Hz以下,与混凝土基础板相比,PF对弯曲波的隔震效率大于60%,能够作为高层建筑的隔震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期基础 弯曲波 衰减域 基础隔震 数值仿真
下载PDF
轴向非对称中空型材拉弯过渡区长度优化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学广 刘纯国 +2 位作者 张石磊 刘学之 李湘吉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2-87,共6页
为探究过渡区长度对型材拉弯成形的影响,以高速列车用典型轴向非对称铝型材为对象,选取4种不同过渡区长度进行拉弯研究.利用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成形后零件的应力应变分布、形状误差、回弹、截面畸变和空间扭转,并定义成形缺陷指数表征... 为探究过渡区长度对型材拉弯成形的影响,以高速列车用典型轴向非对称铝型材为对象,选取4种不同过渡区长度进行拉弯研究.利用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成形后零件的应力应变分布、形状误差、回弹、截面畸变和空间扭转,并定义成形缺陷指数表征综合成形效果.结果表明,随着过渡区长度的增加,型材成形后的形状误差和回弹明显减小,但是截面畸变和空间扭转增大;成形缺陷指数表明,过渡区长度为200 mm时型材拉弯成形综合缺陷最小,利用0.618法优化了过渡区长度.在张臂式拉弯机上进行实验验证,测量结果和数值分析规律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型材 拉弯 过渡区 数值模拟 成形缺陷
下载PDF
三种复合材料夹芯结构在弯曲载荷下破坏行为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方路平 陆春 +2 位作者 陈平 齐明雪 项松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6-40,共5页
制备了帽型、泡型、工字型三种夹芯结构复合材料,研究三种夹芯结构在弯曲载荷下的响应行为,并利用有限元的方法研究夹芯结构在弯曲载荷下Von-Mises应力分布,利用Tsai-Hill屈服准则判定有限元模型的屈服情况,观察发生屈服的区域。结果表... 制备了帽型、泡型、工字型三种夹芯结构复合材料,研究三种夹芯结构在弯曲载荷下的响应行为,并利用有限元的方法研究夹芯结构在弯曲载荷下Von-Mises应力分布,利用Tsai-Hill屈服准则判定有限元模型的屈服情况,观察发生屈服的区域。结果表明,帽型夹芯结构具有最大的弯曲刚度与抗弯强度。三种夹芯结构发生破坏的区域不同,帽型夹芯结构破坏主要出现在压头区域、上面板的压头边缘区域、芯子压头正下方的拐角处;泡型夹芯结构破坏出现在芯子支撑区域;工字型夹芯结构破坏出现在下面板支撑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夹芯结构 三点弯曲 有限元分析 弯曲刚度 破坏区域
下载PDF
沿直线有多条裂纹的薄板弯曲问题 被引量:2
12
作者 段树金 前田春和 +1 位作者 藤井康寿 中川建治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1-29,共9页
本文首先用复变函数的虚部构成了一平面上沿y轴有矩形开口的位移函数,并用加权积分法将裂纹尖端交换为光滑接触的形状:然后由此函数构成的重调和函数,导出了沿不同弹性介质界面(y轴)有多条裂纹的薄板弯曲问题的应力函数。用加权积分... 本文首先用复变函数的虚部构成了一平面上沿y轴有矩形开口的位移函数,并用加权积分法将裂纹尖端交换为光滑接触的形状:然后由此函数构成的重调和函数,导出了沿不同弹性介质界面(y轴)有多条裂纹的薄板弯曲问题的应力函数。用加权积分法将裂纹尖端无穷大的应力集中有限化,并不意味着消除了复变函数中的奇异点。文中图示了将应力奇点移至其他分支,而在XY全平面应力呈有限连续的情形。本分析方法的成功之处在于在裂纹尖端附近构成了一开口位移和截面内力相并存的过渡区,同时消除了过去研究中呈现的界面裂纹尖端附近无穷大应力的剧烈振荡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板弯曲 裂纹 应力函数 过渡区
下载PDF
波导管弯曲工艺参数对壁厚减薄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福泰 汪飞雪 +1 位作者 臧新良 彭加耕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348-2355,共8页
本文建立了波导管弯曲分析有限元分析模型,针对6063波导管计算了不同弯曲半径下过渡区域壁厚分布,利用稳定变形区壁厚简化计算公式,得到稳定变形壁厚与弯曲半径关系曲线。对给定波导管(内腔15.8 mm×7.9mm,壁厚1.0 mm)计算了不同弯... 本文建立了波导管弯曲分析有限元分析模型,针对6063波导管计算了不同弯曲半径下过渡区域壁厚分布,利用稳定变形区壁厚简化计算公式,得到稳定变形壁厚与弯曲半径关系曲线。对给定波导管(内腔15.8 mm×7.9mm,壁厚1.0 mm)计算了不同弯曲角度下(ρ=40 mm)弯曲外侧壁厚分布,指出小半径弯曲过渡区域可以延伸到30°范围甚至更大。取90°弯曲件进行了壁厚计算值与实验值比较,除去两端10°内急剧变化段,壁厚减薄率误差小于2%。通过对比变形过渡区弧长,确定弯曲过渡区中性层弧长稳定在管材宽度B的1.2倍左右,并依此给出简化的壁厚计算公式。通过计算得出芯棒支撑范围应与过渡变形区范围一致,小半径弯曲时可达到30°角度范围。文中分析了顶推力、摩擦因数、芯棒支撑角度等对壁厚变化的影响规律,并给出了合理计算结果。这些分析计算对指导波导管弯曲研究和生产技术改进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导管弯曲 弯曲工艺 壁厚减薄 变形区
下载PDF
V形件弯曲凹模最小深度的计算 被引量:1
14
作者 彭炎荣 江荧 +1 位作者 罗文波 彭定 《模具工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1-23,共3页
分析了V形件弯曲过程中变形区与非变形区的变化规律,建立了计算凹模最小深度的公式,并通过数值实例,讨论了工件尺寸与凹模圆角半径对弯曲凹模最小深度的影响。
关键词 V形弯曲 凹模深度 变形区 非变形区
下载PDF
无筋钢纤维混凝土偏心受压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跃 谭小兵 +2 位作者 朱占国 关永平 冯高飞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52-55,70,共5页
基于沈阳轨道交通9号线盾构隧道工程管片的实际受力,进行了无筋钢纤维混凝土偏心受压试验,分析了构件在偏压作用下的断面应力分布、裂缝发展及破坏规律,提出了适合该类构件的计算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无筋钢纤维混凝土构件在相对偏心距大... 基于沈阳轨道交通9号线盾构隧道工程管片的实际受力,进行了无筋钢纤维混凝土偏心受压试验,分析了构件在偏压作用下的断面应力分布、裂缝发展及破坏规律,提出了适合该类构件的计算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无筋钢纤维混凝土构件在相对偏心距大于0.5后承载力急剧下降,即该类构件适用于相对偏心距较小的情况。在构件受力全过程中,混凝土受压区段均处于弹性状态。基于试验结果,提出了修正受压区应力分布状态的无筋钢纤维混凝土偏压正截面计算方法,明确了受压区纤维混凝土强度系数的取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混凝土 偏压试验 受压区 计算方法
下载PDF
热连轧单机架粗轧机中间坯侧弯废钢成因及对策 被引量:1
16
作者 侯新华 《新疆钢铁》 2021年第1期26-30,共5页
热连轧单机架粗轧机在轧制中,由于板坯往复轧制道次多,轧件长度长,出现奇偶道次侧弯方向相反和"S"弯,轻则造成带钢楔形超标或头尾轧烂,重则产生中间坯头部弯撞击轧机前后边板和热卷箱前侧导板,产生废钢,影响到轧制的稳定。文... 热连轧单机架粗轧机在轧制中,由于板坯往复轧制道次多,轧件长度长,出现奇偶道次侧弯方向相反和"S"弯,轻则造成带钢楔形超标或头尾轧烂,重则产生中间坯头部弯撞击轧机前后边板和热卷箱前侧导板,产生废钢,影响到轧制的稳定。文章分析了辊系交叉出口轧件侧弯运动和轧制力偏差波动趋势以及辊系水平交叉及垂直系异常的原因,现场通过对轧机牌坊修复、辊型优化、调整工艺参数等,因侧弯造成废钢问题得到有效控制,带钢楔形超标大幅降低,提高了产线成材率和板形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机架粗轧机 侧弯 变形区 辊系交叉 阶梯垫
下载PDF
一种覆岩弯曲带三维建模方法
17
作者 史晓楠 金奇烽 慎侠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2-105,共4页
针对三棱柱模型无法准确表示不规则地层结构尤其是钻孔偏斜情况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广义三棱柱模型的覆岩弯曲带三维建模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钻孔等原始信息,结合广义三棱柱模型,构建采动前覆岩地质三维模型;然后通过判别关键层位置... 针对三棱柱模型无法准确表示不规则地层结构尤其是钻孔偏斜情况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广义三棱柱模型的覆岩弯曲带三维建模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钻孔等原始信息,结合广义三棱柱模型,构建采动前覆岩地质三维模型;然后通过判别关键层位置确定弯曲带范围;最后通过估计覆岩弯曲带变形参数对采动前覆岩地质三维模型进行修正,建立采动后覆岩弯曲带地质三维模型。实例分析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开采 覆岩 弯曲带 地质三维模型 广义三棱柱 关键层
下载PDF
再论采场“三带”的划分方法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76
18
作者 王志强 李鹏飞 +3 位作者 王磊 高运 郭晓菲 陈超凡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2期287-293,共7页
为解决现有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确定方法存在的不足展开了研究,研究基于采场覆岩"三带"的划分展开。采用相似模拟实验、理论分析及现场验证等方法和手段,通过理论分析并结合相似模拟实验发现,一次采出煤层厚度、工作面开采范... 为解决现有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确定方法存在的不足展开了研究,研究基于采场覆岩"三带"的划分展开。采用相似模拟实验、理论分析及现场验证等方法和手段,通过理论分析并结合相似模拟实验发现,一次采出煤层厚度、工作面开采范围、覆岩残余碎胀系数、关键层与煤层之间的距离以及关键层自身的运动特点均是影响采场覆岩"三带"分布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关键层稳定及断裂后运动特点的采场覆岩"三带"划分的新方法及其适用条件。应用所提方法对祁东煤矿7130工作面、6130工作面、7121工作面、补连塔煤矿41301工作面、潞安煤矿6206工作面实际地质与开采情况进行划分结果的验证,结果表明,新方法更接近实测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垮落带 断裂带 弯曲下沉带 导水裂隙带高度 关键层 铰接结构
下载PDF
混凝土结构裂缝扩展的双G准则 被引量:32
19
作者 赵艳华 徐世烺 吴智敏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3-18,51,91,共8页
断裂力学基本上有两种分析裂缝稳定性的方法 :应力强度因子法和能量法。在混凝土断裂性能的描述上两者应该是等效的。针对目前大多数混凝土断裂模型以应力强度因子型的断裂韧度作为判定准则 ,本文尝试从能量的角度出发 ,结合线弹性断裂... 断裂力学基本上有两种分析裂缝稳定性的方法 :应力强度因子法和能量法。在混凝土断裂性能的描述上两者应该是等效的。针对目前大多数混凝土断裂模型以应力强度因子型的断裂韧度作为判定准则 ,本文尝试从能量的角度出发 ,结合线弹性断裂力学和虚拟裂缝区上的黏聚力分布 ,以能量释放率G作为断裂性能判定参数 ,建立了混凝土结构裂缝扩展的双G准则。与双K断裂参数相对应 ,双G准则引入了两个重要的裂缝扩展判定参量 :起裂断裂韧度GiniIc 和失稳断裂韧度GunIc 。其中 ,起裂断裂韧度GiniIc 对应于起裂荷载Pini和初始裂缝长度a0 ;失稳断裂韧度GunIc 对应于极值荷载Pmax和临界有效裂缝长度ac。根据线性渐进叠加假定 ,可以把 (Pini,a0 )和(Pmax,ac)代入线弹性断裂力学相对应的公式直接求得GiniIc 和GunIc 。考虑到起裂荷载Pini的不易确定性 ,本文引入黏聚力分布引起的能量损耗GcIc,通过三者GiniIc 、GunIc 和GcIc的关系 ,给出了起裂断裂韧度GiniIc 和失稳断裂韧度GunIc的适用计算公式 ,并通过三点弯曲梁实验得到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力学 混凝土 双K准则 应力强度因子 能量释放率 黏聚力 三点弯曲梁 虚拟裂缝区
下载PDF
大跨钢-混组合连续梁桥负弯矩区桥面板抗裂技术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聂鑫 薛志超 +2 位作者 庄亮东 尚志强 王宏博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4-31,共8页
为解决大跨钢-混组合连续梁桥负弯矩区桥面板的开裂问题,以某120 m主跨的钢-混组合连续梁桥为背景进行抗裂技术研究。采用MIDAS Civil 2020软件建立大桥空间杆系有限元模型,研究增强配筋技术、后浇成型技术、预应力技术以及抗拔不抗剪... 为解决大跨钢-混组合连续梁桥负弯矩区桥面板的开裂问题,以某120 m主跨的钢-混组合连续梁桥为背景进行抗裂技术研究。采用MIDAS Civil 2020软件建立大桥空间杆系有限元模型,研究增强配筋技术、后浇成型技术、预应力技术以及抗拔不抗剪连接技术对桥面板抗裂性能的影响,并基于不同抗裂技术的工作原理和效果,提出适用于大跨钢-混组合连续梁桥负弯矩区桥面板的综合抗裂技术。结果表明:增强配筋技术可以有效控制裂缝宽度,但当配筋率超过0.015后,效果明显降低;采用后浇成型技术,调整混凝土桥面板的浇筑顺序可明显降低成桥时负弯矩区桥面板应力;张拉预应力筋可有效提升负弯矩区桥面板的预压应力水平;抗拔不抗剪连接件可显著降低活载下负弯矩区桥面板应力水平;采取优化桥面板混凝土浇筑顺序、在负弯矩区布置抗拔不抗剪连接件同时施加预应力、增加预应力锚固区的配筋率的综合抗裂技术,可明显降低负弯矩区桥面板拉应力,同时对桥梁结构的其他力学性能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组合连续梁桥 负弯矩区 抗裂技术 增强配筋 后浇成型 预应力 抗拔不抗剪连接件 有限元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