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彝族民间宗教节祭中的交媾仪式
1
作者 朱和双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8期52-62,共11页
当彝族先民们还意识不到男女的交媾在人口繁殖中的决定作用时,图腾感生的神话便应运而生。当性生观念形成后,男女交媾的现实就取代了图腾感生神话,于是交媾仪式便伴随着彝族先民希求人丁兴旺的愿望而逐步盛行。彝族民间的交媾仪式以极... 当彝族先民们还意识不到男女的交媾在人口繁殖中的决定作用时,图腾感生的神话便应运而生。当性生观念形成后,男女交媾的现实就取代了图腾感生神话,于是交媾仪式便伴随着彝族先民希求人丁兴旺的愿望而逐步盛行。彝族民间的交媾仪式以极其率真、坦露、直朴或抽象化的风貌融入到了农业祭祀、宗教舞蹈、节日风俗、祖先超度祭祀等日常活动中,表现出非常明显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民间 宗教节祭 交媾仪式 信仰习俗
下载PDF
贵州的城隍信仰与民俗活动
2
作者 周永健 《地域文化研究》 2019年第2期90-100,155,共12页
黔中民间城隍信仰浓厚,有关城隍神格认知众说纷纭;官民均参与城隍庙修建与神灵奉祀,组织形态多样。敬畏并奉祀城隍,既视之为辅政治国手段,亦借重其所谓神鉴裁判功能。因而,地方官员无不严肃对待年度性城隍祭仪,新官上任亦须拜谒于其祠庙... 黔中民间城隍信仰浓厚,有关城隍神格认知众说纷纭;官民均参与城隍庙修建与神灵奉祀,组织形态多样。敬畏并奉祀城隍,既视之为辅政治国手段,亦借重其所谓神鉴裁判功能。因而,地方官员无不严肃对待年度性城隍祭仪,新官上任亦须拜谒于其祠庙;城隍庙会则成为牵引地方社会经济与政治的一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信仰 城隍 贵州 信仰与习俗
原文传递
从《安东县志》管窥丹东地方满族信仰习俗
3
作者 白以娟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63-66,共4页
《安东县志》中关于满族信仰习俗的记载,反映了丹东满族民间信仰的地方色彩。丹东满族民间信仰具有独特的原始宗教性质,在神灵崇拜中偏爱"树神"崇拜,灵魂信仰活动贯穿百姓一年生活的始终,巫风盛行、巫术全面,并且在规范生产... 《安东县志》中关于满族信仰习俗的记载,反映了丹东满族民间信仰的地方色彩。丹东满族民间信仰具有独特的原始宗教性质,在神灵崇拜中偏爱"树神"崇拜,灵魂信仰活动贯穿百姓一年生活的始终,巫风盛行、巫术全面,并且在规范生产生活惯习、增强族群认同、慰藉民众心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仰习俗 满族 《安东县志》 丹东
下载PDF
谱系观念与妈祖信俗的非遗保护——以湄洲妈祖祖庙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2
4
作者 游红霞 田兆元 《妈祖文化研究》 2019年第2期73-79,共7页
谱系观念是把握非遗互动性、整体性规律的合理视角,对于信俗类非遗资源来说,朝圣与谱系之间有密切关联,谱系是朝圣的依据和基础,朝圣则是一种交流互鉴方式,可以勾连出非遗的空间谱系、凝聚信仰族群谱系,建构文化认同性,体现了非遗资源... 谱系观念是把握非遗互动性、整体性规律的合理视角,对于信俗类非遗资源来说,朝圣与谱系之间有密切关联,谱系是朝圣的依据和基础,朝圣则是一种交流互鉴方式,可以勾连出非遗的空间谱系、凝聚信仰族群谱系,建构文化认同性,体现了非遗资源的互动性、整体性、认同性、实践性等特征,从而实现了非遗资源的活态保护与传承。本文以湄洲妈祖祖庙为中心,研究妈祖信俗的谱系、朝圣与非遗保护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谱系 朝圣 妈祖信俗 妈祖祖庙 非遗保护
下载PDF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山西民俗旅游文化韩译研究——以关公信俗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周曼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第21期134-137,共4页
关公信俗是山西运城地区的信仰和习俗,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生态翻译学的相关理论为山西民俗旅游文化的韩译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和策略启示,特别是其中的“三维”适应性选择转换理论对关公信俗的韩译外宣具有实践指导作用。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山西民俗 山西旅游文化 关公信俗 韩译
下载PDF
闽南武庙仪式舞蹈表演形态的文化解读 被引量:1
6
作者 林炜莉 郑玉玲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1期123-127,共5页
民间信仰与民俗文化相互勾连交织,成为独特的文化共生事象。闽南武庙关帝信俗仪式舞蹈作为其信俗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融合了关帝信俗的精神内核和闽南地区的民风民俗,成为闽南民间信仰仪式传承的典范。南靖金山镇振南庙前往漳州武庙的... 民间信仰与民俗文化相互勾连交织,成为独特的文化共生事象。闽南武庙关帝信俗仪式舞蹈作为其信俗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融合了关帝信俗的精神内核和闽南地区的民风民俗,成为闽南民间信仰仪式传承的典范。南靖金山镇振南庙前往漳州武庙的进香仪式的表演形态载体风格各异,多阵头组成的游街艺阵,高度糅合与释放了闽南元素,以其祭典仪式的完整性、民俗事象的多样性、信众数量的广泛性和人文精神的传承性,彰显了群体信俗的文化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武庙 关帝信俗 仪式舞蹈 表演形态
下载PDF
论非遗题材的影像记录与文化传承--以妈祖信俗为例
7
作者 刘志 马芳菲 《妈祖文化研究》 2022年第1期67-76,共10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与情感寄托,是历史文化和民族特征的直接体现。影像是非遗文化传播中的重要视觉载体,其形象性和易传播的特点使其在非遗文化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妈祖信俗作为中国首个信俗类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与情感寄托,是历史文化和民族特征的直接体现。影像是非遗文化传播中的重要视觉载体,其形象性和易传播的特点使其在非遗文化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妈祖信俗作为中国首个信俗类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研究从个案的角度,结合近年以“妈祖”主题创作的影视纪录片作品,认为妈祖信俗纪录片在创作实践中仍存在着叙事主题、叙事理念、叙事结构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文化 妈祖信俗 影像 文化传播 叙事策略
下载PDF
神俗同归的婚念文化探析——以洱源五村“接花”习俗为个案
8
作者 李若青 杨刚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2期131-136,共6页
本主信仰是白族地区最具民族特征的社会文化,是白族人民在社会生活中建构起来并以某种形式反映白族社会生活内涵的文化形式,有着一套内容独特、约定成俗的崇拜仪式和活动。"接花"习俗是洱源五村本主信仰中有关婚姻观念地域特... 本主信仰是白族地区最具民族特征的社会文化,是白族人民在社会生活中建构起来并以某种形式反映白族社会生活内涵的文化形式,有着一套内容独特、约定成俗的崇拜仪式和活动。"接花"习俗是洱源五村本主信仰中有关婚姻观念地域特色文化的集中体现,是五村与其他白族村落本主信仰的重要差别,体现出白族本主信仰的多样性和村落的差异性。它以仪式和活动的方式展现和延承着五村地域内白族群众对勤俭、和善、孝举和忠诚等社会文化的崇尚与奉行,体现了五村地域内婚念文化文化在神性与世俗性之间的互相融通,通过对时代语境的适应性阐释地域婚念文化变迁内涵的同时凸显其独特的现实价值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主信仰 “接花”习俗 婚念文化 神俗同归
下载PDF
汉代信仰风俗与班固及其《汉书》 被引量:1
9
作者 昝风华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6-9,共4页
汉代社会是一个“鬼神术教之世界”,其信仰风俗深刻影响到了班固的思想观念和《汉书》的写人叙事。这种影响突出表现为:书中时人物音容仪貌的描写往往带有神秘色彩,兼有暗示其人品性、未来的作用;其叙事过程中则多用带有俗信仰意味的预... 汉代社会是一个“鬼神术教之世界”,其信仰风俗深刻影响到了班固的思想观念和《汉书》的写人叙事。这种影响突出表现为:书中时人物音容仪貌的描写往往带有神秘色彩,兼有暗示其人品性、未来的作用;其叙事过程中则多用带有俗信仰意味的预兆、预言来暗示、照应人物命运和事件结局,从而使《汉书》写人叙事别具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书> 信仰风俗 音容仪貌描写 谶语异兆运用
下载PDF
民间动物造型艺术与民俗活动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建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68-71,共4页
民间动物造型不仅是一种民间美术,更是于广阔的社会生活层面上显示的一种民间文化现象。它的存在和发展与丰富的民俗活动紧密联系着,本文主要分析了民间动物造型艺术与生产民俗、人生礼仪民俗、信仰民俗和装饰游艺民俗的关系。
关键词 动物造型 生产民俗 人生礼俗 信仰民俗 装饰民俗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非遗小白龙信俗的IP形象设计探索
11
作者 黄洋 《流行色》 2023年第2期109-111,共3页
小白龙信俗作为上海地方非遗民俗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趣味的民间传说,为了使小白龙信俗走进大众视野,突破单一的传播路径,本文将分析乡村振兴背景下IP形象对于非遗传播的重要性,通过总结小白龙的造型和色彩特征,探索... 小白龙信俗作为上海地方非遗民俗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趣味的民间传说,为了使小白龙信俗走进大众视野,突破单一的传播路径,本文将分析乡村振兴背景下IP形象对于非遗传播的重要性,通过总结小白龙的造型和色彩特征,探索具有文化价值和商业潜力的IP设计路径。结合“十四五”乡村振兴规划,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以IP形象塑造乡村品牌,促进非遗民俗品牌化发展,实现非遗创作所产生的文化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白龙信俗 乡村振兴 非遗传承
下载PDF
浅析广西富川“刘娘”传说与民间信仰 被引量:2
12
作者 麦益娇 《贺州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50-53,126,共4页
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流传着一个动人的"刘娘传说"。刘娘传说和刘娘信仰对地方文化以及群体心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民间叙事——传说的角度入手,将传说研究与信仰民俗研究结合起来,通过呈现刘娘传说和民间信仰,考察传说与民... 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流传着一个动人的"刘娘传说"。刘娘传说和刘娘信仰对地方文化以及群体心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民间叙事——传说的角度入手,将传说研究与信仰民俗研究结合起来,通过呈现刘娘传说和民间信仰,考察传说与民众的信仰生活之间的关系,极具文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川 刘娘传说 刘娘信仰 民间信仰
下载PDF
海南冼夫人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
13
作者 付业勤 陈凯 曹文明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94-104,共11页
构建针对旅游地的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体系,对海南省19个市县开发冼夫人文化遗产旅游的适宜性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各市县的旅游开发适宜性进行类型划分,提出对应发展模式。结果显示: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适宜性主要由开发禀赋、开发条件... 构建针对旅游地的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体系,对海南省19个市县开发冼夫人文化遗产旅游的适宜性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各市县的旅游开发适宜性进行类型划分,提出对应发展模式。结果显示: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适宜性主要由开发禀赋、开发条件、开发环境等因素决定;海南各市县冼夫人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适宜性可分成4种形态;资源丰富地区,倘若旅游发展滞后、接待设施较少、文化投入不足、社会建设滞后,也会影响开发潜力释放;旅游产业发达的资源匮乏地区,在市场需求驱动下,通过资金投入、创意孵化和科技运用等手段,也能产生拥有市场吸引力的优质产品;各地应根据自身情况,做好调查规划,采取针对性开发模式,避免无序开发,实现文化遗产资源与现代旅游业的深度融合、统筹协调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产旅游开发 适宜性评价 开发模式 海南冼夫人信俗
下载PDF
论信仰民俗的历史变迁和功能嬗变——以新郑黄帝拜祖祭典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霍纪超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96-99,共4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郑黄帝拜祖祭典的主体是政府,经济功能和政治功能成为官方组织黄帝拜祖大典的主要目的。但是,新郑黄帝拜祖祭典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项享誉全国的大型文化庆典活动,它所起的作用除了政治作用和经济作用外...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郑黄帝拜祖祭典的主体是政府,经济功能和政治功能成为官方组织黄帝拜祖大典的主要目的。但是,新郑黄帝拜祖祭典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项享誉全国的大型文化庆典活动,它所起的作用除了政治作用和经济作用外,其核心作用应该体现在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从长远来看,黄帝祭祀仪式所承载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取决于普通民众尤其是新郑的普通民众对祭拜黄帝民俗的认同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拜祖祭典 信仰民俗 历史变迁 功能嬗变 文化认同
下载PDF
黎族人的生命史——地方信仰仪式的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太教 《柳州师专学报》 2007年第2期67-73,79,共8页
通过对海南省西南部一个经济较为落后的黎族村落——昌江县王下乡洪水村进行的民族学田野调查,对"地方信仰仪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本文力图在文化本身的逻辑中,从被研究者的角度参与到信仰与仪式的主体社会当中,阐述和... 通过对海南省西南部一个经济较为落后的黎族村落——昌江县王下乡洪水村进行的民族学田野调查,对"地方信仰仪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本文力图在文化本身的逻辑中,从被研究者的角度参与到信仰与仪式的主体社会当中,阐述和分析黎族社会的生命史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黎族 生命史 信仰习俗 仪式
下载PDF
土族史诗《福羊之歌》浅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光星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4期70-73,共4页
流传于土族和藏族地区的《福羊之歌》,是一部对羊的颂扬之歌。故事曲折,比喻生动,想象奇特,形象地展示了高原民族的生活和信仰习俗。羊之所以被赋予不同寻常的来历,是高原人出于对羊的一种特有的生命情怀。
关键词 《福羊之歌》 信仰习俗 艺术特色
下载PDF
从宋诗看宋代吴越地区的农业崇信习俗
17
作者 蒋东玲 《江西服装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46-49,共4页
宋代吴越地区的农业崇信习俗事象纷繁,而且具有浓重的功利化色彩和极端化趋向。这既是源自对先民崇农意识和巫风文化的血脉传承,更是因为吴越人在现实重压下形成了渴求丰收和财富的趋利心理。吴越地区发达的农业文明和宋人高度的文化... 宋代吴越地区的农业崇信习俗事象纷繁,而且具有浓重的功利化色彩和极端化趋向。这既是源自对先民崇农意识和巫风文化的血脉传承,更是因为吴越人在现实重压下形成了渴求丰收和财富的趋利心理。吴越地区发达的农业文明和宋人高度的文化志录意识使得诗歌亦成了表现、传承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宋诗中大量载录了吴越人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所形成的农祀、占验以及蚕桑禁忌等农业崇信习俗。提供了民俗文化研究的独特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诗 吴越地区 农业 崇信习俗
下载PDF
西部信仰民俗中象征文化的美学意蕴
18
作者 李景隆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80-85,共6页
在西部各民族的信仰民俗中 ,象征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不仅传达着人们的宗教观念 ,同时也表现出不同时期的审美意识。本文旨在探讨其象征的美学内涵 ,为进一步研究西部审美文化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 西部 信仰民俗 象征 美学蕴含
下载PDF
论信仰民俗的历史变迁和功能嬗变——以新郑黄帝拜祖祭典为例
19
作者 霍纪超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9期5-9,共5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郑黄帝拜祖祭典的主体是政府,经济功能和政治功能成为官方组织黄帝拜祖大典的主要目的。但是,新郑黄帝拜祖祭典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项享誉全国的大型文化庆典活动,它所起的作用除了政治作用和经济作用外...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郑黄帝拜祖祭典的主体是政府,经济功能和政治功能成为官方组织黄帝拜祖大典的主要目的。但是,新郑黄帝拜祖祭典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项享誉全国的大型文化庆典活动,它所起的作用除了政治作用和经济作用外,其核心作用应该体现在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从长远来看,黄帝祭祀仪式所承载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取决于普通民众尤其是新郑的普通民众对祭拜黄帝民俗的认同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拜祖祭典 信仰民俗 历史变迁 功能嬗变 文化认同
下载PDF
潭凹神、淫祠与攀附:滇西南地区的姑奶奶信仰(中)——兼论云南楚雄地方文化研究中被忽视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金莲 朱和双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8期38-43,49,共7页
楚雄坝居族群迎送"陶凹奶奶"的传统庙会活动与大理洱海周边盛行的"姑奶奶祭"有诸多相似之处,其中就包含着作为仪式医疗的某些文化特征。在原始道教的精神结构中,"姑奶奶"作为地下水源的掌管者直接影响到... 楚雄坝居族群迎送"陶凹奶奶"的传统庙会活动与大理洱海周边盛行的"姑奶奶祭"有诸多相似之处,其中就包含着作为仪式医疗的某些文化特征。在原始道教的精神结构中,"姑奶奶"作为地下水源的掌管者直接影响到每个村民的生老病死,因此她逐渐被改造成包治各种疑难杂症的民间医生,同时还是让妇女和儿童罹患怪病的罪魁祸首,这种隐藏在瘟疫背后的信仰危机也彰显出稻作民族对待饮水安全问题的早期智慧。随着南诏大理国时期佛教政治霸权的建构,"姑奶奶"被迫攀附成名家女眷并流传至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西南地区 稻作民族 姑奶奶信仰 原始道教 女神政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