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敖德嘉的三段论式技术哲学思想
1
作者 孙广华 林影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6期40-44,共5页
敖德嘉在他的《关于技术的思考》中,提出了"人的存在"之谜的主题。他以一个三段论式的人与技术关系来阐述人的生存问题。他认为,在创始期,人在技术中展开自己属"人"的东西,将人创造成为了他自己的主体。第二阶段,... 敖德嘉在他的《关于技术的思考》中,提出了"人的存在"之谜的主题。他以一个三段论式的人与技术关系来阐述人的生存问题。他认为,在创始期,人在技术中展开自己属"人"的东西,将人创造成为了他自己的主体。第二阶段,人从潜在地"无所不是",变得实际上"一无所是",堕入自己构造的虚假主体性。第三阶段的拯救之途,敖德嘉提出展开西方技术与东方文明的对话,找出"人与自己灵魂的奋争"的生存方向。敖德嘉最后的思想虽然并未明确,但他的思路引发我们思考和了解东方文明中的生存智慧,以及人作为主体的根本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属“人”性 虚假的主体性 “人与自己灵魂的奋争”
下载PDF
对人的认识和假设是人机工程学的基石 被引量:3
2
作者 张长元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2期23-25,共3页
人机系统是以人为中心的系统,对人的认识和假设是人机工程学的基石。本文提出了人是生物人、经济人、社会人的复合体的新观点。由于对人的特质的认识还存在着许多“盲区”和“误区”。
关键词 人机系统 人机工程学 生物人
下载PDF
人文教育的当代意蕴
3
作者 王亚娟 于康平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27-29,共3页
人文教育不是一种具体的教育形式,而是一种教育价值取向。人文教育的实质是使人全面占有自己的本质,最终使人成之为"人"。因此,原始社会的人文教育以提高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为旨归,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教育以弘扬人的主... 人文教育不是一种具体的教育形式,而是一种教育价值取向。人文教育的实质是使人全面占有自己的本质,最终使人成之为"人"。因此,原始社会的人文教育以提高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为旨归,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教育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使人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为鹄的。而当代人文教育则以重建"精神自我"为现实起点,以加强科学教育为应有之义,以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终极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教育 人之为人 意蕴
下载PDF
善恶之辩——比较与发展的视角
4
作者 鞠方安 《阴山学刊》 2023年第5期70-74,共5页
善恶之辩一直是常说常新的话题。“无善无恶”说、“白纸白板”说、“有善有恶”说、“善恶兼备”说等古今之论都有其独特的生成背景和价值旨归。从本质上讲,人性是善与恶的矛盾统一体。善是人性的主流,恶是人性的副本。趋利避害、去恶... 善恶之辩一直是常说常新的话题。“无善无恶”说、“白纸白板”说、“有善有恶”说、“善恶兼备”说等古今之论都有其独特的生成背景和价值旨归。从本质上讲,人性是善与恶的矛盾统一体。善是人性的主流,恶是人性的副本。趋利避害、去恶存善是人的本性。善与恶是哲学的、伦理的、道德的、历史的和社会的价值观范畴,善恶之分野是辩证的、可以有条件地相互转化。人类需要推己及人,推己及物,在追求大同至善的同时,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万物和谐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证 大同至善 万物和谐共生
下载PDF
《哈姆莱特》:上帝之国的重建 被引量:1
5
作者 王鹏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7-72,共6页
上帝之国的观念在《圣经》中具有重要地位,它表现出世人对一种理想社会形态的追求。谨守契约是上帝之国得以维系的前提,面对被破毁的国度,除了上帝的救赎外,重建者必须严守神人契约及人际契约,并用虔诚的信仰和自律来除绝罪性,克服人类... 上帝之国的观念在《圣经》中具有重要地位,它表现出世人对一种理想社会形态的追求。谨守契约是上帝之国得以维系的前提,面对被破毁的国度,除了上帝的救赎外,重建者必须严守神人契约及人际契约,并用虔诚的信仰和自律来除绝罪性,克服人类自身的弱点,才能使这一举世之工得以完成。《哈姆莱特》则演绎了上帝之国从破毁到重建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姆莱特》 上帝之国 神人契约 人际契约 信仰 自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