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石率对土石混合体-基岩界面剪切力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1
作者 杨忠平 李进 +2 位作者 蒋源文 胡元鑫 赵亚龙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443-1452,I0005,共11页
土石混合体与基岩接触界面是高填方体边坡和天然斜坡失稳不容忽视的潜在滑移面。通过室内大型直剪试验和离散元数值模拟探究了含石率对土石混合体—基岩界面剪切力学特性的影响及接触面剪切破坏机理。结果表明:土石混合体—基岩界面的... 土石混合体与基岩接触界面是高填方体边坡和天然斜坡失稳不容忽视的潜在滑移面。通过室内大型直剪试验和离散元数值模拟探究了含石率对土石混合体—基岩界面剪切力学特性的影响及接触面剪切破坏机理。结果表明:土石混合体—基岩界面的剪应力-剪切位移曲线随法向压力的增大有由应变软化向应变硬化转变的趋势;剪应力-剪切位移曲线出现“V型跳跃”主要与颗粒破碎、转动和翻越有关;土石混合体—基岩界面抗剪强度和抗剪强度指标随含石率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存在着最优含石率,但内摩擦角φ变化不大,在38°左右波动;剪切带的分布和形态受含石率和法向压力影响显著,法向压力和含石率越高,剪切带就越厚;剪切带内的块石破坏表现为表面研磨、局部破碎和完全破碎3种模式;法向压力和含石率都是影响相对破碎率Br的主要原因,表现为随着含石率和法向压力的增加,块石相对破碎率不断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混合体 含石率 基岩界面 剪切特性
下载PDF
土石混合体-基岩界面剪切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杨忠平 蒋源文 +2 位作者 李诗琪 李进 胡元鑫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947-1954,共8页
填方体–下伏基岩接触面间的剪切强度是控制高填方体或堆积体边坡稳定性的重要因素,界面强度参数取值是高填方工程设计的重要参数之一。通过较系统地室内大型直剪试验探讨了接触面粗糙度对土石混合料–基岩接触面剪切力学特性的影响。... 填方体–下伏基岩接触面间的剪切强度是控制高填方体或堆积体边坡稳定性的重要因素,界面强度参数取值是高填方工程设计的重要参数之一。通过较系统地室内大型直剪试验探讨了接触面粗糙度对土石混合料–基岩接触面剪切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法向应力作用下,剪应力–剪切位移曲线前期呈现出应变硬化现象,后期呈现出塑性应变现象,且接触面粗糙度越大接触面发生剪切破坏时变形越小;在高法向应力作用下,曲线呈现出应变硬化现象,无明显峰值;相同法向应力水平作用下,接触面粗糙度越大,土石混合体–基岩接触面剪切刚度越大。剪切界面上块石的破碎形态可分为完全破碎、部分破碎和表面磨损3种,随着接触面粗糙度的增加,剪切界面上块石的破碎总数也增加。接触面的抗剪强度、内摩擦角和表观黏聚力随着接触面粗糙度的增加而增大,相比于内摩擦角,接触面的表观黏聚力增大较为明显。接触面粗糙度对剪切带宽度有影响作用,表现为接触面粗糙度越大,剪切带越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混合体 基岩界面 粗糙度 剪切特性 块石破碎
下载PDF
考虑多因素的基岩与混凝土胶结面抗剪强度确定 被引量:3
3
作者 朱珍德 邢福东 +2 位作者 王保田 张福海 王军 《工程勘察》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10,15,共4页
以润扬大桥南汊悬索桥北锚碇基坑工程为背景 ,分析了影响锚碇混凝土基础与基岩胶结面抗剪强度的多种影响因素。开展了基岩 -砼胶结面的室内和现场原位抗剪断强度试验 ,以及整个建基岩面的回弹值检测及粗糙度量测试验 ,获得了建基面多种... 以润扬大桥南汊悬索桥北锚碇基坑工程为背景 ,分析了影响锚碇混凝土基础与基岩胶结面抗剪强度的多种影响因素。开展了基岩 -砼胶结面的室内和现场原位抗剪断强度试验 ,以及整个建基岩面的回弹值检测及粗糙度量测试验 ,获得了建基面多种特征及参数。在此基础上 ,将基岩面分区分析 ,并概化出确定锚碇整体抗剪强度参数值的公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岩 混凝土 胶结面 粗糙度 抗剪强度 悬索桥 锚碇 基坑工程
下载PDF
高密度电阻率法在菲律宾迪纳加特岛红土镍矿勘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松 王柱 +1 位作者 周松林 杨霄 《中国煤炭地质》 2017年第12期88-91,共4页
菲律宾已成为我国主要的镍进口国,国内多个地勘队伍在该国开展了相关地质勘查工作,包括地质填图、土壤化探测量、钻探等。菲律宾迪纳加特岛红土层和超基性岩电性差异较大,因此选择高密度电阻率法对该区的红土层和超基性岩提接触面进行... 菲律宾已成为我国主要的镍进口国,国内多个地勘队伍在该国开展了相关地质勘查工作,包括地质填图、土壤化探测量、钻探等。菲律宾迪纳加特岛红土层和超基性岩电性差异较大,因此选择高密度电阻率法对该区的红土层和超基性岩提接触面进行区分。根据钻孔试验测线推测钻孔处基岩埋深11m与实际钻孔揭露基岩埋深10m基本吻合,说明高密度电法能有效区分超基性岩及红土层界面。该区共布设了22条测线,经后期少量钻孔及浅井验证,发现高密度电阻率解释的基岩面均比钻探数据深,埋藏越浅,其相对误差较大,其与极距较大,浅部分辨率不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律宾迪纳加特岛 红土镍矿 基岩界面 高密度电阻率法
下载PDF
高密度电法在探测隐伏岩性分界面中的应用
5
作者 农观海 《世界有色金属》 2019年第3期162-163,共2页
高密度电法是工程地质勘查中较为常用的一种物探方法,具有分辨率高、工作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和异常特征明显等特点,因此在岩溶勘查、确定第四系覆盖层的厚度、寻找地下水等领域均有比较广泛的应用。本文结合实际的工程实例,从高密度... 高密度电法是工程地质勘查中较为常用的一种物探方法,具有分辨率高、工作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和异常特征明显等特点,因此在岩溶勘查、确定第四系覆盖层的厚度、寻找地下水等领域均有比较广泛的应用。本文结合实际的工程实例,从高密度电法的原理着手,对确定第四系覆盖层与基岩分界面的探测中高密度电法的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通过与钻探成果进行比较,探讨灰岩地区探测隐伏岩性分界面的埋深调查工程中高密度电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电法 基岩 分界面 应用
下载PDF
地震基岩面的选取对深厚场地地表地震动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5
6
作者 朱姣 陈国兴 许汉刚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079-2087,共9页
地震基岩面的选取对场地设计地震动参数取值的合理性有重要影响。以苏州城区的钻孔剖面为研究对象,选取剪切波速介于400~800 m/s的9个土层顶面作为地震基岩面,采用等效线性方法考虑土的非线性特性,采用一维波传法分析地震基岩面的选取... 地震基岩面的选取对场地设计地震动参数取值的合理性有重要影响。以苏州城区的钻孔剖面为研究对象,选取剪切波速介于400~800 m/s的9个土层顶面作为地震基岩面,采用等效线性方法考虑土的非线性特性,采用一维波传法分析地震基岩面的选取对地表地震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地表峰值加速度PGA随地震基岩面剪切波速的增大而增大,PGA的增大幅度随输入地震动强度的增大而减小;2地表加速度反应谱放大系数?谱谱值也随地震基岩面土层剪切波速的增大而增大,且?谱谱值随输入地震动强度的增大而减小;对于中强地震的近场地震动作用,基岩面深度对周期小于1.0 s的?谱谱值的影响较大;而对于特大地震的远场地震动作用,基岩面深度对周期小于4.0 s的?谱谱值均有较大影响;3远场地震动作用时的?谱谱值明显大于近场地震动作用的?谱谱值;4取剪切波速不小于700m/s的土层顶面为地震基岩面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基岩面 深厚场地 等效线性化方法 一维波传法 地表峰值加速度 地表加速度反应谱放大系数
下载PDF
喀斯特坡地基岩起伏对土壤剖面水分格局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贾金田 付智勇 +2 位作者 陈洪松 王克林 周卫军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08-1714,共7页
研究了喀斯特地区典型坡地3条人工开挖样沟(投影长21 m、宽1 m)的岩土结构特征、土壤剖面平均含水量和土岩界面含水量沿坡面向下的变化趋势,探讨了喀斯特坡地基岩起伏对土壤水分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喀斯特坡地地表地形与基岩地形不一致... 研究了喀斯特地区典型坡地3条人工开挖样沟(投影长21 m、宽1 m)的岩土结构特征、土壤剖面平均含水量和土岩界面含水量沿坡面向下的变化趋势,探讨了喀斯特坡地基岩起伏对土壤水分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喀斯特坡地地表地形与基岩地形不一致,基岩深度变异系数最大为82%,基岩起伏较大.基岩起伏程度明显影响到土壤剖面水分分布格局:基岩起伏较小时,土壤含水量呈上坡位至下坡位逐渐增加的趋势,且土壤剖面平均含水量和土岩界面含水量与基岩深度相关性均不显著;基岩起伏越大,土壤含水量沿坡向下线性增加的趋势越不明显,土壤水分空间连续性越差,基岩凹陷、裂隙处土壤含水量较高,土壤剖面平均含水量和土岩界面含水量与基岩深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但后者对基岩起伏的响应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岩起伏 土壤剖面 土岩界面 土壤水分格局 喀斯特坡地
原文传递
库岸危岩剪切带—基岩界面宏细观剪切贯通机制及力学特性研究
8
作者 刘新荣 郭雪岩 +4 位作者 周小涵 罗新飏 王浩 李沛瑶 周福川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96-1109,共14页
以三峡库区“板壁岩”危岩为研究背景,在总结岸坡危岩内部剪切带形成过程及基本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室内剪切试验和数值模拟手段,从宏细观的角度研究该岸坡危岩内部剪切带–基岩界面的剪切贯通机制及其力学特性。研究表明:(1)剪切带为危... 以三峡库区“板壁岩”危岩为研究背景,在总结岸坡危岩内部剪切带形成过程及基本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室内剪切试验和数值模拟手段,从宏细观的角度研究该岸坡危岩内部剪切带–基岩界面的剪切贯通机制及其力学特性。研究表明:(1)剪切带为危岩体失稳的主控因素,内部充填物质具有层状无胶结特征;(2)在常法向应力作用下,界面的破坏模式可以总结为台阶根部张裂–台阶爬坡,岩板损伤–台阶剪断,岩板裂纹贯通–台阶剪碎;(3)界面剪切应力–剪切位移曲线分为压密阶段、近加载端台阶根部斜裂缝出现阶段、近似弹性变形及微裂隙扩展阶段、近加载端台阶剪断阶段、剩余台阶剪断阶段及残余阶段6个阶段;(4)界面的峰值剪切强度和残余强度随法向应力、层厚和台阶高度的增加而增加,竖向累积位移随法向应力的增加而减小、随层厚和台阶高度的增加而增加;(5)界面裂纹数量变化曲线呈“S”型,共经历裂纹缓慢增加(岩板表面磨损)–裂纹迅速扩展(台阶剪断)–裂纹数量稳定(残余摩擦)3个发展阶段,试样内部颗粒应变能和胶结应变能变化趋势与剪切应力–剪切位移曲线变化相近,总能量、摩擦能及阻尼能随剪切位移的增加而增加。研究成果对剪切带整体力学性质及含剪切带危岩稳定性的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三峡库区 危岩 剪切带–基岩界面 剪切力学特性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基覆型边坡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与破坏模式研究
9
作者 马万荣 刘渊 刘祥 《粉煤灰综合利用》 CAS 2024年第3期79-85,共7页
为探究基覆型边坡的动力响应特性、破坏模式以及基覆界面倾角的影响,以西南山区某基覆型边坡为原型,利用FLAC 3D软件模拟基覆型边坡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过程,分析不同地震作用下边坡的动力响应及破坏模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变基覆界面... 为探究基覆型边坡的动力响应特性、破坏模式以及基覆界面倾角的影响,以西南山区某基覆型边坡为原型,利用FLAC 3D软件模拟基覆型边坡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过程,分析不同地震作用下边坡的动力响应及破坏模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变基覆界面的上、下界面倾角,分析基覆界面倾角对动力响应特性及破坏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覆型边坡的PGA放大系数沿坡表方向随高程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坡体内部的动力响应呈现明显的高程效应和趋表效应规律,且随着输入PGA增大而减小;在地震作用下边坡沿上覆土体内部形成的潜在滑动面发生剪切破坏,加载PGA=0.6g的EL波和Kobe波时,坡表的最大位移分别为228.1 cm和446.2 cm,加载Kobe波时模型的加速度响应与位移响应均要比加载EL波时更激烈;基覆界面倾角对动力响应特性及破坏模式有着显著影响,当上界面倾角增大时,坡表处动力响应程度有所增强,而下界面倾角增大时,坡表处动力响应程度有一定减弱,边坡破坏模式随着上下界面倾角差值增大由整体滑移破坏逐渐转变为局部滑移破坏,上下界面倾角差值越大,边坡稳定性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覆型边坡 地震作用 数值计算 动力响应 破坏模式 界面倾角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东坪地区基岩气藏特征及模式构建 被引量:4
10
作者 寇福德 陈园园 +3 位作者 赵国忠 安小絮 李亚锋 蔡智洪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7年第2期6-8,共3页
对东坪地区基岩气藏生储盖组合、成藏模式、气藏特征及产能评价研究认为,东坪地区基岩气藏紧邻生气凹陷,储层发育,大断裂与深层侏罗系烃源岩的沟通及油气的二次运移聚集,形成了良好的生储盖组合。气藏分布受构造及裂缝发育程度控制,为... 对东坪地区基岩气藏生储盖组合、成藏模式、气藏特征及产能评价研究认为,东坪地区基岩气藏紧邻生气凹陷,储层发育,大断裂与深层侏罗系烃源岩的沟通及油气的二次运移聚集,形成了良好的生储盖组合。气藏分布受构造及裂缝发育程度控制,为大型的受底水所托的块状基岩气藏,储集空间为裂缝及溶蚀孔,具有双重孔隙结构,气藏内部受裂缝分布、岩性变化及储层非均质影响,表现出非均质性。基于地震和测井流体识别,确定了基岩气藏的油水界面,为储量计算和下步气田的高效开发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基岩气藏 双重孔隙结构 气水界面 成藏模式
下载PDF
山丘区变动产流层分布式水文模型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建飞 梁忠民 +2 位作者 刘金涛 李彬权 段雅楠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29-441,共13页
基于山坡水文试验的新认识,提出变动产流层概念,将壤中流的描述从单一的土壤层间拓展到土壤-风化基岩界面,通过对壤中流形成及发展过程的精细刻画,实现了蓄满-超渗产流及其转换机制的统一描述。基于变动产流层概念,根据运动波模型理论,... 基于山坡水文试验的新认识,提出变动产流层概念,将壤中流的描述从单一的土壤层间拓展到土壤-风化基岩界面,通过对壤中流形成及发展过程的精细刻画,实现了蓄满-超渗产流及其转换机制的统一描述。基于变动产流层概念,根据运动波模型理论,推导了单元网格的超渗/饱和地面径流、壤中流的计算公式,利用非线性水库计算地下径流量,采用二维扩散波进行地表汇流、一维扩散波进行河道汇流,建立了面向山丘区的变动产流层分布式水文模型(VRGL)。对典型湿润山丘区的屯溪流域2010—2019年共24场洪水进行模拟,结果显示:洪峰流量和洪量的相对误差均在±20%内,确定性系数在0.84左右,表明VRGL具有较高的精度,可用于山丘区洪水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丘区洪水 土壤-风化基岩界面 变动产流层 运动波模型理论 屯溪流域
下载PDF
高密度电法在嘎海山水库水文地质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志宇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9年第10期180-182,共3页
高密度电阻率法因其工作效率高、生成成本低等特点在地质找矿领域与工程地质勘查中有着很广泛的应用。文章通过工程实例,阐述了高密度探测在嘎海山水库的应用效果,证明了利用高密度电法探测沙漠地区水文地质具有实用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高密度电法 基岩顶界面 水文地质
下载PDF
地震基岩面选取对核岛场地地表地震反应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磊 陈国兴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3-121,共9页
综合各国核电站抗震设计规范对地震动输入界面土层剪切波速取值的要求,以理想化的水平成层软岩场地作为核岛场地,采用等效线性化模型考虑土的非线性动力特性,采用一维波传法研究了地震基岩面的选取对核岛场地地表地震反应的影响,结果表... 综合各国核电站抗震设计规范对地震动输入界面土层剪切波速取值的要求,以理想化的水平成层软岩场地作为核岛场地,采用等效线性化模型考虑土的非线性动力特性,采用一维波传法研究了地震基岩面的选取对核岛场地地表地震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地震基岩面土层剪切波速的增大,场地地表PGA值相应增大;与理想基岩面输入地震动的地表PGA及地表加速度反应谱β谱相比,以剪切波速不大于700 m/s的土层作为地震基岩面是不合适的;以剪切波速2 400 m/s土层作为地震基岩面时,其地表峰值加速度偏小不大于15%、地表加速度反应谱β谱偏小不大于20%,不同地震基岩面的选取主要影响周期小于1.2 s的地表β谱,对周期大于2.0 s的地表β谱几乎没有影响。以剪切波速2 400 m/s土层为核岛场地地震效应分析的地震基岩面是合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岛场址 软岩场地 地震基岩面 地表地震动
下载PDF
深埋斜坡嵌岩桩基岩界面的形态预测与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葛嘉诚 薛亚东 方超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587-1593,共7页
峡谷区域的地层,地质属性变异强烈,空间分布复杂。此条件下的嵌岩桩通常在斜坡基岩体中承载,其稳定性与承载性能受到基岩界面坡角的影响。传统地质勘查提供的工程地质剖面图受人工干预具有较大的随机性,并且无法为此类斜坡嵌岩桩提供充... 峡谷区域的地层,地质属性变异强烈,空间分布复杂。此条件下的嵌岩桩通常在斜坡基岩体中承载,其稳定性与承载性能受到基岩界面坡角的影响。传统地质勘查提供的工程地质剖面图受人工干预具有较大的随机性,并且无法为此类斜坡嵌岩桩提供充分的界面坡角设计参数。本文结合贵州某桥梁工程场地的钻孔勘察数据,采用克里格方法,通过变差函数分析了基岩埋深的空间变异规律;根据插值估计结果获得了较为直观有效的三维基岩界面形态预测图,以及工程场地内112根嵌岩桩对应的基岩界面坡度,得出需重点考虑斜坡基岩体影响的桩基分布范围。针对峡谷区域地层参数具有V型漂移趋势问题,通过选定合适的有效滞后距以限定准平稳带的范围,获得了较好的变差函数与预测效果。本文的研究成果,对深覆盖层嵌岩桩的承载力计算与施工设计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坡嵌岩桩 空间变异 克里格方法 基岩界面形态
下载PDF
超声检测技术在坝体/基岩结合面测试中的应用
15
作者 常志红 《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 2003年第4期35-38,共4页
1998年 ,由加拿大和中国技术人员分别组成的 3个小组对加拿大安大略省OttoHolden大坝的坝体混凝土与基岩结合面进行了测试。文中以这次测试研究为背景 ,系统介绍了测试的目的、使用的检测技术以及取得的成果 ,着重介绍了超声检测技术在坝体
关键词 超声检测技术 混凝土重力坝 坝体与基岩结合面 层析成像
下载PDF
古滑坡黄土-基岩界面的黏滑特征研究
16
作者 吴晓华 《山西交通科技》 2022年第4期17-21,共5页
黄土地区存在大量以黄土-基岩接触面为滑动带的古滑坡,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容易发生周期性的运动。基于此,开展了一系列室内剪切试验模拟古滑坡的周期性黏滑运动,通过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到了古滑坡在黏滑过程中的变形特征。研究表明:a)... 黄土地区存在大量以黄土-基岩接触面为滑动带的古滑坡,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容易发生周期性的运动。基于此,开展了一系列室内剪切试验模拟古滑坡的周期性黏滑运动,通过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到了古滑坡在黏滑过程中的变形特征。研究表明:a)古滑坡复活所需的推力高于第一次滑坡发生时的推力,因此固结时间越久,古滑坡越难发生滑动;b)古滑坡的应力历史对其稳定性具有至关重要的控制作用,主要体现在滑动时间和稳定时间的长短;c)土-岩界面形成了天然的水流通道,在古滑坡复活中起到了促进作用,水分会在滑坡前缘汇集,造成前缘土体性质变差,因此在处理古滑坡时需要重点对前缘进行保护;d)古滑坡体的历史位移可以通过室内试验和勘察资料计算得到,并据此可以预测古滑坡未来发生位移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基岩界面 古滑坡 黏滑 变形特征
下载PDF
基于基覆界面形态特征的某堆积体治理研究
17
作者 胡鹏 王乐华 +1 位作者 马莉 罗骞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1-73,共3页
采用基于刚体极限平衡原理的简化毕肖普法,对某堆积体的典型剖面进行了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该堆积体在天然工况、暴雨工况、地震工况下均存在不稳定情况,需要对其进行治理。根据覆盖层厚度和基覆界面的形态特征,确定削坡减载和坡面上... 采用基于刚体极限平衡原理的简化毕肖普法,对某堆积体的典型剖面进行了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该堆积体在天然工况、暴雨工况、地震工况下均存在不稳定情况,需要对其进行治理。根据覆盖层厚度和基覆界面的形态特征,确定削坡减载和坡面上部支挡+下部削坡减载两种处理方案。经计算,这两种方案均能满足堆积体的稳定要求,说明处理方案是可行的。经对比:第一种方案施工简单,但工程量较大,且涉及到移民安置问题和生态破坏问题;第二种方案虽然施工相对较复杂,但工程量较小,能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最终选用第二种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覆界面 削坡减载 挡土墙 控制工况 稳定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