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汤屯高速公路顺层岩质边坡变形机制分析及治理对策研究 被引量:122
1
作者 黄润秋 赵建军 +2 位作者 巨能攀 邓辉 段海澎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9-246,共8页
通过对汤屯高速公路顺层边坡现场工程地质条件的系统调查,首先对边坡的岩体结构类型及其成因机制、结构面与坡面组合特征进行细致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FLAC3D数值模拟,结合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对其变形破坏机制进行深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 通过对汤屯高速公路顺层边坡现场工程地质条件的系统调查,首先对边坡的岩体结构类型及其成因机制、结构面与坡面组合特征进行细致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FLAC3D数值模拟,结合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对其变形破坏机制进行深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边坡处于滑移弯曲–滑移拉裂复合型滑坡的初始阶段,边坡的变形受层间软弱夹层及岩体结构控制作用明显,坡体中上部块体沿层间软弱夹层产生滑动,受下部岩体约束,在坡体最薄弱部位–开挖面附近产生弯曲变形;受弯曲部位推力作用,第一级边坡碎裂岩体中逐渐产生剪切滑动面,并与弯曲部位岩体中滑移切出面贯通,最终破坏。基于变形机制分析的治理措施将重点放在控制碎裂岩体和潜在剪出口的变形上,监测结果表明,边坡达到稳定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顺层边坡 岩体结构 结构面 变形机制 高速公路
下载PDF
开挖条件下含陡倾结构面顺层岩质边坡破坏模式与稳定性预测 被引量:21
2
作者 王章琼 江志红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18年第1期40-45,共6页
顺层岩质边坡易发生失稳破坏,当边坡中发育有顺坡向陡倾结构面时,更不利于边坡稳定。以贵州某水电站大坝左岸含陡倾结构面顺层边坡为例,在综合分析地质条件及开挖扰动的基础上,结合离散元软件UDEC,分析了边坡的变形破坏模式和稳定性。... 顺层岩质边坡易发生失稳破坏,当边坡中发育有顺坡向陡倾结构面时,更不利于边坡稳定。以贵州某水电站大坝左岸含陡倾结构面顺层边坡为例,在综合分析地质条件及开挖扰动的基础上,结合离散元软件UDEC,分析了边坡的变形破坏模式和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边坡可能发生的变形破坏模式主要有滑移、拉裂—滑移两种;自然状况下及开挖后,边坡都有沿断层f_9、卸荷裂隙L_1及岩层面发生滑移的趋势,且工程开挖导致边坡沿该结构面发生内部滑动;对边坡采用预应力锚索加固后,变形得到有效控制,位移数值计算值与实际监测值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层边坡 岩体结构 变形破坏模式 离散元UDEC 支护方案
下载PDF
消落带岩体劣化下顺层岩质边坡动力响应规律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许彬 刘新荣 +4 位作者 周小涵 刘俊 黄俊辉 王 曾夕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453-1462,共10页
三峡库区蓄水后导致的消落带岩体劣化和水库诱发地震对岸坡稳定性具有重大影响。采用振动台模型试验探究了消落带岩体劣化下顺层岩质边坡受持续地震荷载作用时的动力响应规律。研究表明:坡体加速度响应具有显著的“高程效应”和“趋表... 三峡库区蓄水后导致的消落带岩体劣化和水库诱发地震对岸坡稳定性具有重大影响。采用振动台模型试验探究了消落带岩体劣化下顺层岩质边坡受持续地震荷载作用时的动力响应规律。研究表明:坡体加速度响应具有显著的“高程效应”和“趋表效应”特性,且历经多次地震荷载作用后坡体PGA放大系数衰弱明显,而坡体累积位移、孔隙水压力及土压力随地震荷载持续作用分别呈逐渐增大、增大及减小的变化趋势;坡体阻尼比、自振频率及损伤度随地震荷载持续作用分别呈逐渐增大、减小及增大的变化趋势,且微小地震和强震作用阶段的坡体非线性累积损伤力学模型可分别采用“S”型三次函数和“陡升”型指数函数表征;坡体累积损伤—失稳破坏演化过程表现为坡顶后缘(次级节理和层面)起裂—扩展—贯通、岩体沿复合滑动面整体滑移及完全破坏后岩体呈多尺度破碎块状堆积于坡脚,且消落带岩体受震动、溶蚀及冲刷耦合作用后破碎较严重,并近乎产生整体滑移而形成显著的“凹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层岩质边坡 消落带 岩体劣化 振动台模型试验 动力响应规律 累积损伤机理
下载PDF
顺层边坡岩体结构变形分叉灾变特性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王芝银 杨志法 +1 位作者 李云鹏 杨相海 《西安矿业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203-207,共5页
视顺层边坡岩层为岩梁结构,讨论了岩梁变形的前屈曲状态和后屈曲稳定状态的分叉特性,建立了岩层结构发生灾变的判据。
关键词 顺层边坡岩层 岩梁变形l 前屈曲状态 后屈曲稳定状态 分叉特性 灾变特性
下载PDF
含不同胶结充填物的碳酸盐岩层面剪切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周扬一 冯夏庭 +2 位作者 徐鼎平 李帅军 陈东方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61-1172,共12页
层面是层状岩体稳定性的主控结构面,层面的剪切力学行为及抗剪强度对建造于层状岩体中的地下工程具有重要影响。由于成岩时期物化作用的差异,同一工程场址常发育不同地质特征(胶结充填物、粗糙度等)的层面。为了深入了解不同类型层面的... 层面是层状岩体稳定性的主控结构面,层面的剪切力学行为及抗剪强度对建造于层状岩体中的地下工程具有重要影响。由于成岩时期物化作用的差异,同一工程场址常发育不同地质特征(胶结充填物、粗糙度等)的层面。为了深入了解不同类型层面的剪切力学特性,利用乌东德水电站地下厂房区域取得的胶结层面试样开展常法向应力及峰后降法向应力直剪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地质特征的层面表现出不同的剪切力学行为,按有无明显峰值可将剪切变形–剪应力曲线分为2类,无明显峰值层面的粗糙度和表面附着物均有别于有明显峰值层面。法向变形与法向应力直接相关,但与层面类别之间的关系不明显。不同类型层面还表现出不同的剪胀行为及相应的剪胀角差异。胶结层面抗剪强度低于完整岩石但高于已分离层面,对层状岩体起弱化作用。按层面地质特征对其进行分类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层状岩体的复杂力学行为,而选择不同层面力学模型可使计算更贴近实际工程岩体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层面 层状岩体 胶结层面 法向刚度 剪胀角 剪切力学行为
原文传递
冻融循环条件下层理砂岩卸荷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乐华 姜照容 +2 位作者 李建林 汤开宇 金晶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52-1058,共7页
研究层理砂岩在两种含水状态(自由饱水与真空饱水)、不同冻融循环次数(0次、20次、40次、80次、120次)条件下的三轴卸荷力学特性.研究表明:砂岩的强度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降低,真空饱水组的劣化程度较自由饱水组剧烈,外观损伤破坏... 研究层理砂岩在两种含水状态(自由饱水与真空饱水)、不同冻融循环次数(0次、20次、40次、80次、120次)条件下的三轴卸荷力学特性.研究表明:砂岩的强度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降低,真空饱水组的劣化程度较自由饱水组剧烈,外观损伤破坏主要出现在岩样端部边缘和层理面附近.加载与残余变形阶段产生轴向应变;卸荷阶段,围压降低与变形增长具有良好的相关性,随着冻融次数增加,卸荷阶段应变量减少,冻融作用对卸荷效应更敏感.冻融次数对破坏模式的影响有一定规律但不显著,试样破坏以剪切破坏为主,但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张拉破坏有增强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卸荷 含水状态 冻融循环 偏应力 层理岩体
下载PDF
顺层边坡岩体结构稳定性位移判据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张慧梅 李云鹏 杨治林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30-433,437,共5页
针对顺层岩质边坡,概括出实际边坡工程中常见的几种破坏形式,以其地质背景及力学作用机制为依据,抽象出了不同约束条件下岩梁结构简化分析模型。利用梁板屈曲理论,讨论了岩梁变形的前屈曲状态和后屈曲状态的分叉特性,建立了岩层结构发... 针对顺层岩质边坡,概括出实际边坡工程中常见的几种破坏形式,以其地质背景及力学作用机制为依据,抽象出了不同约束条件下岩梁结构简化分析模型。利用梁板屈曲理论,讨论了岩梁变形的前屈曲状态和后屈曲状态的分叉特性,建立了岩层结构发生灾变的判据。利用文中理论方法及所建立的位移判据,并结合工程现场有效的量测手段,可方便、有效的判定岩质顺层边坡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层边坡 岩体结构 后屈曲 位移判据 稳定性 岩梁结构
下载PDF
顺层隧道地震响应的波动方法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胡鸿运 周晓军 汪精河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73-1383,共11页
顺层岩体是隧道工程中常见的地质情况,震害突出,但尚无有效的地震响应分析方法,因而难以深入研究其响应机制和规律。为此,建立一种地震波动输入方法及相应公式,该方法以有限元法与时域波动分析法相结合,采用黏弹性人工边界,基于顺层岩... 顺层岩体是隧道工程中常见的地质情况,震害突出,但尚无有效的地震响应分析方法,因而难以深入研究其响应机制和规律。为此,建立一种地震波动输入方法及相应公式,该方法以有限元法与时域波动分析法相结合,采用黏弹性人工边界,基于顺层岩体的横观各向同性本构关系,考虑岩体中地震波的偏振特性和相速度变化特点,适用于地震波斜入射方向与隧道纵断面平行的情况。同时,为验证所提出方法的实用性和可行性,应用其分析某顺层岩体中高速铁路隧道结构的地震响应规律。结果显示:当岩层水平或竖直时,则qP波引起的衬砌内力包络图对称;当岩层倾斜时,则qP波引起的衬砌内力包络图不对称,不对称性的幅度与岩层倾角相关;岩层倾角不同,则弯矩值相差较大;弯矩包络图无论对称与否,环向弯矩极值均位于拱脚处,而纵向弯矩极值却位于拱顶和仰拱处。此外,作为对比分析,又将岩层简化为各向同性介质,采用该方法进行计算,结果发现:P波引起的衬砌内力包络图对称,且内力包络图与将岩层简化为横观各向同性介质时相接近。这进一步验证了提出方法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顺层岩体 横观各向同性 地震动斜入射 数值方法
原文传递
某含软弱夹层顺层岸坡应力位移特征数值模拟 被引量:7
9
作者 靳晓光 李晓红 +1 位作者 刘新荣 高永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29-132,136,共5页
以三峡库区某含软弱夹层顺层岸坡为例,通过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未蓄水和蓄水至175m高程时,软弱夹层对岸坡岩体应力、位移的影响以及软弱夹层的位移特征。数值模拟结果表明:1)库区蓄水至175m时,该岸坡岩体水平方向位移增大0.097~0.0... 以三峡库区某含软弱夹层顺层岸坡为例,通过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未蓄水和蓄水至175m高程时,软弱夹层对岸坡岩体应力、位移的影响以及软弱夹层的位移特征。数值模拟结果表明:1)库区蓄水至175m时,该岸坡岩体水平方向位移增大0.097~0.005m,竖向位移增大0.055~0.025m;2)由外向里,岸坡4层软弱夹层的水平方向最大位移分别增大0.099m、0.097m、0.092m和0.075m,竖向最大位移分别增大0.080m、0.079m、0.071m和0.057m;3)第四层软弱夹层以外的岸坡岩体变形较协调,这一软弱夹层是岸坡潜在的最危险的破坏面;4)岸坡沿不同软弱夹层破坏时的最危险剪出高程分别在145.0m、125.0m、101.5m和101.5m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弱夹层 顺层岸坡 应力 位移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层状岩质边坡开挖过程相似模型试验 被引量:7
10
作者 肖慧 侯克鹏 +1 位作者 陈冲 者亚雷 《工程勘察》 2014年第6期29-33,共5页
层状岩质边坡是自然界中分布较广的一类边坡。本文以云南某矿山采场边坡为例,应用二维物理模型对层状岩质边坡进行了模拟研究。在遵循相似理论的前提下,确定了本次模型试验的参数和相似材料的配比。本次模型试验分三步进行,首先,根据现... 层状岩质边坡是自然界中分布较广的一类边坡。本文以云南某矿山采场边坡为例,应用二维物理模型对层状岩质边坡进行了模拟研究。在遵循相似理论的前提下,确定了本次模型试验的参数和相似材料的配比。本次模型试验分三步进行,首先,根据现场岩体的分布情况对模型进行堆砌建造,其次,对模型进行开挖,最后,对模型上观测点的变形进行监测。最终总结出层状岩质边坡的变形规律和内部围岩的变形趋势以及潜在的滑移破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试验 层状岩体 相似理论 相似材料配比
下载PDF
瓮马高速公路低缓顺层边坡失稳机理与反思 被引量:7
11
作者 马平 张华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154-156,183,共4页
通过对瓮马高速公路顺层边坡工程地质条件的系统调查与分析,对其变形破坏机制进行深入探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顺层边坡破坏为滑移-弯曲-拉裂复合型顺层滑坡,边坡的变形受层间软弱夹层及岩体结构控制作用明显。基于变形机理分析和工程... 通过对瓮马高速公路顺层边坡工程地质条件的系统调查与分析,对其变形破坏机制进行深入探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顺层边坡破坏为滑移-弯曲-拉裂复合型顺层滑坡,边坡的变形受层间软弱夹层及岩体结构控制作用明显。基于变形机理分析和工程影响的治理措施将重点放在控制顺层滑坡向上继续滑移拉裂和软弱面滑移剪切控制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层边坡 结构面 变形机制 岩体结构 瓮马高速
下载PDF
顺层岩质边坡变形演化成因分析及治理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秦前波 刘鹏辉 +1 位作者 庄诗鸿 张雷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17年第6期41-45,共5页
桂梧高速公路某段边坡,开挖至第三级边坡时,发生山体滑移。野外工程地质调查发现岩体中存在一组相互正交的共轭节理及多层顺坡糜棱状软弱夹层。通过对其结构面与坡面组合特征的细致研究,阐述了其变形破坏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边坡为倾覆... 桂梧高速公路某段边坡,开挖至第三级边坡时,发生山体滑移。野外工程地质调查发现岩体中存在一组相互正交的共轭节理及多层顺坡糜棱状软弱夹层。通过对其结构面与坡面组合特征的细致研究,阐述了其变形破坏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边坡为倾覆-滑移拉裂的渐进破坏模式,边坡的岩体结构及层间软弱夹层一起构成控制边坡变形的主要因素。基于以上的分析,边坡治理措施将重点放在控制软弱夹层与节理裂隙面的变形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顺层岩质边坡 岩体结构 结构面 变形机制 边坡加固 滑动带
下载PDF
岩层倾角对顺层岩体隧道地震响应不对称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胡鸿运 周晓军 +1 位作者 汪精河 陈韬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61-466,471,共7页
主要考虑了顺层岩体的横观各向同性本构关系,基于黏弹性边界的时域波动理论,以某顺层岩体中高铁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ANSYS进行了地震响应数值分析,研究了qP波入射时岩层倾角对隧道地震响应不对称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隧道地震响应的不对... 主要考虑了顺层岩体的横观各向同性本构关系,基于黏弹性边界的时域波动理论,以某顺层岩体中高铁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ANSYS进行了地震响应数值分析,研究了qP波入射时岩层倾角对隧道地震响应不对称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隧道地震响应的不对称性随岩层倾角的变化不服从线性关系,其规律具有分段性;所有工况中,岩层倾角分段区间约为(0°,45°)和(45°,90°),地震响应在岩层倾角为0°或90°时左右严格对称,在倾角为45°时左右较为接近;各分段区间内地震响应的不对称性均随岩层倾角的增大而先增强后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层岩体 隧道 地震响应 岩层倾角 不对称性
下载PDF
顺层岩体各向异性对隧道地震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胡鸿运 周晓军 汪精河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9-58,共10页
为研究顺层岩体各向异性对隧道地震响应的影响,考虑顺层岩体的横观各向同性本构关系以及顺层岩体中地震波的偏振特性和相速度变化特点,基于黏弹性边界的时域波动理论,建立二维平面地震波从隧道底部入射的输入方法。以某顺层岩体中高速... 为研究顺层岩体各向异性对隧道地震响应的影响,考虑顺层岩体的横观各向同性本构关系以及顺层岩体中地震波的偏振特性和相速度变化特点,基于黏弹性边界的时域波动理论,建立二维平面地震波从隧道底部入射的输入方法。以某顺层岩体中高速铁路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ANSYS软件进行地震响应数值分析,研究平面地震波由隧道底部入射时岩层各向异性强度对隧道地震响应不对称性或非反对称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震qP波入射时,随岩层各向异性的增强,同一时刻地震响应的不对称性总体上逐渐增大,且服从近似线性关系,但地震响应的内力包络却无明确且统一的规律,视岩层倾角而定;地震qSV波入射时,地震响应的非反对称性随岩层各向异性的变化缺乏统一明确的规律,视岩层倾角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顺层岩体 岩层倾角 岩层各向异性 地震响应 地震波
下载PDF
层理发育型层状岩体承压力学性状演变规律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浩 伍永平 解盘石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8-36,共9页
层理发育型直接顶岩层结构非连续性导致承压力学性状复杂,作为“支架-围岩”系统中关键性中间媒介,其性状会直接影响围岩控制效果。为保证该类工作面安全生产,亟需探究层理发育型层状岩体承压力学性状演变规律。采用不同向加压力学试验... 层理发育型直接顶岩层结构非连续性导致承压力学性状复杂,作为“支架-围岩”系统中关键性中间媒介,其性状会直接影响围岩控制效果。为保证该类工作面安全生产,亟需探究层理发育型层状岩体承压力学性状演变规律。采用不同向加压力学试验及理论分析法,系统研究不同形式加压环境层理发育型层状直接顶原型试样压力传递、形变破坏演变规律及层间效应与其破坏响应机制,结果表明:层理发育型层状岩体轴向承压时纵向裂隙会在层面处间断或偏折,局部迹线呈梯阶状,层面处多会发育出小尺度径向裂隙,点、侧压下层状样体均发生由层间效应主导的片层式破坏,破坏状态与承压角正向相关,承压会沿层面偏转后穿层向下迁移,且会发生重复性压降,扩容形变呈跳跃阶段式变化,依次为缓增长、线性增长及陡向急增,层间效应作用方式与层理发育型层状岩体结构密切相关,多分层灰白色直接顶主要为偏转压力散播路径,而大层间距黑色直接顶为异化传压路径、影响结构稳定及破坏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理 层状岩体 力学性状 不同向加压 层间效应
下载PDF
考虑锁固效应的顺层边坡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刚 薛晓辉 +2 位作者 王虎妹 龚小琴 陈晨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4-118,共5页
顺层滑坡是破坏最多、危害最大的边坡.长大顺层边坡失稳往往并非一次下滑,而是多次分段下滑,这与边坡体滑面上的锁固效应有关.根据滑移坡体的运动特征,提出坡体粘滑运动的数学模型,导出整体运动及部分协调运动情形下的位移、速度、加速... 顺层滑坡是破坏最多、危害最大的边坡.长大顺层边坡失稳往往并非一次下滑,而是多次分段下滑,这与边坡体滑面上的锁固效应有关.根据滑移坡体的运动特征,提出坡体粘滑运动的数学模型,导出整体运动及部分协调运动情形下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运动量的计算公式,从而建立起坡体运动与其几何尺寸、物理参数、受力状态的关系,进一步讨论划分边坡的不同破坏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层岩质边坡 滑移体 结构面 应力状态 剪切强度
下载PDF
Quality index of bedded and joint-bearing rock mass and its applications
17
作者 姜福兴 秦忠诚 蒋国安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Engineering(China)》 2002年第2期12-16,共5页
Based on the theory of Fuzzy Mathematics and Expert System,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quantitative expression method of bedded and joint bearing rock mass quality "Stratum Quality Index"(SQI for short), and al... Based on the theory of Fuzzy Mathematics and Expert System,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quantitative expression method of bedded and joint bearing rock mass quality "Stratum Quality Index"(SQI for short), and also introduces the successful application of the method in estimating stratum movement parame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ound control bedding and joint bearing rock mass quality index of stratum
下载PDF
顺层双层岩质边坡屈曲性态研究
18
作者 苟尊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6期21-23,共3页
视顺层双层岩质边坡为叠梁结构,以其地质背景及力学作用机制为依据,分析了双层岩质边坡变形破坏机理,抽象出岩梁结构简化分析模型。利用梁板屈曲理论,探讨了叠梁的屈曲性态和分叉特性,建立了岩层结构的灾变判据。分析表明,对于顺层双层... 视顺层双层岩质边坡为叠梁结构,以其地质背景及力学作用机制为依据,分析了双层岩质边坡变形破坏机理,抽象出岩梁结构简化分析模型。利用梁板屈曲理论,探讨了叠梁的屈曲性态和分叉特性,建立了岩层结构的灾变判据。分析表明,对于顺层双层岩质边坡,这种计算模型和判据更接近实际情况,为边坡稳定性分析提供了一种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层边坡 双层叠梁 岩体结构 灾变判据
下载PDF
层面倾角对组合岩体破坏失稳的力学特性影响研究
19
作者 李奥博 贾兴院 +4 位作者 张恒 周擎 曹文豪 朱亚威 畅晓龙 《现代矿业》 CAS 2023年第2期115-118,共4页
具有层面倾角的组合岩体具有明显的倾角效应,其力学性质会随着层面倾角大小的变化而改变。为了探究层面倾角对组合岩体破坏失稳的力学特性影响,通过理论分析和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得到了单轴压缩下不同层面倾角岩石试样的RA值、应力-... 具有层面倾角的组合岩体具有明显的倾角效应,其力学性质会随着层面倾角大小的变化而改变。为了探究层面倾角对组合岩体破坏失稳的力学特性影响,通过理论分析和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得到了单轴压缩下不同层面倾角岩石试样的RA值、应力-应变曲线、峰值强度以及弹性模量。结果表明:不同层面倾角组合岩体在加载初期主要发生剪切破坏,加载到后期贯通扩展为拉伸破坏;倾角15°试样主要发生剪切拉伸复合破坏,倾角25°试样主要发生剪切滑移破坏;峰值强度和弹性模量都随着层面倾角的逐渐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面倾角 组合岩体 单轴压缩 力学特性
下载PDF
宁国抽水蓄能电站凝灰岩倒转破碎成因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胡富杭 李任杰 +2 位作者 石豫川 赖亚光 闫天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4-140,共7页
岩体倒转及破碎为一种重要的变形破坏机制,对其成因机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安徽省宁国抽水蓄能电站上库岸边坡为研究对象,对倒转及破碎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合构造应力,确定凝灰岩似层面倒转及岩体破碎成因机制。调查表明:... 岩体倒转及破碎为一种重要的变形破坏机制,对其成因机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安徽省宁国抽水蓄能电站上库岸边坡为研究对象,对倒转及破碎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合构造应力,确定凝灰岩似层面倒转及岩体破碎成因机制。调查表明:似层面倒转分布于F_(2)和f_(5)断层之间,结合板梁弯曲理论和底摩擦模拟试验,倒转主要由断层的牵引构造形成。F_(2)断层呈“右旋”运动,导致F_(2)断层NW盘岩体呈张拉应力状态,造成岩体破碎。似层面倒转过程以及后期的重力作用均对岩体破碎有一定的贡献作用。研究对揭示同类型边坡的工程地质特性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似层面倒转 岩体破碎 空间分布特征 成因机制 工程地质分析 安徽省宁国抽水蓄能电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