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构建立德树人的系统化落实机制 |
冯建军
|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63
|
|
2
|
对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医科人才体系的思考 |
王旭
崔轶凡
|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
2020 |
11
|
|
3
|
马克思“美的规律”思想与审美本质 |
尤西林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7
|
|
4
|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话语体系刍论 |
张海波
|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9 |
7
|
|
5
|
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构建六大育人平台 |
刘凡瑀
陈桂刚
姜立国
吴伟利
|
《教育教学论坛》
|
2020 |
6
|
|
6
|
高学历能消除劳动力市场上的容貌歧视吗?——来自财经类硕士毕业生的经验研究 |
谭远发
刘昌宇
|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5
|
|
7
|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三重维度下的高校劳动教育研究 |
姜威
方宁
|
《教师教育学报》
|
2021 |
5
|
|
8
|
相貌与女性劳动参与决策——来自CLDS数据的证据 |
李楠
|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5
|
|
9
|
高职院校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研究 |
常涛
|
《林业科技情报》
|
2024 |
1
|
|
10
|
中华史前时代人体美的起源 |
方英敏
|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4
|
|
11
|
毛泽东教育思想对当代青少年“筑基”工程的启示——基于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青年工作的视角 |
顾华详
顾红霞
|
《毛泽东思想研究》
|
2024 |
0 |
|
12
|
“介入”与“承继”:论李佩甫的劳动叙事 |
王华伟
魏梦哲
|
《牡丹江大学学报》
|
2023 |
0 |
|
13
|
满族说部《乌布西奔妈妈》的美学研究价值浅析 |
刘黛
|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CAS
|
2014 |
2
|
|
14
|
异化劳动与美的创造——《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劳动对于马克思美学观形成的意义 |
邓三好
|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
2007 |
0 |
|
15
|
从人的审美到审美的人——试论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的一条思想线索 |
季桂起
|
《德州学院学报》
|
2003 |
1
|
|
16
|
新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
姜雪
|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
2022 |
1
|
|
17
|
如何理解“人还按照美的规律建造”——“美的规律”初探 |
杜汉生
|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5 |
1
|
|
18
|
美的创造与休闲 |
夏之放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2 |
1
|
|
19
|
生活创造了美刍论 |
陈晓农
农庄女
|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
2011 |
0 |
|
20
|
苏霍姆林斯基劳动教育思想体系对我国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启示 |
马香莲
余玲瑄
|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
2022 |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