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种豆类淀粉结构和理化性质分析
1
作者 苏蒙莎 白冰瑶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49-57,共9页
豆类中的碳水化合物以淀粉居多,且它的组成结构和理化性质直接影响到豆类淀粉产品的研究和应用。本研究以绿豆、鹰嘴豆、蚕豆、豌豆、芸豆5种豆类为试材提取淀粉,并对其结构和理化性质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5种豆类淀粉颗粒形态相近... 豆类中的碳水化合物以淀粉居多,且它的组成结构和理化性质直接影响到豆类淀粉产品的研究和应用。本研究以绿豆、鹰嘴豆、蚕豆、豌豆、芸豆5种豆类为试材提取淀粉,并对其结构和理化性质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5种豆类淀粉颗粒形态相近、大小各异、多呈椭圆状,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表明,5种豆类淀粉均呈现C型结构、光谱吸收峰相似、仅在吸收峰强度上存在差异、直链淀粉含量均在25%以上,其溶解度和膨胀度都随温度上升而增大,芸豆淀粉糊的凝沉性高于其他4种淀粉糊,沉降体积在24 h后基本保持不变,冻融稳定性也都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而减小,其中,绿豆淀粉的冻融稳定性最强,鹰嘴豆淀粉冻融稳定性最差,5种淀粉的酶解率随着水解时间的延长差异也变得较显著,尤其是豌豆淀粉受时间的影响最大。本研究为新疆豆类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类淀粉 结构 理化特性
下载PDF
豆类淀粉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刘宁 张铁鹏 +2 位作者 刘涛 温沐潮 王璇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8-64,共7页
目的豆类中的大部分碳水化合物都是淀粉,淀粉的组成结构和理化性质可以直接影响豆类淀粉产品的研究和应用。通过查阅并总结大量文献的研究进展得出相应结论。方法简要概括豆类淀粉的理化性质、分子结构、功能特性、颗粒特性、性能变化... 目的豆类中的大部分碳水化合物都是淀粉,淀粉的组成结构和理化性质可以直接影响豆类淀粉产品的研究和应用。通过查阅并总结大量文献的研究进展得出相应结论。方法简要概括豆类淀粉的理化性质、分子结构、功能特性、颗粒特性、性能变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豆类淀粉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现状。结果大量文献结果表明,豆类淀粉的组成与结构,会对豆类淀粉的理化性质、功能特性以及在各个行业的应用产生很大的影响。结论综述了近些年国内外对豆类淀粉的研究进展和在各个行业的应用现状,并进行了详细说明,为今后在豆类淀粉方面的实验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淀粉 理化特性 结构 变性 应用特性
下载PDF
预处理对豆类淀粉性质的影响及在低GI食品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柳 齐继风 +5 位作者 贾艳菊 生庆海 赵巍 张爱霞 刘敬科 李少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29-436,共8页
预处理方式影响豆类淀粉的性质,进而影响豆类产品的应用。本文综述了不同预处理方式对豆类淀粉的颗粒形态、分子结构、溶解度、糊化特性、抗性淀粉含量等性质的影响,分析这些预处理方法对豆类在低GI食品开发中应用的影响。一定条件下的... 预处理方式影响豆类淀粉的性质,进而影响豆类产品的应用。本文综述了不同预处理方式对豆类淀粉的颗粒形态、分子结构、溶解度、糊化特性、抗性淀粉含量等性质的影响,分析这些预处理方法对豆类在低GI食品开发中应用的影响。一定条件下的湿热、超高压、干热、辐照、超声波和酶法处理可使豆类淀粉中抗性淀粉或直链淀粉的含量有所增加,有利于豆类在低GI食品开发中的应用。此外,本文综述了不同预处理的豆类产品在低GI食品开发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类淀粉 理化特性 抗性淀粉 预处理方式 低GI食品
下载PDF
芸豆淀粉理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44
4
作者 杜双奎 王华 聂丽洁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31-35,共5页
淀粉是芸豆中的主要碳水化合物,其性质直接影响芸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花芸豆、小红芸豆、红芸豆、小黑芸豆和小白芸豆等菜豆属芸豆为试验材料,采用湿磨法提取淀粉,以马铃薯淀粉和玉米淀粉为对照,分析芸豆淀粉的颗粒特性与糊化特性。... 淀粉是芸豆中的主要碳水化合物,其性质直接影响芸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花芸豆、小红芸豆、红芸豆、小黑芸豆和小白芸豆等菜豆属芸豆为试验材料,采用湿磨法提取淀粉,以马铃薯淀粉和玉米淀粉为对照,分析芸豆淀粉的颗粒特性与糊化特性。结果表明,5种芸豆淀粉颗粒形貌相似,大淀粉颗粒多为卵圆形或肾形,小颗粒多呈圆形,淀粉颗粒长轴粒径介于玉米淀粉和马铃薯淀粉之间。淀粉颗粒偏光十字多为较粗的"X"形或斜"十"形,较明显。芸豆淀粉溶解度和膨胀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属限制型膨胀淀粉。芸豆淀粉的透光度明显小于马铃薯淀粉,冻融稳定性不及玉米淀粉和马铃薯淀粉。芸豆淀粉起糊温度、峰值黏度、破损值、最终黏度和回生值分别为76.6~77.8℃、117.3~150.9 RVU、5.0~32.0 RVU、205.1~225.2 RVU和91.9~104.2 RVU。芸豆淀粉糊表现出好的热稳定性、抗剪切,易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芸豆 芸豆淀粉 理化特性
下载PDF
黄原胶对绿豆淀粉糊化和流变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3
5
作者 唐敏敏 洪雁 +1 位作者 顾正彪 刘月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42-46,共5页
研究黄原胶(XG)对绿豆淀粉(MBS)的糊化和流变学性质的影响,并与目前应用较多的玉米淀粉(CS)、马铃薯淀粉(PS)进行比较分析。快速黏度分析仪(RVA)曲线表明黄原胶可增加绿豆淀粉的峰值黏度和起始糊化温度,降低崩解值和回生值。动态流变学... 研究黄原胶(XG)对绿豆淀粉(MBS)的糊化和流变学性质的影响,并与目前应用较多的玉米淀粉(CS)、马铃薯淀粉(PS)进行比较分析。快速黏度分析仪(RVA)曲线表明黄原胶可增加绿豆淀粉的峰值黏度和起始糊化温度,降低崩解值和回生值。动态流变学实验表明黄原胶能够提高绿豆淀粉的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G’、G")值,体系表现出更为优越的黏弹性。静态流变学实验表明绿豆淀粉与黄原胶体系的稠度系数K增加,流体指数n降低,滞后环面积减少,稳定性提高。与玉米淀粉+黄原胶体系、马铃薯淀粉+黄原胶体系相比较而言,玉米淀粉呈现出与绿豆淀粉相类似的性质,而马铃薯由于其带电荷的差异性,表现为混合体系的峰值黏度降低,稠度系数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豆淀粉 玉米淀粉 马铃薯淀粉 黄原胶 糊化特性 流变学性质
下载PDF
振动式超微粉碎处理时间对绿豆淀粉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2
6
作者 郝征红 张炳文 +2 位作者 郭珊珊 陈宇航 臧庆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317-324,共8页
为研究振动式超微粉碎处理时间对绿豆淀粉理化性质的影响,提高淀粉类制品中抗性淀粉的含量,该文以绿豆淀粉为研究对象,通过振动式超微粉碎处理,研究了处理时间对样品的粒度分布、结晶度、溶解度、膨润力、凝沉性、老化值及提高抗性淀粉... 为研究振动式超微粉碎处理时间对绿豆淀粉理化性质的影响,提高淀粉类制品中抗性淀粉的含量,该文以绿豆淀粉为研究对象,通过振动式超微粉碎处理,研究了处理时间对样品的粒度分布、结晶度、溶解度、膨润力、凝沉性、老化值及提高抗性淀粉形成等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振动式超微粉碎处理时间的延长,绿豆淀粉颗粒的平均粒径、中位径(D50)和粒径分布的离散度增大,比表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淀粉晶体的有序化程度降低,无定形化程度逐渐增强;在同一温度下,样品的溶解度大幅增加,同一处理时间的绿豆淀粉其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不断增加,低温膨润力随处理的时间延长而增加,高温膨润力随处理的时间延长而降低,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温度对膨润力的影响逐渐减小;绿豆淀粉糊的凝沉程度变高、凝沉速度变快,超微处理20 min可明显提高绿豆淀粉的老化程度,对提高抗性淀粉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该研究为绿豆抗性淀粉的生产、提高绿豆淀粉制品中抗性淀粉含量的工艺改进提供了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振动式超微粉碎 绿豆淀粉 回生 抗性淀粉
下载PDF
复配粉理化性质与米线质构性质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3
7
作者 代蕾 熊柳 孙庆杰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10,共5页
将粳米粉与绿豆淀粉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混合,得到粳米粉和绿豆淀粉的复配粉体系,并测定了复配粉体系的溶胀性质、糊化性质、凝胶质构性质和拉伸性质,研究了复配米粉体系的拉伸性质与米线质构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绿豆淀粉添加量比例... 将粳米粉与绿豆淀粉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混合,得到粳米粉和绿豆淀粉的复配粉体系,并测定了复配粉体系的溶胀性质、糊化性质、凝胶质构性质和拉伸性质,研究了复配米粉体系的拉伸性质与米线质构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绿豆淀粉添加量比例的增加,复配米粉体系的总直链淀粉含量、可溶性直链淀粉含量和不溶性直链淀粉含量明显增加,峰值黏度、谷值黏度、末值黏度、硬度也显著性增加,咀嚼性、拉伸强度和表观弹性模量显著增加,85℃下的溶解度和膨润力显著上升;糊化温度显著降低;衰减值和回生值分别比粳米粉高了33.73 RVU和50.60 RVU;与单一体系相比,由复配粉体系制成的米线呈现较好的硬度、弹性、韧性、蒸煮性和物理性质。当绿豆淀粉∶粳米粉为1∶1时,其制得的米粉的质构性质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米粉 绿豆淀粉 理化性质 质构性质
下载PDF
球磨对绿豆淀粉结晶结构和糊流变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8
作者 陈玲 庞艳生 +2 位作者 李晓玺 李冰 李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26-130,共5页
采用偏光显微镜、X-射线衍射等测试方法,研究了绿豆淀粉在机械球磨过程中结晶结构的变化;运用Brookfield旋转粘度计测得不同浓度的淀粉糊在不同温度和剪切速率下的表观粘度,建立了相应的流变模型。结果表明机械球磨使得淀粉结晶结构受... 采用偏光显微镜、X-射线衍射等测试方法,研究了绿豆淀粉在机械球磨过程中结晶结构的变化;运用Brookfield旋转粘度计测得不同浓度的淀粉糊在不同温度和剪切速率下的表观粘度,建立了相应的流变模型。结果表明机械球磨使得淀粉结晶结构受到破坏,由多晶态转变成无定形态;经球磨处理的绿豆淀粉糊仍保持假塑性流体特征,但随着球磨程度的增大,糊稠度大大降低,流动性增加,且越来越趋向牛顿流体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磨 绿豆淀粉 结晶结构 流变特性
下载PDF
两种绿豆淀粉理化特性比较 被引量:17
9
作者 刘文菊 沈群 刘杰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39-42,共4页
比较酸浆法绿豆淀粉和水磨法绿豆淀粉的性质,酸浆法获得的淀粉得率高于水磨法,且酸浆法生产的淀粉透光率较好,这一特点使得酸浆法获得的淀粉生产出的粉丝更加透亮,且煮熟后淀粉溶出较少;两种淀粉的黏度存在较大差别,随着温度的上升,水... 比较酸浆法绿豆淀粉和水磨法绿豆淀粉的性质,酸浆法获得的淀粉得率高于水磨法,且酸浆法生产的淀粉透光率较好,这一特点使得酸浆法获得的淀粉生产出的粉丝更加透亮,且煮熟后淀粉溶出较少;两种淀粉的黏度存在较大差别,随着温度的上升,水磨法淀粉黏度上升明显快于酸浆法获得的淀粉;水磨法绿豆淀粉的凝沉速度要比酸浆法淀粉快,且凝沉体积大。除此之外,两种淀粉在脂肪、灰分、蛋白质含量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豆淀粉 水磨法 酸浆法
原文传递
利用球磨改变绿豆淀粉颗粒形貌及糊表观粘度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陈玲 庞艳生 +1 位作者 李冰 李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49-52,共4页
对绿豆淀粉进行机械球磨改性,研究绿豆淀粉在不同球磨时间后颗粒形貌的变化及糊表观粘度与浓度和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球磨时间的延长,绿豆淀粉颗粒不断变小,球磨能有效改变淀粉的粒度。球磨处理会导致绿豆淀粉糊表观粘度降低,球... 对绿豆淀粉进行机械球磨改性,研究绿豆淀粉在不同球磨时间后颗粒形貌的变化及糊表观粘度与浓度和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球磨时间的延长,绿豆淀粉颗粒不断变小,球磨能有效改变淀粉的粒度。球磨处理会导致绿豆淀粉糊表观粘度降低,球磨程度越大,表观粘度降低越明显,且对浓度和温度的依赖性也随之减弱。机械球磨能赋予淀粉“高浓低粘”及温度稳定等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磨 绿豆淀粉 表观粘度
下载PDF
绿豆淀粉糊粘度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高群玉 姜欣 +2 位作者 黄立新 周俊侠 张力田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2-25,共4页
用Viscograph- E型Brabender 粘度计测定了绿豆淀粉糊在不同浓度、pH、糖、盐、明矾、硼砂条件下Brabender 粘度曲线的变化情况,研究了其粘度性质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了解绿豆淀粉的特性及开发其应用。
关键词 绿豆淀粉 淀粉糊 凝胶性能 粘度计 粘度曲线
下载PDF
微波辐射制备蚕豆抗性淀粉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潘元风 唐书泽 +2 位作者 戴远威 谭斌 谭毅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5-18,共4页
分析了不同辐射和回生条件对蚕豆抗性淀粉形成的影响,包括淀粉乳浓度、辐射时间、功率、辐射后回生时间和温度。结果表明:微波辐射对蚕豆抗性淀粉的形成有促进作用,有利于蚕豆抗性淀粉生成的条件是:30%的淀粉乳在18%的输出功率下处理6.5... 分析了不同辐射和回生条件对蚕豆抗性淀粉形成的影响,包括淀粉乳浓度、辐射时间、功率、辐射后回生时间和温度。结果表明:微波辐射对蚕豆抗性淀粉的形成有促进作用,有利于蚕豆抗性淀粉生成的条件是:30%的淀粉乳在18%的输出功率下处理6.5min、置于4℃回生24h,抗性淀粉的产率为42.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 蚕豆淀粉 抗性淀粉 微波辐射
下载PDF
可食性绿豆淀粉膜制作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姬娜 熊柳 +1 位作者 卜祥辉 孙庆杰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3-106,110,共5页
以绿豆淀粉为主要材料,甘油作为增塑剂,羧甲基纤维素(CMC)作为增强剂,以可食性膜厚度、抗拉强度、断裂延伸率、阻水性为指标,研究了甘油添加量、CMC添加量、干燥温度、干燥时间等因素对可食性淀粉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绿豆淀粉为成... 以绿豆淀粉为主要材料,甘油作为增塑剂,羧甲基纤维素(CMC)作为增强剂,以可食性膜厚度、抗拉强度、断裂延伸率、阻水性为指标,研究了甘油添加量、CMC添加量、干燥温度、干燥时间等因素对可食性淀粉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绿豆淀粉为成膜主体,配以0.4 g/g淀粉的甘油和0.06 g/g淀粉的CMC,在80℃烘干4 h,得到淀粉膜的抗拉强度为9.51 MPa,延伸率为114.55%,水滴渗透时间(Ts)为240.98 min/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豆淀粉 甘油 羧甲基纤维素 可食性膜
下载PDF
超微粉碎-微波联用技术制备绿豆抗性淀粉条件优化 被引量:12
14
作者 郝征红 张炳文 +2 位作者 郭珊珊 臧庆佳 于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69-73,共5页
为提高抗性淀粉的制备得率,以绿豆淀粉为材料,使用振动式超微粉碎技术处理绿豆淀粉,通过测定抗性淀粉含量,确定最佳超微粉碎时间为20 min;以微波糊化替代传统湿热糊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模型研究淀粉乳质量分数... 为提高抗性淀粉的制备得率,以绿豆淀粉为材料,使用振动式超微粉碎技术处理绿豆淀粉,通过测定抗性淀粉含量,确定最佳超微粉碎时间为20 min;以微波糊化替代传统湿热糊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模型研究淀粉乳质量分数、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对抗性淀粉含量的影响,确定微波糊化提高抗性淀粉含量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淀粉乳质量分数10.2%、微波功率670 W、微波时间4.3 min,此条件下抗性淀粉含量为32.80%,研究可为绿豆抗性淀粉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粉碎 微波技术 绿豆淀粉 抗性淀粉
下载PDF
绿豆淀粉和糯米粉复配体系的理化性质与粉皮质构性质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邢燕 熊柳 +1 位作者 孙庆杰 孙玲玲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122-126,共5页
将糯米粉按一定比例添加到绿豆淀粉中,测定复配粉的膨润性质、糊化特性、质构性质和拉伸性质,研究复配粉性质与粉皮质构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复配粉的总直链淀粉含量、可溶性直链淀粉含量、不溶性直链淀粉含量均比绿豆淀粉显著降低... 将糯米粉按一定比例添加到绿豆淀粉中,测定复配粉的膨润性质、糊化特性、质构性质和拉伸性质,研究复配粉性质与粉皮质构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复配粉的总直链淀粉含量、可溶性直链淀粉含量、不溶性直链淀粉含量均比绿豆淀粉显著降低;复配粉的峰值黏度、低谷黏度和最终黏度均降低,当绿豆淀粉、糯米粉质量比为1:3时,复配粉的衰减值和回生值分别比绿豆淀粉降低了35.35%、69.13%。绿豆淀粉、糯米质量比1:1的硬度比绿豆淀粉降低了96.85%;用复配粉制作的粉皮拉伸性变化显著,粉皮的拉伸强度从68.35kPa降低到15.03kPa。与单一体系相比,复配粉制成的粉皮硬度适中、持水能力好、口感好。在所有混合体系中,当绿豆淀粉、糯米粉质量比为1:1时,制得的粉皮的质构性质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豆淀粉 糯米粉 理化性质 糊化性质 质构特性
下载PDF
机械活化处理对绿豆淀粉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2
16
作者 王立东 刘婷婷 +1 位作者 张丽达 吴萍萍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37-141,共5页
为探究球磨机械活化处理对绿豆淀粉理化性质的影响,对机械活化后绿豆淀粉的颗粒形貌和粒度分布进行观察,并进一步对其热力学性质、糊化性质、溶解度、膨胀度、持水能力和冻融稳定性等理化性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淀粉颗粒形貌发生了... 为探究球磨机械活化处理对绿豆淀粉理化性质的影响,对机械活化后绿豆淀粉的颗粒形貌和粒度分布进行观察,并进一步对其热力学性质、糊化性质、溶解度、膨胀度、持水能力和冻融稳定性等理化性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淀粉颗粒形貌发生了改变,表面变得粗糙不光滑,形状不规则,淀粉颗粒粒度分布范围为2~200μm,70%以上分布在20~75μm区间,粒度中位径增大到43.09μm,热焓值降低至2.32J/g,糊化温度显著降低,衰减值及回生值分别为原淀粉的1/30和1/31,微细化绿豆淀粉具有较好的热糊和冷糊稳定性,溶解度和膨胀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持水能力和冻融稳定性为原淀粉的3.2倍和2.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活化处理 绿豆淀粉 理化性质
下载PDF
不同热处理方式对绿豆淀粉颗粒特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赵凯 张守文 +1 位作者 方桂珍 杨春华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1-73,81,共4页
湿热处理前后绿豆淀粉的颗粒形貌基本未发生变化。随着热处理温度的提高,淀粉的结晶结构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表现为特征峰部分融合、峰强度下降以及结晶度降低。但处理前后的X射线图谱表明,处理后的绿豆淀粉基本保持了原有的A型结晶结... 湿热处理前后绿豆淀粉的颗粒形貌基本未发生变化。随着热处理温度的提高,淀粉的结晶结构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表现为特征峰部分融合、峰强度下降以及结晶度降低。但处理前后的X射线图谱表明,处理后的绿豆淀粉基本保持了原有的A型结晶结构。与原淀粉相比,湿热处理后玉米淀粉的结晶结构变化幅度不大。压热处理后绿豆淀粉,其颗粒形貌已经完全发生了变化,颗粒破裂重组,不同淀粉颗粒中的链淀粉相互形成氢键,从而改变了原淀粉的结晶结构,从X射线衍射图谱我们可以看出,处理后淀粉有新结晶峰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豆淀粉 湿热处理 压热处理 颗粒形貌 结晶结构
下载PDF
红薯淀粉与绿豆淀粉复配粉条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赵萌 王珊 +1 位作者 沈群 陈燕卉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58-63,共6页
用天然高直链淀粉含量的绿豆淀粉与红薯淀粉复配生产粉条,对其调粉团工艺、老化低温时长进行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以断条率、透光率、剪切力、拉伸力、感官评价为评价指标,以加权综合评分为依据,筛选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当绿豆淀粉添加量40... 用天然高直链淀粉含量的绿豆淀粉与红薯淀粉复配生产粉条,对其调粉团工艺、老化低温时长进行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以断条率、透光率、剪切力、拉伸力、感官评价为评价指标,以加权综合评分为依据,筛选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当绿豆淀粉添加量40%、加芡量6%、含水量40%,冷藏4 h、冷冻8 h所得粉条,烹煮品质及感官品质最佳;相比传统的纯红薯粉条,复配粉条顺滑透亮、不易糊汤与断条、口感细腻不黏牙;无污染、更节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条 红薯淀粉 绿豆淀粉 复配
下载PDF
绿豆淀粉工艺废水中蛋白质的功能性质 被引量:10
19
作者 刘婷婷 吴玉莹 +1 位作者 秦宇婷 张艳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4-110,共7页
对绿豆淀粉工艺废水中蛋白质的功能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绿豆淀粉工艺废水蛋白在40℃、p H 9时溶解性最好;持水性在40℃条件下最好,达到362.63%;持油性随温度变化在150%~170%之间变化不明显;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及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 对绿豆淀粉工艺废水中蛋白质的功能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绿豆淀粉工艺废水蛋白在40℃、p H 9时溶解性最好;持水性在40℃条件下最好,达到362.63%;持油性随温度变化在150%~170%之间变化不明显;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及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随蛋白质量浓度增加而上升;电泳测定结果表明:蛋白分子质量分别为62.5、46.1、27.0、20.9、16.2 k D;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蛋白总氨基酸含量为616.802 mg/g,必需氨基酸含量为233.960 mg/g,蛋氨酸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蛋白二级结构中α-螺旋含量为39.68%,β-折叠含量为20.13%,β-转角含量为16.56%,无规则卷曲含量为23.71%;特征分解温度区间为220~3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豆淀粉 工艺废水 蛋白质 性质
下载PDF
高压均质对绿豆淀粉机械力化学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贵萧 牛凯 +3 位作者 侯汉学 张慧 代养勇 董海洲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9-105,共7页
以绿豆淀粉为原料,100 MPa分别均质处理1、3、5、7次,通过扫描电镜(SEM)、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偏光显微镜(PLM)、X-射线衍射(XRD)、快速黏性分析仪(RVA)、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等手段研究高压均质处理对绿豆淀粉微观结构及理化性质... 以绿豆淀粉为原料,100 MPa分别均质处理1、3、5、7次,通过扫描电镜(SEM)、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偏光显微镜(PLM)、X-射线衍射(XRD)、快速黏性分析仪(RVA)、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等手段研究高压均质处理对绿豆淀粉微观结构及理化性质的影响,探究其相互关系并研究高压均质对绿豆淀粉机械力化学效应。结果表明,高压均质对淀粉颗粒无定形区、晶体结构产生了机械力化学作用,根据机械力化学相关理论可说明淀粉颗粒内部依次经过了受力阶段、聚集阶段、团聚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豆淀粉 机械力化学效应 理化性质 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