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谱合成系统串扰及其对合束特性的影响
1
作者 晏青青 钟哲强 +2 位作者 张彬 吴真 蔡伟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40-149,共10页
在二极管激光阵列(DLA)光栅-外腔谱合成(SBC)系统中,DLA子单元的发散角、指向角偏差等非完善因素会导致子单元光束经外腔反馈后产生串扰,从而降低合成光束质量和合束效率。为深入研究谱合成系统的光束串扰及其对合束特性的影响,建立了DL... 在二极管激光阵列(DLA)光栅-外腔谱合成(SBC)系统中,DLA子单元的发散角、指向角偏差等非完善因素会导致子单元光束经外腔反馈后产生串扰,从而降低合成光束质量和合束效率。为深入研究谱合成系统的光束串扰及其对合束特性的影响,建立了DLA在外腔往返的光传输模型,并结合含串扰光注入的半导体激光器速率方程,构建了考虑串扰光影响的谱合成系统的合束效率物理模型。在此基础上,详细探讨了串扰光经外腔往返传输之后的反馈机制及其对合束特性的影响规律,进而分析了谱合成系统DLA子单元间距、透镜焦距和光栅线密度等因素对合束效率的影响,可为DLA光栅-外腔谱合成系统的串扰抑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光学 光谱合成 光束串扰 光束质量 合束效率
原文传递
半导体激光阵列谱合束系统中光束串扰物理机制分析
2
作者 庄英豪 傅芸 +5 位作者 蔡伟 张青松 吴真 郭林辉 钟哲强 张彬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1-109,共9页
在外腔反馈半导体激光谱合束系统中,由于半导体激光阵列的“smile”效应、外腔中光学元件制作误差等因素,激光阵列一子单元发射光束经过外腔返回注入其他子单元,在两子单元之间形成光束串扰并影响合束特性.本文从耦合腔光束谐振角度出发... 在外腔反馈半导体激光谱合束系统中,由于半导体激光阵列的“smile”效应、外腔中光学元件制作误差等因素,激光阵列一子单元发射光束经过外腔返回注入其他子单元,在两子单元之间形成光束串扰并影响合束特性.本文从耦合腔光束谐振角度出发,基于光反馈半导体激光器速率方程,构建了耦合腔谐振模型,推导了激光器稳态输出时能在耦合腔中起振的光束模式.结合耦合腔模式竞争机制与耦合腔谐振模型分析由两子单元间距变化引起的不同串扰对锁定光谱和合束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子单元间的串扰行为会造成光谱峰值下降、光谱偏移、边缘毛刺以及合束效率劣化.相比距离更远的两子单元之间的高阶串扰,距离更近的两子单元间的低阶串扰对合束特性的劣化程度更大.最后,为证明该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对所得分析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观测到在串扰影响下的光谱结构与理论分析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束串扰 半导体激光阵列 速率方程 模式谐振
下载PDF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optical rotational Doppler effect under atmospheric turbulence by mode decomposition
3
作者 马圣杰 徐世龙 +3 位作者 董骁 张鑫源 陈友龙 胡以华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10期459-467,共9页
The optical rotational Doppler effect associated with orbital angular momentum provides a new means for rotational velocity detection.In this paper,we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atmospheric turbulence on the rotatio... The optical rotational Doppler effect associated with orbital angular momentum provides a new means for rotational velocity detection.In this paper,we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atmospheric turbulence on the rotational Doppler effect.First,we deduce the generalized formula of the rotational Doppler shift in atmospheric turbulence by mode decomposition.It is found that the rotational Doppler signal frequency spectrum will be broadened,and the bandwidth is related to the turbulence intensity.In addition,as the propagation distance increases,the bandwidth also increases.And when C_(n)^(2)≤5×10^(-15)m^(-2/3)and 2z≤2 km,the rotational Doppler signal frequency spectrum width d and the spiral spectrum width d_(0)satisfy the relationship d=2d_(0-1).Finally,we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mode crosstalk on the rotational Doppler effect,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it destroys the symmetrical distribution of the rotational Doppler spectrum about 2l·Ω/2π.This theoretical model enables u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generation of the rotational Doppler frequency and may help us better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the complex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on the rotational Doppler freque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tical rotational Doppler effect atmospheric turbulence vortex beam mode decomposition mode crosstalk
下载PDF
多束涡旋光波串扰分布失真的相位补偿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少钦 杨国伟 李志鹏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2期64-68,共5页
使用空间分集技术可以提高自由空间光通信的抗大气湍流能力,研究通过空间分集来提高探测涡旋光束拓扑荷数的可行性.涡旋光波穿过大气湍流会形成轨道角动量模式间的串扰,空间分集配置的多束涡旋光波也会引入倾斜相位而引起串扰分布的失真... 使用空间分集技术可以提高自由空间光通信的抗大气湍流能力,研究通过空间分集来提高探测涡旋光束拓扑荷数的可行性.涡旋光波穿过大气湍流会形成轨道角动量模式间的串扰,空间分集配置的多束涡旋光波也会引入倾斜相位而引起串扰分布的失真.为了去除因光束倾斜导致的串扰分布失真,对接收光波进行相位补偿,以此来重建涡旋光束的涡旋相位.采用光波传输计算机仿真,模拟了大气湍流对串扰分布的影响和倾斜相位导致的串扰失真.通过相位补偿去除倾斜相位影响,发现多光束配置可以明显改善串扰分布失真,提高检测涡旋光束拓扑荷数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旋光束 串扰分布 空间分集 相位补偿
下载PDF
长导轨五自由度测量中直线度精度提升方法与优化设计 被引量:2
5
作者 张聪 刘文正 +2 位作者 段发阶 傅骁 王新星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2467-2478,共12页
为了提升长导轨五自由度测量中直线度测量精度,对五自由度测量装置中直线度测量单元的测量光路、误差模型和标定方法等进行研究。长距离测量时基准光束角度漂移会造成严重的直线度误差,光路中采用了望远物镜结构测量角度漂移,相比于单透... 为了提升长导轨五自由度测量中直线度测量精度,对五自由度测量装置中直线度测量单元的测量光路、误差模型和标定方法等进行研究。长距离测量时基准光束角度漂移会造成严重的直线度误差,光路中采用了望远物镜结构测量角度漂移,相比于单透镜,这种可以在有限空间内增加焦距,使得组合焦距大于机械尺寸,从而提高测量精度,并通过补偿提高测量稳定性;分析了角度串扰引入的误差,并结合装置中的角度测量值建立了补偿模型;采用四象限探测器作为直线度测量传感器,为解决传感器测量非线性随量程变大而加剧以及测量灵敏度随长导轨移动非线性变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项式拟合与三次样条插值拟合相结合的分区间标定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在5 m的测量距离以及±400μm的量程内,与激光干涉仪测量结果对比,误差标准差小于0.3μm,3 h内漂移小于±0.5μm。满足长导轨直线度测量对大量程、高精度、高稳定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束漂移 角度串扰 四象限探测器 长距离 多项式拟合 三次样条插值拟合
下载PDF
微型阵列束闸设计与实验
6
作者 张利新 孙博彤 +3 位作者 刘星云 殷伯华 刘俊标 韩立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2061-2069,共9页
微型阵列束闸是多束电子束曝光系统的关键部件,用于控制多束电子束的开/关,实现复杂图形的快速曝光。对3×3微型阵列束闸进行了设计与制作,并进行了多束电子束偏转实验研究。对阵列束闸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基于MEMS加工工艺成功... 微型阵列束闸是多束电子束曝光系统的关键部件,用于控制多束电子束的开/关,实现复杂图形的快速曝光。对3×3微型阵列束闸进行了设计与制作,并进行了多束电子束偏转实验研究。对阵列束闸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基于MEMS加工工艺成功制备了阵列束闸。针对阵列束闸的控制要求,设计了可单独控制的阵列束闸控制器。将控制器与阵列束闸进行连接,验证了控制器的偏转速度与功能完整性。最后,在多束电子束测试平台对阵列束闸进行了偏转实验,研究串扰对电子束偏转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阵列束闸控制器的偏转速度达到43.5 MHz,大于设计值10 MHz;阵列束闸成功实现了单独控制电子束开和关,束闸的偏转距离在25~30μm之间,小于计算值43.29μm;串扰程度均小于3%。该阵列束闸已经具备多束电子束开/关控制功能,但在偏转精度,设计和加工工艺等方面还需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曝光 阵列束闸 多束电子束 串扰 偏转速度
下载PDF
微型阵列束闸电子束偏转特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雨露 张利新 +3 位作者 刘俊标 王文博 殷伯华 韩立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1-179,共9页
为了降低微型阵列式束闸边缘场和邻近电场对多束电子束的偏转影响和串扰,本文以3×3阵列束闸为研究对象,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中的静电和带电粒子追踪模块,研究束闸长宽比、隔离接地极和束闸上方增加接地层对电子束偏转的影响。... 为了降低微型阵列式束闸边缘场和邻近电场对多束电子束的偏转影响和串扰,本文以3×3阵列束闸为研究对象,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中的静电和带电粒子追踪模块,研究束闸长宽比、隔离接地极和束闸上方增加接地层对电子束偏转的影响。研究表明,在长宽比不变的情况下,边缘场对电子束偏转的影响在总偏转量中的占比与偏转电压无关;而偏转极板的长宽比越大越有利于精确控制电子束的偏转;通过优化隔离接地电极结构与参数,可减小束闸之间的串扰引起的束斑模糊问题。为了减小边缘场和邻近电场对电子束偏转的影响,本研究分析得出,如果束闸上方接地层的作用范围小于100μm,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串扰的影响。同时,分析表明将接地层上圆孔改为方孔后,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不平衡电场带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束电子光学 微型阵列束闸 边缘场 串扰 带电粒子追踪
下载PDF
对准系统的Z向串扰解决方案
8
作者 王朝宇 申淙 +3 位作者 杨宇翔 杜婷婷 林佳 李林 《电子工业专用设备》 2023年第6期47-52,110,共7页
在对准系统中,相机可以在焦深范围内采集到清晰的标记图像。当相机安装存在微小倾斜角度时,照明光束不能垂直照射在标记平面上,导致相机拍摄的标记中心相对于视场中心的偏移量会随着焦面高度的微小变化会发生细微的变化。尽管使用相同... 在对准系统中,相机可以在焦深范围内采集到清晰的标记图像。当相机安装存在微小倾斜角度时,照明光束不能垂直照射在标记平面上,导致相机拍摄的标记中心相对于视场中心的偏移量会随着焦面高度的微小变化会发生细微的变化。尽管使用相同的图像处理算法,标记在焦深范围内的不同焦面高度下的水平向对准位置有所差异,这严重影响了设备的水平向对准性能。为保证设备的对准精度,提出一种校正光束倾斜的方法至关重要。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坐标系转换的Z向串扰解决方案,以实现对系统的光束倾斜校正,从而使水平对准位置不受Z向高度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准系统 光束倾斜校正 坐标系转换 Z向串扰 焦深范围
下载PDF
基于图像反卷积的平板探测器信号串扰校正
9
作者 安康 舒好 +2 位作者 卢艳平 周日峰 王珏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94-202,共9页
平板探测器是锥束CT的关键组成部件,像元间的信号串扰是造成平板探测器投影图像空间分辨率低于极限值的主要因素,校正平板探测器信号串扰对提高锥束CT检测精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点扩散函数矩阵反卷积投影图像去串扰校正思路,研究... 平板探测器是锥束CT的关键组成部件,像元间的信号串扰是造成平板探测器投影图像空间分辨率低于极限值的主要因素,校正平板探测器信号串扰对提高锥束CT检测精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点扩散函数矩阵反卷积投影图像去串扰校正思路,研究了点扩散函数矩阵的准确性对投影图像串扰校正的影响、点扩散函数和线扩散函数的关系及其与X射线成像的相似性,提出一种结合刀口法测量线扩散函数与平行束CT扫描重建的平板探测器点扩散函数矩阵测算方法。DR/CT扫描成像实验中,应用本文方法校正信号串扰后,DR成像空间分辨率由约10 lp/mm提升至优于25 lp/mm,高能CT成像空间分辨率由不到4 lp/mm提升至优于5 lp/mm,实验证明,应用本文方法能有效校正平板探测器信号串扰,提升锥束CT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和对比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束CT 平板探测器 串扰校正 点扩散函数 空间分辨率
下载PDF
大气湍流信道中聚焦涡旋光束轨道角动量串扰特性 被引量:4
10
作者 闫玠霖 韦宏艳 +2 位作者 蔡冬梅 贾鹏 乔铁柱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98-104,共7页
携带轨道角动量的涡旋光束作为传输信息的载体能有效提高信息传输效率,然而在传输过程中受大气湍流影响轨道角动量会发生串扰.基于螺旋谱分析理论,推导得到了聚焦拉盖尔高斯光束在各向异性大气湍流中传输时的螺旋谱解析表达式,并对比分... 携带轨道角动量的涡旋光束作为传输信息的载体能有效提高信息传输效率,然而在传输过程中受大气湍流影响轨道角动量会发生串扰.基于螺旋谱分析理论,推导得到了聚焦拉盖尔高斯光束在各向异性大气湍流中传输时的螺旋谱解析表达式,并对比分析不同湍流和光束参数对聚焦与非聚焦拉盖尔高斯光束接收功率的影响,最后利用多相位屏法进行模拟验证.结果表明:随着传输距离、湍流强度、拓扑荷数的增大以及湍流内尺度、光束波长的减小,接收功率减小,轨道角动量串扰增大;接收孔径到达一定值时对轨道角动量串扰的影响非常小;聚焦光束比非聚焦光束的轨道角动量串扰要小.这些结果将对提高自由空间光通信的质量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湍流 聚焦涡旋光束 轨道角动量串扰 多相位屏法
下载PDF
二极管激光阵列光栅-外腔谱合成系统中光束串扰行为及其对合成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钟哲强 杨磊 +1 位作者 胡小川 张彬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52-58,共7页
在二极管激光阵列(DLA)光栅-外腔谱合成系统中,由于变换透镜像差、光栅制作误差及"smile"工艺误差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将导致DLA发光单元间出现光束串扰。通过分析光束串扰行为的产生机理,将主要的光束串扰行为分为两类,即杂散... 在二极管激光阵列(DLA)光栅-外腔谱合成系统中,由于变换透镜像差、光栅制作误差及"smile"工艺误差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将导致DLA发光单元间出现光束串扰。通过分析光束串扰行为的产生机理,将主要的光束串扰行为分为两类,即杂散光返回至发光单元自身,以及经外腔反馈到其他单元,进而分别导致自激振荡模式和耦合振荡模式的产生。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含串扰光注入的半导体激光器速率方程,进而推导出DLA发光单元的合成效率模型,分析了自激振荡和耦合振荡对发光单元合成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杂散光返回至发光单元自身,以及经外腔反馈到其他单元这两种光束串扰行为会不同程度地降低合成效率,且后者影响更大。在实际工作中,需要采取措施对光束串扰行为加以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器 二极管激光阵列 光栅-外腔谱合成 光束串扰 合成效率
原文传递
应用于光束质量测量的阵列光纤串扰校正
12
作者 罗杰 秦来安 +2 位作者 侯再红 朱文越 张巳龙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418-1428,共11页
为降低光束质量测量系统中阵列光纤输出串扰导致的测量误差,本文提出了硬件设计与算法构建相结合的串扰校正方法,并就此展开了相关的原理研究与方法验证。首先,基于光束质量测量要求和光纤传光原理分析了阵列光纤的串扰影响;其次,结合... 为降低光束质量测量系统中阵列光纤输出串扰导致的测量误差,本文提出了硬件设计与算法构建相结合的串扰校正方法,并就此展开了相关的原理研究与方法验证。首先,基于光束质量测量要求和光纤传光原理分析了阵列光纤的串扰影响;其次,结合朗伯散射原理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校正串扰的原理:使用朗伯体降低阵列光纤输出光发散角差异,并建立统一的弥散光斑串扰模型,再采用反卷积算法复原到靶光斑;再次,介绍了针对性的反卷积算法原理,并就相关参数的设计展开了讨论;最后,对真实光斑、光纤输出的未校正光斑及已校正光斑进行对比分析,实验验证了校正方法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与未校正光斑相比,校正后光斑强度分布的相对均方根误差由36.06%降至4.67%,桶中功率的相对均方根误差由7.79%降低至0.73%,86.5%桶中功率所在束宽的测量相对误差由10.83%降至3.46%,结合校正算法的图像处理和参数计算总时间约为8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束质量测量 阵列光纤 串扰校正 反卷积
下载PDF
偏振调控全光开关的设计分析
13
作者 赵华君 程正富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4-25,共2页
给出了一种工作波长为1550nm,基于电光偏振调控的1×2全光开关的设计方法,该光开关由TE-TM模式转换器和偏振分束光栅构成。通过TE-TM模式转换器控制输出信号光的偏振态,由偏振分束光栅选择输出端口。所设计的全光开关两出射端口的... 给出了一种工作波长为1550nm,基于电光偏振调控的1×2全光开关的设计方法,该光开关由TE-TM模式转换器和偏振分束光栅构成。通过TE-TM模式转换器控制输出信号光的偏振态,由偏振分束光栅选择输出端口。所设计的全光开关两出射端口的串音分别低于-72dB和-33dB,可实现纳秒量级的开关速率,且串音小、结构简单,在全光开关的设计应用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光开关 电光调制 偏振分束光栅 串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