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粒子群优化模糊PID算法的充电策略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杨友良 马强 张怡 《现代电子技术》 2021年第21期101-104,共4页
为了提高充电控制系统对充电电流的控制精度,提出将粒子群优化算法与模糊PID控制相结合的控制系统,将输入电流信号与反馈信号等参数作为粒子群优化PID控制器的输入信号,经过粒子群迭代优化得到量化因子Ke,Kec和比例因子Ku进行模糊化及... 为了提高充电控制系统对充电电流的控制精度,提出将粒子群优化算法与模糊PID控制相结合的控制系统,将输入电流信号与反馈信号等参数作为粒子群优化PID控制器的输入信号,经过粒子群迭代优化得到量化因子Ke,Kec和比例因子Ku进行模糊化及反模糊处理,动态调节权重因子提高控制精度。通过Matlab仿真结果表明:传统的PID控制,超调量高达45%,调节时间为45 s,震荡明显,自我调节能力差,无法满足充电要求;模糊PID超调量为16%,调节时间为25 s,震荡明显减弱,控制系统得到改善;利用粒子群优化模糊PID时,超调量仅为5%,调节时间只有12 s,无震荡,具有很强的自适应能力,良好的扰动补偿,提升了系统的鲁棒性,可以提高充电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以及充电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PID控制 快速充电 电池原理 粒子群算法 迭代优化 动态调节 仿真分析
下载PDF
基于OBE教育理念的材料专业教学改革——以锂离子电池原理与关键技术课程为例 被引量:6
2
作者 金传玉 徐彩萍 +3 位作者 赵利民 尹杰 蒲锡鹏 李伟 《高教学刊》 2023年第12期136-139,共4页
在高校各大专业积极参与国家工程专业教育认证的前提下,以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课程锂离子电池原理与关键技术为例,充分贯彻以学生为中心和以成果为导向的教学理念,通过课堂教学模式、授课方式及手段、课程形式、案例分析和个人实践等... 在高校各大专业积极参与国家工程专业教育认证的前提下,以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课程锂离子电池原理与关键技术为例,充分贯彻以学生为中心和以成果为导向的教学理念,通过课堂教学模式、授课方式及手段、课程形式、案例分析和个人实践等多方面,提高大学生深度学习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个人创造力和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能力,并以此为媒介大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积极鼓励大学生投身于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事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教育理念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 锂离子电池原理与关键技术 教学改革 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能力
下载PDF
基于系统思维的高中化学“化学反应与电能”项目式教学——基于系统结构优化的视角理解原电池原理
3
作者 张传贵 《化学教育(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0-67,共8页
通过“化学反应与电能”项目式教学的开展,学生能了解原电池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进一步完善原电池的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以铜-锌原电池的结构优化为起点,依据实验现象推断其结构缺陷,提出优化方案。通过液接电势的消除、盐桥向隔... 通过“化学反应与电能”项目式教学的开展,学生能了解原电池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进一步完善原电池的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以铜-锌原电池的结构优化为起点,依据实验现象推断其结构缺陷,提出优化方案。通过液接电势的消除、盐桥向隔膜的演变等后续结构优化方案的创设训练,学生能明确新型电池的优化思路、建立电池设计的思维模型,从而加深对原电池原理的理解、培养运用系统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思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结构 系统功能 优化 原电池原理
原文传递
热电池的基本原理与应用方法 被引量:4
4
作者 谢翔 刘爱军 《电源技术应用》 1999年第5期25-27,共3页
本文介绍了热电池的基本原理、组成和特点,提出了热电池的应用方法和设计原则。
关键词 热电池 原理 应用
下载PDF
阀控式铅酸蓄电池(1) 被引量:2
5
作者 张胜永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37-240,共4页
对阀控式蓄电池(VRLB)的基础理论、起源与技术发展过程作了详细讨论;全面论述了电池产气学说、气体消除方法、极板吸收法与阴极吸收式消氢机理应用和阴极吸收式灭氧机理应用;系统阐述了VRLAB设计技术路线原则,活性物量与板栅合金设计、... 对阀控式蓄电池(VRLB)的基础理论、起源与技术发展过程作了详细讨论;全面论述了电池产气学说、气体消除方法、极板吸收法与阴极吸收式消氢机理应用和阴极吸收式灭氧机理应用;系统阐述了VRLAB设计技术路线原则,活性物量与板栅合金设计、电解液设计、铅膏、化成与装配设计,安全阀设计,电池槽盖与极柱密封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酸蓄电池 阀控式电池 免维护性
下载PDF
“铁生锈”改进实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蕾 陈少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8期50-53,共4页
本文分析了近年来不同版本中学教材中"铁生锈"课堂演示实验,并比较了改进实验,主要对电解质溶液种类、电解质溶液浓度、温度、介质环境进行了深入探究,缩短了演示实验反应的时间,提高了实验效果的重现性,并贯穿了中学化学教... 本文分析了近年来不同版本中学教材中"铁生锈"课堂演示实验,并比较了改进实验,主要对电解质溶液种类、电解质溶液浓度、温度、介质环境进行了深入探究,缩短了演示实验反应的时间,提高了实验效果的重现性,并贯穿了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其他相关知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生锈 演示实验 原电池原理
下载PDF
铅蓄电池的应用与管理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郑为民 《航海技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3-45,共3页
此文根据对铅蓄电池充放电机理这一课题的研究所得,结合实船工作中积累的管理经验,从应用管理的角度,介绍蓄电池充放电的原理及基本特征,提出日常管理涉及的若干技术性问题,供船舶有关管理人员参考。
关键词 铅蓄电池 船舶 充放电 原理 应用管理
下载PDF
UPS蓄电池监测系统原理及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魏治华 奚少华 许飞 《中国有线电视》 2013年第4期507-510,共4页
分析数字电视前端机房UPS蓄电池监测的必要性及原理,介绍电池监测解决方案及其应用。利用电池监测系统采集蓄电池运行信息,了解UPS蓄电池健康状况,通过对采集信息的分析,作为判断更换劣性电池的重要依据,确保UPS稳定运行。
关键词 UPS蓄电池 电池监测原理 电池监测解决方案
下载PDF
船用铅酸蓄电池的使用和维护 被引量:1
9
作者 宋世全 《航海技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8-61,共4页
以船用铅酸蓄电池工作原理为基础,讨论蓄电池运行机理及性能,提出包括放电深度和放电电流密度、电解液浓度和温度、充电程度等日常使用注意事项,以及维护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 铅酸蓄电池 工作原理 使用 维护
下载PDF
Influence of structure and atom sites on Sn-based anode materials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 a first-principle study
10
作者 Zhaowen Huang Shejun Hu +2 位作者 Xianhua Hou Qiang Ru Lingzhi Zhao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4年第13期1459-1467,共9页
To understand the influence of structure and atom sites on the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Sn-based anode materials,the lithium intercalation–deintercalation mechanisms into SnNi2Cu and SnNiCu2phases were studied u... To understand the influence of structure and atom sites on the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Sn-based anode materials,the lithium intercalation–deintercalation mechanisms into SnNi2Cu and SnNiCu2phases were studied using the first-principle plane wave pseudo-potential method.Calcul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both SnNi2Cu and SnNiCu2were unsuitable anode materials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The Sn-based anode structure related to the number of interstitial sites,theoretical specific capacity,and volume expansion ratio.Different atom sites led to different forces at interstitial sites,resulting in variations in formation energy,density of states,and hybrid orbital types.In order to validate the calculated model,the SnNi2Cu alloy anode material was synthesized through a chemical reduction-codeposition approach.Experimental results proved that the theoretical design was reasonable.Consequently,when selecting Snbased alloy anodes,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maximizing the number of interstitial sites and distributing atoms reasonably to minimize forces at these sites and facilitate the intercalation and deintercalation of lithium 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基负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解结构 原子 第一原理 网站 Sn 计算结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