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主要麻类作物的ITS序列分析与系统进化
被引量:
8
1
作者
张力岚
王俊
+5 位作者
万雪贝
徐益
张列梅
方平平
祁建民
张立武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62-874,共13页
比较主要麻类作物和测序植物间的ITS序列,可明确它们间系统位置和进化关系。本研究采用PCR扩增和搜索Gen Bank数据库,获得32份麻类作物和11份测序作物的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s,ITS)序列,利用MEGE软件分析ITS...
比较主要麻类作物和测序植物间的ITS序列,可明确它们间系统位置和进化关系。本研究采用PCR扩增和搜索Gen Bank数据库,获得32份麻类作物和11份测序作物的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s,ITS)序列,利用MEGE软件分析ITS长度、G+C含量与同源性百分比差异。结果表明,黄麻属、红麻属、苎麻属和亚麻属的ITS基本序列全长分别为963、939、658和686 bp;G+C含量分别为57.87%、58.03%、59.05%和53.75%。黄麻属变异区域集中在220~386 bp间,红麻属变异区域集中在2个区段(206~347 bp,599~713 bp),苎麻属ITS变异区域分布在4个区段(158~163 bp、193~199 bp、288~333 bp和681~688 bp),亚麻属ITS变异区域分布在5个区段(219~229bp、235~240 bp、427~432 bp、468~484 bp和588~594 bp)。系统位置分析表明,红麻属与棉花亲缘关系最近,黄麻与棉花亲缘关系较近;亚麻与苎麻各为一小支。系统位置分析与传统的植物分类结果较一致。研究主要麻类作物比较基因组学时,红麻、黄麻可参考棉花,苎麻可参考杨树或蓖麻。推测红麻属的进化时间约为33.7百万年前(million years ago,MYA),黄麻属约为65.3MYA,苎麻属约为67.5MYA,亚麻属约为90.5MYA。主要麻类作物进化时间越久,同属不同种之间ITS变异区段越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类作物
ITS
系统位置
进化关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麻类作物活性成分的抗炎作用研究进展
2
作者
雷鑫宇
张静梦
+3 位作者
靳可
侯德兴
林谦
柳亦松
《中国麻业科学》
2024年第4期246-252,共7页
在国内,麻类作物是一种被广泛种植的经济作物,除纺织、食品、建筑材料等常见用途,其活性功能成分在生物医药、农业等领域亦有广泛研究和应用;文章综述了常见麻类作物(如亚麻、大麻、苎麻等)活性成分的抗炎效果与机理,及其在医药与畜牧...
在国内,麻类作物是一种被广泛种植的经济作物,除纺织、食品、建筑材料等常见用途,其活性功能成分在生物医药、农业等领域亦有广泛研究和应用;文章综述了常见麻类作物(如亚麻、大麻、苎麻等)活性成分的抗炎效果与机理,及其在医药与畜牧领域的研究、应用现状,展望了其作为新抗炎药物的潜力,旨在为今后麻类作物活性成分在大健康领域的深度开发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类作物
活性成分
抗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麻类作物中主要药用活性成分提取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3
作者
谭志坚
王朝云
+3 位作者
易永健
汪洪鹰
周晚来
谭石勇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15年第1期23-28,共6页
麻类作物是一种被广泛种植的经济作物,它在农业、纺织、机械和医药等行业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文章综述了常见的几种麻类作物所包含的主要药用成分,以及提取、分离和测定这些活性成分的主要方法。介绍了麻类作物药用成分研究的历史、现状...
麻类作物是一种被广泛种植的经济作物,它在农业、纺织、机械和医药等行业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文章综述了常见的几种麻类作物所包含的主要药用成分,以及提取、分离和测定这些活性成分的主要方法。介绍了麻类作物药用成分研究的历史、现状,并对未来作了一些展望,希望能进一步促进麻类作物在医药、保健行业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类作物
药用成分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01-2013年我国麻类作物生产比较优势变化分析
被引量:
1
4
作者
陈瑶
蔡广鹏
+2 位作者
韩会庆
罗绪强
吴文文
《贵州科学》
2018年第2期32-37,共6页
为探究我国麻类作物生产变化规律,运用规模比较优势指数、效率比较优势指数、综合比较优势指数等方法,对我国2001-2013年间麻类作物生产比较优势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甘肃、陕西、河南、四川、重庆、湖北、安徽、江苏、江西、福...
为探究我国麻类作物生产变化规律,运用规模比较优势指数、效率比较优势指数、综合比较优势指数等方法,对我国2001-2013年间麻类作物生产比较优势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甘肃、陕西、河南、四川、重庆、湖北、安徽、江苏、江西、福建、广西、海南的麻类作物生产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变化较突出,河南、四川、重庆、湖北、安徽的麻类作物生产效率优势指数变化突出,四川、重庆、湖北、河南、安徽、江西、广西、海南的麻类作物生产综合优势指数变化突出。我国中西部大部分地区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和综合比较优势指数高于东北部地区。主要粮食作物需求增加,种植面积扩大,导致麻类作物种植规模减小。麻类作物价值得不到重视、加工生产技术低下,导致麻类作物生产效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类作物
比较优势
空间格局
中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红麻、苎麻秆炭化生产烟花爆竹用炭粉实验研究
5
作者
汪剑鸣
李丽娜
《中国麻业科学》
2014年第6期299-303,共5页
通过实验得出,连续回转式炭化技术与间隙闷烧式炭化技术相比,可以提高原料出炭粉率,降低炭粉比重,对含炭量影响不大;不同炭化时间与温度明显影响原料出炭粉率、炭粉比重、炭粉含炭量;红麻秆、苎麻秆、亚麻秆炭粉质量明显优于杉木屑炭粉...
通过实验得出,连续回转式炭化技术与间隙闷烧式炭化技术相比,可以提高原料出炭粉率,降低炭粉比重,对含炭量影响不大;不同炭化时间与温度明显影响原料出炭粉率、炭粉比重、炭粉含炭量;红麻秆、苎麻秆、亚麻秆炭粉质量明显优于杉木屑炭粉质量,是烟花爆竹用炭粉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类秸秆
炭化
炭粉
实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主要麻类作物的ITS序列分析与系统进化
被引量:
8
1
作者
张力岚
王俊
万雪贝
徐益
张列梅
方平平
祁建民
张立武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作物遗传育种与综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省作物设计育种重点实验室
福建农林大学海峡联合研究院基因组与生物技术中心
出处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62-874,共13页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新教师类资助项目(20133515120002)
中贝粮油及特色经济作物引育种及新品种示范推广项目(2015I0001)
+4 种基金
福建农林大学杰出青年科研基金项目(2012xjj01
xjq201401)
福建农林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201610389149)资助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19-E6)
农业部东南黄红麻实验观测站项目(农科教发2011)~~
文摘
比较主要麻类作物和测序植物间的ITS序列,可明确它们间系统位置和进化关系。本研究采用PCR扩增和搜索Gen Bank数据库,获得32份麻类作物和11份测序作物的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s,ITS)序列,利用MEGE软件分析ITS长度、G+C含量与同源性百分比差异。结果表明,黄麻属、红麻属、苎麻属和亚麻属的ITS基本序列全长分别为963、939、658和686 bp;G+C含量分别为57.87%、58.03%、59.05%和53.75%。黄麻属变异区域集中在220~386 bp间,红麻属变异区域集中在2个区段(206~347 bp,599~713 bp),苎麻属ITS变异区域分布在4个区段(158~163 bp、193~199 bp、288~333 bp和681~688 bp),亚麻属ITS变异区域分布在5个区段(219~229bp、235~240 bp、427~432 bp、468~484 bp和588~594 bp)。系统位置分析表明,红麻属与棉花亲缘关系最近,黄麻与棉花亲缘关系较近;亚麻与苎麻各为一小支。系统位置分析与传统的植物分类结果较一致。研究主要麻类作物比较基因组学时,红麻、黄麻可参考棉花,苎麻可参考杨树或蓖麻。推测红麻属的进化时间约为33.7百万年前(million years ago,MYA),黄麻属约为65.3MYA,苎麻属约为67.5MYA,亚麻属约为90.5MYA。主要麻类作物进化时间越久,同属不同种之间ITS变异区段越多。
关键词
麻类作物
ITS
系统位置
进化关系
Keywords
bast fiber
crop
ITS
Systematic
classification
Evolution
relationship
分类号
Q943.2 [生物学—植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麻类作物活性成分的抗炎作用研究进展
2
作者
雷鑫宇
张静梦
靳可
侯德兴
林谦
柳亦松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
日本国立鹿儿岛大学农学部
出处
《中国麻业科学》
2024年第4期246-252,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2102594)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2A0146)
+1 种基金
长沙市自然科学基金(kq2202232)
湖南省“三尖”创新人才(2022RC1160)。
文摘
在国内,麻类作物是一种被广泛种植的经济作物,除纺织、食品、建筑材料等常见用途,其活性功能成分在生物医药、农业等领域亦有广泛研究和应用;文章综述了常见麻类作物(如亚麻、大麻、苎麻等)活性成分的抗炎效果与机理,及其在医药与畜牧领域的研究、应用现状,展望了其作为新抗炎药物的潜力,旨在为今后麻类作物活性成分在大健康领域的深度开发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
麻类作物
活性成分
抗炎
Keywords
bast fiber
crop
active
ingredients
anti-inflammatory
分类号
S563 [农业科学—作物学]
S853.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麻类作物中主要药用活性成分提取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3
作者
谭志坚
王朝云
易永健
汪洪鹰
周晚来
谭石勇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
出处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15年第1期23-28,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1406262)
文摘
麻类作物是一种被广泛种植的经济作物,它在农业、纺织、机械和医药等行业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文章综述了常见的几种麻类作物所包含的主要药用成分,以及提取、分离和测定这些活性成分的主要方法。介绍了麻类作物药用成分研究的历史、现状,并对未来作了一些展望,希望能进一步促进麻类作物在医药、保健行业的应用。
关键词
麻类作物
药用成分
研究进展
Keywords
bast fiber
crop
medicinal
ingredients
research
progress
分类号
R284.2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01-2013年我国麻类作物生产比较优势变化分析
被引量:
1
4
作者
陈瑶
蔡广鹏
韩会庆
罗绪强
吴文文
机构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贵州理工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贵州师范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
出处
《贵州科学》
2018年第2期32-37,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63007)
文摘
为探究我国麻类作物生产变化规律,运用规模比较优势指数、效率比较优势指数、综合比较优势指数等方法,对我国2001-2013年间麻类作物生产比较优势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甘肃、陕西、河南、四川、重庆、湖北、安徽、江苏、江西、福建、广西、海南的麻类作物生产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变化较突出,河南、四川、重庆、湖北、安徽的麻类作物生产效率优势指数变化突出,四川、重庆、湖北、河南、安徽、江西、广西、海南的麻类作物生产综合优势指数变化突出。我国中西部大部分地区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和综合比较优势指数高于东北部地区。主要粮食作物需求增加,种植面积扩大,导致麻类作物种植规模减小。麻类作物价值得不到重视、加工生产技术低下,导致麻类作物生产效率下降。
关键词
麻类作物
比较优势
空间格局
中国
Keywords
bast fiber
crop
,
comparative
advantage,
spatial
pattern,
China
分类号
S563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红麻、苎麻秆炭化生产烟花爆竹用炭粉实验研究
5
作者
汪剑鸣
李丽娜
机构
宜春学院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学院
出处
《中国麻业科学》
2014年第6期299-303,共5页
文摘
通过实验得出,连续回转式炭化技术与间隙闷烧式炭化技术相比,可以提高原料出炭粉率,降低炭粉比重,对含炭量影响不大;不同炭化时间与温度明显影响原料出炭粉率、炭粉比重、炭粉含炭量;红麻秆、苎麻秆、亚麻秆炭粉质量明显优于杉木屑炭粉质量,是烟花爆竹用炭粉首选。
关键词
麻类秸秆
炭化
炭粉
实验
Keywords
bast fiber
crop
cores
carbonization
carbon
powder
experiment
分类号
S563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主要麻类作物的ITS序列分析与系统进化
张力岚
王俊
万雪贝
徐益
张列梅
方平平
祁建民
张立武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麻类作物活性成分的抗炎作用研究进展
雷鑫宇
张静梦
靳可
侯德兴
林谦
柳亦松
《中国麻业科学》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麻类作物中主要药用活性成分提取研究进展
谭志坚
王朝云
易永健
汪洪鹰
周晚来
谭石勇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15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2001-2013年我国麻类作物生产比较优势变化分析
陈瑶
蔡广鹏
韩会庆
罗绪强
吴文文
《贵州科学》
201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红麻、苎麻秆炭化生产烟花爆竹用炭粉实验研究
汪剑鸣
李丽娜
《中国麻业科学》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