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柴西乌南地区下干柴沟组下段沉积体系研究与有利储集层预测 被引量:11
1
作者 易定红 王斌婷 +3 位作者 裴明利 曹正林 刘应如 李红哲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08年第5期10-13,共4页
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和分析方法指导下,通过对钻井和测井资料的综合分析.在柴达木盆地西部乌南地区古近系渐新统下干柴沟组下段(E31)中识别出1个长期基准面旋回(三级级层序)LSC1和4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四级层序):MSC1、MSC2、MSC3和M... 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和分析方法指导下,通过对钻井和测井资料的综合分析.在柴达木盆地西部乌南地区古近系渐新统下干柴沟组下段(E31)中识别出1个长期基准面旋回(三级级层序)LSC1和4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四级层序):MSC1、MSC2、MSC3和MSC4。识别出2种类型的沉积体系: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和湖泊沉积体系,并在等时地层格架内分析了各基准面旋回的沉积体系构成和储层砂体的发育演化。综合分析认为:在垂向上.MSC2和MSC3上升半旋回前缘分流水道砂为本区最有利的储集层段;在平面上,乌8井东北的辨状河三角洲前缘桑叶体是目前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下干柴沟组下段 基准面旋回 沉积演化 沉积体系
下载PDF
饶阳凹陷大王庄地区古近系层序地层特征 被引量:8
2
作者 易定红 何琼英 杨勤林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229-233,共5页
运用地层基准面原理和分析方法,综合研究钻井、测井和三维地震资料,在饶阳凹陷大王庄地区古近系识别出两种层序界面类型———不整合面和沉积作用转换面;在井-震精细标定的基础上建立了层序地层格架。饶阳凹陷大王庄地区古近系东营组至... 运用地层基准面原理和分析方法,综合研究钻井、测井和三维地震资料,在饶阳凹陷大王庄地区古近系识别出两种层序界面类型———不整合面和沉积作用转换面;在井-震精细标定的基础上建立了层序地层格架。饶阳凹陷大王庄地区古近系东营组至沙三段发育9个层序界面,将其划分为2个超长期基准面旋回(二级层序)和8个长期基准面旋回(三级层序);分析古近系不同层序基准面上升期与下降期地层叠加样式及沉积相、沉积微相构成。确定沙一段是大王庄地区最重要的岩性油藏勘探目的层系,其储集层类型主要为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砂和滩坝砂;有利储集相带主要分布于基准面上升期和下降期的早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饶阳凹陷 古近系 基准面旋回 沙一段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谭聪 于炳松 +4 位作者 阮壮 郝士龙 李琨 罗忠 刘润达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90-301,共12页
为了进一步认识四川盆地须家河组的层序格架和时空分布,基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及沉积学相关理论,通过露头剖面、钻井岩心的观察及测井、地震等资料的分析,开展了四川盆地须家河组层序地层研究,结果发现盆地内虽然具有构造复杂、物源多... 为了进一步认识四川盆地须家河组的层序格架和时空分布,基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及沉积学相关理论,通过露头剖面、钻井岩心的观察及测井、地震等资料的分析,开展了四川盆地须家河组层序地层研究,结果发现盆地内虽然具有构造复杂、物源多样、岩相不均、组名不统一的特点,但依然具有全盆地范围内可追溯的不整合面和湖泛面。通过层序界面追踪及沉积旋回分析,将四川盆地须家河组划分为3个超长期基准面旋回、6个长期基准面旋回及21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并建立了盆地内各级旋回的对比关系。通过全盆地对比结果表明,须家河组在南北方向上各级旋回个数变化不大,沉积厚度相对稳定;东西方向上旋回变化复杂,西部缺失LSC6旋回和大部分LSC5旋回,东部则缺失大部分LSC1旋回,由于沉降与沉积中心位于龙门山前缘坳陷,盆地近西部沉积速率极高,整体的沉积体展布呈现西厚东薄的楔形体形态特征。在层序对比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性地建立了年代地层格架,通过层序地层学与年代地层学、古生物地层学的综合对比,推测了各旋回的相对年龄值以及不整合面的沉积间断时间,为四川盆地须家河组下一步油气资源探勘开发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须家河组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 基准面旋回 年代-层序地层格架
下载PDF
柴西红三旱一号-牛鼻子梁地区新近系沉积演化与有利区带预测 被引量:7
4
作者 易定红 裴明利 +3 位作者 袁剑英 曹正林 吴武军 赵凡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09年第6期25-28,共4页
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和分析方法指导下,通过对野外露头剖面、钻井、测井和二维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在柴达木盆地西部红三旱一号-牛鼻子梁地区新近系中识别出1个超长期基准面旋回(二级层序)Ssq1和4个长期基准面旋回(三级层序):Sq1、... 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和分析方法指导下,通过对野外露头剖面、钻井、测井和二维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在柴达木盆地西部红三旱一号-牛鼻子梁地区新近系中识别出1个超长期基准面旋回(二级层序)Ssq1和4个长期基准面旋回(三级层序):Sq1、Sq2、Sq3和Sq4。识别出2种主要的沉积体系类型: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和滨浅湖-滩坝沉积体系,并在等时地层格架内分析了各基准面旋回的沉积体系构成及其发育演化。综合分析认为:红三旱一号三高点至不整合地面构造之间的区域为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带,Sq1旋回扇三角洲前缘亚相为有利储集体集中发育层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新近系 基准面旋回 沉积演化 沉积体系
下载PDF
阜东斜坡区侏罗系齐古组高分辨层序岩相古地理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于景维 刘旭 +3 位作者 柳妮 薛成 文华国 徐文礼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42-851,共10页
准噶尔盆地东部阜康凹陷东部斜坡区上侏罗统齐古组是重要勘探层系,被认为是该区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的有利接替对象。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利用露头、钻井岩心、测井及地震资料对准东阜东斜坡区齐古组进行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 准噶尔盆地东部阜康凹陷东部斜坡区上侏罗统齐古组是重要勘探层系,被认为是该区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的有利接替对象。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利用露头、钻井岩心、测井及地震资料对准东阜东斜坡区齐古组进行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划分出1个长期、3个中期及8个短期旋回层序。其中的中期旋回包含有3种基本旋回结构,有利储集体发育的砂体往往出现在旋回初期。短期旋回包含有5种基本旋回结构。在高分辨率等时地层格架内,对相当中期旋回层序的3个岩性段进行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描述,认为岩相古地理演化主要受构造运动影响,具有三角洲前缘亚相分布范围逐渐变小、而三角洲平原亚相分布范围逐渐扩大的进积特点,以三角洲平原亚相向前缘亚相延伸的分流河道为有利储层发育的沉积微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阜东斜坡区 齐古组 高分辨层序地层 基准面旋回 岩相古地理 储层预测
下载PDF
东营三角洲高频旋回划分与浊积砂体预测 被引量:3
6
作者 方勇 邓宏文 +2 位作者 郝雪峰 陈狄 晁静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04年第6期504-508,共5页
笔者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和分析方法,利用钻井、测井及三维地震资料对三角洲内部基准面旋回的各种界面识别,进行基准面旋回的划分和对比研究,最后分析三角洲各期基准面旋回和浊积砂体的分布规律,从而对东营三角洲的岩性油气藏进... 笔者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和分析方法,利用钻井、测井及三维地震资料对三角洲内部基准面旋回的各种界面识别,进行基准面旋回的划分和对比研究,最后分析三角洲各期基准面旋回和浊积砂体的分布规律,从而对东营三角洲的岩性油气藏进一步勘探提供一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三角洲 基准面旋回 层序地层学 浊积砂体
下载PDF
库车坳陷下侏罗统阿合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特征 被引量:8
7
作者 刘云田 陈子炓 +2 位作者 施泽进 寿建峰 陈洪德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0-45,共6页
通过钻井岩芯、测井资料分析,库车坳陷下侏罗统阿合组可识别出6个长期基准面旋回以及20~23个中期基准面旋回。阿合组区域性隔层一般发育在长期基准面旋回上升到下降的转换位置或非对称型长期基准面旋回(只有上升半旋回)的上部。长期基... 通过钻井岩芯、测井资料分析,库车坳陷下侏罗统阿合组可识别出6个长期基准面旋回以及20~23个中期基准面旋回。阿合组区域性隔层一般发育在长期基准面旋回上升到下降的转换位置或非对称型长期基准面旋回(只有上升半旋回)的上部。长期基准面旋回是该区建立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格架的基础和关键。根据层序界面特征和相序的不同,可将中期基准面旋回大致划分为三种结构明显不同的类型(向上"变深"的非对称型旋回层序,向上"变浅"的非对称型旋回层序,对称型旋回层序);中期基准面旋回是进行储层非均质性研究、储层预测与生储盖组合分析的基本单元;中期基准面旋回明显地控制了储集体的岩性和物性的变化以及沉积微相的变化。中期基准面上升的早期易形成辫状河道砂体,岩性由粗变细,孔渗由高变低;中期基准面上升的中期一般为心滩坝沉积,岩性粗细和孔渗无规则变化;中期基准面下降的中晚期易形成河口坝、远砂坝砂体,其岩性由细变粗,孔渗由低变高;基准面下降的晚期易形成水下分流河道砂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坳陷 阿合组 长期基准面旋回 中期基准面旋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