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0篇文章
< 1 2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西部两医院1905例皮肤恶性肿瘤回顾分析 被引量:73
1
作者 高天文 孙东杰 +13 位作者 李春英 何弘 李青 刘友生 刁庆春 黄高升 郝飞 钟白玉 马福成 柳凤轩 闫小初 刘东梅 刘玉峰 刘荣卿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69-472,共4页
目的 :通过统计和分析中国西部的西安西京医院及重庆西南医院诊治的皮肤恶性肿瘤的基本临床资料 ,为了解中国西部皮肤恶性肿瘤的发病情况和变化趋势提供线索。方法 :收集、统计和分析两所医院 1981至 2 0 0 0年经病理确诊的皮肤恶性肿... 目的 :通过统计和分析中国西部的西安西京医院及重庆西南医院诊治的皮肤恶性肿瘤的基本临床资料 ,为了解中国西部皮肤恶性肿瘤的发病情况和变化趋势提供线索。方法 :收集、统计和分析两所医院 1981至 2 0 0 0年经病理确诊的皮肤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1)共纳入皮肤恶性肿瘤患者 190 5例 ,其中鳞状细胞癌 5 6 0例(2 9.4 % )、基底细胞癌 5 34例 (2 8.0 % )、皮肤恶性黑素瘤 30 5例 (16 .0 % )。 (2 ) 190 5例皮肤恶性肿瘤的患者中 ,80年代 5 91例 ,90年代 1314例 ,占同期由于各种疾病行病理活检患者总数的比例分别为 0 .34%及 0 .5 8% ;此 2 0年间因各种疾病行病理活检的患者总数年均增长 1.6 % ,而皮肤恶性肿瘤患者活检数年均增长 3.5 % ,其中皮肤恶性黑素瘤年增长 3.9%。 (3) 30 5例皮肤恶性黑素瘤中 ,肢端恶性黑素瘤占 6 3.3%。与非肢端恶性黑素瘤相比 ,肢端恶性黑素瘤患者年龄大、外伤比例高、男性多见。 (4 ) 30 5例皮肤恶性黑素瘤中 ,6 4例 (2 1% )原发部位有明确外伤史 ,4 7例 (15 .4 % )源于先天性小痣。结论 :中国皮肤恶性肿瘤的构成比以及发生部位、年龄等与白色人种有很大差异。2 0年来 ,中国皮肤恶性肿瘤特别是皮肤恶性黑素瘤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外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恶性肿瘤 恶性黑素瘤 患者 医院 病理活检 回顾分析 先天性 总数 结论 中国西部
下载PDF
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CT和MRI特点 被引量:59
2
作者 刘春玲 黄飚 +1 位作者 周正根 梁长虹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00-603,共4页
目的探讨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CT和MRI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CT和MRI的影像特点(6例CT检查,3例MR检查)。9例中男4例,女5例,中位年龄58岁(40~79岁)。对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缘、CT... 目的探讨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CT和MRI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CT和MRI的影像特点(6例CT检查,3例MR检查)。9例中男4例,女5例,中位年龄58岁(40~79岁)。对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缘、CT密度或MRI信号及强化形式进行分析。结果9例患者均为单发肿瘤,8例位于腮腺浅叶,I例位于腮腺深叶。9个肿瘤中7个为类圆形,无分叶;2个为长椭圆形,有浅分叶。9个肿瘤边缘均光滑清楚;MR检查3例,2个肿瘤周边见T2WI低信号的包膜,1个肿瘤周边见一较薄的T2WI高信号环。3个肿瘤MRI均表现为长T1、短T2信号,增强后呈不均匀轻、中度强化,内见裂隙样、小片状低信号,并出现延迟强化,1例见壁结节;CT检查6例,平扫肿瘤均表现为低密度,其中4个肿瘤CT强化共同特点均为薄壁环形强化,且有大小不等的壁结节,壁结节呈中-重度强化(平均CT值增加为65.5HU),另外2个呈均匀中度强化。结论老年女性患者腮腺浅叶内单发边界清楚病灶,CT增强表现为薄壁环形强化且有壁结节,MRI表现为长T1、短T2信号,强化内见裂隙样、小片状低信号且出现延迟强化,要考虑基底细胞腺瘤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基底细胞 腮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基底细胞样型浸润性乳腺癌病理形态观察 被引量:36
3
作者 皋岚湘 杨光之 +1 位作者 丁华野 李琳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3-87,共5页
目的观察基底细胞样型浸润性乳腺癌的形态特点,为该类型癌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09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存档蜡块,用单克隆抗体CK5/6、CK14、CK8/18、CK34βE12、calponin、p63、CD10、ER、PR和c—erbB-2进行免疫组织化学MaxVisio... 目的观察基底细胞样型浸润性乳腺癌的形态特点,为该类型癌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09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存档蜡块,用单克隆抗体CK5/6、CK14、CK8/18、CK34βE12、calponin、p63、CD10、ER、PR和c—erbB-2进行免疫组织化学MaxVision^TM法染色,按照免疫表型将本组分为5种类型:腺腔A型(ER^+/HER2^-),腺腔B型(ER^+/HER2^+),正常乳腺样型(ER^-/HER2^-),HER2过表达型和基底细胞样型(至少表达一种基底细胞角蛋白和(或)肌上皮标记物,且ER^-/HER2^-)。重点观察基底细胞样型的组织形态表现。结果腺腔A型48例(44.0%),腺腔B型15例(13.8%),HER2过表达型15例(13.8%),正常乳腺型10例(9.2%),基底细胞样型19例(17.4%)。2例除肌上皮标记物外,还同时表达c-erbB-2和(或)ER,组织类型暂未定。在19例基底细胞样型中有16例表达CK5/6,17例表达CK8/18,11例表达CK14,18例表达CK34βE12,5例表达063,6例表达CD10,1例表达calponin。肿瘤直径1.2—7.0cm(平均3.9cm);其中〉5cm者6例。除1例病变以高级别导管内癌为主外,组织学分级为2级者9例,3级者9例,与非基底细胞样型相比3级者显著增多(P〈0.01)。基底细胞样型主要组织形态表现包括:13例癌组织呈单纯推挤性(膨胀性)生长,各例边缘均可见到淋巴细胞,18例肿瘤以巢状和(或)片状排列为主,17例核分级为3级,并可见到散在巨核和(或)怪核细胞,7例呈合体细胞样生长,17例有粉刺样坏死,上述形态出现率与非基底细胞样癌比较均显著增多(P〈0.01)。结论基底细胞样型浸润性乳腺癌最有诊断性价值的形态特点是推挤性浸润边缘、周边有显著的淋巴组织、粉刺样坏死、散在巨/怪细胞、大巢或片状组织结构和呈合体细胞样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基底细胞 免疫表型分型 诊断
原文传递
皮肤镜对基底细胞癌鉴别诊断价值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3
4
作者 李薇薇 涂平 +2 位作者 杨淑霞 李航 汪旸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80-484,共5页
目的探讨皮肤镜在基底细胞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行皮肤镜检查并经病理确诊的基底细胞癌皮损为病例组,并随机选取色素程度和部位与基底细胞癌相似的其他色素性皮损作为对照组。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用... 目的探讨皮肤镜在基底细胞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行皮肤镜检查并经病理确诊的基底细胞癌皮损为病例组,并随机选取色素程度和部位与基底细胞癌相似的其他色素性皮损作为对照组。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用诊断试验方法评价皮肤镜诊断基底细胞癌的能力,计算提示黑素细胞性皮损的指征在基底细胞癌中的出现情况,并比较不同色素程度的基底细胞癌在皮肤镜下的差异。结果病例组86例,对照组68例。基底细胞癌皮肤镜经典诊断模式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84%、89.71%、92.39%、98.39%,Youden指数为0.88,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94.81%。色素网、多发褐色至黑色小球或小点、毛囊口周围色素在黑素细胞性皮损中的比例显著高于基底细胞癌(P〈0.05),蓝白幕样结构见于61.63%的基底细胞癌。蓝黑色斑片和蓝白幕样结构在重色素组基底细胞癌中出现频率显著高于低色素组(P〈0.01)。结论皮肤镜诊断色素性基底细胞癌的经典模式在中国人群也显示出良好的诊断能力,研究提出的几个指征如周边色素栅状排列、周边色素加深、毛囊口周围色素加深或减退,在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尚需大样本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镜检查 基底细胞 诊断 鉴别
原文传递
皮肤基底细胞癌诊疗专家共识(2021) 被引量:28
5
作者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皮肤肿瘤研究中心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皮肤肿瘤学组 +4 位作者 陈翔 粟娟 耿松梅 彭斌 朱龙飞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57-764,共8页
皮肤基底细胞癌是最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生长缓慢,较少转移,但高危型可破坏组织和器官,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本文在国内外近期文献及诊疗指南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诊疗现状,综合多学科专家意见,重点阐述皮肤基底细胞癌的临床表现、诊断、风... 皮肤基底细胞癌是最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生长缓慢,较少转移,但高危型可破坏组织和器官,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本文在国内外近期文献及诊疗指南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诊疗现状,综合多学科专家意见,重点阐述皮肤基底细胞癌的临床表现、诊断、风险评估及治疗,以形成我国基底细胞癌诊疗专家共识,为临床规范化诊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细胞 诊断 治疗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2734例眼睑肿物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7
6
作者 陈荣家 肖以钦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3-146,共4页
目的探讨眼睑肿物的组织病理类型及其变化。方法为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病理室从1993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存档的眼睑肿物临床组织病理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眼睑病变的临床表现多样,病理类型繁多。在... 目的探讨眼睑肿物的组织病理类型及其变化。方法为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病理室从1993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存档的眼睑肿物临床组织病理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眼睑病变的临床表现多样,病理类型繁多。在2734例眼睑肿物中,炎性病变1462例,占53.47%;肿瘤性病变1248例,占45.65%。眼睑肿瘤中,良性肿瘤875例,占71.11%;恶性肿瘤373例,占29.89%。恶性肿瘤前3位分别是基底细胞癌、皮脂腺癌(包括睑板腺癌和蔡氏腺癌)、鳞状细胞癌。平均发病年龄分别为64.16、63.30、60.38岁。基底细胞癌以60~70岁年龄组为多。睑板腺癌在40岁以上各年龄组发病率均较高。结论对眼睑肿物的病理分类和分型,有助于眼睑肿物的病理诊断,为疾病诊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睑肿瘤 基底细胞 腺癌 皮脂性
原文传递
418例基底细胞癌病例临床病理特点回顾分析 被引量:27
7
作者 陈自学 周美杉 +4 位作者 涂平 李雪迎 杨淑霞 黄远深 李航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5-199,共5页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基底细胞癌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回顾基底细胞癌病例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418个病例,男女比例为0.77∶1,平均年龄(65.39±13.51)岁。年龄小于60岁的病例占29%,其中男女比例为1.16∶1。分...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基底细胞癌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回顾基底细胞癌病例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418个病例,男女比例为0.77∶1,平均年龄(65.39±13.51)岁。年龄小于60岁的病例占29%,其中男女比例为1.16∶1。分析病理亚型,结节型占81.8%,其次是浅表型(9.8%),剩余病理亚型所占比例小于10%。头面部肿瘤发生最多(86.6%),硬斑病样型全部分布于头面部,多数结节型也位于头面部,其他亚型常见于躯干和四肢。86.6%肿瘤有色素沉着,80.4%无溃疡表现。比较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头面(84.7%)和躯干(79.1%)均高于四肢(46.2%)。结论:多数临床病理特征与高加索人群相似,值得关注和研究的特点有:中青年患者占有相当比例,该人群性别比例与老年人群不同;多数肿瘤有色素沉着,但溃疡发生率较低;多发基底细胞癌病例较少;皮脂腺痣并发基底细胞癌的患者年龄较大。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的研究提示无论从医生角度还是患者角度,都应加强对基底细胞癌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肿瘤 肿瘤 基底细胞 病理学 临床
下载PDF
2639例眼睑肿物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7
8
作者 顼晓琳 李彬 +3 位作者 孙宪丽 李辽青 任若瑾 高飞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探讨眼睑肿物的疾病谱系及病理特征。方法为存档资料分析。收集1997年1月至2006年12月10年间存档的2639例眼睑肿物临床组织病理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位于良性病变前5位的分别是炎性病变、色素痣、乳头状瘤、皮样囊肿及表皮样囊肿、... 目的探讨眼睑肿物的疾病谱系及病理特征。方法为存档资料分析。收集1997年1月至2006年12月10年间存档的2639例眼睑肿物临床组织病理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位于良性病变前5位的分别是炎性病变、色素痣、乳头状瘤、皮样囊肿及表皮样囊肿、上皮囊肿;位于恶性肿瘤前5位的分别是基底细胞癌、皮脂腺腺癌、淋巴瘤、鳞状细胞癌、黑色素瘤。此5种恶性肿瘤患者的平均年龄分别为61、61、48、57及52岁。基底细胞癌和皮脂腺腺癌患者性别倾向不明显,黑色素瘤和淋巴瘤女性患者较多,鳞状细胞癌男性患者较多。结论基底细胞癌和皮脂腺腺癌仍是最常见的眼睑恶性肿瘤,淋巴瘤位于第三位且有增加的趋势。眼睑恶性肿瘤主要发生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华眼科杂志.2008.44:38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睑肿瘤 基底细胞 腺癌 皮脂性 淋巴瘤
原文传递
腮腺基底细胞腺瘤CT和MRI特点 被引量:26
9
作者 李颖 马林 +2 位作者 程流泉 娄欣 王英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52-254,共3页
目的探讨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临床特点及CT、MRI影像特征。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7例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CT、MRI影像特点,37例术前均行CT和MR平扫+增强扫描,对患者性别、发病年龄、临床表现、发病部位,以及肿块大小、数... 目的探讨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临床特点及CT、MRI影像特征。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7例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CT、MRI影像特点,37例术前均行CT和MR平扫+增强扫描,对患者性别、发病年龄、临床表现、发病部位,以及肿块大小、数目、CT密度、MRI信号强度及强化方式等进行分析。结果中老年女性多见,多表现为腮腺无痛性肿块。37例病变均位于腮腺浅叶。CT和MRI平扫示肿瘤呈类圆形,无分叶,边缘光滑肿瘤。病变较小,直径为7~30mm;密度、信号欠均匀,21例(56.8%)发生囊变。CT和MRI增强扫描示37例有较显著强化。结论腮腺基底细胞腺瘤具有体积小、易囊变、强化显著等影像学特征,结合临床特点对于肿瘤的定性诊断有很大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 肿瘤 基底细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中国基底细胞癌皮肤镜特征专家共识(2019) 被引量:21
10
作者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皮肤影像学组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皮肤科分会皮肤影像学组 +3 位作者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皮肤病数字化诊断亚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皮肤外科亚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皮肤病与皮肤美容分会皮肤影像装备学组 邹先彪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71-377,共7页
基底细胞癌是皮肤科较为常见的皮肤肿瘤之一,临床及病理均有特殊表现,皮肤镜在基底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但各型基底细胞癌的皮肤镜诊断标准繁多,国内尚无统一的标准与共识。本共识为部分皮肤镜专家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撰写... 基底细胞癌是皮肤科较为常见的皮肤肿瘤之一,临床及病理均有特殊表现,皮肤镜在基底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但各型基底细胞癌的皮肤镜诊断标准繁多,国内尚无统一的标准与共识。本共识为部分皮肤镜专家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撰写而成,总结了基底细胞癌皮肤镜模式及特征性血管结构,描述了各种类型基底细胞癌皮肤镜表现,旨在统一国内基底细胞癌皮肤镜诊断标准,为临床医师提供诊断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基底细胞 皮肤镜检查 诊断
原文传递
梅花针叩刺增强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光线性角化病、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的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王佩茹 张玲琳 +6 位作者 周忠霞 魏茗蕾 石磊 吉杰 杨德刚 张国龙 王秀丽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0-84,共5页
目的 探讨梅花针叩刺预处理对氨基酮戊酸光动力(ALA-PDT)治疗光线性角化病、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的疗效影响,以及梅花针叩刺预处理的安全性.方法 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对6例光线性角化病,3例结节型基底细胞癌,3例原位鳞状细胞癌进行... 目的 探讨梅花针叩刺预处理对氨基酮戊酸光动力(ALA-PDT)治疗光线性角化病、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的疗效影响,以及梅花针叩刺预处理的安全性.方法 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对6例光线性角化病,3例结节型基底细胞癌,3例原位鳞状细胞癌进行梅花针叩刺+ ALA-PDT治疗,同时选取皮损类型及分期类似的患者仅单纯ALA-PDT治疗作为对照组.结果 梅花针叩刺+ALA-PDT治疗组单次治疗对光线性角化病的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单纯ALA-PDT组[1级皮损12/12比10/14,2级皮损79.5% (31/39)比57.9%(22/38),3级皮损36.6%(15/41)比17.0%(7/41),均P<0.05].梅花针叩刺+ALA-PDT治疗组中光线性角化病获得完全缓解所需的治疗次数有所减少,3级皮损平均治疗1.9次获得完全缓解;单纯ALA-PDT组3级皮损平均2.6次获得完全缓解.梅花针叩刺+ALA-PDT治疗原位皮肤鳞状细胞癌(皮损厚度超过0.3 mm),获得完全缓解治疗次数少于单纯ALA-PDT组.结节型基底细胞癌在增加梅花针叩刺后治疗效果亦增强.梅花针叩刺患者疼痛无明显增加.结论 梅花针叩刺可增强ALA-PDT治疗光线性角化病,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的疗效,而不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化病 光化性 肿瘤 基底细胞 肿瘤 鳞状细胞 光化学疗法 氨基酮戊酸 梅花针疗法
原文传递
皮肤高频超声和皮肤镜在基底细胞癌术前精确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2
作者 王诗琪 刘洁 +3 位作者 朱庆莉 赵辰阳 渠涛 晋红中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和皮肤镜在基底细胞癌(BCC)术前精确评估中的价值及其与组织病理复发风险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4月至2018年12月于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确诊的33例BCC患者的临床数据,分析36处BCC皮损的高频超声及皮肤镜检查结果。根据病... 目的探讨超声和皮肤镜在基底细胞癌(BCC)术前精确评估中的价值及其与组织病理复发风险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4月至2018年12月于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确诊的33例BCC患者的临床数据,分析36处BCC皮损的高频超声及皮肤镜检查结果。根据病理类型将病灶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采用Fisher′s精确检验比较两组间超声和皮肤镜特征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超声和皮肤镜下特征的对应关系通过简单匹配系数进行分析。结果高危型BCC皮损4处,低危型皮损32处。二组间的超声表现重叠大,形态、边界、内部回声、点状强回声和后方回声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24处(75%)低危BCC病灶局限于真皮层内,4处高危病灶均累及皮下组织,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5例BCC皮损,除了临床易于发现的皮损外,超声可发现临床易被忽略的微小病灶或深度不可见的病灶。高危组和低危组BCC的皮肤镜特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是,4处高危型BCC均未见轮幅样区域、乳红色无结构区、粟粒样囊肿、粉刺样开口或彩虹模式。超声下皮损内点状强回声与皮肤镜下粟粒样囊肿的简单匹配系数为36.1%,表皮层强回声不连续与皮肤镜下溃疡或糜烂的简单匹配系数为75.0%。结论皮肤高频超声和皮肤镜可以为术前判定BCC病灶的风险性提供重要信息。皮肤高频超声可显示临床易被忽略的潜在病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细胞 超声检查 皮肤镜检查 肿瘤复发 局部 术前评估
原文传递
腮腺基底细胞瘤的CT诊断和文献复习(附15例分析) 被引量:18
13
作者 董越 葛莹 +2 位作者 伍建林 李莉 张晨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05-508,共4页
目的:回顾分析15例经病理证实的腮腺基底细胞瘤的MSCT影像特征,探讨MSCT在腮腺基底细胞瘤中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搜集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基底细胞瘤的MSCT检查资料,所有病例术前均进行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评价肿瘤的平扫和... 目的:回顾分析15例经病理证实的腮腺基底细胞瘤的MSCT影像特征,探讨MSCT在腮腺基底细胞瘤中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搜集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基底细胞瘤的MSCT检查资料,所有病例术前均进行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评价肿瘤的平扫和增强特征,包括增强程度和方式,并与同期收集的腮腺混合瘤和腺淋巴瘤的CT增强特征进行比较;应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病理类型肿瘤CT平扫和增强的CT值定量测量结果。结果:基底细胞瘤平扫呈不均匀的等密度结节,可见比较明显的囊变区;增强动、静脉期均显著强化,动脉期CT值增加幅度与混合瘤有显著差别,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腺淋巴瘤比较没有显著差别(P>0.05),静脉期CT值增加幅度与腺淋巴瘤、混合瘤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腮腺基底细胞瘤CT增强动脉期和静脉期均有较显著的持续性强化,伴有显著的囊变;与混合瘤和腺淋巴瘤两种常见良性肿瘤有显著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 基底细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眼睑基底细胞癌与睑板腺癌的临床病理学对比观察 被引量:17
14
作者 何春燕 张盛忠 +1 位作者 尹鸿雁 刘红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02-306,共5页
目的观察眼睑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BCC)和睑板腺癌(sebaceous carcinoma,SC)临床病理学特点的异同,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取发生于眼睑的BCC和SC各50例,进行临床、病理形态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K5/6,CK7、CK8/18... 目的观察眼睑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BCC)和睑板腺癌(sebaceous carcinoma,SC)临床病理学特点的异同,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取发生于眼睑的BCC和SC各50例,进行临床、病理形态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K5/6,CK7、CK8/18,p53,Ki-67)。结果BCC男性多于女性,好发于下眼睑及内眦(44例,88%),细胞较小,核分裂象少见,部分向皮脂腺、汗腺以及毛囊分化;SC女性多于男性,好发于上眼睑(36例,72%),细胞较大,有不同程度的皮脂腺分化,核分裂象易见,可向鳞状细胞、基底样细胞、腺样或梭形细胞分化;BCC组CK5/6强阳性(50/50),CK8/18均阴性(0/50),CK7大部分阴性(38/50),p53大部分阴性(31/50),Ki-67大部分为弱阳性(39/50);SC组CK5/6大部阳性表达(44/50),CK7、CK8/18均有阳性表达,p53大部分阳性(32/50),Ki-67半数以上强阳性(27/50);两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向皮脂腺分化的BCC其CK5/6强阳性,CK7、CK8/18阴性,向基底细胞分化的SC其CK5/6强阳性,但CK7、CK8/18亦阳性。结论眼睑BCC和SC在多数情况下根据临床及组织学形态即可诊断,当两者鉴别有困难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K5/6、CK7、CK8/18、p53、Ki-67有助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睑肿瘤 基底细胞 睑板腺癌 免疫组织化学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Re-epithelialization resulted from prostate basal cells in canine prostatic urethra may represent the ideal healing method after two-micron laser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 被引量:14
15
作者 Ying Cao Guang-Heng Luo +6 位作者 Lei Luo Xiu-Shu Yang Jian-Xin Hu Hua Shi Ping Huang Zhao-Lin Sun Shu-Jie Xia 《Asian Journal of Andrology》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5期831-838,I0010-I0011,共10页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characterize the re-epithelialization of wound healing in canine prostatic urethra and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this re-epithelialization way after two-micron laser resection of the pr...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characterize the re-epithelialization of wound healing in canine prostatic urethra and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this re-epithelialization way after two-micron laser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 (TmLRP). TmLRP and partial bladder neck mucosa were performed in 15 healthy adult male crossbred canines. Wound specimens were harvested at 3 days, and 1, 2, 3, and 4 weeks after operation, respectively. The histopathologic characteristics were observed by hematoxylin and eosin staining. The expression of cytokeratin 14 (CK14), CK5, CK18, synaptophysin (Syn), chromogranin A (CgA), uroplakin,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 (TGF-β1), and TGF-β type Ⅱ receptor in prostatic urethra wound were examin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espectively. Van Gieson staining was performed to determine the expression of collagen fibers in prostatic urethra and bladder neck woul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epithelialization of the prostatic urethra resulted from the mobilization of proliferating epithelial cells from residual prostate tissue under the wound. The proliferating cells expressed CK14, CK5, but not CK18, Syn, and CgA and re-epithelialize expressed uroplakin since 3 weeks. There were enhanced TGF-β1 and TGF-β type Ⅱ receptor expression in proliferating cells and regenerated cells, which correlated with specific phases of re-epithelialization. Compared with the re-epithelialization of the bladder neck, re-epithelialization of canine prostatic urethra was faster, and the expression of collagen fibers was relatively low. In conclusion, re-epithelialization in canine prostatic urethra resulted from prostate basal cells after TmLRP and this re-epithelialization way may represent the ideal healing method from anatomic repair to functional recovery after inju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sal cell benign prostate hyperplasia RE-EPITHELIALIZATION two-micron laser wound healing
原文传递
头面部基底细胞癌4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柴灵莺 汤建国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297-299,共3页
目的:探讨头面部基底细胞癌(BCC)的男女发病差别、发生部位及手术切缘与复发和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1996~2003年41例头面部BC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男17例,女24例;男女1.00:... 目的:探讨头面部基底细胞癌(BCC)的男女发病差别、发生部位及手术切缘与复发和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1996~2003年41例头面部BC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男17例,女24例;男女1.00:1.41,男女发病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CC高发年龄为55~74岁,平均发病年龄女性为68.1岁,男性为58.4岁。BCC发生于鼻周13例(31.7%)、头皮8例(19.5%)、眶周7例(17.1%)、唇部7例(17.1%)、面颊部4例(9.8%)以及耳周2例(4.9%)。在手术治疗的患者中,T1期肿瘤切缘为0.3cm者(20例)与0.5cm者(11例)两组切缘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诊时,有4例已发现局部淋巴结转移或发生局部骨质破坏,占9.8%。平均随访时间1.2年,有3例新发BCC,占7.3%。结论:中老年女性BCC发病高于同龄男性,可能与浙江省人民的生活劳动习惯以及地理环境有关;鼻周、头面部发病与紫外线照射以及局部皮脂腺密度相关。T1期肿瘤的手术安全切缘应达到0.5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面部肿瘤 基底细胞
原文传递
皮肤基底细胞癌364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4
17
作者 缑文斌 于涛 张巍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7年第5期280-283,共4页
目的探讨皮肤基底细胞癌的临床特点及组织病理学类型,提高基底细胞癌诊断准确率,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理论指导。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2年9月—2014年2月,对经手术切除和组织病理证实的364例皮肤基底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及组... 目的探讨皮肤基底细胞癌的临床特点及组织病理学类型,提高基底细胞癌诊断准确率,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理论指导。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2年9月—2014年2月,对经手术切除和组织病理证实的364例皮肤基底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及组织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4例患者中浅表型10例,结节型280例,微结节型8例,浸润型7例,基底细胞癌伴附属器分化7例,鳞状细胞基底细胞癌10例,角化型9例,腺样型28例,色素性4例,硬化型1例。结节型基底细胞癌患者中3例为多发性基底细胞癌,7例侵及骨骼肌,1例侵犯骨骼肌及软骨。1例复发性鳞状细胞基底细胞癌,侵犯皮下骨骼肌组织,并可见明确神经侵犯。364例均未见远处转移。5例基底细胞癌复发中的3例位于鼻部,均为鳞状细胞基底细胞癌。其中1例肿瘤侵犯皮下骨骼肌组织,并可见明确神经侵犯。1例位于右筛窦、眼眶部,肿瘤侵及邻近骨组织。1例位于右下眼睑,未见肿瘤侵犯周围组织。在9例侵袭性患者中,4例为复发性肿瘤。结论基底细胞癌组织学亚型较多,形态多样,易误诊。治疗以手术完整切除为主,5年生存率高,局部复发及周围组织侵犯可能与不能完整切除肿瘤及肿瘤距切缘较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细胞 皮肤 临床特征 组织学亚型 诊断及鉴别诊断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卵泡基底膜超微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冯淑英 邝健全 +6 位作者 曹水良 唐福星 郭祖文 余妙真 杨冬梓 翁梅英 李琳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33-136,共4页
运用透射电镜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组及正常妇女组卵泡的形态,用体视学方法测量两组各级卵泡基底膜的厚度。结果显示:两组原始卵泡的基底膜厚度相似,但随着卵泡的发育卵泡基底膜逐渐增厚,PCOS组增厚更明显,对照组初级卵泡基底膜的... 运用透射电镜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组及正常妇女组卵泡的形态,用体视学方法测量两组各级卵泡基底膜的厚度。结果显示:两组原始卵泡的基底膜厚度相似,但随着卵泡的发育卵泡基底膜逐渐增厚,PCOS组增厚更明显,对照组初级卵泡基底膜的平均厚度是0 293±0 204μm,PCOS组是0 463±0 287μm,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 05)。对照组次级卵泡基底膜的平均厚度为0 542±0 298μm,PCOS组为1 234±0 345μm,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 05)。两组原始卵泡的前颗粒细胞的超微结构相似,随着卵泡的发育,PCOS组的颗粒细胞内参与蛋白质合成的细胞器明显较对照组丰富;正常组窦前卵泡的颗粒细胞出现分化现象,PCOS组却未见分化现象。结果提示:PCOS患者卵泡基底膜屏障的增厚可能使卵泡刺激素FSH进入卵泡困难,颗粒细胞不能正常分化,"FSH 颗粒细胞轴"功能低下,导致不孕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超微结构 基底膜 患者 颗粒细胞 透射电镜观察 原始卵泡 蛋白质合成 卵泡刺激素 次级卵泡 统计学 体视学 膜厚度 增厚 对照 细胞器 分化 FSH 不孕症 相似 发育 平均
下载PDF
High-frequency ultrasound features of basal cell carcinoma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histological recurrence risk 被引量:14
19
作者 Shi-Qi Wang Jie Liu +5 位作者 Qing-Li Zhu Chen-Yang Zhao Tao Qu Feng Li Ximena Wortsman Hong-Zhong Jin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17期2021-2026,共6页
Background: Due to advances in high-frequency ultrasound technology, it is easier to detect fine structures of skin lesions.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ultrasonographic features and use recurrence risk s... Background: Due to advances in high-frequency ultrasound technology, it is easier to detect fine structures of skin lesions.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ultrasonographic features and use recurrence risk stratification to assess the diagnostic performance of pre-operative ultrasound examination of basal cell carcinoma (BCC). Methods: This was a retrospective study. Forty-six BCC lesions underwent pre-operative ultrasound examination using 50- and 20- MHz probes. Ultrasonographic shape, margin, internal echoes, hyper-echoic spots, posterior echoes, and depth of the lesion were evaluated and correlated with the risk of recurrence based on histological features. Results: Forty-two patients had 46 skin lesions in total. The high-risk (n = 6) and low-risk (n = 40) groups exhibited considerable overlap in the ultrasonographic manifestations an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margin (χ^2 = 3.231, P = 0.072), internal echo (χ^2 = 1.592, P = 0.207), or posterior echo (P = 0.169). However, high-risk BCCs tended to be irregular in shape than low-risk lesions (χ^2 = 4.313, P = 0.038). Both types presented hyper-echoic spots (χ^2 = 1.850, P = 0.174). Additionally, 78% of low-risk lesions were confined to the dermis (31/40), and 100% of high-risk lesions infiltrated into the sub-cutaneous tissue, resulting in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χ^2 = 10.951, P = 0.001). Ultrasound detected sub-clinical lesions in five patients. Conclusions: High-frequency ultrasound can provide important information for pre-operative evaluation of risk in BCC foci and reveal hidden lesions. The technique may play a crucial role in guiding therapeutic options for BC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FREQUENCY ULTRASOUND basal cell carcinoma ULTRASOUND SKIN ULTRASOUND SKIN CANCER ULTRASOUND SKIN CANCER
原文传递
外鼻基底细胞癌切除及缺损一期修复 被引量:13
20
作者 宋西成 张庆泉 +5 位作者 陈秀梅 孙岩 张华 王强 柳忠禄 王丽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2-146,共5页
目的 探讨外鼻基底细胞癌的手术及术后一期修复的方法.方法 2002年1月至2010年6月,手术治疗外鼻基底细胞癌62例,采用Mohs手术多个方向切缘的病理以确保彻底切除后,其缺损包括一侧鼻翼外侧部分软组织缺损、鼻翼游离缘缺损、鼻翼完全缺损... 目的 探讨外鼻基底细胞癌的手术及术后一期修复的方法.方法 2002年1月至2010年6月,手术治疗外鼻基底细胞癌62例,采用Mohs手术多个方向切缘的病理以确保彻底切除后,其缺损包括一侧鼻翼外侧部分软组织缺损、鼻翼游离缘缺损、鼻翼完全缺损、鼻尖软组织缺损、鼻翼鼻尖缺损、鼻背缺损,依据外鼻缺损及肿瘤侵犯程度的不同,采用不同的皮瓣,以鼻翼沟、鼻唇沟为中心,应用推进皮瓣、鼻唇沟软组织蒂岛状皮瓣、鼻唇沟返折皮瓣、额部轴型皮瓣、游离耳廓复合软组织瓣等方式一期修复.结果 62例患者中2例皮瓣术后完全坏死,1例皮瓣大部坏死,只有上缘小部分成活,2例出现边缘部分坏死,2例出现周边部分表皮脱落.其余55例皮瓣成活,所有成活皮瓣外形满意,1例有明显鼻塞,其余鼻腔通气功能良好.随访半年至8年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外鼻基底细胞癌采用Mohs手术多个方向切缘的病理以确保切除彻底,术后依据缺损部位及程度应用各种皮瓣,特别是邻近带蒂皮瓣,一期修复外鼻缺损,成活率高,外形整复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肿瘤 基底细胞 外科皮瓣 修复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