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倒刺线在经脐单孔腹腔镜穿孔修补术治疗老年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疗效分析及对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2
1
作者 何志威 刘心洋 +2 位作者 周志球 林晓华 利民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2年第1期122-125,135,共5页
目的:探讨倒刺线在经脐单孔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中治疗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石龙人民医院收治的行经脐单孔腹腔镜穿孔修补术的老年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108例... 目的:探讨倒刺线在经脐单孔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中治疗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石龙人民医院收治的行经脐单孔腹腔镜穿孔修补术的老年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108例的临床资料,按照穿孔缝线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普通可吸收缝线修补穿孔(n=57例),观察组采用倒刺线缝合修补穿孔(n=51例)。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指标、疼痛指标、术后1个月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肠道屏障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穿孔缝合时间和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5),但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术后疼痛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术后肠道屏障功能指标血浆D-乳酸(D-Lac)、二胺氧化酶(DAO)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穿孔修补术使用倒刺线缝合老年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能够一定程度降低腹腔镜下穿孔的缝合难度,并且可显著减少缝合和手术时间,从而加快肠道功能恢复,提高术后康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倒刺缝线 经脐单孔腹腔镜穿孔修补术 老年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临床疗效 肠道屏障功能
原文传递
单向免打结倒刺缝线双层连续缝合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2
作者 李伟 张开颜 +2 位作者 陈斌 刘荣福 邢金春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4-38,共5页
目的探讨双层连续免打结缝合,单层连续免打结缝合与单层间断缝合在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 2011年1月-2015年1月93例肾肿瘤患者接受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所有手术均为同一术者完成。术中依据手术创面缝合方法分为3组。单层... 目的探讨双层连续免打结缝合,单层连续免打结缝合与单层间断缝合在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 2011年1月-2015年1月93例肾肿瘤患者接受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所有手术均为同一术者完成。术中依据手术创面缝合方法分为3组。单层间断组22例,采用单层间断8字缝合,肿瘤床同时填塞止血纱布卷。单层连续组28例,采用单层可吸收缝线免打结连续缝合,应用Hem-o-loc替代打结。双层连续组共43例,为双层免打结可吸收单向倒刺缝线连续缝合。比较3组患者手术时间、围手术期结果和围手术期并发症等情况差异。结果 93例患者无中转开放,5例术中转为根治性手术。3组除肿瘤大小有差别外,性别、年龄和部位无差别。单层间断组,单层连续组,双层连续组手术时间分别为(94.00±19.00)min vs(85.00±14.00)min vs(75.00±10.00)min(P<0.05),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131.00±57.00)ml vs(96.00±34.00)ml vs(76.00±22.00)ml(P<0.05)。平均肾热缺血时间3组分别为(27.30±4.90)min vs(22.60±4.20)min vs(19.90±3.80)min(P<0.05)。3组术后肠道恢复时间和术后出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层间断组、单层连续组和双层连续组术中转根治术分别为3、1和1例。术后尿瘘分别为3、1和0例。术后血肿形成分别为3、1和1例。均给予保守治疗后治愈出院。结论免打结可吸收倒刺缝线双层连续缝合可减少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热缺血时间,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部分切除 倒刺缝合 热缺血时间 免打结
下载PDF
新型倒刺缝线与普通缝线在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中应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徐维锋 李汉忠 +2 位作者 张玉石 张学斌 纪志刚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91-594,共4页
目的评价新型自固定倒刺缝线QUILL^TM SRS在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同一术者完成的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手术63例。男39例,女24例,年龄38~75岁。均为肾单... 目的评价新型自固定倒刺缝线QUILL^TM SRS在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同一术者完成的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手术63例。男39例,女24例,年龄38~75岁。均为肾单发肿瘤,左侧37例,右侧26例,肿瘤最大径1.5~4.5cm。根据肾脏缝合器械和方法分为两组:第一组32例,采用普通可吸收缝线缝合肾实质及关闭切开的集合系统。内层缝合采用4-0可吸收缝线间断缝合、打结。外层缝合采用0号可吸收缝线配合Hem—o-lok夹防止缝线回缩。第二组31例,采用新型自固定倒刺缝线QUILL SRS,缝合过程不需打结。内层缝合采用3-0QUILL SRS连续缝合。外层缝合采用0号QUILL SRS缝线连续缝合,两端各夹一个Hem—o—lok夹。两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肿瘤大小、左右侧、肿瘤R.E.N.A.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每例的肾脏热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住院时间,比较两组间数据。结果63例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或切除肾脏病例。两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40.6±67.7)、(122.6±57.5)ml,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6.9±0.8)、(6.7±0.7)d,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肾脏热缺血时间分别为(26.7±4.0)、(22.2±3.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第一组有1例术后出血,经介入肾动脉造影+超选择性栓塞治愈,第二组无术后出血病例。结论新型QUILL SRS缝线在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安全、有效,简化了操作,降低了手术难度。与传统肾脏缝合方法相比,明显缩短了肾脏热缺血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倒刺缝线 免打结 肾部分切除术 腹腔镜
原文传递
倒刺缝合线联合“2+1”缝合技术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18
4
作者 曲发军 张向民 +7 位作者 叶剑青 干思舜 储传敏 王磊 田毅君 杨炜 黄海 崔心刚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8年第2期123-126,共4页
目的:总结倒刺缝线联合"2+1"缝合技术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经验。方法:于86例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应用倒刺缝线联合"2+1"缝合技术。肿瘤最大径平均(3.8±1.2)cm,R.E.N.A.L评分平均(7.5±1.1)分。... 目的:总结倒刺缝线联合"2+1"缝合技术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经验。方法:于86例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应用倒刺缝线联合"2+1"缝合技术。肿瘤最大径平均(3.8±1.2)cm,R.E.N.A.L评分平均(7.5±1.1)分。其中20例经腹腔入路,66例经腹膜后入路。术中常规分离出肾动脉备用,切除肿瘤前阻断肾动脉,切除肿瘤后电凝创面初步止血,用V-Loc倒刺线缝合内层髓质创面,再用Quill倒刺线自上而下缝合肾脏皮质创面,开放肾血流,最后用Quill倒刺线自下而上加固缝合皮质创面。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一例中转开放。热缺血时间平均(18.1±4.2)min,术中出血量平均(38.5±6.8)ml。术后未出现严重出血等并发症。患肾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应用倒刺缝线联合"2+1"缝合技术可较好地完成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的缝合操作,既能保证缝合效果的确切性,减少术中、术后发生创面出血的可能性,又能缩短肾脏热缺血时间,利于术后患肾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肾部分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倒刺缝合线 2+1缝合技术
下载PDF
埋线提升术在面部年轻化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4
5
作者 张瑞昌 舒茂国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8年第5期153-157,共5页
人体衰老常伴随皮肤质地改变、脂肪萎缩、面部软组织体积及弹性的改变等,因而导致面部皮肤松垂及皱纹形成等外部特征即为面部老化。传统的面部年轻化方法包括各种手术及非手术方法,自Sulamanidze在上世纪末提出埋线提升面部年轻化的治... 人体衰老常伴随皮肤质地改变、脂肪萎缩、面部软组织体积及弹性的改变等,因而导致面部皮肤松垂及皱纹形成等外部特征即为面部老化。传统的面部年轻化方法包括各种手术及非手术方法,自Sulamanidze在上世纪末提出埋线提升面部年轻化的治疗理念后,该方法在临床迅速推广应用,同时在其疗效及安全性方面也备受争议。本文就埋线提升面部年轻化的历史、材料、疗效及并发症等方面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线提升 面部年轻化 线雕 倒刺线 PPDO
下载PDF
改良双向套管针U形埋线悬吊术在面部提升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6
作者 曹道明 林博杰 +1 位作者 邹方 殷国前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7年第8期42-45,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双向套管针,以U形皮下埋线高位悬吊术行面部提升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37例面部皮肤软组织松弛患者,均采用自制的双向套管针,使用聚对二氧环己酮(poly-para-dioxanone,PPDO)锯齿状缝线在面部皮下作U形埋置,高位悬吊向...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双向套管针,以U形皮下埋线高位悬吊术行面部提升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37例面部皮肤软组织松弛患者,均采用自制的双向套管针,使用聚对二氧环己酮(poly-para-dioxanone,PPDO)锯齿状缝线在面部皮下作U形埋置,高位悬吊向上提拉表浅肌肉腱膜系统(superficial muscular aponeurotic system,SMAS)组织,对患者手术前、后面部松弛下垂改善程度、术后愈合情况、有无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本组37例患者术后即刻均可见面部松弛明显改善,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未见患者有血肿、感染和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总有效率为100%,患者满意率达86.49%。结论:双向套管针U形埋线高位提升术相较于目前同类面部埋线提升术,具有悬吊位置高、固定点牢固、埋线分布均匀、提升范围大、提升力强、可灵活调整等优势,适宜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套管针 锯齿状缝线 U形埋线 SMAS 面部提升
下载PDF
倒刺缝线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加固吻合口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1
7
作者 骆洋 俞旻皓 +4 位作者 陈建军 秦骏 秦绍岚 黄轶洲 钟鸣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205-1210,共6页
目的探讨倒刺缝线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加固吻合口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18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收治的215例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122例,女93例;年龄为(62... 目的探讨倒刺缝线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加固吻合口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18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收治的215例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122例,女93例;年龄为(62.3±0.7)岁,年龄范围为20~75岁。215例患者中,86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采用倒刺缝线缝合吻合口,设为倒刺缝线组;129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吻合口未行任何加固缝合,设为传统组。观察指标:(1)术中情况。(2)术后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吻合口愈合以及通畅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9年5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结果(1)术中情况:两组患者均完成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无中转开腹。倒刺缝线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吻合口距齿状线距离、辅助切口长度分别为(127±9)mL、(160.2±3.8)min、(3.56±0.15)cm、(4.12±0.11)cm;传统组上述指标分别为(114±6)mL、(128.9±2.4)min、(3.67±0.12)cm、(4.25±0.09)cm。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3,P<0.05),其余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32,0.61,0.94,P>0.05)。(2)术后情况:倒刺缝线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72.5±2.2)h、(8.1±0.5)d,传统组上述指标分别为(76.2±1.7)h,(8.0±0.5)d,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33,0.87,P>0.05)。(3)随访情况:21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1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8个月。倒刺缝线组患者术后吻合口漏、尿潴留、伤口感染、肠梗阻、术后6个月排便功能障碍例数分别为2、5、6、4、3例,而传统组上述指标分别为13、15、1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治疗 消化道重建 倒刺缝线 吻合口漏 腹腔镜检查
原文传递
单向倒刺可吸收缝线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9
8
作者 林广荣 徐志杰 +4 位作者 陈维荣 蔡高阳 郑培鸿 李彦冲 林凯煌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2017年第6期418-421,共4页
目的探讨单向倒刺可吸收缝线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行TAPP患者67例,其中32例使用单向倒刺可吸收缝线缝合为倒刺线组,采用传统可吸收... 目的探讨单向倒刺可吸收缝线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行TAPP患者67例,其中32例使用单向倒刺可吸收缝线缝合为倒刺线组,采用传统可吸收线缝合35例为传统缝线组,比较两组缝合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手术,无中转开腹情况,术中未出现相关并发症。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倒刺线组术中缝合时间(6.72±2.80)min、手术时间(63.00±5.44)min均短于传统缝线组的(15.04±1.19)min、(78.18±6.44)min,且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372,、15.572,均P<0.01)。所有患者出院后复查腹股沟区超声均未见复发,亦未诉特殊不适。结论单向倒刺可吸收缝线在TAPP中的应用安全、有效,可缩短腹膜缝合时间及手术用时间,降低术中腹腔镜下腹膜缝合难度,缩短手术学习曲线,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腹股沟 缝线 倒刺线
原文传递
新型倒刺缝线在髋膝关节置换深层组织缝合中的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赵恒 殷庆丰 +3 位作者 刘文广 刘胜厚 肖士鹏 王韶进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3-56,共4页
目的探索髋膝关节置换术切口闭合中,新型倒刺缝线是否比传统缝线更加高效安全。方法采用前瞻对照研究,选取计划行全关节置换(TJA)患者64例,其中全髋关节置换(THA)35例,全膝关节置换(TKA)29例。将患者按照住院号奇偶分为倒刺缝线组和传... 目的探索髋膝关节置换术切口闭合中,新型倒刺缝线是否比传统缝线更加高效安全。方法采用前瞻对照研究,选取计划行全关节置换(TJA)患者64例,其中全髋关节置换(THA)35例,全膝关节置换(TKA)29例。将患者按照住院号奇偶分为倒刺缝线组和传统缝线组,并由专人记录切口长度和切口闭合时间。倒刺缝线组,2号双向倒刺线连续缝合深筋膜,0号连续缝合皮下组织层。传统缝线组:采用1号可吸收缝线间断缝合深筋膜;采用0号间断缝合皮下脂肪层。分别于术后2、6周及3个月进行随访,评估刀口情况并记录切口并发症。结果两组在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长度无明显差异(P=0.74)。倒刺缝线组切口关闭时间明显小于传统缝线组(P<0.001),深部组织缝合速度(时间/长度)倒刺缝线组优于传统缝线组(P<0.001)。两组均未发生切口感染、裂开等严重并发症,两组轻微切口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结论与传统缝线相比,新型倒刺缝线可使髋膝关节置换切口闭合更加高效,且不增加切口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倒刺缝线 全髋关节置换 全膝关节置换 深层组织缝合 并发症
原文传递
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术三种胆管缝合方式胆漏风险比较的网状Meta分析
10
作者 滕跃 纪道林 +2 位作者 任稣萍 裴宏宇 谭刚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14-220,共7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一期缝合术(primary duct closure,PDC)中倒刺线缝合(barbed suture,BS)、可吸收缝线连续缝合(continuous su⁃ture,CS)及可吸收缝线间断缝合(interrup...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一期缝合术(primary duct closure,PDC)中倒刺线缝合(barbed suture,BS)、可吸收缝线连续缝合(continuous su⁃ture,CS)及可吸收缝线间断缝合(interrupted suture,IS)三种缝合方式间胆漏发生率和胆管缝合时间的差异。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及万方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利用Review Manager 5.4.1和GeMTC 0.14.3软件进行直接Meta分析和网状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队列研究13项,随机对照研究1项以及半随机对照研究1项,合计纳入1569例患者。网状Meta分析显示在胆漏发生率方面,BS与CS胆漏发生率低于IS[BS⁃IS:OR=0.32(0.16,0.62),P<0.05][CS⁃IS:OR=0.37(0.14,0.94),P<0.05],BS与CS间无差异[OR=0.86(0.35,2.02),P>0.05]。概率排序结果表明胆漏发生率BS<CS<IS。在胆管缝合时间方面,BS胆管缝合时间短于IS[MD=-15.12(-22.06,-8.21),P<0.05],但BS与CS、CS与IS间均无差异[BS⁃CS:MD=-7.24(-15.32,0.75),P>0.05][CS⁃IS:MD=-7.84(-17.51,1.41),P>0.05],概率排序结果表明胆管缝合时间BS<CS<IS。结论BS与CS在预防术后胆漏方面较IS更安全;同时BS在减少胆管缝合时间方面优于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 倒刺线缝合 连续缝合 间断缝合 网状Meta分析
原文传递
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中双针倒刺缝合法行膀胱尿道吻合术后早期尿控恢复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家兴 张琦 +1 位作者 谢剑伟 殷波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0年第10期1703-1706,共4页
目的:分析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膀胱尿道吻合中采用双针倒刺缝合法对术后早期尿控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月我科40例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资料,膀胱尿道吻合采用双针倒刺缝合组21例,单针连续缝合组19例,均由同... 目的:分析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膀胱尿道吻合中采用双针倒刺缝合法对术后早期尿控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月我科40例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资料,膀胱尿道吻合采用双针倒刺缝合组21例,单针连续缝合组19例,均由同一位有经验的主任医师完成手术,统计分析患者一般资料、手术及术后相关资料。结果:40例均无中转开放,术中输血2例(单针连续缝合组),术后尿漏2例(各1例),均保守治疗治愈。术后尿道狭窄2例(各1例),均予扩张治疗。两组年龄、体质指数(BMI)、前列腺体积、术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病理Gleason评分及术后尿管留置时间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膀胱尿道吻合时间及住院天数上,双针倒刺缝合组明显少于单针连续缝合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术后尿控率上,双针倒刺缝合组在术后1个月、3个月尿控率分别为48%、81%,明显优于单针连续缝合组的1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6个月及12个月尿控率,双针倒刺缝合组为90%、100%,单针连续缝合组为84%、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双针倒刺缝合行膀胱尿道吻合在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中安全可行,有助于术后早期尿控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前列腺癌根治术 尿控 倒刺缝合 膀胱尿道吻合
下载PDF
胸腔镜下可吸收倒刺线连续缝合免打结膈肌折叠术治疗膈膨升 被引量:6
12
作者 苏云天 金鑫 +4 位作者 郭司远 彭金鹏 吴春 潘征夏 李勇刚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11-315,共5页
目的总结胸腔镜下用倒刺线连续缝合免打结方法行膈肌折叠术治疗儿童膈膨升的经验及疗效,探讨该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胸心外科的接受胸腔镜下倒刺线连续缝合膈肌折叠术32例患... 目的总结胸腔镜下用倒刺线连续缝合免打结方法行膈肌折叠术治疗儿童膈膨升的经验及疗效,探讨该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胸心外科的接受胸腔镜下倒刺线连续缝合膈肌折叠术32例患儿临床资料。本组男25例,女7例;年龄1 d至13岁(中位年龄15个月);体重2.1~30.2 kg(中位体重10 kg)。右侧膈膨升22例,左侧膈膨升10例,术前胸部X线片示膈面抬高2~5个肋间。结果32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83.0±29.5)min,范围25~165 min;术中出血量为(3.0±3.6)ml,范围0~10 ml;术后住院时间为(10.1±3.5)d,范围6~19 d;胸腔引流量为(161±148)ml,范围0~600 ml;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为(5.9±3.4)d,范围0~14 d;术后疼痛评分为(0.3±0.6)分,范围0~2分;术后膈顶下移(2.2±0.9)个肋间,范围1~4个肋间。随访时长为(20.6±8.2)个月,范围12~36个月,所有病例随访期间均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及膈膨升复发。结论倒刺线连续缝合膈肌折叠能避免胸腔镜下普通缝线缝合过程中存在的膈肌回缩张力和缝线打结,最大限度简化了手术操作,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切口美观和效果确切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膈肌 膈膨升 倒刺线 连续缝合 儿童
原文传递
倒刺缝线用于髋膝关节置换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占紫龙 辛扬眉 +1 位作者 李慧敏 孙长鲛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0期2375-2382,共8页
目的评估倒刺缝合线在初次髋、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进行荟萃分析,在包括Web of Science、Embase、PubMed、Cochrane Controlled TriMs Register、Cochrane Library、Highwire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 目的评估倒刺缝合线在初次髋、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进行荟萃分析,在包括Web of Science、Embase、PubMed、Cochrane Controlled TriMs Register、Cochrane Library、Highwire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万方数据库在内的文献数据库中搜索对比倒刺线和传统缝线在全髋或全膝关节置换中应用对比的随机对照试验,截止日期为2019年1月.最后,11篇文章(12项RCT研究)1 629例髋关节或膝关节置换术纳入本研究.采用Review Manager软件对荟萃分析进行评估.结果与常规缝合相比,倒刺线伤口缝合时间要更短(P<0.001),发生瘀斑和针刺伤的风险更低(均P<0.05).两组在总的伤口相关并发症,包括浅表感染、缝线脓肿、水疱、渗出、缝线断裂和术后6周膝关节运动范围及膝关节评分(KSS)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根据现有Ⅰ级证据,免打结倒刺缝线可能是初次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伤口闭合的更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全髋关节置换术 缝线 倒刺线 伤口相关并发症
原文传递
基于PDCA循环法的医用缝线使用管理 被引量:4
14
作者 魏安海 杨利 +3 位作者 曹珍珍 胡婧 张和华 刘相花 《中国医疗设备》 2022年第7期103-105,119,共4页
目的运用PDCA循环法对医用缝线的使用进行持续改进,确保临床合理使用医用缝线。方法利用鱼骨图分析医用缝线使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管控措施,并分析相应管控效果。结果运用PDCA循环法管控后,2021年缝线使用总金额同比2019年、202... 目的运用PDCA循环法对医用缝线的使用进行持续改进,确保临床合理使用医用缝线。方法利用鱼骨图分析医用缝线使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管控措施,并分析相应管控效果。结果运用PDCA循环法管控后,2021年缝线使用总金额同比2019年、2020年降幅均值为47.58%,其中倒刺线金额降幅均值为80.35%,2021年缝线月台均出库金额同比2019、2020年降幅均值为60.25%,其中倒刺线月台均出库金额降幅均值为85.06%,管控前后缝线月台均出库金额和倒刺线月台均出库金额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P<0.001,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运用PDCA循环法进行医用缝线的使用管控,有利于促进医用耗材的合理使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缝线 PDCA循环法 使用管理 倒刺线
下载PDF
探讨膝关节置换术的组织缝合中倒刺线的应用效果
15
作者 户文耀 《中外医疗》 2023年第2期73-76,89,共5页
目的研究膝关节置换术组织缝合中应用倒刺线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月—2021年9月于江苏省邳州市人民医院行膝关节置换术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与研究组(30例),均行膝关节置换术,组织缝合中对照组... 目的研究膝关节置换术组织缝合中应用倒刺线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月—2021年9月于江苏省邳州市人民医院行膝关节置换术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与研究组(30例),均行膝关节置换术,组织缝合中对照组行常规缝合,研究组行倒刺线缝合,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缝合满意度、缝合效果、膝关节功能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5,P<0.05);研究组切口缝合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切口疤痕宽度较对照组更短(t=27.179、26.505、17.832,P<0.05);研究组术后14 d KSS膝关节评分、KSS膝关节功能评分较对照组更高(t=7.859、8.079,P<0.05);研究组缝合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66,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4,P<0.05)。结论膝关节置换术组织缝合中应用倒刺线,可缩短切口愈合时间,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并减少并发症,促进缝合满意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术 倒刺线 组织缝合 应用效果 缝合满意度 髋关节功能 切口愈合
下载PDF
双向倒刺可吸收自封缝合线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侯文杰 徐建英 +3 位作者 陈洁 李珉 周影 陈友国 《新医学》 2016年第10期695-698,共4页
目的探讨双向倒刺可吸收自封缝合线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价值,评价其在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196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患者术中使用的缝合线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98例患者使... 目的探讨双向倒刺可吸收自封缝合线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价值,评价其在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196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患者术中使用的缝合线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98例患者使用常规缝合线(1号VICRYL线),B组98例患者使用双向倒刺可吸收自封缝合线(1号QUILLTMSRS),观察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血红蛋白等指标的差异。结果与A组患者比较,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血红蛋白较高(P均<0.05);2组患者的术后发热率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患者在术后均未出现粘连性肠梗阻及继发性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中,使用双向倒刺可吸收自封缝合线缝合瘤腔创面可在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同时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倒刺缝合线 腹腔镜 子宫肌瘤
下载PDF
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复杂性肾肿瘤中倒刺缝合对热缺血时间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建舟 罗晓辉 +2 位作者 门群利 郑超 巨育泉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6年第8期627-630,共4页
目的:探讨倒刺缝合在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复杂性肾肿瘤中对热缺血时间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62例接受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复杂性肾肿瘤(R.E.N.A.L评分≥7分)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肾脏缝合方法分为倒刺组(n=28)与传统组... 目的:探讨倒刺缝合在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复杂性肾肿瘤中对热缺血时间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62例接受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复杂性肾肿瘤(R.E.N.A.L评分≥7分)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肾脏缝合方法分为倒刺组(n=28)与传统组(n=34)。对比两组患者的热缺血时间、手术时间、缝合时间、出血量、输血率、并发症及肾功能变化等资料。结果:倒刺组热缺血时间、手术时间、缝合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个月,术后血清肌酐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倒刺缝合对于腹腔镜下复杂性肾肿瘤患者行肾部分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利于缩短肾热缺血时间,提高手术效率,减少术后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保留肾单位手术 腹腔镜检查 倒刺缝合 热缺血时间 并发症
下载PDF
倒刺缝线在妇科腔镜手术中应用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郑祥钦 林元 +1 位作者 张宇龙 颜明星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26-930,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倒刺缝线在妇科腔镜手术中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 Med、EMBASE、CBM、CNKI、VIP和万方,均截至2014年9月。全面收集倒刺缝线在妇科腔镜手术中应用的临床试验,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 目的系统评价倒刺缝线在妇科腔镜手术中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 Med、EMBASE、CBM、CNKI、VIP和万方,均截至2014年9月。全面收集倒刺缝线在妇科腔镜手术中应用的临床试验,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提取数据,评价研究质量,并采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合并分析。结果共纳入5项研究,包括23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倒刺缝合子宫肌壁时间明显减少了子宫肌壁缝合时间[MD=-5.90,95%CI(-7.70,-4.10)]和术中出血量[MD=-0.47,95%CI(-0.85,-0.08)],降低手术难度[MD=-2.24,95%CI(-3.02,-1.47)]。而在阴道残端时间[MD=-2.95,95%CI(-6.93,1.03)]和总的手术时间[MD=-4.26,95%CI(-10.11,1.58)],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安全性方面,倒刺缝线和普通缝线相比未增加任何不良反应的风险。结论倒刺缝线可以明显减少子宫肌壁缝合时间,减少术中失血量以及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难度,同时未增加并发症的风险。而对于其是否可以减少阴道残端的缝合时间,仍需要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倒刺缝线 妇科手术 META分析
下载PDF
单向可吸收倒刺线与PDS-Ⅱ缝线在腹腔镜胰十二脂肠切除术胆肠吻合中的应用及对比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丁兵 万文武 +1 位作者 蒋辉 张瑜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9期524-527,532,共5页
目的探讨单向可吸收倒刺线与PDS-Ⅱ缝线在腹腔镜胰十二脂肠切除术胆肠吻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行腹腔镜胰十二脂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患者胆肠... 目的探讨单向可吸收倒刺线与PDS-Ⅱ缝线在腹腔镜胰十二脂肠切除术胆肠吻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行腹腔镜胰十二脂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患者胆肠吻合时采用单向可吸收倒刺线,设为倒刺线组;另30例患者胆肠吻合时采用PDS-Ⅱ缝线,设为PDS-Ⅱ组。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肝总管直径、胆肠吻合口内径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1)术中情况:两组患者均完成腹腔镜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胆肠吻合均采用横结肠后Roux-en-Y吻合方式,均未放置T管引流,无姑息性胆肠吻合减黄。与PDS-Ⅱ组比较,倒刺线组胆肠吻合手术时间缩短[(13.2±8.1)min vs(15.8±7.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中出血量[(80±8)mL vs(94±5)mL]、肝总管直径[(1.5±0.6)cm vs(1.3±0.8)cm]、胆肠吻合口内径[(1.3±0.8)cm vs(1.1±0.6)cm],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情况:与PDS-Ⅱ组比较,倒刺线组患者术后胆漏[0例(0)vs 3例(10%)]、术后胆肠吻合口后方引流管拔出时间[(3.8±0.9)d vs(7.2±0.3)d]、术后住院时间[(7.8±0.9)d vs(10.2±0.6)d]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随访情况:6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8个月,与PDS-Ⅱ组比较,倒刺线组患者术后胆肠吻合口狭窄[2例(6.7%)vs 5例(16.7%)]和狭窄胆肠吻合口拆除再吻合发生率下降[0例(0)vs 3例(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反流性胆道感染发生率[2例(6.7%)vs 3例(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向可吸收倒刺线在腹腔镜胰十二脂肠切除术胆肠吻合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能够减少胆肠吻合口狭窄及胆漏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胰十二脂肠切除 胆肠吻合 倒刺线 PDS-Ⅱ缝线 术后胆漏
下载PDF
Hybrid 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 for ileocecal resection 被引量:2
20
作者 Satoru Takayama Masayasu Hara +1 位作者 Mikinori Sato Hiromitsu Takeyam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SCIE CAS 2012年第2期41-44,共4页
Although laparoscopic colectomy is commonly performed around the world,an operative wound formed during the surgery is large but not sufficient enough to convert for the majority of open surgery.Thus,a certain sized ... Although laparoscopic colectomy is commonly performed around the world,an operative wound formed during the surgery is large but not sufficient enough to convert for the majority of open surgery.Thus,a certain sized skin incision is required to remove the resected colon.Here we report the case of a pure laparoscopic ileocecal resection which involves transanal specimen extraction.We present a case characterized by a laterally spreading type of tumor of the cecum.We performed a pure laparoscopic ileocecal resection and the resected specimen was removed transanally using colonoscopy.Intracorporeal functional anastomosis was then performed using a flexible linear stapling device under supporting barbed suture traction.The patient was discharged without complications on postoperative day 4.Laparoscopic colectomy performed with minimal incision could essentially increase the usage of this surgical technique.Although our method is restricted to flat or small lesions,we think it is a feasible and realistic solution for minimization of operative invasion because it involves specimen extraction through a natural orif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PAROSCOPIC ileocecal RESECTION 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 Transanus barbed sutur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