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宝藿苷-Ⅰ对人食管癌细胞Eca-109 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8
1
作者 刘晓霞 张永泽 +3 位作者 李振红 李菊梅 陈剑华 单保恩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4-126,共3页
目的研究香加皮中提取的宝藿苷-Ⅰ对人食管癌细胞Eca-109的抑制作用及其对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 RT-PCR技术检测不同质量浓度宝藿苷-Ⅰ作用48 h后,细胞β-catenin、Cyclin D1、Survivin m RNA表达的变化,采用流式细... 目的研究香加皮中提取的宝藿苷-Ⅰ对人食管癌细胞Eca-109的抑制作用及其对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 RT-PCR技术检测不同质量浓度宝藿苷-Ⅰ作用48 h后,细胞β-catenin、Cyclin D1、Survivin m RNA表达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Eca-109细胞β-catenin、Cyclin D1、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宝藿苷-I(25、50μg/mL)作用48 h后,Eca-109细胞β-catenin、Cyclin D1、Survivi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1),12.5μg/mL处理组细胞的β-catenin、Cyclin D1、Survivin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宝藿苷-I可能通过下调β-catenin、Cyclin D1、Survivin mRNA及其蛋白表达,影响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发挥抑制Eca-109细胞增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加皮 宝藿苷- 食管癌 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 ECA-109细胞
原文传递
香加皮单体成分宝藿苷I对食管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王丽芳 单保恩 +2 位作者 刘丽华 任凤芝 单铁强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3-126,共4页
目的:研究香加皮单体成分宝藿苷Ⅰ在体内外对人食管癌细胞Eca109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柱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等逐步分离法对香加皮抗肿瘤活性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应用薄层层析和电喷质谱分析进行成分鉴定;采用... 目的:研究香加皮单体成分宝藿苷Ⅰ在体内外对人食管癌细胞Eca109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柱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等逐步分离法对香加皮抗肿瘤活性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应用薄层层析和电喷质谱分析进行成分鉴定;采用MTT法分析不同浓度宝藿苷Ⅰ对食管癌细胞株Eca109增殖的抑制作用;应用FCM分析细胞周期变化和凋亡率变化;皮下注射Eca109细胞建立裸鼠移植瘤动物模型,通过肌肉注射给药检测宝藿苷Ⅰ的体内抗肿瘤效果;Western印迹法检测移植瘤组织凋亡相关基因survivin的表达变化。结果:宝藿苷Ⅰ可明显抑制Eca109细胞的增殖(P<0.05),并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经宝藿苷Ⅰ作用48h后,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12.5、25.0和50.0μg/mL),Eca109细胞G0/G1期明显增加(P<0.05),S期和G2/M期细胞明显减少(P<0.05);经宝藿苷Ⅰ作用后,Eca109细胞的凋亡率随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24、48和72h)和宝藿苷浓度的增加(0、12.5、25.0和50.0μg/mL)而明显升高(P<0.01);Eca109裸鼠移植瘤经宝藿苷Ⅰ(15mg/kg)治疗后,肿瘤生长受到明显抑制(P<0.01),生长抑制率达(60.9±0.16)%;survivin的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香加皮单体成分宝藿苷Ⅰ不仅在体外对Eca109细胞的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体内也有较好的抗食管癌效果。其抗瘤机制可能与阻滞Eca109细胞周期发展和诱导凋亡相关基因survivin的表达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模型 动物 细胞 ECA109 香加皮 宝藿苷
下载PDF
宝藿苷-Ⅰ对人食管癌细胞Eca-109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刘晓霞 刘红珍 +2 位作者 陈剑华 陈育民 单保恩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590-1593,共4页
目的研究香加皮中宝藿苷-Ⅰ对人食管癌细胞Eca-109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分析不同质量浓度宝藿苷-Ⅰ(12.5、25、50μg/mL)分别作用24、48、72h后,对Eca-109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分析宝藿苷-Ⅰ对Eca-109细胞周... 目的研究香加皮中宝藿苷-Ⅰ对人食管癌细胞Eca-109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分析不同质量浓度宝藿苷-Ⅰ(12.5、25、50μg/mL)分别作用24、48、72h后,对Eca-109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分析宝藿苷-Ⅰ对Eca-109细胞周期的影响;RT-PCR技术检测宝藿苷-Ⅰ对Eca-109细胞Cyclin B1mRNA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宝藿苷-Ⅰ对Eca-109细胞Cyclin B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25、50μg/mL宝藿苷-Ⅰ均可明显抑制Eca-109细胞的增殖(P<0.05),作用48h的IC50为24.8μg/mL。25、50μg/mL宝藿苷-Ⅰ作用48h后,随宝藿苷-Ⅰ质量浓度的增加,Eca-109细胞的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下降,G2/M期细胞比例明显提高,细胞的Cyclin B1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香加皮宝藿苷-Ⅰ可抑制Eca-109细胞增殖,使细胞周期阻滞,该作用可能与下调细胞Cyclin B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加皮 宝藿苷- 食管癌 细胞周期 CYCLIN B1
原文传递
万山淫羊藿的化学成分(Ⅱ) 被引量:7
4
作者 李文魁 郭宝林 +3 位作者 吕木坚 潘景岐 张如意 肖培根 《西北药学杂志》 CAS 1997年第1期10-12,共3页
从万山淫羊藿(EpimediumwanshanenseS.ZHeetGuo)全草中分离得到6个成分,经化学与光谱方法鉴定为胡萝卜甙(daucosterol)、宝藿甙-I(baohuoside-I)、淫羊藿次甙-I(karisid-I)、槲皮素(quercetin)、淫羊藿次甙-C(epimedoside-... 从万山淫羊藿(EpimediumwanshanenseS.ZHeetGuo)全草中分离得到6个成分,经化学与光谱方法鉴定为胡萝卜甙(daucosterol)、宝藿甙-I(baohuoside-I)、淫羊藿次甙-I(karisid-I)、槲皮素(quercetin)、淫羊藿次甙-C(epimedoside-C)和淫羊藿甙(icariin),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山淫羊藿 化学成分 淫羊藿甙
下载PDF
香加皮宝藿苷-I对人食管癌细胞Eca-109侵袭力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刘晓霞 李菊梅 +3 位作者 陈剑华 姚艳冰 王晓华 陈育民 《当代医学》 2011年第31期3-5,共3页
目的探索宝藿苷-I对人食管癌细胞Eca-109侵袭力及TFPI-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12.5、25、50μg/ml浓度的宝藿苷-I处理Eca-109细胞48h,分别采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RT-PCR法检测细胞TFPI-2mRNA表达水平以及Westernblot... 目的探索宝藿苷-I对人食管癌细胞Eca-109侵袭力及TFPI-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12.5、25、50μg/ml浓度的宝藿苷-I处理Eca-109细胞48h,分别采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RT-PCR法检测细胞TFPI-2mRNA表达水平以及Westernblot法检测TFPI-2蛋白表达水平等。结果 12.5、25、50μg/ml宝藿苷-I均可抑制人食管癌细胞Eca-109的侵袭力并能上调TFPI-2mRNA及蛋白的表达,25、50μg/ml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宝藿苷-I能抑制人食管癌细胞Eca-109的侵袭力,可能与上调TFPI-2基因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藿苷- 食管癌 ECA-109 侵袭 TFPI-2 MRNA 蛋白
下载PDF
香加皮宝霍甙-Ⅰ诱导人食管癌细胞Eca-109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刘晓霞 单保恩 +2 位作者 陈育民 任风芝 商晓辉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08年第6期445-448,共4页
背景与目的:研究香加皮宝霍甙-Ⅰ诱导人食管癌细胞Eca_109的凋亡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材料与方法:采用MTT法分析不同浓度(12.5、25、50μg/ml)宝霍甙-Ⅰ分别作用Eca_109细胞24h、48h、72h后,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经不同浓度(12.5、25、50... 背景与目的:研究香加皮宝霍甙-Ⅰ诱导人食管癌细胞Eca_109的凋亡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材料与方法:采用MTT法分析不同浓度(12.5、25、50μg/ml)宝霍甙-Ⅰ分别作用Eca_109细胞24h、48h、72h后,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经不同浓度(12.5、25、50μg/ml)宝霍甙-Ⅰ作用Eca-109细胞48h后,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率及凋亡相关蛋白Survivin的表达;用透射电镜观察凋亡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用RT-PCR技术检测SurvivinmRNA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宝霍甙-Ⅰ均可明显抑制Eca-109细胞的增殖(P均<0.05)且随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增强,作用48h后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24.8μg/ml。不同浓度宝霍甙-Ⅰ作用48h后,均可诱导Eca_109细胞凋亡,50μg/ml时细胞凋亡率达55.26,且导致Eca-109细胞发生凋亡特征性超微结构改变,并使Eca-109细胞Survivin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香加皮宝霍甙-Ⅰ可抑制Eca-109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该作用可能与下调细胞Survivin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香加皮宝霍甙- 细胞凋亡 基因表达
下载PDF
香加皮宝藿苷-Ⅰ抑制结肠癌细胞株SW480和RKO的恶性表型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晓华 李晓亚 +1 位作者 白函瑜 霍炳杰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28-234,共7页
目的:探讨香加皮宝藿苷-Ⅰ对人结肠癌细胞株SW480和RKO增殖、侵袭、迁移和凋亡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的探讨。方法:用不同质量浓度(0、5、10、20μg/ml)的香加皮宝藿苷-Ⅰ溶液分别处理结肠癌细胞株SW480和RKO,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 目的:探讨香加皮宝藿苷-Ⅰ对人结肠癌细胞株SW480和RKO增殖、侵袭、迁移和凋亡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的探讨。方法:用不同质量浓度(0、5、10、20μg/ml)的香加皮宝藿苷-Ⅰ溶液分别处理结肠癌细胞株SW480和RKO,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通过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通过Transwell方法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C-PARP、Bcl-2与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通过RNA-seq检测分析香加皮宝藿苷-Ⅰ对SW480细胞转录组的影响及其可能影响的信号通路。结果:香加皮宝藿苷-Ⅰ能抑制SW480和RKO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并且能够诱导细胞凋亡和阻滞于细胞G0/G1期。香加皮宝藿苷-Ⅰ处理可上调SW480和RKO细胞株中C-PARP与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RNA-seq数据分析显示,SW480细胞DNA复制及ERBB信号通路等相关基因的转录都受到香加皮宝藿苷-Ⅰ的影响。结论:香加皮宝藿苷-Ⅰ通过影响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细胞DNA复制和ERBB信号通路来诱导细胞凋亡和细胞G0/G1期阻滞,进而抑制人结肠癌细胞株SW480和RKO的恶性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SW480细胞 RKO细胞 宝藿苷- 恶性表型 DNA复制 ERBB通路
下载PDF
香加皮宝霍甙-Ⅰ抑制人食管癌细胞增殖的机制 被引量:2
8
作者 赵连梅 王晓华 +4 位作者 颜晰 耿艺曼 王玲 刘丽华 单保恩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62-666,共5页
目的观察香加皮活性成分宝藿甙-Ⅰ对食管癌细胞增殖活性及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与β-catenin通路的关系。方法采用MTT法观察宝藿甙-Ⅰ对食管癌细胞Eca-109增殖活性的影响;An-nexin V/PI染色检测宝藿甙-Ⅰ对食管癌细胞凋亡的影响。RT-PCR... 目的观察香加皮活性成分宝藿甙-Ⅰ对食管癌细胞增殖活性及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与β-catenin通路的关系。方法采用MTT法观察宝藿甙-Ⅰ对食管癌细胞Eca-109增殖活性的影响;An-nexin V/PI染色检测宝藿甙-Ⅰ对食管癌细胞凋亡的影响。RT-PCR法检测宝藿甙-Ⅰ对食管癌细胞β-catenin、survivin和c-myc mRNA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食管癌细胞β-catenin、磷酸化β-catenin、survivin和c-myc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10~40μg/ml宝藿甙-Ⅰ明显降低了Eca-109细胞的增殖活性并诱导其凋亡。经宝藿甙-Ⅰ处理24 h后,β-catenin、survivin和c-myc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磷酸化的β-catenin蛋白表达升高,β-catenin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的表达均降低,且在胞核中的降低更为明显。结论香加皮宝藿甙-Ⅰ可通过调节β-catenin通路活性抑制食管癌Eca-109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藿甙- 食管癌 凋亡 β-catenin通路
下载PDF
宝藿苷-I联合5-FU对食管癌Eca-109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晓霞 郝玉拴 +3 位作者 李菊梅 刘冬青 陈剑华 姚艳冰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11年第5期367-369,373,共4页
目的:研究宝霍苷-I与5-FU联合应用对食管癌Eca-10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设联合用药组(12.5mg/L宝霍苷-I+12.5mg/L5-FU)、阴性对照组(0.1%DMSO)、25mg/L宝藿苷-I组和12.5mg/L5-FU组,共4组,每组均设3个复孔,每孔100μl... 目的:研究宝霍苷-I与5-FU联合应用对食管癌Eca-10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设联合用药组(12.5mg/L宝霍苷-I+12.5mg/L5-FU)、阴性对照组(0.1%DMSO)、25mg/L宝藿苷-I组和12.5mg/L5-FU组,共4组,每组均设3个复孔,每孔100μl(含Eca-109细胞数为1×10~4个)。作用24、48、72h时,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分别检测各组Eca-109细胞的增殖;并在作用48h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Eca-109细胞凋亡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宝霍苷-I、5-FU单用及其联合应用在24、48和72h时均可明显抑制Eca-109细胞的增殖,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应用的抑制作用显著优于单独应用(P〈0.05)。宝霍苷-I、5-FU单独及其联合作用48h后,均可诱导Eca-109细胞凋亡,均可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上调Bax蛋白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联合用药组较单独用药组作用明显(P〈0.05)。结论:宝霍苷-I与5-FU联合应用对Eca-109细胞的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有协同作用,可能与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上调Bax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霍苷-I 5-FU 增殖 细胞凋亡 BCL-2 BAX 食管癌
下载PDF
淫羊藿中活性成分的代谢产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0
作者 韩惠 单淇 +2 位作者 周福军 张新鑫 侯文彬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3年第1期78-82,共5页
淫羊藿为我国传统中药,具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的功效。淫羊藿中主要活性成分是以淫羊藿苷为代表的黄酮苷类化合物。近年来研究发现淫羊藿给药后发挥功效的物质基础主要为其活性成分的代谢产物。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对淫羊藿中活性成... 淫羊藿为我国传统中药,具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的功效。淫羊藿中主要活性成分是以淫羊藿苷为代表的黄酮苷类化合物。近年来研究发现淫羊藿给药后发挥功效的物质基础主要为其活性成分的代谢产物。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对淫羊藿中活性成分的代谢产物的研究方法及代谢产物研究进展,对进一步阐明淫羊藿药材的作用机制、研制新药具有直接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 淫羊藿苷 朝藿定A 宝藿苷 代谢产物
原文传递
RP-HPLC法同时测定不同品种淫羊藿药材中5种主要黄酮类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24
11
作者 陈彦 赵艳红 +1 位作者 贾晓斌 丁安伟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31-433,共3页
目的:建立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品种淫羊藿药材中5种主要黄酮类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Zorbax SB-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70nm,柱温为30℃,同时测定淫羊藿药材中淫羊藿苷、... 目的:建立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品种淫羊藿药材中5种主要黄酮类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Zorbax SB-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70nm,柱温为30℃,同时测定淫羊藿药材中淫羊藿苷、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宝藿苷Ⅰ的含量。结果:5种成分均能达到基线分离,线性良好。不同品种淫羊藿药材中5种主要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差别较大。结论:建议在考察淫羊藿药材的质量时,不能只考察淫羊藿苷,应建立多种黄酮类成分测定指标,以全面控制淫羊藿药材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淫羊藿 淫羊藿苷 朝藿定A 朝藿定B 朝藿定C 宝藿苷 含量
原文传递
纤维素酶转化淫羊藿苷制备宝藿苷Ⅰ的研究 被引量:21
12
作者 贾东升 贾晓斌 +3 位作者 赵江丽 施峰 蒋俊 黄洋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88-892,共5页
目的研究宝藿苷I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纤维素酶水解淫羊藿苷制备宝藿苷I,以转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考察pH值、温度、底物的浓度、酶用量、反应时间及金属离子对转化率的影响L9(34),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采用MS,1H-NMR、13C-NMR鉴定水... 目的研究宝藿苷I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纤维素酶水解淫羊藿苷制备宝藿苷I,以转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考察pH值、温度、底物的浓度、酶用量、反应时间及金属离子对转化率的影响L9(34),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采用MS,1H-NMR、13C-NMR鉴定水解产物。结果酶解反应的最适条件为温度50℃、反应介质pH 5.2醋酸-醋酸钠缓冲液,底物浓度为10 mg/mL,酶与底物质量比1∶1,反应时间48 h,钠离子、钙离子、镁离子、锌离子、对酶解反应无显著影响(P>0.05),铁离子对酶解反应有抑制作用(P<0.01);反应产物相对分子质量为514,核磁图谱证实产物为宝藿苷I。结论纤维素酶水解淫羊藿苷制备宝藿苷Ⅰ,工艺简单可靠,反应条件温和,适合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苷 宝藿苷 纤维素酶 生物转化
原文传递
不同干燥方式对淫羊藿黄酮类成分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影响 被引量:21
13
作者 王燕萍 贾旭森 +7 位作者 王艳 周静 王子夏 李雪 张菊 徐巧红 史文博 胡芳弟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4193-4200,共8页
目的比较不同干燥方式对淫羊藿黄酮类成分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优选淫羊藿的最佳干燥方式。方法分别采用冷冻干燥、阴干、微波干燥、炒干、蒸制后阴干以及不同温度(50、75、100、125、150、175、200℃)烘干的方式,制得12个样品。以... 目的比较不同干燥方式对淫羊藿黄酮类成分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优选淫羊藿的最佳干燥方式。方法分别采用冷冻干燥、阴干、微波干燥、炒干、蒸制后阴干以及不同温度(50、75、100、125、150、175、200℃)烘干的方式,制得12个样品。以淫羊藿黄酮类成分含量、醇浸出物含量、指纹图谱中共有峰峰面积与称样量的比值和(比值和)及自由基清除能力为指标进行评价。结果不同干燥方式对5种黄酮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淫羊藿苷和宝藿苷I的含量影响较大,微波干燥样品(S10)中5种黄酮总量最高;冷冻干燥样品(S8)的总黄酮含量和醇浸出物含量最高;175℃烘干样品(S6)的比值和最高;以上述4个指标进行综合评分,发现微波干燥样品(S10)的综合得分最高。自由基清除实验表明微波干燥样品(S10)的稀乙醇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强,高温烘干样品(S5~S7)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强。结论综合考虑黄酮类成分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建议淫羊藿最佳的干燥方式为微波干燥,但是微波干燥是否能用于淫羊藿工业生产的干燥步骤,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 黄酮 干燥方式 抗氧化活性 指纹图谱 冷冻干燥 微波干燥 阴干 烘干 炒干 朝藿定A 朝藿定B 朝藿定C 淫羊藿苷 宝藿苷
原文传递
多基原淫羊藿不同部位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20
14
作者 许婷 黄萌萌 +3 位作者 李瑞云 杨茹 刘丽芳 陈彦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90-196,共7页
目的对不同基原淫羊藿药材不同部位所含的黄酮类成分进行比较,为淫羊藿质量评价及药用部位的合理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采集13批淫羊藿植株地上部分,分为叶片、叶柄、茎3个部位,对其HPLC指纹图谱和朝藿定A、B、C及淫羊藿苷、宝藿苷Ⅰ5种黄... 目的对不同基原淫羊藿药材不同部位所含的黄酮类成分进行比较,为淫羊藿质量评价及药用部位的合理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采集13批淫羊藿植株地上部分,分为叶片、叶柄、茎3个部位,对其HPLC指纹图谱和朝藿定A、B、C及淫羊藿苷、宝藿苷Ⅰ5种黄酮类成分进行分析,进而采用方差分析和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并结合聚类分析(HCA)对淫羊藿叶片、叶柄和茎的含量差异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指纹图谱结果表明淫羊藿叶片中化学成分较茎及叶柄中丰富,叶柄与茎化学成分基本一致;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淫羊藿叶片中5种成分含量均显著高于叶柄及茎,甚至达到数10倍。聚类分析结果也表明叶片与叶柄及茎可明显区分开来。结论通过分析淫羊藿不同部位化学成分差异,明确了淫羊藿叶片、叶柄及茎的质量差异,为淫羊藿质量控制及药用部位的确定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 不同部位 指纹图谱 朝藿定A 朝藿定B 朝藿定C 淫羊藿苷 宝藿苷
原文传递
箭叶淫羊藿中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韩惠 单淇 +2 位作者 周福军 刘珺瑶 侯文彬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3年第3期269-273,共5页
目的分离箭叶淫羊藿中的化学成分并对8-异戊烯基黄酮类化合物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和HPLC制备色谱方法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其结构,利用MTT法对分离得到的异戊烯基黄酮类化合物... 目的分离箭叶淫羊藿中的化学成分并对8-异戊烯基黄酮类化合物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和HPLC制备色谱方法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其结构,利用MTT法对分离得到的异戊烯基黄酮类化合物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结果分离得到7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淫羊藿苷(1)、淫羊藿素(2)、宝藿苷Ⅰ(3)、去甲淫羊藿素(4)、苜蓿素(5)、淫羊藿次苷Ⅰ(6)和朝藿定C(7)。体外抗肿瘤结果表明,在0.5~100μmol/L浓度,化合物2、3、4、6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并随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更加明显,48h的IC50分别为12.43、35.44、11.53、16.31μmol/L,化合物1、7活性很弱。结论化合物3、4为首次从箭叶淫羊藿植物分离得到,化合物3有望成为靶向抗乳腺癌的候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箭叶淫羊藿 8-异戊烯基黄酮 宝藿苷
原文传递
一测多评法测定昆仙胶囊中10种黄酮类成分 被引量:13
16
作者 张雪 彭富全 何风雷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5823-5829,共7页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昆仙胶囊中10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并验证此方法在昆仙胶囊中应用的可行性和适用性。方法采用HPLC法,以金丝桃苷为内参物,建立朝藿苷A、朝藿苷C、朝藿苷B、淫羊藿苷、木犀草素、槲皮素、川陈皮素、山柰酚和宝...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昆仙胶囊中10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并验证此方法在昆仙胶囊中应用的可行性和适用性。方法采用HPLC法,以金丝桃苷为内参物,建立朝藿苷A、朝藿苷C、朝藿苷B、淫羊藿苷、木犀草素、槲皮素、川陈皮素、山柰酚和宝藿苷I的相对校正因子(fs/i),并利用fs/i计算昆仙胶囊样品中成分的含量,同时用外标法计算各成分的含量,比较两种方法的差异,采用t检验法比较分析昆仙胶囊中10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结果朝藿苷B、朝藿苷A、朝藿苷C、淫羊藿苷、木犀草素、槲皮素、川陈皮素、山柰酚和宝藿苷I的fs/i分别为0.756 5、2.199 4、1.232 7、1.008 5、0.635 7、0.576 0、0.487 5、0.545 6、0.675 8。采用一测多评法与外标法得到的10批昆仙胶囊样品含量测定结果 RSD<2.0%,无显著差异。结论以金丝桃苷为内参物建立fs/i准确、可行,一测多评法可用于昆仙胶囊的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仙胶囊 一测多评 相对校正因子 金丝桃苷 朝藿苷A 朝藿苷C 朝藿苷B 淫羊藿苷 木犀草素 槲皮素 川陈皮素 山柰酚 宝藿苷
原文传递
淫羊藿及其制剂主要化学成分与肝损伤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悦 王佳艺 +3 位作者 刘慧敏 殷宏庆 宋丽丽 李遇伯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7213-7221,共9页
近年来,由中药或中药复方制剂引发的肝损伤问题频发。淫羊藿及其复方制剂壮骨关节丸、仙灵骨葆胶囊被发现具有引起肝损伤的风险,通过对淫羊藿及其2种制剂的化学成分进行归纳总结,以淫羊藿及其复方制剂的肝毒性研究为中心,深度剖析淫羊... 近年来,由中药或中药复方制剂引发的肝损伤问题频发。淫羊藿及其复方制剂壮骨关节丸、仙灵骨葆胶囊被发现具有引起肝损伤的风险,通过对淫羊藿及其2种制剂的化学成分进行归纳总结,以淫羊藿及其复方制剂的肝毒性研究为中心,深度剖析淫羊藿相关肝毒性形成原因及风险因素,为科学评价淫羊藿及其制剂的安全性,实现淫羊藿毒性的全面防控奠定理论基础,保证淫羊藿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 制剂 肝损伤 壮骨关节丸 仙灵骨葆胶囊 2″-鼠李糖基淫羊藿次苷Ⅱ 宝藿苷 宝藿苷Ⅱ 箭藿苷A 淫羊藿素 淫羊藿次苷
原文传递
淫羊藿多糖对淫羊藿苷和宝藿苷Ⅰ溶解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畅 陈菲菲 +2 位作者 贾晓斌 封亮 谭晓斌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5825-5831,共7页
通过评价淫羊藿多糖溶液对难溶性黄酮成分淫羊藿苷和宝藿苷Ⅰ溶解度的影响,对淫羊藿多糖的增溶功能及机制进行初步探索。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淫羊藿苷和宝藿苷Ⅰ在水中和多糖溶液中的溶解度,并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和临界胶束浓度的测... 通过评价淫羊藿多糖溶液对难溶性黄酮成分淫羊藿苷和宝藿苷Ⅰ溶解度的影响,对淫羊藿多糖的增溶功能及机制进行初步探索。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淫羊藿苷和宝藿苷Ⅰ在水中和多糖溶液中的溶解度,并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和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研究淫羊藿多糖对淫羊藿苷和宝藿苷Ⅰ溶解度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淫羊藿粗多糖对淫羊藿苷和宝藿苷Ⅰ的增溶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淫羊藿苷和宝藿苷Ⅰ在20 mg·mL^(-1)淫羊藿多糖EPS-1-1的溶解度是水中的9.05、5.76倍;而在20 mg·mL^(-1)淫羊藿多糖EPS-2-1中的溶解度则是水中的10.55、8.39倍。化合物热力学曲线图的改变说明淫羊藿苷、宝藿苷Ⅰ与多糖形成了新的复合物;临界胶束浓度测定表明EPS-1-1和EPS-2-1均具有胶束性质。因此淫羊藿多糖能够显著增加淫羊藿苷、宝藿苷Ⅰ的溶解度,其机制可能和淫羊藿多糖与难溶性黄酮组分形成胶束形式的复合物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 多糖 溶解度 淫羊藿苷 宝藿苷 增溶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LC-MS/MS法同时测定复方鹿角颗粒中13种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8
19
作者 徐冉驰 刘力 徐德生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12-619,共8页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法)同时测定复方鹿角颗粒中13种主要成分(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马钱苷、淫羊藿苷、柚皮苷、橙皮苷、朝藿定C、宝藿苷Ⅰ、朝藿定A、朝藿定B、红景天苷、特女贞苷、淫羊藿次苷Ⅱ)的含量。方...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法)同时测定复方鹿角颗粒中13种主要成分(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马钱苷、淫羊藿苷、柚皮苷、橙皮苷、朝藿定C、宝藿苷Ⅰ、朝藿定A、朝藿定B、红景天苷、特女贞苷、淫羊藿次苷Ⅱ)的含量。方法:采用Phenomenex Luna-C18色谱柱(2.0 mm×100 mm,5μm),流动相A为0.1%甲酸水溶液,流动相B为90%乙腈水溶液,洗针液为50%甲醇水溶液,梯度洗脱(0~6 min,10%B→40%B;6~9 min,40%B→80%B;9~10 min,80%B→90%B;10~12 min,90%B;12~12.01 min,90%B→10%B;12.01~13 min,10%B),流速0.8 m L·min-1,柱温40℃;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多反应监测(MRM),结合正负离子扫描切换,其中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马钱苷、淫羊藿苷、柚皮苷、橙皮苷、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宝藿苷Ⅰ采用正离子模式检测,红景天苷、特女贞苷、淫羊藿次苷Ⅱ采用负离子模式检测。结果:复方鹿角颗粒中13种有效成分在13 min内达到基线分离,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马钱苷、淫羊藿苷、柚皮苷、橙皮苷、朝藿定C、宝藿苷Ⅰ、朝藿定A、朝藿定B、红景天苷、特女贞苷、淫羊藿次苷Ⅱ的线性范围分别为5.00~250、10.0~300、10.0~300、50.0~500、1.00~150、50.0~500、50.0~500、1.00~150、10.0~300、5.00~250、10.0~300、20.0~400、1.00~150 ng·m L-1,相应的线性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检出限分别为1.20、2.25、1.15、11.5、0.250、12.5、11.7、0.250、1.00、1.25、2.15、4.50、0.200 ng·m L-1;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5%,平均加样回收率均在86.6%~105.6%范围内,RSD均小于4.8%。11批样品中上述13种成分的含量依次为1.75~2.02、2.13~2.59、3.78~4.19、14.0~15.5、0.756~0.800、13.6~15.2、13.3~14.6、0.376~0.412、3.73~4.09、1.83~2.04、3.85~4.35、6.73~7.65、0.550~0.629 mg·g-1。结论:经方法学验证,本方法简单、快速、灵敏,重复性好,可以用于复方鹿角颗粒中13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鹿角颗粒 补骨脂素 异补骨脂素 马钱苷 淫羊藿苷 柚皮苷 橙皮苷 朝藿定C 宝藿苷 朝藿定A 朝藿定B 红景天苷 特女贞苷 淫羊藿次苷Ⅱ 中成药多成分分析 液相色谱-质谱方法验证
原文传递
昆仙胶囊HPLC特征指纹图谱和多成分定量测定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许春芳 崔莉莉 +6 位作者 鄢红霞 陶玉龙 姜玉 高守红 陈万生 杨宏 陶霞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6213-6220,共8页
目的建立昆仙胶囊HPLC特征指纹图谱结合多成分含量测定的方法,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0.8 mL/min,柱温33℃,检测... 目的建立昆仙胶囊HPLC特征指纹图谱结合多成分含量测定的方法,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0.8 mL/min,柱温33℃,检测波长270 nm。以朝藿定A为参照峰,建立15批昆仙胶囊特征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2012A版)、聚类分析及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方法进行评价,同时测定金丝桃苷、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淫羊藿苷以及宝藿苷I的含量。结果建立了昆仙胶囊特征指纹图谱,共标定了21个共有峰,并通过对照品指认了其中的15个成分,各批次样品的相似度均大于0.9。金丝桃苷、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淫羊藿苷及宝藿苷Ⅰ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15批昆仙胶囊样品中上述6个成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817~7.527、7.287~9.103、8.730~18.675、33.377~70.371、35.297~50.291、4.059~9.079 mg/g。结论建立了昆仙胶囊特征指纹图谱结合多成分同时测定的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昆仙胶囊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仙胶囊 特征指纹图谱 金丝桃苷 朝藿定A 朝藿定B 朝藿定C 淫羊藿苷 宝藿苷 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