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苯醚甲环唑防治香蕉叶斑病试验 被引量:11
1
作者 岑贞陆 黄思良 任建国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6年第1期59-61,共3页
25%苯醚甲环唑稀释2000~4000倍防治香蕉叶斑病.在发病初期使用.平均舫治效果最高达70%。施药3次后,25%苯醚甲环唑稀释2000倍、3000倍、4000倍及25%丙环唑乳油稀释1500倍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0.0%、69.5%、62.6%、73.0%,2... 25%苯醚甲环唑稀释2000~4000倍防治香蕉叶斑病.在发病初期使用.平均舫治效果最高达70%。施药3次后,25%苯醚甲环唑稀释2000倍、3000倍、4000倍及25%丙环唑乳油稀释1500倍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0.0%、69.5%、62.6%、73.0%,25%苯醚甲环唑稀释2000倍、3000倍的防治效果与25%丙环唑乳油稀释1500倍相比,差异不显著,可作为香蕉叶斑病防治中的轮换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醚甲环唑 香蕉叶斑病 防治效果
下载PDF
25%戊唑醇乳油防治香蕉叶斑病药效试验 被引量:10
2
作者 任建国 黄思良 +2 位作者 沙建 岑贞陆 晏卫红 《广西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41-242,共2页
田间使用2 5 %戊唑醇乳油80 0倍、12 0 0倍、16 0 0倍液防治香蕉叶斑病,最高防效分别达73.6 %、71.3%、6 7.2 % ,与对照药剂2 5 %敌力脱乳油10 0 0倍液的防效相当,建议生产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 香蕉叶斑病 戊唑醇 防效
下载PDF
香蕉棒孢霉叶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测定 被引量:10
3
作者 番华彩 郭志祥 +7 位作者 白亭亭 徐胜涛 杨佩文 尹可锁 郑泗军 潘艳华 李迅东 曾莉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81-487,共7页
【目的】明确香蕉棒孢霉叶斑病病原菌多主棒孢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Curt)Wei]的生物学特性,为香蕉棒孢霉叶斑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采集自云南省香蕉种植区的香蕉棒孢霉叶斑病病叶片为材料,采用常规组织... 【目的】明确香蕉棒孢霉叶斑病病原菌多主棒孢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Curt)Wei]的生物学特性,为香蕉棒孢霉叶斑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采集自云南省香蕉种植区的香蕉棒孢霉叶斑病病叶片为材料,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菌单孢分离,并对病原菌进行形态特征观察及致病性测定;应用平板培养法进行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香蕉棒孢霉叶斑病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最适培养基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最适碳源为乳糖和甘露醇,最适氮源为蛋白胨;适宜温度为25~35℃,最适温度为28℃;病原菌仅能在p H 6~8内生长,最适p H为7;光照处理对菌丝生长有一定影响,以全黑暗条件下病原菌菌丝生长最快。在玉米粉培养基(CMA)上病原菌产孢量最高,光照与黑暗交替有利于产孢。病原菌菌丝致死温度和时间为58℃处理15 min,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和时间为51℃处理5 min。【结论】香蕉棒孢霉叶斑病病原菌菌丝生长温度范围较宽,偏好高温,但适应的p H较窄;病原菌产孢的关键因子是培养基营养成分和光照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叶斑病 多主棒孢菌 生物学特性 云南省
下载PDF
烯唑醇防治香蕉叶斑病试验 被引量:9
4
作者 黄思良 晏卫红 +2 位作者 岑贞陆 谢玲 李清标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3-34,共2页
对烯唑醇防治香蕉叶斑病效果进行试验 ,结果表明 ,烯唑醇对香蕉叶斑病有显著的防治效果 ,而且对香蕉生长没有抑制作用 ,是一个防治香蕉叶斑病的优良杀菌剂 。
关键词 烯唑醇 防治 香蕉叶斑病 药效试验 杀菌剂
下载PDF
香蕉叶斑病病原菌芭蕉新拟盘多毛孢的鉴定 被引量:4
5
作者 梁嘉莉 吴启松 +3 位作者 陈广全 张荣 徐春香 冯淑杰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10-420,共11页
在广东省茂名市香蕉产区进行病害调查时发现一种为害较为严重的香蕉新发叶斑病害。根据柯赫氏法则对其进行病原菌分离及致病性检测,并根据形态学特征和ITS、β-tubulin和tef1序列分析对该病原菌进行鉴定。研究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病原... 在广东省茂名市香蕉产区进行病害调查时发现一种为害较为严重的香蕉新发叶斑病害。根据柯赫氏法则对其进行病原菌分离及致病性检测,并根据形态学特征和ITS、β-tubulin和tef1序列分析对该病原菌进行鉴定。研究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病原菌菌株MM3-2z9能够侵染香蕉叶片,并能诱发与田间类似的症状。其菌落在PDA培养基上呈白色,产生明显的同心轮纹;分生孢子纺锤形,具4个隔膜,中间3个细胞异色,顶细胞无色,锥形,附属丝2~4根(多为3根),基部细胞有1根附属丝,中生,无色。序列同源性分析显示MM3-2z9菌株3个单孢菌株的ITS、β-tubulin和tef1序列与芭蕉新拟盘多毛孢(Neopestalotiopsis musae)菌株相应序列的一致性都高于98%,3片段串联构建系统发育树的结果表明,菌株MM3-2z9与芭蕉新拟盘多毛孢(N.musae)亲缘关系最近。基于形态学与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鉴定菌株MM3-2z9为芭蕉新拟盘多毛孢(N.musae)。该病原菌还可快速侵染大蕉和粉蕉‘粉杂1号’的叶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叶斑病 病原菌鉴定 芭蕉新拟盘多毛孢
原文传递
广西香蕉主要叶斑病菌拮抗微生物的分离筛选 被引量:7
6
作者 付岗 林善海 +3 位作者 黄思良 周双全 汪茜 岑贞陆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3期421-424,共4页
从不同作物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微生物菌株1223株。以香蕉叶斑病5种病原菌为靶标进行的拮抗菌筛选结果显示,香蕉尾孢的拮抗菌检出率(39.3%)最低。在以香蕉尾孢为指示菌的筛选中发现,放线菌中拮抗性菌株的出现率(33.3%)明显高于细菌(14.9... 从不同作物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微生物菌株1223株。以香蕉叶斑病5种病原菌为靶标进行的拮抗菌筛选结果显示,香蕉尾孢的拮抗菌检出率(39.3%)最低。在以香蕉尾孢为指示菌的筛选中发现,放线菌中拮抗性菌株的出现率(33.3%)明显高于细菌(14.9%),不同类别作物中以香蕉根围拮抗性菌株的出现率(23.3%)最高。筛选到的拮抗细菌B106菌株和拮抗放线菌St1607菌株连续移植6次,对香蕉尾孢的抑菌力均保持稳定。2株拮抗菌除对香蕉叶斑病菌具较高抑菌活性外,对其余11种植物病原菌均表现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叶斑病 香蕉尾孢 拮抗微生物 筛选
下载PDF
广西香蕉真菌性叶斑病病原菌种群结构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林善海 黄思良 +3 位作者 覃丽萍 付岗 岑贞陆 谢玲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81-184,共4页
2009年2--3月对广西香蕉主产区真菌性叶斑病病原进行抽样鉴定。结果显示,广西香蕉真菌性叶斑病病原至少有10种,主要病原为Cordanamusae,分布广,检出率为56.77%~92.19%;Corynespora cassiicola和Deightoniella torulosa为次,... 2009年2--3月对广西香蕉主产区真菌性叶斑病病原进行抽样鉴定。结果显示,广西香蕉真菌性叶斑病病原至少有10种,主要病原为Cordanamusae,分布广,检出率为56.77%~92.19%;Corynespora cassiicola和Deightoniella torulosa为次,两种病原菌均主要集中在南宁地区,检出率分别为32.34%和22.61%;叶斑病类型以单一病原侵染为主,检出率为78.13-92.19%;复合侵染的叶斑病类型以2种病原共同侵染居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叶斑病 病原菌 调查 复合侵染
下载PDF
4种药剂防治香蕉叶斑病效果比较 被引量:5
8
作者 谢圣华 王泰吉 《热带农业科学》 2004年第5期15-17,共3页
用25% 敌力脱乳油、25% 顷止乳油、25% 富力库水乳剂和43% 大生富悬浮剂4种药剂进行香蕉叶斑病[CercosporamusaeZimm、Cordanamusae(Zimm)H觟hn、Helminthosporiumtorulosum(Syd.) Ashby]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5%敌力脱乳油、25%顷止乳油... 用25% 敌力脱乳油、25% 顷止乳油、25% 富力库水乳剂和43% 大生富悬浮剂4种药剂进行香蕉叶斑病[CercosporamusaeZimm、Cordanamusae(Zimm)H觟hn、Helminthosporiumtorulosum(Syd.) Ashby]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5%敌力脱乳油、25%顷止乳油和25%富力库水乳剂3种新型药剂对香蕉叶斑病的防效均较传统药剂43%大生富悬浮剂的防效高,持效期也较长;3种新型药剂中,25%敌力脱乳油的防效和持效性均表现最好,最高防效达84.80%,药后21 d防效仍达77.57%;4种药剂防治香蕉叶斑病的施药间隔期,25%敌力脱乳油为20~25 d,25%顷止乳油为12~15 d,25%富力库水乳剂为15~20 d,43%大生富悬浮剂为7~10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敌力脱 叶斑病 香蕉 防效 药剂 施药 持效期 乳油 水乳剂 悬浮剂
下载PDF
几种药剂防治香蕉叶斑病效果比较 被引量:5
9
作者 杜云安 王朝晖 +1 位作者 梁继华 向国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7期13131-13131,13191,共2页
[目的]比较几种常用药剂防治香蕉叶斑病的效果。[方法]用80%好意粉剂、50%依普同粉剂、43%治粉高悬浮剂、25%爱育宁乳油、12.5%欧得悬浮剂、80%新万生粉剂和43%治粉高悬浮剂、80%新万生可湿性粉剂和25%治粉高悬浮剂7种药剂及组合进行香... [目的]比较几种常用药剂防治香蕉叶斑病的效果。[方法]用80%好意粉剂、50%依普同粉剂、43%治粉高悬浮剂、25%爱育宁乳油、12.5%欧得悬浮剂、80%新万生粉剂和43%治粉高悬浮剂、80%新万生可湿性粉剂和25%治粉高悬浮剂7种药剂及组合进行香蕉叶斑病防治试验。[结果]结果表明,代森锰锌和治粉高组合处理对香蕉叶斑病的防效最好。[结论]在病害发生期,治疗性杀菌剂的防效要明显高于预防性杀菌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剂 香蕉叶斑病 防治效果
下载PDF
4种杀菌剂防治香蕉叶斑病田间药效试验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照 刘文波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3期83-84,共2页
为筛选出防治香蕉叶斑病的适宜药剂,选用18.7%丙环唑·嘧菌酯悬浮剂、250 g/L嘧菌酯悬浮剂、250 g/L丙环唑乳油、50%氟环唑悬浮剂共4种杀菌剂,运用田间喷雾的方法,开展香蕉叶斑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8.7%丙环唑·嘧菌酯悬... 为筛选出防治香蕉叶斑病的适宜药剂,选用18.7%丙环唑·嘧菌酯悬浮剂、250 g/L嘧菌酯悬浮剂、250 g/L丙环唑乳油、50%氟环唑悬浮剂共4种杀菌剂,运用田间喷雾的方法,开展香蕉叶斑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8.7%丙环唑·嘧菌酯悬浮剂有效成分168.3 g/hm2处理防效最好,2次施药后14 d的防效为84.54%;其次是250 g/L嘧菌酯悬浮剂有效成分225 g/hm2处理,防效为73.37%;250 g/L丙环唑乳油有效成分225 g/hm2处理防效为71.65%;50%氟环唑悬浮剂有效成分225 g/hm2防效最差,为71.35%。由此说明,18.7%丙环唑·嘧菌酯悬浮剂有效成分168.3 g/hm2可有效防治香蕉叶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叶斑病 杀菌剂 防效
下载PDF
香蕉真菌性叶斑病病原种群结构季节性变化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林善海 黄思良 +3 位作者 岑贞陆 覃丽萍 黎起秦 付岗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10期1212-1216,共5页
【目的】研究香蕉叶斑病病原真菌种群结构的季节性变化,为香蕉叶斑病的流行学研究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9年6~10月,对南宁市金陵镇第1年生香蕉的真菌性叶斑病病原随机抽样,检测单个病斑的病原菌,并分析每个时期病原菌的种群... 【目的】研究香蕉叶斑病病原真菌种群结构的季节性变化,为香蕉叶斑病的流行学研究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9年6~10月,对南宁市金陵镇第1年生香蕉的真菌性叶斑病病原随机抽样,检测单个病斑的病原菌,并分析每个时期病原菌的种群结构。【结果】南宁市金陵镇香蕉真菌性叶斑病病原至少有9种,主要病原为香蕉暗双孢菌(Cordana musae)。叶斑病类型以单一病原侵染为主,其独立侵染的检出率随着季节的变化呈先升后降趋势,最高峰(8月15日)达88.8%;复合侵染的叶斑病类型以两种病原共同侵染居多,检出率的变化趋势与单一病原相反;除Alternaria musae和Pestalotiopsis menezesiana外,其他7种病原之间可共同侵染香蕉;Cordana musae的总检出率呈振幅式上升,最高检出率达92.8%。【结论】季节变化是影响香蕉真菌性叶斑病病原种群结构的一个主要环境因子。Cordana musae是田间香蕉真菌性叶斑病病原菌的优势种,建议香蕉叶斑病的防治主要针对由Cordana musae引起的灰纹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叶斑病 病原种群 季节变化 香蕉暗双孢菌 复合侵染
下载PDF
4种杀菌剂对香蕉叶斑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学敏 杨绍琼 +8 位作者 王晓燕 李芹 李宗锴 孙寅虎 邓成菊 张光勇 杜浩 高梅 陈伟强 《热带农业科技》 2018年第1期14-17,共4页
选用42%戊唑·百菌清悬浮剂、25%吡唑醚菌酯乳油、20%烯肟·戊唑醇悬浮剂和48%苯甲·嘧菌酯悬浮剂共4种新型及复配型杀菌剂,对香蕉叶斑病(香蕉褐缘灰斑病、香蕉灰纹病和香蕉煤纹病)进行田间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新型杀菌... 选用42%戊唑·百菌清悬浮剂、25%吡唑醚菌酯乳油、20%烯肟·戊唑醇悬浮剂和48%苯甲·嘧菌酯悬浮剂共4种新型及复配型杀菌剂,对香蕉叶斑病(香蕉褐缘灰斑病、香蕉灰纹病和香蕉煤纹病)进行田间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新型杀菌剂25%吡唑醚菌酯乳油对3种叶斑病的防效均表现最好,4次施药后15 d的防效为55.12%~70.10%;其次是42%戊唑·百菌清悬浮剂,48%苯甲·嘧菌酯悬浮剂和20%烯肟·戊唑醇悬浮剂的防效相对较差,不推荐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叶斑病 杀菌剂 防效
下载PDF
25%苯醚甲环唑·咪鲜胺悬浮剂防治香蕉叶斑病药效试验 被引量:3
13
作者 雷照鸣 梁艳琼 +1 位作者 贺春萍 郑服丛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1-62,65,共3页
2010—2011年进行25%苯醚甲环唑.咪鲜胺悬浮剂对香蕉叶斑病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苯醚甲环唑.咪鲜胺悬浮剂1000~2 000倍液可有效防治香蕉叶斑病,3次施药后10 d防效为75.25%~87.43%,其1 000倍液的防效极显著优于对照药剂25%苯醚甲环唑... 2010—2011年进行25%苯醚甲环唑.咪鲜胺悬浮剂对香蕉叶斑病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苯醚甲环唑.咪鲜胺悬浮剂1000~2 000倍液可有效防治香蕉叶斑病,3次施药后10 d防效为75.25%~87.43%,其1 000倍液的防效极显著优于对照药剂25%苯醚甲环唑.咪鲜胺微乳剂1 500倍的防效,其2 000倍液处理的防效和对照药剂1 500倍处理相近,且在供试剂量下对香蕉植株生长无致害性影响。25%苯醚甲环唑.咪鲜胺悬浮剂可作为香蕉叶斑病防治中的新药剂,在发病初期开始施药,使用浓度为1 000~1 50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苯醚甲环唑·咪鲜胺 香蕉叶斑病 防治效果
下载PDF
一种由角斑梨孢菌引起的香蕉叶斑病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贺 张欣 +3 位作者 漆艳香 蒲金基 吕延超 谢艺贤 《热带生物学报》 2010年第2期134-137,共4页
在开展香蕉叶部病害调查时,发现了1例国内新记录病害。通过组织分离、柯赫氏法则验证以及病原菌形态学、rDNA-ITS序列克隆和绘制Pyricularia属系统发育树等鉴定方法,系统性地鉴定了这一病害,将该病害命名为香蕉角斑梨孢叶斑病,病原菌为P... 在开展香蕉叶部病害调查时,发现了1例国内新记录病害。通过组织分离、柯赫氏法则验证以及病原菌形态学、rDNA-ITS序列克隆和绘制Pyricularia属系统发育树等鉴定方法,系统性地鉴定了这一病害,将该病害命名为香蕉角斑梨孢叶斑病,病原菌为Pyricularia angulata Hashiok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叶斑病 PYRICULARIA angulata 鉴定
下载PDF
烯唑醇防治香蕉叶斑病试验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思良 晏卫红 +2 位作者 岑贞陆 谢玲 李清标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05-407,共3页
对烯唑醇防治香蕉叶斑病效果进行试验 ,结果表明 ,烯唑醇对香蕉叶斑病有显著的防治效果 ,而且对香蕉生长没有抑制作用 ,是一个防治香蕉叶斑病优良的杀菌剂 。
关键词 烯唑醇 防治 香蕉 叶斑病 试验
下载PDF
20.67%万兴EC对香蕉叶斑病的防治效果及持效期试验初报 被引量:2
16
作者 谢圣华 肖彤斌 +1 位作者 陈绵才 王泰吉 《热带农业科学》 2006年第3期40-42,共3页
用20.67%万兴乳油1000倍液防治香蕉叶斑病。结果表明:每隔10d施药1次,连续施药3次后,第7、15、25和35天的防效分别为76.21%、75.68%、69.99%和62.80%;每隔20d施药1次,连续施药3次后,第10天的防效为69.08%,对香蕉安全。
关键词 香蕉叶斑病 万兴乳油 化学防治 持效期
下载PDF
不同基因型的香蕉叶片结构与褐缘灰斑病发生的相关性研究
17
作者 殷晓敏 连子豪 +3 位作者 刘永霞 王丽霞 陈弟 何应对 《热带农业科学》 2022年第11期27-32,共6页
大型香蕉叶片是横出平行脉,使得褐缘灰斑病成为香蕉上一种常发性重要病害,为筛选抗病品种(系)节约时间和成本,以不同基因型香蕉品种(系)为对象,通过对气孔密度、气孔形态和叶肉组织结构各项指标的测定,分析其与病情指数的相关性。结果得... 大型香蕉叶片是横出平行脉,使得褐缘灰斑病成为香蕉上一种常发性重要病害,为筛选抗病品种(系)节约时间和成本,以不同基因型香蕉品种(系)为对象,通过对气孔密度、气孔形态和叶肉组织结构各项指标的测定,分析其与病情指数的相关性。结果得出:不同基因型香蕉品种(系)在病情指数、气孔密度和叶肉组织结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红香蕉和广粉1号病情指数值最低,分别为7.05和8.09;红香蕉背部、腹部气孔密度和叶片厚度值最大,分别为328.45、98.75个/mm~2和359.57μm;广粉1号海绵组织和栅栏组织厚度值最大,分别为268.97和63.82μm。相关性分析得出:病情指数与背面、腹面气孔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74和–0.757;病情指数与叶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91和–0.544。表明同一品种(系)背面气孔密度越多,腹面气孔密度随之增加,叶片气孔密度越大,病情指数越低,抗病性越强。叶片腹面、背面气孔密度可作为抗病性鉴定的初选指标,叶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可作为抗病性鉴定的辅助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褐缘灰斑病 气孔 组织结构 病情指数
下载PDF
50%丙环唑微乳剂的研制 被引量:1
18
作者 董雪娟 许中怀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9-30,共2页
对国内文献未见报道的50%丙环唑微乳剂配方的组成和制备方法进行了介绍,并测定了冷贮、热贮稳定性等理化性状及生物活性。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对香蕉叶斑病有较好的防效。
关键词 丙环唑 微乳剂 香蕉叶斑病
下载PDF
云南省河口地区香蕉灰纹病发生危害的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晓燕 陈伟强 +7 位作者 邓成菊 李芹 张建春 刘学敏 杨绍琼 张光勇 孙寅虎 邓麟 《热带农业科学》 2015年第1期34-38 44,44,共6页
通过对云南省河口地区3个不同地理方位上高、低海拔地区香蕉灰斑病的调查研究,发现:河口地区香蕉灰斑病的发病时期主要集中在2013年3~4月。随着温度升高,病害迅速发展,8月雨季高峰期发病率达到最大值,11月温度降低,病情回落;该病在常年... 通过对云南省河口地区3个不同地理方位上高、低海拔地区香蕉灰斑病的调查研究,发现:河口地区香蕉灰斑病的发病时期主要集中在2013年3~4月。随着温度升高,病害迅速发展,8月雨季高峰期发病率达到最大值,11月温度降低,病情回落;该病在常年保持高湿条件下的河口地区的发生危害规律主要受降雨量及温度的影响;不同地理方位上病害的危害情况呈现东部地区(DI=7.23)>中南部地区(DI=7.01)>西部地区(DI=6.13)的规律;同一地理方位高海拔地区的病害情况较低海拔地区稍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河口 香蕉灰斑病 危害规律 病情指数
下载PDF
海南香蕉褐缘灰斑病原菌的核酸分析鉴定 被引量:3
20
作者 谢艺贤 张欣 +2 位作者 范鸿雁 黄艳岚 杨腊英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4年第2期24-27,共4页
采用种的特异性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对11个海南香蕉褐缘灰斑病菌菌株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11个菌株中,来自海南儋州、乐东、文昌、东方、澄迈、临高、琼海、昌江、琼山、三亚的10个菌株为Mycosphaerella fijiensis,而白... 采用种的特异性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对11个海南香蕉褐缘灰斑病菌菌株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11个菌株中,来自海南儋州、乐东、文昌、东方、澄迈、临高、琼海、昌江、琼山、三亚的10个菌株为Mycosphaerella fijiensis,而白沙菌株既不是M.fijiensis,也不是M.musicola,其Mycosphaerella种的分类地位有待进一步研究。采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将这些菌株区别为2类,支持PCR鉴定结果。本研究的鉴定结果对指导海南综合治理香蕉褐缘灰斑病的的实践有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 香蕉 褐缘灰斑病 病原菌 核酸 分析鉴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