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枯萎病香蕉新品种引种评价 被引量:25
1
作者 刘文清 周建坤 +3 位作者 李洪波 杨贺年 吕顺 庄华才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0-113,F0003,共5页
对9个香蕉抗枯萎病新品种(品系)进行了田间试验,并对各品种的产量、生育期、假茎和叶片性状、果实商品质量和风味、抗逆性以及生产应用价值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科1号、粤科1号、中山抗黄1号田间表现中抗;抗枯1号田间表现抗病;抗枯... 对9个香蕉抗枯萎病新品种(品系)进行了田间试验,并对各品种的产量、生育期、假茎和叶片性状、果实商品质量和风味、抗逆性以及生产应用价值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科1号、粤科1号、中山抗黄1号田间表现中抗;抗枯1号田间表现抗病;抗枯5号3个品系、海贡和粉杂1号田间表现高抗;海贡或粉杂1号综性状优良,较适合在香蕉枯萎病病重区栽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品种 枯萎病 抗病性 性状分析
下载PDF
不同遗传背景香蕉品种间轮作控制香蕉枯萎病的效果分析
2
作者 王芳 曾莉莎 +7 位作者 周海琪 陈康丽 吕顺 夏玲 刘文清 张珂恒 唐琪璐 刘建平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40-852,共13页
香蕉种质资源丰富,不同香蕉品种对各个枯萎病生理小种的耐受性不同,利用遗传背景差异大、抗性不同的香蕉品种进行轮作可能达到防控香蕉枯萎病的效果。本研究选取华南地区常见的香牙蕉、粉蕉、龙牙蕉、贡蕉等栽培蕉类型作为研究材料,通过... 香蕉种质资源丰富,不同香蕉品种对各个枯萎病生理小种的耐受性不同,利用遗传背景差异大、抗性不同的香蕉品种进行轮作可能达到防控香蕉枯萎病的效果。本研究选取华南地区常见的香牙蕉、粉蕉、龙牙蕉、贡蕉等栽培蕉类型作为研究材料,通过对24个香蕉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合生产应用,筛选遗传背景不同并且具有一定抗枯萎病的品种,进行香蕉品种间轮作模式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控效果研究,以筛选高效栽培模式。利用29对SRAP引物对24份香蕉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选择属于不同遗传类群的5个抗病品种:‘粉杂1号’(第1类群)、‘海贡’(第2类群)、‘农科1号’(第5类群)、‘抗枯1号’(第5类群)和‘南天黄’(第5类群)进行品种轮作模式研究,统计土壤中枯萎病菌的数量以及枯萎病的田间发病率。试验筛选出29对扩增清晰、多态性好的SRAP引物,对24份香蕉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聚类结果表明,遗传相似系数变异范围为0.1~1.0,遗传差异较大,构建的聚类树状图在相似性系数为0.80时,可以将24个香蕉品种分为6类,分类结果与传统的形态分类基本一致,同时发现香牙蕉品种具有一定的遗传分化,可见SRAP分子标记适用于亚种或者更细的香蕉分类。在连作‘农科1号’的蕉地上分别轮作1a‘粉杂1号’‘海贡’‘抗枯1号’‘南天黄’后,‘粉杂1号’和‘海贡’的根围土壤中的枯萎病菌数量显著降低;再种回‘农科1号’,轮作处理组的枯萎病发病率均降低,并且‘农科1号’-‘粉杂1号’1 a-‘农科1号’1 a、‘农科1号’-‘海贡’1 a-‘农科1号’1 a这2种轮作模式的枯萎病发病率显著降低,是控制香蕉枯萎病发生的有效栽培模式。可见采用遗传背景差异大的抗病品种进行合理轮作可以有效降低土壤中枯萎病菌的数量和香蕉枯萎病的发病率,达到防病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品种 SRAP 遗传多样性 轮作
下载PDF
5株香蕉枯萎病菌(Foc4)菌株对桂蕉6号的致病力测定 被引量:7
3
作者 覃柳燕 孙嘉曼 +5 位作者 韦弟 黄素梅 卢江 田丹丹 韦绍龙 李朝生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153-2157,共5页
【目的】了解桂蕉6号在广西对不同来源香蕉枯萎病菌4号小种(Foc4)的抗性,并筛选出强致病力菌株,为香蕉新品种抗性鉴定提供备选鉴别菌株。【方法】采用盆栽伤根淋灌法分别将不同来源的Foc4菌株(J-2、SD-2、T-2、W-2、F-2)同期接种于苗期... 【目的】了解桂蕉6号在广西对不同来源香蕉枯萎病菌4号小种(Foc4)的抗性,并筛选出强致病力菌株,为香蕉新品种抗性鉴定提供备选鉴别菌株。【方法】采用盆栽伤根淋灌法分别将不同来源的Foc4菌株(J-2、SD-2、T-2、W-2、F-2)同期接种于苗期香蕉品种桂蕉6号,并于接种后10、15、20、25和30 d观察植株叶部发病症状,30 d时解剖蕉苗球茎,观察球茎的变化。综合受侵染后桂蕉6号内外部症状,评价不同菌株的致病力。【结果】SD-2、J-2、T-2和W-2菌株对桂蕉6号均具有较强的致病力,其中SD-2和J-2致病力最强,接种10 d后植株叶片边缘开始变黄,15 d植株叶片黄化明显,30 d后植株矮化、弱小,甚至枯死;接种T-2、W-2后20 d,香蕉植株也出现黄化,但植株仍能正常生长;F-2致病力相对较弱,但仍属中等致病力菌株。【结论】桂蕉6号为感病品种,在种植中应加强对枯萎病的防控。在香蕉枯萎病抗病品种选育时,可选用致病力较强的J-2和SD-2作为备选鉴别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枯萎病 尖镰孢菌古巴专化型4号小种 致病力 桂蕉6号
下载PDF
广西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对桂蕉6号的致病力分化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韦绍龙 霍秀娟 李朝生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1期2796-2798,2801,共4页
桂蕉6号是广西的主栽香蕉品种,占全区香蕉种植面积的90%以上。为了明确广西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4号生理小种对桂蕉6号的致病力,通过采集分离,获得41个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菌株,用伤根淋灌法接种香蕉组培... 桂蕉6号是广西的主栽香蕉品种,占全区香蕉种植面积的90%以上。为了明确广西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4号生理小种对桂蕉6号的致病力,通过采集分离,获得41个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菌株,用伤根淋灌法接种香蕉组培苗。根据病菌对桂蕉6号的致病力强弱,上述菌株可以分为3类,其中强致病力菌株22个,中致病力菌株7个,弱致病力菌株12个,分别占供试菌株的53.66%、17.07%、29.27%。由此可见,广西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存在明显的致病力分化现象,强致病力菌株为优势种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 4号生理小种 致病力分化 桂蕉6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