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巴林特小组在综合性医院的应用实践 被引量:48
1
作者 陈华 刘文娟 +2 位作者 叶尘宇 张红霞 潘可平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1年第3期184-187,共4页
目的:通过综合医院开展巴林特小组活动实践,提高各科医师对患者心理问题的认知,改善职业倦怠。方法:2009年9月至2010年11月,在2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开展了56次巴林特小组活动,共有179名医师参与,参加的医师包括不同年资(住院医师、主治... 目的:通过综合医院开展巴林特小组活动实践,提高各科医师对患者心理问题的认知,改善职业倦怠。方法:2009年9月至2010年11月,在2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开展了56次巴林特小组活动,共有179名医师参与,参加的医师包括不同年资(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正主任医师),涵盖多个专业(内科、外科、精神科、全科、肿瘤科、急诊科、放射科、病理科),其中在上海综合医院参加者主要为负责教学的主治医师,在温州综合医院主要为全院住院医师。结果:通过巴林特小组的活动,医师们在对理解患者的感受和自己的感受、提高沟通技能等方面获得显著的感悟和提高,73.8%的医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能够识别,在医患沟通中能与家属一起沟通疾病的发展情况并给予情感支持,78.6%的医师认识并感受到自身角色对医患关系中的作用和责任,57.1%的医师能够开展比较满意的医学访谈,54.8%的医师感觉通过培训能够与那些"挑剔"的患者及其家属沟通,64.3%的医师能够做支持性的危机干预,83.0%的医师感到能够在工作中识别和处理自己的情绪压力。结论:通过巴林特小组的培训,综合医院医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认知和处理得到提高,医师自身的职业倦怠也得到一定改善,巴林特小组很适合在综合医院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医院 巴林特小组 医患关系 职业压力管理
原文传递
巴林特小组及相关培训对医护人员沟通能力和应对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43
2
作者 庞娇艳 陆莉 +3 位作者 陈翠华 张晓萍 顾晨辰 柏涌海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5年第20期60-63,共4页
目的探讨以巴林特小组为主要形式的医/护患沟通培训对医护人员沟通能力和压力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2013年8月,在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内采用自愿报名的方式分5批招募54名医护人员,每批进行6次巴林特小组与医患沟通理论培训,比较培训前... 目的探讨以巴林特小组为主要形式的医/护患沟通培训对医护人员沟通能力和压力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2013年8月,在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内采用自愿报名的方式分5批招募54名医护人员,每批进行6次巴林特小组与医患沟通理论培训,比较培训前后小组成员的临床沟通能力和应对方式。结果经过培训,小组成员临床沟通能力各维度得分普遍提高,其中团队沟通、情感感知和困难情景沟通能力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小组成员的应对方式趋向于更积极,更多采取"解决问题"的成熟应对方式,而"退避"、"合理化"应对方式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巴林特小组为主要形式的培训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提高医护人员的沟通能力,并使其在面对压力时能够采取更加积极的应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林特小组 医生 护士 患者 沟通 应对方式
下载PDF
“巴林特小组”在继续医学教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42
3
作者 陈华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10年第3期457-458,共2页
本文介绍了“巴林特小组”的基本理论和工作内容、工作过程,论述了“巴林特小组”对继续医学教育的意义。在继续医学教育过程中,通过“巴林特小组”的训练,即通过对医患关系的关注,使得医生能够很好地理解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特点,有... 本文介绍了“巴林特小组”的基本理论和工作内容、工作过程,论述了“巴林特小组”对继续医学教育的意义。在继续医学教育过程中,通过“巴林特小组”的训练,即通过对医患关系的关注,使得医生能够很好地理解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特点,有助于医生处理自身的情绪和发展人格,提高医生的沟通能力和工作能力并缓解职业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林特小组” 继续医学教育 医患关系 职业发展
原文传递
综合医院医师巴林特小组案例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42
4
作者 刘文娟 叶尘宇 +1 位作者 陈华 季建林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1-95,共5页
目的:通过巴林特小组案例分析,解析目前综合医院医患互动中医师的负性体验,探索医生职业技能培训的新方法。方法: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内心身技能培训活动中组织10次医师巴林特小组活动,共呈现15个临床案例,采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对讨... 目的:通过巴林特小组案例分析,解析目前综合医院医患互动中医师的负性体验,探索医生职业技能培训的新方法。方法: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内心身技能培训活动中组织10次医师巴林特小组活动,共呈现15个临床案例,采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对讨论记录进行质性分析。结果:案例发生的情境主要包括医患互动、团体协作,职业和个人生活的冲突;案例呈现的触发事件包括医患冲突、价值观冲突、面对"无法治愈的患者"、角色模糊、医师本人或患者遭受不公正待遇;小组讨论的主题包括与患者相关的情感体验、职业定位、与其他医务人员的合作。结论:巴林特小组可以帮助参与者识别和处理医患沟通中复杂的情绪反应(自己的和患者的),澄清职业角色的要求,提高工作满意度,同时巴林特小组可以作为一种提高医生职业技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林特小组 医患互动 质性研究
下载PDF
医学活动中的共情及困难——巴林特工作对促进共情的作用 被引量:41
5
作者 曹锦亚 魏镜 +2 位作者 史丽丽 姜忆南 朱丽明 《医学与哲学(B)》 2015年第4期4-7,共4页
共情是人文医学的一个核心能力。对临床工作者共情能力的培训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在临床工作中经常发现医务人员难以对患者产生适当和良好共情的情形。本文借助现象学来描述和理解共情,并提出共情是人的一种固有能力,其基础内涵是"... 共情是人文医学的一个核心能力。对临床工作者共情能力的培训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在临床工作中经常发现医务人员难以对患者产生适当和良好共情的情形。本文借助现象学来描述和理解共情,并提出共情是人的一种固有能力,其基础内涵是"我们活在同一个世界";适当和良好的共情能力需要进行专门的后天培养。本文也总结了临床工作中发生共情困难的情形及其背后的可能原因,并提出相应克服共情困难的可能途径;进而通过一个实际案例呈现巴林特小组工作从叙事医学理念、情感支持、促进反思等几个重要途径促进医务人员的共情意识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情 医患关系 巴林特小组工作 现象学 叙事医学
下载PDF
应用巴林特小组培训模式提高新护士护患沟通能力 被引量:41
6
作者 梁红玉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CSCD 2013年第11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巴林特小组培训模式对新护士护患沟通能力的影响。方法将34名新护士按学历分层抽样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参加护患沟通能力的传统培训和巴林特小组培训。培训结束3个月后采用护生护患沟通能力量表和情绪智力问卷评价效果。... 目的探讨巴林特小组培训模式对新护士护患沟通能力的影响。方法将34名新护士按学历分层抽样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参加护患沟通能力的传统培训和巴林特小组培训。培训结束3个月后采用护生护患沟通能力量表和情绪智力问卷评价效果。结果两组护士护患沟通能力总体评定和情绪智力总分,护患沟通各维度,情绪智力问卷中除自我激励和经营人际关系外的其他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巴林特小组培训模式能有效提高新护士的护患沟通能力和情绪智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护士 巴林特小组 护患沟通 情绪智力 护士培训
下载PDF
巴林特小组在临床护士心理危机中的应用 被引量:41
7
作者 柴翠萍 林爱琴 +1 位作者 闫红丽 翟梅兰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84-1087,共4页
介绍了巴林特小组活动在临床护士发生心理危机中的应用。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我院共有6名护士发生心理危机事件,针对6案例均进行了巴林特小组活动,共有3名内训师、56名护理人员、6名科主任、6名医师参与。通过巴林特小组的活动,当事人... 介绍了巴林特小组活动在临床护士发生心理危机中的应用。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我院共有6名护士发生心理危机事件,针对6案例均进行了巴林特小组活动,共有3名内训师、56名护理人员、6名科主任、6名医师参与。通过巴林特小组的活动,当事人在对理解患者的感受和自己的感受、提高沟通技能、提高抗挫折的能力等方面获得显著的感悟和提高。认为开展巴林特小组活动,能提高临床护士心理认知,改善护患关系,减轻职业压力,减轻职业倦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林特小组 护士 危机干预
原文传递
巴林特小组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被引量:35
8
作者 于清 屈文妍 +3 位作者 刘小冬 马晓静 白静 郭翠华 《中国护理管理》 2012年第6期75-77,共3页
通过介绍巴林特小组的基本理论、工作内容和工作过程,论述巴林特小组活动在临床护理人员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及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意义,即通过巴林特小组工作方法的训练,使护理人员能够很好地理解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特点,做到换位思考,利于良... 通过介绍巴林特小组的基本理论、工作内容和工作过程,论述巴林特小组活动在临床护理人员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及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意义,即通过巴林特小组工作方法的训练,使护理人员能够很好地理解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特点,做到换位思考,利于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同时有助于护理人员得到职业上的支持,缓解心理压力;并且能够引导护理人员自我反思,促进个人素质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林特小组 护患关系 职业支持
下载PDF
巴林特小组对骨科护士共情能力及职业倦怠感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4
9
作者 张林 何英 刘晓艳 《护理管理杂志》 2017年第4期293-294,共2页
目的探讨巴林特小组对骨科护士共情能力及职业倦怠感的影响。方法成立巴林特小组,每月组织1~2次巴林特小组培训活动,于培训前及完成22次培训后,比较骨科护士共情能力及职业倦怠感。结果巴林特小组培训后骨科护士的"换位思考"... 目的探讨巴林特小组对骨科护士共情能力及职业倦怠感的影响。方法成立巴林特小组,每月组织1~2次巴林特小组培训活动,于培训前及完成22次培训后,比较骨科护士共情能力及职业倦怠感。结果巴林特小组培训后骨科护士的"换位思考"维度得分较培训前提高(P<0.01),共情能力总分及其各维度评分未提高(P>0.05);72.73%的骨科护士存在轻中度及以上的职业倦怠感,培训前后职业倦怠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护士容易在工作中出现职业倦怠感,巴林特小组培训对骨科护士在护患交流中的换位思考能力具有一定积极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林特小组 共情 骨科 护士 职业倦怠
下载PDF
巴林特小组对综合医院临床医师职业倦怠、情绪干预效果 被引量:32
10
作者 查贵芳 刘苓 +2 位作者 何思忠 戎伟 杨玉祥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年第8期1213-1216,共4页
目的:通过巴林特小组的活动帮助临床医师缓解职业倦怠、焦虑抑郁的情绪,增加沟通技巧,给予心理支持。方法:对正在进行规范化培训的43名临床医师组织巴林特小组活动8次,干预前后分别应用职业倦怠问卷、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 目的:通过巴林特小组的活动帮助临床医师缓解职业倦怠、焦虑抑郁的情绪,增加沟通技巧,给予心理支持。方法:对正在进行规范化培训的43名临床医师组织巴林特小组活动8次,干预前后分别应用职业倦怠问卷、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后临床医师的情感衰竭、去人格化因子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5,2.253;P<0.05),而反映个人成就感的因子分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临床医师的抑郁总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3,P<0.05),焦虑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巴林特小组活动形式下的医患沟通讨论能够明显降低医师的职业倦怠感,对减少医师的负性情绪具有积极作用,是缓解临床医师职业压力的一条实用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林特小组 职业倦怠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巴林特小组法对心内科护士情绪劳动和职业倦怠的干预 被引量:28
11
作者 卢迪 兰萌 张楠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03-206,共4页
目的探讨心内科护士情绪劳动和职业倦怠的巴林特小组法干预效果,为提高心内科护士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于2018年7至12月,将78名心内科护士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人.观察组接受常规护理培训及为期8周的巴林特... 目的探讨心内科护士情绪劳动和职业倦怠的巴林特小组法干预效果,为提高心内科护士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于2018年7至12月,将78名心内科护士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人.观察组接受常规护理培训及为期8周的巴林特小组法干预,对照组不进行心理干预.干预前后采用《情绪劳动问卷》(ELS)和《职业倦怠量表》(MBI)对心内科护士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护士年龄(26.3±2.7)岁,本科13人、专科26人;对照组护士年龄(25.8±2.1)岁,本科14人、专科25人.观察组护士干预后ELS中表层扮演评分低于对照组,深层扮演和情绪表达要求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干预后MBI中情感枯竭和去人性化倾向评分低于对照组,个人成就感消失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巴林特小组法能够改善心内科护士的情绪劳动,缓解其职业倦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巴林特小组 心脏病学 情绪劳动 职业倦怠
原文传递
精神科教学培训中“角色扮演”及“巴林特小组”的应用 被引量:25
12
作者 骆艳丽 吴文源 +2 位作者 陆峥 崔海松 申远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0年第3期92-92,111,共2页
精神科医师与患者的沟通内容多涉及患者隐秘的心理活动,应有较强的医学伦理学意识,而患者对于谈论自身心理活动又可能有所避讳,因此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极为重要,而对于精神科医师的培训更应注重提高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能力。"角色... 精神科医师与患者的沟通内容多涉及患者隐秘的心理活动,应有较强的医学伦理学意识,而患者对于谈论自身心理活动又可能有所避讳,因此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极为重要,而对于精神科医师的培训更应注重提高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能力。"角色扮演"及"巴林特小组"是两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伦理 精神科教学 医学教学培训 角色扮演 巴林特小组 医患关系
下载PDF
巴林特小组在提高护理本科生共情能力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5
13
作者 薛俊琳 金瑞华 淮盼盼 《中华护理教育》 2018年第3期181-184,共4页
目的探讨巴林特小组培训对护理本科生共情能力的影响。方法从我校2013级护理本科10个班级中随机选取2个班共65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65名学生分为5组,每组进行6次巴林特小组培训,其中3次为面对面培训,3次为在线培训。培训前后采用人际反... 目的探讨巴林特小组培训对护理本科生共情能力的影响。方法从我校2013级护理本科10个班级中随机选取2个班共65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65名学生分为5组,每组进行6次巴林特小组培训,其中3次为面对面培训,3次为在线培训。培训前后采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对学生共情能力进行调查。结果干预后,学生共情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高于培训前(P<0.01)。结论巴林特小组培训能够提高护理本科生的共情能力,为开展护理人文教育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林特小组 共情 教育 护理
下载PDF
巴林特小组活动对肿瘤科护士同情心疲乏的干预研究 被引量:23
14
作者 姚林燕 项敏利 +5 位作者 叶志弘 钱颖 陆琴 严林娟 蒋丽雅 钟洪波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2期910-913,共4页
目的 研究巴林特小组活动对肿瘤科护士同情心疲乏的干预效果.方法 于2016年1至12月,选择某三甲综合性医院35名肿瘤科护士,按电脑个案随机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8人,对照组17人.观察组护士进行每月2次、每次1.5 h共8次的巴林... 目的 研究巴林特小组活动对肿瘤科护士同情心疲乏的干预效果.方法 于2016年1至12月,选择某三甲综合性医院35名肿瘤科护士,按电脑个案随机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8人,对照组17人.观察组护士进行每月2次、每次1.5 h共8次的巴林特小组活动,讨论临床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案例,帮助护士深入体验并理解护患双方在互动过程中的情绪和行为,潜意识的幻想和需要,以及彼此的影响.对照组不实施任何干预.对两组研究对象干预前后进行共情能力、同情心满意、职业倦怠、二次创伤压力和一般健康状况测评.结果 两组护士的年龄、工作年限、婚姻和学历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护士的共情能力、同情心满意、职业倦怠、二次创伤压力、一般健康状况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肿瘤科护士观点采择、情感护理、换位思考3个共情因子和共情总分以及同情心满意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一般健康状况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士职业倦怠和二次创伤压力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巴林特小组对提高肿瘤科护士的共情技能、同情心满意度以及心理健康水平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科 医院 护士 巴林特小组 同情心满意 职业倦怠 二次创伤压力
原文传递
巴林特小组对护理人员负性情绪的干预 被引量:22
15
作者 李琦 赵璧 +2 位作者 金郁青 朱秀梅 王晓霞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6年第16期34-36,共3页
目的对护理人员开展巴林特小组活动的实践,以提高护理人员对自我的认知,降低负性情绪,用积极的方式来处理护患关系。方法 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便利抽样选取某院临床护理人员65名,对其在巴林特小组培训前后的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 目的对护理人员开展巴林特小组活动的实践,以提高护理人员对自我的认知,降低负性情绪,用积极的方式来处理护患关系。方法 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便利抽样选取某院临床护理人员65名,对其在巴林特小组培训前后的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90,SCL-90)、应付方式问卷(the coping strategies ques tionnaire,CSQ)测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活动后护理人员的躯体化症状、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和恐怖等因子分下降,与活动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人员的应对方式趋于积极的成熟的方式,更多的采用"解决问题"、"求助"等,而"退避"等应对方式显著减少,与活动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缓解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以及情绪管理时,采用巴林特小组形式的培训可以帮助护理人员处理护患关系中的负面情绪,从而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达成和谐的护患关系,对减轻护理人员的职业压力有很大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林特小组 护士 护患关系 负性情绪
下载PDF
巴林特小组心理干预对ICU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 被引量:22
16
作者 章华双 黄惠根 +6 位作者 谢永标 李立华 李雪丽 唐毅 邵华 王黎 李建华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12,共4页
目的降低ICU护士职业倦怠感。方法将152名ICU护士随机分为对照组76人和干预组70人,对照组不进行心理干预,干预组分为4个小组,每周开展1次巴林特小组活动,连续8次后评价效果。结果干预组职业倦怠总分及情感衰竭、去个性化评分显著降低,... 目的降低ICU护士职业倦怠感。方法将152名ICU护士随机分为对照组76人和干预组70人,对照组不进行心理干预,干预组分为4个小组,每周开展1次巴林特小组活动,连续8次后评价效果。结果干预组职业倦怠总分及情感衰竭、去个性化评分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实施巴林特小组心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ICU护士职业倦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ICU 巴林特小组 职业倦怠 心理干预
下载PDF
巴林特小组改善医学生临床实践中共情与医患沟通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21
17
作者 薛超 张绘莉 +4 位作者 许左隽 解玉水 王长谦 陈元美 卞玲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8年第2期201-205,共5页
目的 探索巴林特小组在医学生临床实践中培养共情和医患沟通能力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实习的500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大学四年级),通过杰弗逊量表和SEGUE量表筛查出在共情与医患沟通能力上有不足... 目的 探索巴林特小组在医学生临床实践中培养共情和医患沟通能力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实习的500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大学四年级),通过杰弗逊量表和SEGUE量表筛查出在共情与医患沟通能力上有不足的学生,从中随机选取60名,将其随机分为巴林特小组(实验组)和常规教学组(对照组).实验组除了常规临床实习外开展巴林特小组活动,对照组仅参加常规临床实习.在巴林特小组干预后再次对两组成员进行评估,评价巴林特小组对改善医学生共情与医患沟通能力的效果.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分析,数据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和x2检验.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性别、是否独生子女、是否担任班级干部以及前一年理论考试成绩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情能力方面,在常规教学实习前,两组人群在观点采择、情感护理、换位思考以及共情总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过常规教学实习,两组人群在上述各维度均有明显提升(P均<0.05),但实验组在上述各维度提升方面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医患沟通方面,在教学实习前,两组人群在沟通启动、信息收集、理解病人、信息给予、结束问诊以及SEGUE量表总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教学实习后,两组人群在上述5个维度得分均有明显提升(P均<0.05);其中除理解病人维度外,实验组在其余各维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临床教学基础上开展巴林特小组活动能进一步改善医学生的共情能力及医患沟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林特小组 共情 医患沟通能力
原文传递
巴林特小组对促进护士共情能力的作用 被引量:20
18
作者 江薇 贾亚平 《护士进修杂志》 2017年第10期903-904,共2页
目的通过在护士群体中开展巴林特小组活动,提高护士对患者真实需求和心理活动的认知,从而提升护士的共情能力,促进人文护理的深入实施。方法我院2014年4月-2016年3月每两个月组织巴林特小组活动1次,每次8~12人,并如实记录活动案例以及... 目的通过在护士群体中开展巴林特小组活动,提高护士对患者真实需求和心理活动的认知,从而提升护士的共情能力,促进人文护理的深入实施。方法我院2014年4月-2016年3月每两个月组织巴林特小组活动1次,每次8~12人,并如实记录活动案例以及每位成员的感受、倾诉和反馈等,并在活动前后向每位参与者发放并收回具有良好信度和效度的中文版杰弗逊共情量表(JSE-HP),做共情能力影响的自身对照研究。结果参加巴林特小组活动前后,护士的共情能力三个维度:换位思考、情感护理和观点采择均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巴林特小组活动可以唤醒参与护士的共情意识,促进共情能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林特小组 共情能力 人文护理
下载PDF
巴林特小组模式对妇产科医务人员心理危机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19
19
作者 秦翠英 覃苗苗 刘艳芳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9年第4期603-606,共4页
目的:对妇产科医务人员采用巴林特小组模式干预,探讨其对护士心理危机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妇产科35名医务人员安排参与6次巴林特小组干预活动,比较干预前后医务人员幸福感量表(GWB)、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 目的:对妇产科医务人员采用巴林特小组模式干预,探讨其对护士心理危机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妇产科35名医务人员安排参与6次巴林特小组干预活动,比较干预前后医务人员幸福感量表(GWB)、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应对方式问卷(CSQ)评分。结果:①干预后,医务人员对生活满足和兴趣(t=-2.091,P<0.05)、对健康的担心(t=-3.147,P <0.05)、忧郁或愉快的心境(t=-3.453,P<0.05)、对情感和行为控制(t=-3.41,P <0.05)、松弛与紧张(t=-2.176,P <0.05)及GWB总评分(t=-3.342,P<0.05)明显高于干预前;②干预后,医务人员SAS(t=3.156,P<0.05)与SDS(t=2.725,P<0.05)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③干预后,医务人员偏执(t=2.888,P<0.05)、躯体化(t=2.534,P<0.05)、敌对(t=7.019,P<0.05)、人际敏感(t=3.503,P<0.05)、恐惧(t=2.595,P<0.05)、焦虑(t=5.679,P<0.05)和抑郁(t=4.976,P<0.05)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④干预后,医务人员合理化(t=-13.953,P<0.05)、求助(t=-12.732,P<0.05)、解决问题(t=-5.485,P<0.05)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幻想(t=10.918,P<0.05)、退避(t=12.567,P<0.05)与自责(t=10.392,P<0.05)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结论:巴林特小组模式干预可减轻妇产科医务人员心理危机,提高其主观幸福感,改善工作应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林特小组 妇产科 护士 心理危机 应对方式
下载PDF
巴林特小组管理模式对ICU护士情感衰竭和职业生涯高原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龚雨蕾 姚惠萍 张帅 《护士进修杂志》 2020年第5期448-450,共3页
目的探讨巴林特小组管理模式对ICU护士情感衰竭和职业生涯高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34名ICU护士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5月开始实施巴林特小组管理措施,比较实施前后ICU护士情感衰竭和职业生涯高原、共情能力水平。结果巴林特小组管理模式... 目的探讨巴林特小组管理模式对ICU护士情感衰竭和职业生涯高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34名ICU护士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5月开始实施巴林特小组管理措施,比较实施前后ICU护士情感衰竭和职业生涯高原、共情能力水平。结果巴林特小组管理模式实施后,ICU护士情感衰竭得分(15.08±3.53)分,显著低于实施前(32.16±11.67)分;职业生涯高原得分(35.79±8.34)分,显著低于实施前(51.8±12.57)分;共情能力(125.42±12.49)分,显著高于实施前(103.02±11.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巴林特小组管理模式可降低ICU护士情感衰竭及职业生涯高原水平,提升共情能力,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减少离职率,改善护患关系,可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林特小组 重症监护室 护士 情感衰竭 职业生涯高原 共情 护理管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