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钒和铬对贝氏体车轮钢回火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祝家祺 谭谆礼 +3 位作者 张敏 王军祥 白秉哲 翁宇庆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57-966,共10页
贝氏体车轮钢开发已经成为国际研究热点。新近开发的空冷型锰—硅系贝氏体车轮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但其成分和热处理工艺有较大改进空间。本文通过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观察和力学性能测试等系统研究了钒和铬对该系贝氏体钢,... 贝氏体车轮钢开发已经成为国际研究热点。新近开发的空冷型锰—硅系贝氏体车轮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但其成分和热处理工艺有较大改进空间。本文通过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观察和力学性能测试等系统研究了钒和铬对该系贝氏体钢,回火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钢在空冷+低温回火后都可获得板条贝氏体+粒状贝氏体+残余奥氏体的组织。其中铬的添加可降低钢的贝氏体转变温度,在提高残余奥氏体的稳定性的同时,有利于贝氏体车轮钢强度和低温韧性提升。钒的添加可通过V(C,N)沉淀强化作用,使贝氏体车轮钢的屈服强度在480~560℃回火温度范围提高,得到显著的二次强化效果。但当铬与钒同时添加时,V(C,N)析出会受到抑制,二次强化效果明显减弱。此外,实验钢在400℃以上回火时会出现明显回火脆性,冲击功大幅下降。因此,在锰-硅系贝氏体车轮钢中添加钒和铬并在320℃回火时可以获得优化的强韧性能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氏体车轮钢 回火 组织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残余奥氏体稳定性对贝氏体车轮钢高温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苏斌 赵海 +3 位作者 肖若愚 黄明达 孙巧艳 张明如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2-26,32,共6页
为探究无碳化物贝氏体车轮钢在高温环境下服役的力学性能与残余奥氏体稳定性的关系,对试样在室温到500℃进行静拉伸试验测试,使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仪和电子背散射衍射等对室温到500℃拉伸后的试样进行表征。结果表明,... 为探究无碳化物贝氏体车轮钢在高温环境下服役的力学性能与残余奥氏体稳定性的关系,对试样在室温到500℃进行静拉伸试验测试,使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仪和电子背散射衍射等对室温到500℃拉伸后的试样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无碳化物贝氏体车轮钢的组织为贝氏体铁素体和残余奥氏体。试样的抗拉强度随变形温度的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300℃拉伸下无碳化物贝氏体钢具有最佳的塑性和强度匹配,抗拉强度可达1305 MPa,总伸长率为25.1%。残余奥氏体在300℃高温和应力作用下持续发生转变,使材料在高应变下保持高的加工硬化率,提高了车轮钢的强度和伸长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碳化物贝氏体钢 高温拉伸 加工硬化率 残余奥氏体 车轮钢
下载PDF
贝氏体车轮钢的氢脆敏感性 被引量:3
3
作者 任学冲 金莹 +4 位作者 王莎莎 宿彦京 乔利杰 张明如 崔银会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63-867,共5页
用电解充氢试验方法研究了可扩散氢浓度对贝氏体车轮钢慢拉伸性能及氢致滞后开裂性能的影响,并与普通珠光体-铁素体车轮钢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相同慢拉伸条件下,贝氏体车轮钢材料的塑性损失高于珠光体-铁素体车轮钢;在相同的充氢条... 用电解充氢试验方法研究了可扩散氢浓度对贝氏体车轮钢慢拉伸性能及氢致滞后开裂性能的影响,并与普通珠光体-铁素体车轮钢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相同慢拉伸条件下,贝氏体车轮钢材料的塑性损失高于珠光体-铁素体车轮钢;在相同的充氢条件下,贝氏体车轮钢氢致开裂门槛应力强度因子相对于断裂韧性值的降低程度明显高于珠光体-铁素体车轮钢,具有较高的氢致开裂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氏体 车轮钢 氢脆 氢致滞后开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