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7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芩素和黄芩苷的药理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54
1
作者 辛文妤 宋俊科 +1 位作者 何国荣 杜冠华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47-653,659,共8页
黄芩在我国药用历史悠久,黄芩素和黄芩苷是黄芩发挥功效的主要活性成分。黄芩素和黄芩苷具有抗菌抗病毒、清除氧自由基、抗氧化、解热、镇痛、抗炎、抗肿瘤、保护心脑血管及神经元、保肝、预防或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等作用,本文对黄芩... 黄芩在我国药用历史悠久,黄芩素和黄芩苷是黄芩发挥功效的主要活性成分。黄芩素和黄芩苷具有抗菌抗病毒、清除氧自由基、抗氧化、解热、镇痛、抗炎、抗肿瘤、保护心脑血管及神经元、保肝、预防或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等作用,本文对黄芩素和黄芩苷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素 黄芩苷 药理作用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黄芩素的药理学研究概况 被引量:95
2
作者 张喜平 李宗芳 刘效恭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11-713,共3页
黄芩素是中药黄芩的重要单体 ,具有多种功效。它能抗菌、抗病毒、抑制炎症反应、保肝、利胆、利尿、抗癌等 ,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前主要用于急、慢性炎症。本文概述了国内外对黄芩素的药理作用及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 。
关键词 黄芩素 药理学 中药 植物药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黄芩中黄酮化合物的含量 被引量:82
3
作者 杨立新 刘岱 +6 位作者 冯学锋 崔淑莲 杨京玉 唐晓军 何希荣 刘菊福 胡世林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66-170,共5页
目的 :测定不同产地黄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 ,以评价其道地性。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结果 :17个产地 2 5份样品中黄芩苷含量变化在 6 %~ 19%、汉黄芩苷在 2 %~ 8%、黄芩素在 0 .1%~ 1.6 %、黄芩新素在 0 .0 1%~ 0 .2 %... 目的 :测定不同产地黄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 ,以评价其道地性。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结果 :17个产地 2 5份样品中黄芩苷含量变化在 6 %~ 19%、汉黄芩苷在 2 %~ 8%、黄芩素在 0 .1%~ 1.6 %、黄芩新素在 0 .0 1%~ 0 .2 %、汉黄芩素在 0 .0 1%~ 0 .3% ,粘毛黄芩素、木蝴蝶素为痕迹量或未检出。结论 :单纯以黄芩苷的含量来评价其质量是不够的 ,建议将黄芩苷与汉黄芩苷的含量比值在 3以下、黄芩苷与黄芩素、黄芩苷与汉黄芩素的含量比值在 2 0~ 5 0等参数列为质量控制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黄芩苷 汉黄芩苷 黄芩素 汉黄芩素 黄芩新素 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黄芩苷和黄芩素大鼠在体胃、肠的吸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79
4
作者 刘太明 蒋学华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999-1001,共3页
目的:研究黄芩苷和黄芩素在大鼠胃、肠的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大鼠在体胃、肠吸收模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胃、肠灌注液中药物的含量。结果:黄芩苷在胃、小肠及结肠中的每小时吸收率分别为8.05%,-0.94%,2.32%;黄芩素在胃、小肠... 目的:研究黄芩苷和黄芩素在大鼠胃、肠的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大鼠在体胃、肠吸收模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胃、肠灌注液中药物的含量。结果:黄芩苷在胃、小肠及结肠中的每小时吸收率分别为8.05%,-0.94%,2.32%;黄芩素在胃、小肠及结肠中的每小时吸收率分别为34.53%,30.61%,4.89%。黄芩素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及结肠的每小时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0.090 7,0.083 7,0.076 6,0.048 3。结论:黄芩苷只在胃中有一定程度的吸收,在小肠和结肠基本不吸收;黄芩素在胃和小肠中吸收良好,在结肠有少量吸收。黄芩素在各部位的吸收程度明显优于黄芩苷,提示黄芩素比黄芩苷更适于制成口服吸收制剂;黄芩素具有广泛的吸收窗,提示适宜制成缓控释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黄芩素 在体胃肠吸收 吸收动力学
下载PDF
黄芩素抑菌活性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7
5
作者 云宝仪 周磊 +2 位作者 谢鲲鹏 汪业菊 谢明杰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587-1592,共6页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供试菌,探讨黄芩素的抑菌活性及其作用机制。通过测定黄芩素对其细胞膜的通透性、呼吸代谢途径、可溶性蛋白质和DNA拓扑异构酶的影响,阐述黄芩素的抑菌作用机制。实验结果显示,黄芩素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其...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供试菌,探讨黄芩素的抑菌活性及其作用机制。通过测定黄芩素对其细胞膜的通透性、呼吸代谢途径、可溶性蛋白质和DNA拓扑异构酶的影响,阐述黄芩素的抑菌作用机制。实验结果显示,黄芩素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其最低抑菌浓度为0.04 mmol.L-1;黄芩素作用菌体6 h后,电导率比对照组增加了2.48%,DNA和RNA大分子增加了1.8%;黄芩素能抑制三羧酸循环(TCA)中的琥珀酸脱氢酶和苹果酸脱氢酶的活性,其抑制率分别为56.2%和57.4%;黄芩素作用20 h后,菌体可溶性蛋白总量比对照组减少了42.83%;此外,黄芩素能抑制DNA拓扑异构酶I和II的活性,当黄芩素的浓度为0.2 mmol.L-1时,上述两种酶的活性完全被抑制。综上所述,黄芩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显著抑制作用,其抑菌作用是通过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抑制菌体内蛋白质合成,抑制细菌代谢和DNA拓扑异构酶等多靶点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素 金黄色葡萄球菌 抑菌机制
原文传递
黄芩甙元和黄芩甙对皮肤真菌与细菌抑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64
6
作者 杨得坡 胡海燕 +1 位作者 黄世亮 Jean-Pierre Chaumont Joělle Millet 《中药材》 CAS CSCD 2000年第5期272-274,共3页
本文研究了黄芩甙和黄芩甙元对十七种皮肤致病真菌与十六种皮肤细菌的抑制活性。在琼脂药物培养基上,黄芩甙元表现出了对酵母型真菌高度的选择抑制作用,其最低抑制浓度MIC在70~100μg/ml之间,而对皮肤癣菌和丝状霉菌没有活性;黄芩甙则... 本文研究了黄芩甙和黄芩甙元对十七种皮肤致病真菌与十六种皮肤细菌的抑制活性。在琼脂药物培养基上,黄芩甙元表现出了对酵母型真菌高度的选择抑制作用,其最低抑制浓度MIC在70~100μg/ml之间,而对皮肤癣菌和丝状霉菌没有活性;黄芩甙则对所有的供试真菌几乎没有作用。另外,与脚气和腋臭有关的负责菌如固着微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人型葡萄球菌和干燥棒杆菌等,在黄苓甙元浓度为250μg/ml的条件下,其生长繁殖也能完全抑制。黄芩甙元的抗菌活性可能与其结构第七位羟基的存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黄芩甙 黄芩甙元 抗真菌 抗细菌
下载PDF
黄芩黄酮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的ESR研究 被引量:37
7
作者 高中洪 黄开勋 徐辉碧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97-99,共3页
采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法和自旋捕获技术研究了中药黄芩中四种主要黄酮(黄芩素、黄芩甙、汉黄芩素和汉黄芩甙)的自由基清除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黄芩素和黄芩甙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烷过氧自由基及DPPH... 采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法和自旋捕获技术研究了中药黄芩中四种主要黄酮(黄芩素、黄芩甙、汉黄芩素和汉黄芩甙)的自由基清除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黄芩素和黄芩甙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烷过氧自由基及DPPH自由基有较强的清除作用,而汉黄芩素和汉黄芩甙在测定浓度范围内对上述自由基作用较弱或无明显的清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素 自由基 中药 黄芩 清除作用 ESR 黄酮
下载PDF
黄芩甙元及其苄基衍生物的制备与抗人免疫缺陷病毒实验研究 被引量:43
8
作者 赵晶 张致平 +2 位作者 陈鸿珊 陈湘红 张兴权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40-143,共4页
黄芩甙元及其苄基衍生物的制备与抗人免疫缺陷病毒实验研究赵晶张致平陈鸿珊陈湘红张兴权(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50)黄芩(ScutelariabaicalensisGeorgi... 黄芩甙元及其苄基衍生物的制备与抗人免疫缺陷病毒实验研究赵晶张致平陈鸿珊陈湘红张兴权(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50)黄芩(ScutelariabaicalensisGeorgi)有广泛的生物活性。黄芩提取物及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甙元 苄基衍生物 制备 抗HIV 实验研究
下载PDF
UPLC同时测定黄芩中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汉黄芩素、千层纸素A 被引量:57
9
作者 刘金欣 孟繁蕴 +4 位作者 张胜海 卢恒 周骁腾 侯静怡 李耿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77-1480,共4页
目的建立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同时测定黄芩中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汉黄芩素、千层纸素A 5种成分的方法。方法采用UPLC色谱系统,BEH C18色谱柱(50 mm×2.1 mm,1.7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0.6 mL/min... 目的建立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同时测定黄芩中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汉黄芩素、千层纸素A 5种成分的方法。方法采用UPLC色谱系统,BEH C18色谱柱(50 mm×2.1 mm,1.7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0.6 mL/min;进样量为2μL;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本方法可在15 min内完成1次色谱分析,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汉黄芩素、千层纸素A色谱峰之间有良好的分离度,5种成分的浓度和各自峰面积之间有着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重复性及加样回收率的RSD均小于3.0%。结论本方法快捷、准确,重复性好,能同时测定黄芩中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汉黄芩素、千层纸素A 5种成分的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黄芩苷 黄芩素 汉黄芩苷 汉黄芩素 千层纸素A 超高效液相色谱
原文传递
黄芩素的体外抗炎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55
10
作者 张倩 李惠香 +4 位作者 刘攀 柳亚男 王丽莹 李丹娜 赵烽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CAS 2018年第3期232-238,共7页
采用LPS刺激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 264.7释放炎症介质NO、PGE2以及IL-6、TNF-α等炎症因子,以MTT法评价细胞毒性,Griess法检测NO的含量,ELISA法检测PGE2、IL-6和TNF-α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iNOS、COX-2及内参蛋白β-actin表达水平,研... 采用LPS刺激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 264.7释放炎症介质NO、PGE2以及IL-6、TNF-α等炎症因子,以MTT法评价细胞毒性,Griess法检测NO的含量,ELISA法检测PGE2、IL-6和TNF-α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iNOS、COX-2及内参蛋白β-actin表达水平,研究黄芩素的抗炎活性及作用机制.测定黄芩素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的清除活性,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黄芩素能显著抑制炎症介质NO和PGE2的产生以及炎症因子TNF-α和IL-6的释放,明显下调iNOS、COX-2蛋白表达水平,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均具有较强的清除活性,且呈良好剂量依赖关系.通过对黄芩素的抗炎、抗氧化作用的研究,可以为黄芩素及相关制剂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素 抗炎 抗氧化 INOS COX-2
下载PDF
黄芩素体外抑菌与体内抗炎作用研究 被引量:54
11
作者 付璟 石继和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14年第23期2136-2138,共3页
目的:研究黄芩素体外抑菌与体内抗炎作用。方法:采用滤纸片研究黄芩素(10 mg/ml)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的抑制作用;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黄芩素对上述5种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二甲苯... 目的:研究黄芩素体外抑菌与体内抗炎作用。方法:采用滤纸片研究黄芩素(10 mg/ml)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的抑制作用;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黄芩素对上述5种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二甲苯诱发小鼠急性炎症,测定小鼠耳廓肿胀度与小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含量。结果:10 mg/ml黄芩素对5种菌株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5种菌株MIC分别为0.312 5、0.312 5、0.625 0、0.312 5、0.625 0 mg/ml。0.20、0.10 mg/kg黄芩素可明显抑制模型小鼠耳廓肿胀,0.20、0.10 mg/kg黄芩素可明显降低模型小鼠血清TNF-α含量,0.20 mg/kg黄芩素可明显降低模型小鼠血清IL-1含量。结论:黄芩素具有一定的体外抗菌与体内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素 大肠埃希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铜绿假单胞菌 白色念珠菌 黑曲霉 耳肿胀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机制 被引量:49
12
作者 孔艺 吴红卫 +3 位作者 陈永 赖莎 杨泽民 陈吉生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785-1794,共10页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潜在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并结合TCMSP和BATMAN-TCM数据库筛选痰热清注射液的化学成分及其对应的作用靶点。在Genecards...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潜在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并结合TCMSP和BATMAN-TCM数据库筛选痰热清注射液的化学成分及其对应的作用靶点。在Genecards数据库中以“coronavirus”为关键词搜索冠状病毒相关靶点,与痰热清注射液靶点映射筛选出共同靶点作为研究靶点,采用Cytoscape 3.2.1软件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将共同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中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图。结合上述2个网络图筛选出痰热清注射液的核心靶点。通过Cytoscape 3.2.1的插件“ClueGO 2.5.5”进行GO生物学过程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得到痰热清注射液54个类药性良好的活性成分,对应靶点287个。其中共同靶点54个,关键靶点34个。GO富集分析得出与痰热清注射液治疗作用有关的生物过程29个。KEGG富集分析得到与痰热清注射液治疗作用相关的信号通路70条。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山柰酚、槲皮素、黄芩素、木犀草素和汉黄芩素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3CL水解酶具有较好的亲和力。结论痰热清注射液的核心化合物可通过与SARS-CoV-23CL水解酶结合发挥抗病毒作用,其分子机制揭示中药多组分、多靶点和多通路的特点,为进一步阐明痰热清注射液治疗COVID-19的作用机制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热清注射液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山柰酚 槲皮素 黄芩素 木犀草素 汉黄芩素 SARS-CoV-23CL水解酶 抗病毒 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黄芩黄酮类成分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4
13
作者 汤立建 赵良才 +2 位作者 李庆林 朱国旗 王训翠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1-23,26,共4页
黄芩黄酮类成分具有广泛的抗肿瘤活性,药理研究证实通过调节花生四烯酸系统的代谢,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抑制新生血管生成等作用途径发挥抗肿瘤作用。通过对黄芩黄酮类成分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的文献总结,为中药活性成分的研... 黄芩黄酮类成分具有广泛的抗肿瘤活性,药理研究证实通过调节花生四烯酸系统的代谢,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抑制新生血管生成等作用途径发挥抗肿瘤作用。通过对黄芩黄酮类成分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的文献总结,为中药活性成分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黄芩素 黄芩苷 汉黄芩素 抗肿瘤
下载PDF
小柴胡汤治疗早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邪热郁肺、枢机不利证功效网络分析与机制预测 被引量:46
14
作者 孙凯滨 张新雨 +1 位作者 刘静 孙蓉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750-1760,共11页
目的研究小柴胡汤在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邪热郁肺、枢机不利证过程中的功效作用网络及潜在机制,分析方剂中抗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活性成分。方法首先查阅文献分析COVID-19邪热郁肺、枢机不利证与小柴胡汤适应证的方... 目的研究小柴胡汤在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邪热郁肺、枢机不利证过程中的功效作用网络及潜在机制,分析方剂中抗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活性成分。方法首先查阅文献分析COVID-19邪热郁肺、枢机不利证与小柴胡汤适应证的方证对应关系,继而运用网络药理学技术Cytoscape3.6.0等软件分别构建小柴胡汤"中药方剂-活性成分-关键靶点"功效作用网络,并确认方中抗SARS-CoV-2活性成分,从多方面分析小柴胡汤治疗早期COVID-19邪热郁肺、枢机不利证的功效作用及机制。结果已有文献报道中药潜在抗SARS-CoV-2活性成分48个;共分析出小柴胡汤中治疗肺炎、调节免疫的活性成分140个,其中黄芩素、芒柄花素、槲皮素等12个成分具有潜在抗SARS-CoV-2活性。小柴胡汤中活性成分通过IL-6、NOS2、ESR1等95个关键靶点进行肺炎治疗和免疫调节,涉及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甲型流感等多条通路。基因共表达和蛋白-蛋白互相作用(PPI)分析发现,血管紧张素转化酶Ⅱ(ACE2)仅与上述靶点中NOS2具有共表达,并且在PPI互作网络中也仅与5个靶点有相互作用关系,推测ACE2靶点仅在SARS-CoV-2入侵人体的时候起到重要作用,而在病毒感染后的肺炎治疗中作用甚微。结论小柴胡汤中活性成分在抑制SARS-CoV-2活性、阻断SARS-CoV-2入侵途径、抑制炎症风暴、调节机体免疫等多方面发挥治疗COVID-19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针对ACE2靶点设计药物可阻断病毒入侵,但对肺泡内炎症等病变疗效可能不佳,因此,这也为小柴胡汤对早期COVID-19治疗提供了多靶点、多向性空间。另外,小柴胡汤用于治疗早期COVID-19时尤应注意精准辨证用药,一是避免产生不良反应,二是避免加重COVID-19病情出现细胞因子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柴胡汤 新型冠状病毒 网络药理学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Ⅱ 黄芩素 芒柄花素 槲皮素
原文传递
黄芩主要成分体外抗甲型流感病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6
15
作者 吴莹 金叶智 +2 位作者 吴珺 于雪飞 郝钰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541-545,共5页
目的比较黄芩的主要成分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体外抗甲型流感病毒FM1感染的作用,明确黄芩抗流感病毒的主要有效成分。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对狗肾细胞株(MDCK)的最大无毒浓度(TC0)及半数... 目的比较黄芩的主要成分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体外抗甲型流感病毒FM1感染的作用,明确黄芩抗流感病毒的主要有效成分。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对狗肾细胞株(MDCK)的最大无毒浓度(TC0)及半数中毒浓度(TC50),通过细胞病变效应(CPE)法观察药物对病毒致细胞病变作用的影响。MTT法检测药物不同浓度的抗病毒有效率,Probit回归法计算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对病毒感染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及治疗指数(TI),荧光法检测黄芩苷对病毒神经氨酸酶活力的影响。结果黄芩苷对流感病毒所致的细胞病变作用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当黄芩苷浓度在0.0156~0.1250g/L时,细胞存活率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其中以0.1250g/L组的细胞存活率最高,抗病毒有效率达94.6%,其IC50为0.0162g/L,TI为21.34;黄芩素对流感病毒所致的细胞病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当黄芩素浓度在0.0860g/L时,抗病毒有效率达48.72%,其IC50为0.0778g/L,TI为8.89;汉黄芩素对流感病毒所致的细胞病变无抑制作用,其IC50为0.0236g/L,TI为0.051。当黄芩苷浓度?0.0313g/L时,能明显降低病毒神经氨酸酶的活力。结论黄芩主要成分中抗流感病毒的作用为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说明黄芩抗流感病毒的主要有效成分是黄芩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黄芩素 汉黄芩素 流感病毒 体外
原文传递
黄芩苷/黄芩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药性的逆转作用研究 被引量:43
16
作者 陈勇川 谢林利 +2 位作者 熊丽蓉 唐敏 夏培元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44-646,共3页
目的:研究黄芩苷/黄芩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抗药性的逆转作用,并初步探索其逆转机制。方法:以平皿法测定黄芩苷/黄芩素与苯唑西林对MRSA的协同抗菌效力;以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芩苷/黄芩素协同苯唑西林对MRSA生长密度的抑制作... 目的:研究黄芩苷/黄芩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抗药性的逆转作用,并初步探索其逆转机制。方法:以平皿法测定黄芩苷/黄芩素与苯唑西林对MRSA的协同抗菌效力;以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芩苷/黄芩素协同苯唑西林对MRSA生长密度的抑制作用;以青霉素结合蛋白(PBP2a)胶乳凝集试剂盒检测黄芩苷/黄芩素对PBP2a生成的抑制效力。结果:黄芩苷/黄芩素联合苯唑西林对临床分离的MRSA有显著的协同抗菌作用,16μg·mL-1的黄芩素即可显著逆转MRSA对苯唑西林的高度耐药;黄芩苷/黄芩素对MRSA产生PBP2a有显著抑制作用。结论:黄芩苷/黄芩素可通过抑制MRSA产生PBP2a来逆转其对苯唑西林的高度耐药,这一现象从理论上为临床治疗MRSA感染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黄芩素 苯唑西林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逆转作用 青霉素结合蛋白
原文传递
黄芩苷元对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9
17
作者 朱伟 孙红光 朱迅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4-197,共4页
目的研究以黄芩苷元为主要成分的黄芩提取物SBM抗炎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观察SBM体外对PGE2合成、COX-2酶活性,COX-2蛋白表达、p38蛋白磷酸化的影响;观察给药后对角叉菜胶诱导大鼠足肿胀、醋酸诱导的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结... 目的研究以黄芩苷元为主要成分的黄芩提取物SBM抗炎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观察SBM体外对PGE2合成、COX-2酶活性,COX-2蛋白表达、p38蛋白磷酸化的影响;观察给药后对角叉菜胶诱导大鼠足肿胀、醋酸诱导的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结果SBM可抑制LPS诱导腹腔巨噬细胞PGE2合成、COX-2酶活性及COX-2蛋白表达;抑制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p38蛋白磷酸化;并可抑制角叉菜胶诱导的大鼠足肿胀及醋酸诱导的小鼠扭体反应。结论黄芩提取物SBM可通过抑制淋巴细胞功能、炎症介质产生发挥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元 炎症 PGE2 COX-2 P38MAPK
下载PDF
Two CYP82D Enzymes Function as Flavone Hydroxylases in the Biosynthesis of Root-Specific 4'-Deoxyflavones in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被引量:40
18
作者 Qing Zhao Meng-Ying Cui +9 位作者 Olesya Levsh Dongfeng Yang Jie Liu Jie Li Lionel Hill Lei Yang Yonghong Hu Jing-Ke Weng Xiao-Ya Chen Cathie Martin 《Molecular Plant》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1期135-148,共14页
Baicalein, wogonin, and their glycosides are major bioactive compounds found in the medicinal plant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 These flavones can induce apoptosis in a variety of cancer cell lines but have no eff... Baicalein, wogonin, and their glycosides are major bioactive compounds found in the medicinal plant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 These flavones can induce apoptosis in a variety of cancer cell lines but have no effect on normal cells. Furthermore, they have many additional benefits for human health, such as antioxidant, antiviral, and liver-protective properties. Here, we report the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wo CYP450 enzymes, SbCYP82D1.1 and SbCYP82D2, which function as the flavone 6-hydroxylase (F6H) and flavone 8-hydroxylase (F8H), respectively, in S. baicalensis. SbCYP82D1.1 has broad substrate speci- ficity for flavones such as chrysin and apigenin and is responsible for biosynthesis of baicalein and scutel- larein in roots and aerial parts of S. baicalensis, respectively. When the expression of SbCYP82D1.1 is knocked down, baicalin and baicalein levels are reduced significantly while chrysin glycosides accumulate in hairy roots. SbCYP82D2 is an F8H with high substrate specificity, accepting only chrysin as its substrate to produce norwogonin, although minor 6-hydroxylation activity can also be detected. Phylogenetic analysis suggested that SbCYP82D2 might have evolved from SbCYP82D1.1 via gene duplication followed by neofunctionalization, whereby the ancestral F6H activity is partially retained in the derived SbCYP82D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Huangqin baicalein WOGONIN flavone 6-hydroxylase flavone 8-hydroxylase
原文传递
HPLC法测定清肝散结颗粒中黄芩苷、汉黄芩苷、野黄芩苷、黄芩素及汉黄芩素 被引量:39
19
作者 赵亮 王新霞 +4 位作者 吕磊 吴文应 朱臻宇 柴逸峰 张国庆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13-318,共6页
目的对清肝散结颗粒(猫人参、石见穿、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及黄芩等)中所含的黄酮类化学成分黄芩苷、汉黄芩苷、野黄芩苷、黄芩素及汉黄芩素同时进行测定,建立制剂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Wa—tersXterraRp.C,。色... 目的对清肝散结颗粒(猫人参、石见穿、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及黄芩等)中所含的黄酮类化学成分黄芩苷、汉黄芩苷、野黄芩苷、黄芩素及汉黄芩素同时进行测定,建立制剂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Wa—tersXterraRp.C,。色谱柱(3.0mm×100mm,3.5Ixm),流动相为乙腈(A)与0.1%甲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4mL/min,柱温20℃,紫外检测波长为275nm,进样量5txL,运行时间60min。结果5个待测化合物与周围干扰峰达到基线分离,线性范围分别为黄芩苷4.604—460.4wg/mL(r=0.9999);汉黄芩苷0.7704—77.04斗g/mL(r=0.9996);野黄芩苷0.4157—41.57斗g/mL(r=0.9998);黄芩素0.8456~84.56斗∥mL(r=0.9999);汉黄芩素0.7992~79.92斗g/mL(r=0.9997),Et内/日间精密度均小于3%(n=3),平均回收率在97%~102%之间(n=6)。清肝散结颗粒中黄芩苷、汉黄芩苷、野黄芩苷、黄芩素及汉黄芩素的含有量分别为3.798、0.8299、0.1805、0.1589、0.0726mg/g。结论该法简便、快捷、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实用性强,可用于清肝散结颗粒中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肝散结颗粒 黄芩苷 汉黄芩苷 野黄芩苷 黄芩素 汉黄芩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黄芩素与黄芩苷大鼠体内药动学比较研究 被引量:34
20
作者 郭晓宇 杨琳 +1 位作者 陈颖 车庆明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24-526,共3页
目的对黄芩素与黄芩苷的大鼠体内药动学行为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电化学色谱法,对等摩尔剂量灌胃给药黄芩素和黄芩苷后,大鼠体内黄芩苷的血药浓度进行测定。结果灌胃给药黄芩素740μmol.kg-1时,原型药完全被代谢,血浆中主要... 目的对黄芩素与黄芩苷的大鼠体内药动学行为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电化学色谱法,对等摩尔剂量灌胃给药黄芩素和黄芩苷后,大鼠体内黄芩苷的血药浓度进行测定。结果灌胃给药黄芩素740μmol.kg-1时,原型药完全被代谢,血浆中主要检测到代谢产物黄芩苷;分别灌胃给药等摩尔剂量的黄芩素和黄芩苷740μmol.kg-1后,大鼠血浆中黄芩苷的药-时曲线均呈现双峰现象,ρmax分别为14.63,10.92mg.L-1和8.51,4.87mg.L-1,AUC0~24h分别为149.63和63.68mg.h.L-1;黄芩素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235.9%。结论等摩尔剂量下黄芩素与黄芩苷的药动学行为具有显著差异,口服黄芩素比黄芩苷的达峰浓度高、生物利用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素 黄芩苷 高效液相-电化学色谱法 药动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