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菌藻系统对废水中氮磷去除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郝凯旋 陈文兵 +2 位作者 母锐敏 祁峰 王洪波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9年第5期50-54,共5页
废水中氮、磷浓度过高引起了日益严重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菌藻系统能有效降解废水中的氮、磷、有机质等污染物,并将其转化为生物质,具有良好的环境与经济效益。文章分别选用活性污泥、混合藻及两者混合物处理二级出水,观察不同处理阶段... 废水中氮、磷浓度过高引起了日益严重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菌藻系统能有效降解废水中的氮、磷、有机质等污染物,并将其转化为生物质,具有良好的环境与经济效益。文章分别选用活性污泥、混合藻及两者混合物处理二级出水,观察不同处理阶段的群落组成,研究活性污泥、混合藻及菌藻系统对氮、磷的去除效率以及转化的生物质的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二级出水的组成中,混合藻中主要为小球藻和栅藻,活性污泥中主要为菌类,菌藻系统是由菌类和微藻共同组成;菌藻系统对氨氮、磷的去除率分别为94.16%、83.30%,优于混合藻和活性污泥的;菌藻系统具有更高的生物质产出量,其蛋白质、多糖、总脂的含量分别为53.20、16.69、21.16mg/100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藻系统 脱氮除磷 有机物质 生物种群
下载PDF
菌-藻体系去除水产养殖废水中氮和磷的净化实验 被引量:3
2
作者 周武旋 赵江萍 栗越妍 《广西科学》 CAS 2012年第2期155-159,共5页
以投加人工饲料喂养罗非鱼7天的玻璃鱼缸内的废水为样品,接种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licheniformis)、硝化细菌、月牙藻(Selenastrum reinsch)和四尾栅藻(Scenedesmus quadricanda)后于光照箱内培养,于0、12h、24h、48h、84h、120h、168... 以投加人工饲料喂养罗非鱼7天的玻璃鱼缸内的废水为样品,接种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licheniformis)、硝化细菌、月牙藻(Selenastrum reinsch)和四尾栅藻(Scenedesmus quadricanda)后于光照箱内培养,于0、12h、24h、48h、84h、120h、168h测定废水样品的pH值、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和可溶性磷酸盐的去除率,以24h氨氮和168h可溶性磷酸盐的去除率为指标进行L9(34)正交实验,研究菌-藻体系去除水产养殖废水中氮和磷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地衣芽孢杆菌、硝化细菌、月牙藻和四尾栅藻组成的菌-藻体系可以通过其新陈代谢过程中形成的原始共生关系有效地去除养殖水体中的氮、磷污染物。菌-藻体系去除氨氮的最佳反应时间为24h,最大去除率98%,在初始密度为5×105cells/ml条件下,最佳菌-藻体积配比为1∶2∶2∶3,即最佳菌-藻初始密度分别为2.5×105cell/ml、5.0×105cell/ml、5.0×105cell/ml、10.0×105cell/ml。菌-藻体系去除可溶性磷酸盐的最佳反应时间为168h,去除率100%,在初始密度为5×105cells/ml条件下,最佳菌藻体积配比为1∶1∶3∶2,即最佳菌-藻初始密度分别为2.5×105cell/ml、2.5×105cell/ml、10.0×105cell/ml、5.0×105cell/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 水质净化 水产养殖 菌-藻体系
下载PDF
菌藻复合体系氮代谢性能及菌群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赵志瑞 吴海淼 +6 位作者 马超 李书缘 李晴 袁凯倪 孟祥源 刘硕 方晓峰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965-2973,共9页
为了城市尾水深度脱氮,控制地表水体富营养化,利用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分别对脱氮复合菌群和藻菌共生系统的氮代谢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氮代谢复合菌群具有较高氨化和反硝化性能.JZ组对城市尾水中氨氮的去除效果最好,降解率高达95%以上... 为了城市尾水深度脱氮,控制地表水体富营养化,利用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分别对脱氮复合菌群和藻菌共生系统的氮代谢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氮代谢复合菌群具有较高氨化和反硝化性能.JZ组对城市尾水中氨氮的去除效果最好,降解率高达95%以上,在实验室模拟污水中JZ组系统总氮去除效果优于J组.高通量测序显示,J组主要优势菌群及占比分别为:厚壁菌门44.53%,变形菌门43.41%,放线菌门5.37%,类杆菌门3.04%,绿弯菌门1.35%;JZ组丰度主要优势菌群和占比分别为:蓝藻门33.89%,绿弯菌门25.34%,变形菌门19.38%,厚壁菌门10.02%,酸杆菌门4.20%;各优势物种在J组和JZ组比例不同,厚壁菌门分别为82%和18%,变形菌门为69%和31%,蓝藻门为1%和99%,绿弯菌门为5.1%和95%,放线菌门分别为73%和27%.表明JZ组在城市尾水中去除氨氮效果较好,J组氮代谢菌群随着微球藻加入和生长,JZ组氮代谢菌群构成随之发生变化,以适应优势藻类形成的环境,与微球藻构成新的菌藻氮代谢体系.研究结果为藻菌共代谢体系应用提供了理论和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代谢 复合菌群 菌藻 共代谢体系 菌群结构
原文传递
絮凝颗粒化菌藻系统净化缓流微污染河水
4
作者 张正红 向天勇 +2 位作者 何文辉 石玉波 陆慧明 《环保科技》 2023年第2期7-12,共6页
采用铁镁改性粉煤灰絮凝剂絮凝沉淀得到光合细菌和小球藻絮凝颗粒,然后通过颗粒化菌藻系统进行了缓流微污染水体原水净化处理,优化了絮凝剂投加量,研究了水力停留时间(HRT)和菌、藻比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液(藻液)中絮... 采用铁镁改性粉煤灰絮凝剂絮凝沉淀得到光合细菌和小球藻絮凝颗粒,然后通过颗粒化菌藻系统进行了缓流微污染水体原水净化处理,优化了絮凝剂投加量,研究了水力停留时间(HRT)和菌、藻比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液(藻液)中絮凝剂质量浓度达到500 mg/L以上即可使光合细菌和小球藻絮凝率均超过94%;光合细菌、小球藻絮体颗粒总投加量为0.5%(体积比),HRT为48 h,菌/藻比(体积比)为1:1时,COD、氨氮、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达到59.86%~62.16%、61.35%~63.72%、76.98%~79.42%和65.48%~68.32%,出水中COD、氨氮、总氮和总磷浓度分别为1.75~4.31 mg/L、0.18~0.59 mg/L、0.30~0.96 mg/L和0.05~0.09 mg/L,系统具有稳定的净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絮凝颗粒 菌藻系统 净化 微污染 缓流水体
下载PDF
污水处理中的菌藻关系和污染物去除效能 被引量:15
5
作者 王玉莹 支丽玲 +2 位作者 马鑫欣 王硕 李激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6-125,共10页
菌藻共生体系可利用菌藻间的关系实现污染物的高效去除,在污水处理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从菌藻关系、微藻选择和菌藻共生系统的发展三方面分析了该技术的研究进展,重点阐释了菌藻关系中信号分子对菌藻系统的影响。群体感应会促... 菌藻共生体系可利用菌藻间的关系实现污染物的高效去除,在污水处理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从菌藻关系、微藻选择和菌藻共生系统的发展三方面分析了该技术的研究进展,重点阐释了菌藻关系中信号分子对菌藻系统的影响。群体感应会促进共生菌在微藻表面形成生物膜,加快藻际微环境的形成,促进污染物的去除。化感作用可抑制杂菌和杂藻的过度生长,维持菌藻系统的稳定运行。此外,该文对不同类型的微藻对污染物去除效果作了进一步分析,污水处理中常用的小球藻和衣藻对氮磷污染物去除效率较高,栅藻常被用作水质评价的指示生物。菌藻共生系统形式多样,其中细菌-微藻共生系统和多菌-多藻共生系统应用广,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好,而真菌-微藻共生系统多用于污水的深度处理。最后,文章对菌藻共生体系的发展进行前景展望,以期为菌藻共生体系在污水处理领域的工程化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藻关系 信号分子 群体感应 微藻 细菌-微藻共生系统
下载PDF
3种载体固定化菌藻共生系统脱氮除磷效果的对比 被引量:11
6
作者 傅海燕 许鹏成 +3 位作者 柴天 高攀峰 黄国和 陈蕃武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256-3262,共7页
采用3种不同载体(海藻酸钠、聚乙烯醇、复合载体),分别将小球藻和栅藻与活性污泥固定成菌藻共生系统,制成菌藻凝胶小球,单独菌、单独藻的凝胶小球,用于处理人工污水。结果表明,(1)复合载体固定的菌藻共生系统氮磷去除效果最好,PVA载体... 采用3种不同载体(海藻酸钠、聚乙烯醇、复合载体),分别将小球藻和栅藻与活性污泥固定成菌藻共生系统,制成菌藻凝胶小球,单独菌、单独藻的凝胶小球,用于处理人工污水。结果表明,(1)复合载体固定的菌藻共生系统氮磷去除效果最好,PVA载体的脱氮除磷效果次于复合载体优于海藻酸钠;(2)固定化菌藻共生系统的脱氮除磷效果明显优于单独固定菌和单独固定藻,固定菌的效果较差;(3)3种载体包埋下的固定化小球藻的脱氮除磷效果均较相同载体固定化的栅藻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菌藻 小球藻和栅藻 活性污泥 脱氮除磷 复合载体
原文传递
菌藻混合固定化及其对污水的净化实验 被引量:10
7
作者 严清 孙连鹏 《水资源保护》 CAS 2010年第3期57-60,共4页
对菌藻共固定化系统进行研究,初步确定菌藻共固定化中较佳的污泥包埋量。在同等条件下,固定化菌藻对氮磷的去除效果优于固定化细菌和固定化藻类的去除效果。对氨氮和磷酸盐磷去除能力的48 h实验结果表明,按去除率的大小排列为:固定化菌... 对菌藻共固定化系统进行研究,初步确定菌藻共固定化中较佳的污泥包埋量。在同等条件下,固定化菌藻对氮磷的去除效果优于固定化细菌和固定化藻类的去除效果。对氨氮和磷酸盐磷去除能力的48 h实验结果表明,按去除率的大小排列为:固定化菌藻>固定化小球藻>固定化细菌,固定化菌藻对NH4+-N和PO43--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7.09%和88.69%,可见把细菌和藻类共同包埋于同一载体内,在同时去除污水中的氮磷和有机物方面有着更大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固定化 固定化菌藻 污水净化 水处理
下载PDF
固定化菌藻共生体去除污水染物的机理及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章楚卓 詹健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707-3711,共5页
菌藻共生系统的提出不仅能有效去除污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重金属和难降解有机物,还能吸收空气中的CO_(2),提高了污水染物去除效能,是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为一体的技术。本文综述了我国污水处理技术的现状,介绍了菌藻共生系统去除水... 菌藻共生系统的提出不仅能有效去除污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重金属和难降解有机物,还能吸收空气中的CO_(2),提高了污水染物去除效能,是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为一体的技术。本文综述了我国污水处理技术的现状,介绍了菌藻共生系统去除水中染物的机理,并阐述固定化技术是如何影响菌藻共生系统处理效能,在现状发展的基础上,对菌藻共生系统处理污水的技术研究做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藻共生系统 重金属 难降解有机物
下载PDF
菌藻共生系统对序批式反应器处理养猪废水脱氮除磷效果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于少鹏 刘嘉 +2 位作者 周彬 丛东来 杜丛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583-2594,共12页
【背景】养猪废水作为高浓度有机废水,是导致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采用菌藻共生系统处理养猪废水越来越受到关注,与传统序批式反应器(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BR)相比,藻辅助SBR具有提高脱氮除磷效果、增加污泥活性... 【背景】养猪废水作为高浓度有机废水,是导致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采用菌藻共生系统处理养猪废水越来越受到关注,与传统序批式反应器(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BR)相比,藻辅助SBR具有提高脱氮除磷效果、增加污泥活性和降低能源消耗的特点。【目的】针对SBR中菌藻共生系统对养猪废水脱氮除磷效能的影响,比较分析菌藻共生系统与常规SBR系统中污泥特性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差异。【方法】在室温条件下分别平行运行SBR+微藻(R1)和作为对照系统不添加微藻的SBR(R2)。监测R1和R2系统废水处理效果,污泥的粒径、沉降性和代谢产物等污泥特性。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技术分析R1和R2系统中的微生物种类和分布。【结果】与对照R2反应器相比,R1的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去除率提高了5.1%,NH_(4)^(+)-N提高了20.3%,总氮(Total Nitrogen,TN)提高了19.4%,总磷(Total Phosphorus,TP)提高了23.9%。进一步对反应器中的污泥特性进行分析发现,与R2相比,R1的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PolymericSubstances,EPS)平均含量提高3.7%,可溶性微生物产物(Soluble MicrobialProduct,SMP)平均增加了38.5%。同时R1的污泥粒径较R2提高了14.8%,污泥体积指数(Sludge Volume Index,SVI)值较R2降低了11.7%,污泥的好氧呼吸速率(Specific Oxygen Uptake Rate,SOUR)较R2提高了64.8%,而且稳定的菌藻共生系统的形成进一步减少反应器出水中的悬浮固体浓度,表明藻类的添加对R1污泥特性具有改良作用【结论】R1反应器形成的菌藻共生体系可进一步优化微生物群落结构,其中放线菌纲(Actinobacteria)、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和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为R1反应器的主要菌群,对养猪废水的处理起到重要作用。R1反应器中的藻类主要为链带藻属(Desmodesmus)和尖带藻属(Acutodesmus),对养猪废水的脱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批式反应器 脱氮除磷 菌藻共生系统 微生物群落结构
原文传递
微囊藻强化假单胞菌产胞外超氧自由基及其机制
10
作者 倪蓉 王茜 +5 位作者 张长禄 吴佳萍 蔡文钊 李海燕 戚菁 胡承志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229-2236,共8页
生物源超氧自由基是天然水体中活性氧的重要来源,以天然水体中广泛存在的微囊藻和假单胞菌为研究对象,考察种间电子传递对天然水体中生物源超氧自由基生成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在天然水体中藻的存在可显著提升假单胞菌产生胞外超氧自... 生物源超氧自由基是天然水体中活性氧的重要来源,以天然水体中广泛存在的微囊藻和假单胞菌为研究对象,考察种间电子传递对天然水体中生物源超氧自由基生成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在天然水体中藻的存在可显著提升假单胞菌产生胞外超氧自由基的生成量,且这种上升趋势伴随着光照节律而变化,但该现象并非由菌藻密度及水体本底物质变化引起,而是由于细菌与藻类之间物质交换造成的。此外,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胞外超氧自由基的产生量上升导致细菌密度降低,这是由于超氧自由基的大量生成造成细菌外部氧化压力急剧上升,使得细菌出现表面皱缩,进入衰亡阶段。为进一步探究微囊藻强化假单胞菌产生胞外超氧自由基的机制,对与超氧自由基生成直接相关的还原性辅酶I(NADH)和还原性辅酶II(NADPH)进行分析,发现在菌藻共存体系中NAD(P)H含量在胞外超氧自由基上升阶段显著上升,说明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NAD(P)H可外泌到胞外进而影响细菌的电子传递,导致超氧自由基的产生。此外,NAD(P)H的增加还会影响细菌的抗氧化系统,降低细菌对超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从而导致超氧自由基在细菌体外的积累。这一发现揭示了一种新的菌藻互作机制,对理解环境微生态平衡和污染物降解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藻共存体系 胞外超氧自由基 铜绿微囊藻 假单胞菌
原文传递
小球藻与活性污泥共生系统对含油废水强化处理机理 被引量:2
11
作者 许华林 叶晖 《净水技术》 CAS 2021年第7期126-132,共7页
含油废水的高效处理是水处理中的难题之一。通过构建小球藻和普通活性污泥共生的菌藻系统,相比于单纯的活性污泥或者小球藻系统其处理效果得到强化。菌藻共生系统对含油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油脂、氨氮(NH+4-N)、总氮(TN)、总磷(TP)... 含油废水的高效处理是水处理中的难题之一。通过构建小球藻和普通活性污泥共生的菌藻系统,相比于单纯的活性污泥或者小球藻系统其处理效果得到强化。菌藻共生系统对含油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油脂、氨氮(NH+4-N)、总氮(TN)、总磷(TP)的去除效率分别达到77.9%、85.8%、96.4%、79.1%和94.6%,与单纯的活性污泥或小球藻相比,其处理能力提高了13.4%~540.4%。通过机理分析,小球藻和活性污泥中的细菌生成了共生系统,共生系统内部可以形成物质小循环,从而有效克服油脂封堵的影响。菌藻共生系统为传统的生物方法处理含油类废水提供了一种升级改进的新的思路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藻共生系统 含油废水 脱氮 除磷 共生机制
下载PDF
载体对菌藻共生系统净化农田排水效果的影响
12
作者 赵志毅 秦弋丰 +4 位作者 陈明晟 吴仁铭 刘书畅 罗丽洁 李旭东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34-1241,共8页
采用软性纤维生物绳(聚烯烃聚酰胺复合材料)、苦草(Vallisneria natans(Lour.)Hara)、细叶莎草(Cyperus rotundus L.)3种载体,分别构建了载体型菌藻共生系统,研究其净化低碳高氮农田排水的效果。结果表明,以纤维绳为载体,填充密度在10%~... 采用软性纤维生物绳(聚烯烃聚酰胺复合材料)、苦草(Vallisneria natans(Lour.)Hara)、细叶莎草(Cyperus rotundus L.)3种载体,分别构建了载体型菌藻共生系统,研究其净化低碳高氮农田排水的效果。结果表明,以纤维绳为载体,填充密度在10%~30%范围时,系统内藻类浓度随填充密度的增加而提高,对总氮(TN)、总磷(TP)、氨氮(NH_(4)^(+)-N)的去除效果提升明显。其中,30%纤维绳系统效果最好,在水力停留时间(HRT)2 d,平均气温25℃,进水化学需氧量(COD)、TN、TP、NH_(4)^(+)-N平均浓度分别为73.69、15.45、0.73、6.32 mg·L^(-1)的条件下,出水平均浓度分别为19.17、1.76、0.14、1.48 mg·L^(-1),达到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Ⅴ类水质标准。细叶莎草系统对COD的处理效果较好,去除率可达77%,苦草系统对各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一般。此外,系统中叶绿素浓度与出水NH_(4)^(+)-N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载体的引入会使系统内世代周期长的硝化细菌增殖。研究表明,采用纤维绳为载体,填充密度30%时,最有利于提升菌藻共生系统处理农田排水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藻共生系统 农田排水 纤维绳 填充密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