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回填工况下地下粮仓的摩擦力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海燕 徐向楠 +3 位作者 张昊 王振清 杨金平 马天鹤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5-183,共9页
为了分析回填工况下地下粮仓在地下水作用时的摩擦力变化情况,设计了3个材质为2 mm厚钢板、仓底倾角为35°,直径分别为400 mm、500 mm、600 mm的模型筒仓A、B、C,进行了两种工况的6组注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模型筒仓顶部位移计数... 为了分析回填工况下地下粮仓在地下水作用时的摩擦力变化情况,设计了3个材质为2 mm厚钢板、仓底倾角为35°,直径分别为400 mm、500 mm、600 mm的模型筒仓A、B、C,进行了两种工况的6组注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模型筒仓顶部位移计数据发生突变时,工况a中,模型筒仓A、B、C水位分别为41.40 mm、39.80 mm、35.00 mm;工况b中,模型筒仓A、B、C水位分别为40.60 mm、39.00 mm、33.10 mm(p<0.05)。静止阶段,模型筒仓A、B、C顶部支反力不变。上浮阶段,模型筒仓顶部支反力发生突变,工况a时,模型筒仓A、B、C水位-支反力曲线拐点水位分别为37.10 mm、27.00 mm、21.00 mm;工况b时,模型筒仓A、B、C水位分别为37.10 mm、30.05 mm、24.00 mm。由于静摩擦力的影响,模型筒仓的位移计变化滞后于支反力。静止阶段,工况a中的最大静摩擦力分别为206.17 N、316.81 N、364.16 N,均大于工况b的静摩擦力197.61 N、310.82 N、352.96 N。但其随水位的增加速度基本一致(p<0.05)。上浮阶段,工况a、b的摩擦力均迅速下降,并趋于稳定。实际工程中,考虑有利因素的地下粮仓抗浮设计,可采用上浮阶段的摩擦力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力 静摩擦力 动摩擦力 回填工况 地下粮仓 注水试验
下载PDF
“二八灰土”回填地下粮仓浮力预警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刘海燕 孟伟新 +3 位作者 王振清 田栋杰 徐向楠 刘旭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99-305,共7页
地下结构的浮力多以阿基米德定律为基础进行计算,未考虑周围回填土体。该文以某地下粮仓为研究对象,考虑周围回填二八灰土的实际工况,分别进行直径为400(模型筒A)、500(模型筒B)、600 mm(模型筒C)的室内缩尺模型试验。试验包含纯水试验... 地下结构的浮力多以阿基米德定律为基础进行计算,未考虑周围回填土体。该文以某地下粮仓为研究对象,考虑周围回填二八灰土的实际工况,分别进行直径为400(模型筒A)、500(模型筒B)、600 mm(模型筒C)的室内缩尺模型试验。试验包含纯水试验和回填二八灰土试验。纯水试验结果表明,以阿基米德定律计算的实际浮力与模型筒自重(包含模型筒上部约束反力所折算自重)的理论浮力基本一致,模型筒A、B、C的实际浮力与理论浮力的误差分别为0.03%、1%、3%。在回填二八灰土试验中,通过缓慢注水,利用位移计、压力传感器监测模型筒位移及模型筒上部的约束反力,分析了模型筒整个上浮过程中位移和约束反力的变化情况。位移突变值滞后于约束反力突变值,压力传感器读数发生明显变化而位移计读数未发生明显变化所测量的水位为警戒水位,压力传感器与位移计读数均发生明显变化所测量的水位为实际起浮水位。以警戒水位和实际起浮水位作为理论计算依据,得出警戒水位和实际起浮水位时模型筒自重(包含模型筒上部约束反力所折算自重)作用下理论抵抗浮力及计算所得的实际抵抗浮力。警戒水位时模型筒A、B、C实际抵抗浮力为理论抵抗浮力的1.93、2.43、1.66倍。实际起浮水位时模型筒A、B、C实际抵抗浮力为理论抵抗浮力的2.15、3.36、2.96倍。从安全储备方面综合考虑,回填工况地下粮仓在预警水位时实际抵抗浮力为理论抵抗浮力的1.5倍,实际起浮水位时抵抗浮力为理论抵抗浮力的2倍,研究结果为今后地下粮仓及其他地下结构的抗浮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力 水位 试验 二八灰土 回填工况 地下粮仓 注水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