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腋神经和肩胛上神经及其分支联合阻滞治疗肩周炎的应用解剖
1
作者 汪爱国 邹开军 +2 位作者 任立新 陈秀清 茆怀海 《南京军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148-150,共3页
目的 :为阻滞治疗肩周炎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 3 4侧经常规防腐处理的成人尸体标本上解剖出腋神经和肩胛上神经。结果 :( 1)腋神经在腋窝后发自臂丛后束 ,主要分支有前支和后支 ,腋神经穿四边孔处距皮肤距离为 5 .0 cm,前支在四边... 目的 :为阻滞治疗肩周炎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 3 4侧经常规防腐处理的成人尸体标本上解剖出腋神经和肩胛上神经。结果 :( 1)腋神经在腋窝后发自臂丛后束 ,主要分支有前支和后支 ,腋神经穿四边孔处距皮肤距离为 5 .0 cm,前支在四边孔中点外旁开 3 .0 cm处 ,距皮肤 3 .5~ 4 .0 cm,后支在三角肌后缘中、下 1/ 3交点处距皮肤距离为 3 .0 cm。 ( 2 )肩胛上神经主要分支有冈上肌支和冈下肌支 ,肩胛上神经在肩胛横韧带处距皮肤和冈上肌支起始处距皮肤均为 4 .0~ 4 .5 cm,冈下肌支起始处距皮肤 4 .0 cm。结论 :对腋神经及其分支和肩胛上神经的冈上肌支、冈下肌支选择多点在正确的体表定位和熟练掌握穿刺深度的基础上进行阻滞 ,可成为治疗肩周炎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腋神经 肩胛上神经 神经阻滞 肩周炎 解剖学
下载PDF
基于腋神经分布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肩臂痛临床研究 被引量:52
2
作者 李艳 吴耀持 +1 位作者 范兴良 孙懿君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5-138,共4页
目的:比较沿腋神经走行取穴针刺与常规取穴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差异。方法:将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沿腋神经走行取穴肩井、肩贞、肩髎、肩髃、曲垣、天宗、肩胛部激痛点等,激痛点采... 目的:比较沿腋神经走行取穴针刺与常规取穴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差异。方法:将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沿腋神经走行取穴肩井、肩贞、肩髎、肩髃、曲垣、天宗、肩胛部激痛点等,激痛点采用合谷刺法,接电针仪,连续波,频率1Hz;对照组根据《针灸治疗学》取穴大椎、天柱、后溪、颈夹脊,常规针刺,颈夹脊连接电针,连续波,频率1Hz。两组均留针30min,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1个疗程后评定疗效。采用日本学者田中靖久提出的神经根型颈椎病20分法量表以及疼痛视觉模拟标尺法(VAS)对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疼痛程度进行评分,并评定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症状评分及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P<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0%(34/40),优于对照组的71.8%(28/39,P<0.05)。结论:沿腋神经走行取穴法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优于常规的针刺颈夹脊等穴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腋神经 压痛点 合谷刺 针刺
原文传递
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1
3
作者 许华亮 李爱国 +2 位作者 赖敏锋 陈泳格 陈鸿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03-507,共5页
[目的]总结应用经皮微创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1月~2014年12月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57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7例行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男9例,女18例;年龄70.5(51.4~89.5)岁... [目的]总结应用经皮微创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1月~2014年12月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57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7例行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男9例,女18例;年龄70.5(51.4~89.5)岁,按照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14例,三部分骨折11例,四部分骨折2例;30例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男11例,女19例,年龄69.5(52.3~86.8)岁,按照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13例,三部分骨折14例,四部分骨折3例。从手术相关指标、患侧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3个方面对两种治疗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57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3~24个月,平均17.8个月。术后出现感染、腋神经损伤、肱骨头坏死各1例,内固定失效3例。经皮微创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切口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的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具有创伤小、骨折愈合快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 腋神经
原文传递
腋神经和桡神经与肱骨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9
4
作者 刘学敏 侯燕红 +2 位作者 王俊生 武志兵 孙长英 《解剖学研究》 CAS 2003年第3期204-205,共2页
目的 观测腋神经、桡神经与肱骨骨性标志的关系 ,为肱骨手术或外固定提供帮助。方法 在 30例 6 0侧成人上肢标本上观、测了腋神经、桡神经与肱骨有关骨性标志的距离。结果 肱骨最大长 (30 6 6 5± 17 4 8)mm ;肱骨最近端到腋神... 目的 观测腋神经、桡神经与肱骨骨性标志的关系 ,为肱骨手术或外固定提供帮助。方法 在 30例 6 0侧成人上肢标本上观、测了腋神经、桡神经与肱骨有关骨性标志的距离。结果 肱骨最大长 (30 6 6 5± 17 4 8)mm ;肱骨最近端到腋神经(5 8 10± 5 6 1)mm ;肱骨最近端到桡神经穿外侧肌间隔处 (177 75± 11 86 )mm ;解剖颈最低点到腋神经 (16 2 4± 2 78)mm ;肱骨最近端到肱骨肌管入口处 (118 4 9± 6 6 1)mm ;并测量计算了各段占肱骨最大长的比例。结论 腋神经在肱骨近端 1/ 5处容易受损 ,而桡神经在肱骨下 3/ 5段为易损伤部。从术前和术中的影像 ,能测量和计算出神经的基本位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腋神经 桡神经 肱骨 临床意义 应用解剖学 医源性损伤
下载PDF
沿腋神经走行取穴与常规取穴行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前瞻性对照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蔡萧君 《颈腰痛杂志》 2017年第4期335-338,共4页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时,沿腋神经走行部位进行取穴的可行性。方法自2015-07-2016-07纳入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8例沿腋神经走行进行取穴,对照组42例仅采用常规取穴。...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时,沿腋神经走行部位进行取穴的可行性。方法自2015-07-2016-07纳入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8例沿腋神经走行进行取穴,对照组42例仅采用常规取穴。两组患者均隔日治疗一次,以10次为一个疗程。结果 (1)VAS评分和临床症状评分改善情况: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显著降低,临床症状评99分均显著提高(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临床症状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疗效对比:1个疗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4%(41/48),对照组为73.8%(31/42),组间相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沿腋神经走行部位取穴行针刺治疗CSR患者,既遵循了现代解剖学的理论基础,也符合祖国医学针灸理论,较常规取穴的疗效更为确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针灸 腋神经
下载PDF
腋神经中三角肌功能束组在四边孔平面分布的显微解剖及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绍光 顾立强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52-55,共4页
目的观察研究腋神经中支配三角肌的功能束(组)于四边孔平面在神经干中的分布规律及组织学特征。方法根据自然分束逆行显微解剖分离12具(24侧)福尔马林灌注固定成人尸体标本(左右各半)的腋神经,于四边孔平面观察记录三角肌功能束组在神... 目的观察研究腋神经中支配三角肌的功能束(组)于四边孔平面在神经干中的分布规律及组织学特征。方法根据自然分束逆行显微解剖分离12具(24侧)福尔马林灌注固定成人尸体标本(左右各半)的腋神经,于四边孔平面观察记录三角肌功能束组在神经干中的分布情况并测量其直径;另取新鲜冷冻尸体上肢标本6具(左右各半),对腋神经束组于四边孔平面断面取材,组织横断面切片,分别行乙酰胆碱酯酶染色(Karnovsky-Roots法)及Loyez髓鞘染色,观察断面纤维束性质及行纤维计数。结果腋神经在四边孔平面可分为两大束组,支配三角肌的腋神经前支组成的束组走行于神经干外侧,截面积为(2.449±1.327)mm2,占神经干面积的55.4%±9.3%;纤维束性质表现为运动纤维;纤维计数为(2112±631)根,占神经纤维总数的45.6%±1.1%。结论在臂丛神经根性损伤进行神经移位重建肩外展功能时,将移位神经选择性与腋神经外侧束组吻接,会减少纤维散失,提高功能恢复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腋神经 三角肌 神经纤维 显微解剖 组织学特征 臂丛神经根性损伤
原文传递
肩峰下劈三角肌扩展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被引量:11
7
作者 赵大海 谭平先 +1 位作者 周国新 任绍东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3年第5期418-420,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肩峰下劈三角肌扩展人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7年8月-2011年5月应用肩峰下劈三角肌扩展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12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情况、观察术后... 目的探讨采用肩峰下劈三角肌扩展人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7年8月-2011年5月应用肩峰下劈三角肌扩展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12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情况、观察术后骨折复位情况、不同时间肩关节活动度、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对肩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12例获得随访4—16个月,平均10个月。平均手术时间为(74.58±9.88)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05±26.11)ml;术后均无腋神经损伤症状发生。骨折复位均满意,所有骨折均获得愈合,愈合时间12—18周,平均14周。术后3个月时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平均(80.08±6.42)分。结论采用肩峰下劈三角肌扩展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有着操作简单、损伤小、组织剥离少、暴露清楚、方便钢板放置和固定操作、对肱骨头血运影响小、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快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肱骨近端 三角肌 腋神经 手术入路
原文传递
腋神经与肱骨相关结构的解剖学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8
作者 侯燕红 武志兵 +2 位作者 王俊生 杨永强 王贵华 《解剖与临床》 2002年第4期152-153,共2页
目的 :研究臂部后方腋神经与肱骨相关结构的关系 ,为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和肩关节脱位寻找安全入路提供必要的解剖学依据。方法 :解剖 6 3例成人 (男 38例、女 2 5例 )防腐上肢标本 ,确认腋神经在肱骨后方的走行 ,分别测量各相应距离 ... 目的 :研究臂部后方腋神经与肱骨相关结构的关系 ,为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和肩关节脱位寻找安全入路提供必要的解剖学依据。方法 :解剖 6 3例成人 (男 38例、女 2 5例 )防腐上肢标本 ,确认腋神经在肱骨后方的走行 ,分别测量各相应距离 ,并计算其与肱骨最大长的百分比。结果 :(1)肱骨最大长 :男左 312 .5 1mm、男右 315 .5 7mm、女左 2 85 .2 0mm、女右 2 88.4 0mm ;(2 )肱骨最近端至腋神经的平均距离 :男左 5 9.0 3mm、男右 6 1.6 5mm、女左5 0 .4 6mm、女右 5 4 .6 2mm ;(3)肱骨最近端至腋神经的平均距离占肱骨最大长的百分比 :男左 18.89%、男右 19.5 4 %、女左 17.6 9%、女右 18.94 % ,均小于 2 0 % ;(4 )腋神经至肱骨肌管入口的平均距离占肱骨最大长的百分比 :男左 2 0 .13%、男右 18.16 %、女左 2 0 .78%、女右 19.30 % ,平均 19.5 4 % ,小于 2 0 %。结论 :肱骨的上 1 5区为相对危险区 ,而中上 1 5区 (CD段 )无大血管和神经走行 ,属相对安全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腋神经 肱骨 解剖学 测量 手术治疗 肱骨近端骨折 肩关节脱位 手术入路
下载PDF
从腋神经与手太阳经循行探讨肩背部针刀拔罐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 被引量:10
9
作者 伍紫炫 蔡旻捷 +2 位作者 周小红 陈晖 吕朝晖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175-178,共4页
目的从腋神经与手太阳经循行探讨于肩背部行针刀拔罐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疗效。方法将2018年12月—2019年8月该院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照一定标准筛选出60例,随机数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予"颈椎病"... 目的从腋神经与手太阳经循行探讨于肩背部行针刀拔罐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疗效。方法将2018年12月—2019年8月该院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照一定标准筛选出60例,随机数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予"颈椎病"常规针刺疗法;治疗组30例每7 d予进行肩胛部痛点行针刀配合拔罐放血一次配合隔日常规针刺。两组患者均治疗3周。治疗后,采用JOA量表、VAS评分进行评分,对比两组疗效率及复发率作为疗效程度评比。结果治疗后两组的VAS评分降低、JOA评分升高,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89.7%(26/29),优于对照组的66.7%(20/30)(P<0.05)。治疗组复发率10.7%(3/28)低于对照组34.5%(10/29)(P<0.05)。结论从腋神经与手太阳经循行于肩背部针刀拔罐治疗CSR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腋神经 手太阳经小肠经 肩胛部 压痛点 针刀 拔罐放血 神经根型型颈椎病
下载PDF
基于腋神经走行针刀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伍紫炫 蔡旻捷 +1 位作者 陈嘉韵 吕朝晖 《山东中医杂志》 2021年第8期849-854,共6页
目的:探究于腋神经走行的肩背部痛点行针刀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CSR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予常规针刺疗法;观察组30例每7 d于腋神经走行的肩背部痛点行针刀联合穴位注射治疗。两... 目的:探究于腋神经走行的肩背部痛点行针刀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CSR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予常规针刺疗法;观察组30例每7 d于腋神经走行的肩背部痛点行针刀联合穴位注射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3周。治疗前后,对两组MRI椎间盘突出指数、血液流变学指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麻木评分进行评判,并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MRI椎间盘突出指数无明显变化(P>0.05),VAS评分、麻木评分、血液流变学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表现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3.3%,对照组66.7%,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腋神经走行于肩背部的痛点给予针刀联合穴位注射治疗CSR,疗效确切且优于常规针刺,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腋神经 肩背部痛点 针刀 穴位注射 神经根型颈椎病
下载PDF
经三角肌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 被引量:8
11
作者 周植森 周国新 虎群盛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4年第9期898-900,共3页
目的探讨经三角肌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自2010-08—2013-01采用经三角肌入路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32例,术中显露保护腋神经后复位骨折并用锁定钢板固定。观察手术情况、术后骨折复位和肩关节功能恢... 目的探讨经三角肌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自2010-08—2013-01采用经三角肌入路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32例,术中显露保护腋神经后复位骨折并用锁定钢板固定。观察手术情况、术后骨折复位和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得至少12个月,平均15个月的随访,所有骨折均获得愈合,未发生腋神经损伤,肩关节功能采用Neer评分系统评估,优良率90.6%。结论肩前外侧入路利用三角肌前中亚部肌间隙,能够显露和保护腋神经,直视下复位骨折钢板内固定,具有固定牢靠、创伤小、安全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 外科颈 腋神经 三角肌 骨折
原文传递
腋神经应用解剖与颈椎病患者肩胛痛点的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苍伟 王雪峰 刘玉柱 《黑龙江医学》 2003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 明确腋神经及其邻近结构的解剖学关系 ,明确颈椎病肩胛部扳机点的位置 ,探讨软组织压痛点与腋神经之间的关系。方法 在 7具成人尸体上对腋神经的分布及分支部位观察解剖形态学。对 33例 39处压痛点进行了明确的定位和测量 ,并在... 目的 明确腋神经及其邻近结构的解剖学关系 ,明确颈椎病肩胛部扳机点的位置 ,探讨软组织压痛点与腋神经之间的关系。方法 在 7具成人尸体上对腋神经的分布及分支部位观察解剖形态学。对 33例 39处压痛点进行了明确的定位和测量 ,并在尸体标本上对肩胛部相应位置的肌肉进行解剖观察相关各肌肉的起止点、走行、相互关系以及筋膜的分布特点。结果 腋神经在四边孔内分为前支和后支 ,其中前支支配三角肌 ;后支发出肩关节支、皮支和小圆肌支。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肩胛部扳机点多位于肩胛内上角与肩胛下角连线中下 1/3外约 2~ 3cm处 ,即小圆肌起始部与冈下肌移行处。结论 本研究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和治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腋神经 应用解剖 颈椎病 肩胛痛点 研究
下载PDF
改良关节镜下Latarjet术中劈裂肩胛下肌方法:基于腋神经、关节盂及肩胛下肌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梁新枝 梁达强 +7 位作者 丘志河 李盛 吴冰 李皓 黄刚 陆伟 谢登辉 柳海峰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56-560,共5页
目的通过尸体标本确定改良关节镜下Latarjet术中肩胛下肌劈裂窗口与腋神经的空间关系,为改良肩胛下肌劈裂方法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取29具成人防腐肩关节标本,逐层解剖并最终确认腋神经于肩胛下肌前方表面走行方向。保持肩关节中立位... 目的通过尸体标本确定改良关节镜下Latarjet术中肩胛下肌劈裂窗口与腋神经的空间关系,为改良肩胛下肌劈裂方法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取29具成人防腐肩关节标本,逐层解剖并最终确认腋神经于肩胛下肌前方表面走行方向。保持肩关节中立位,用克氏针于右肩关节盂圆4:00位置(左肩关节盂圆7:00位置)由后往前穿过肩胛下肌,记录前方穿出点(A点,即Latarjet手术过程中肩胛下肌劈裂点),分别测量A点与腋神经的垂直及水平距离。结果肩关节中立位下,A点与腋神经的水平距离为27.37(19.80,34.55)mm,垂直距离为16.67(12.85,20.35)mm。结论于肩关节中立位时,采取射频从右肩关节盂圆4:00位置(左肩关节盂圆7:00位置),由后向前穿过并向外劈裂肩胛下肌时,损伤腋神经的可能性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tarjet手术 肩胛下肌劈裂 腋神经 关节盂 关节镜
原文传递
经扩大的三角肌入路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被引量:7
14
作者 姜传强 王丹 +1 位作者 曲文庆 陈文韬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2年第9期801-803,共3页
目的探讨经扩大的三角肌入路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年1月~2010年10月采用经扩大的三角肌入路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27例,其中22例资料完整。自肩峰向下,于肩关节外侧正中作8~10cm的纵形切口(自肩峰至三... 目的探讨经扩大的三角肌入路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年1月~2010年10月采用经扩大的三角肌入路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27例,其中22例资料完整。自肩峰向下,于肩关节外侧正中作8~10cm的纵形切口(自肩峰至三角肌附丽点),钝性劈开三角肌至三角肌肱骨止点,在肩峰下5cm处显露并保护腋神经,显露肱骨近端。骨折复位后采用解剖型接骨板固定。结果本组平均随访18个月(8~34个月),均达到或接近解剖复位,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6.1周。疗效评定按Neer评分:优10例,良7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77.27%。无腋神经损伤的患者。结论经三角肌正中纵切口显露肱骨近端,游离并保护腋神经,降低了手术操作难度,术后恢复良好,随访效果满意,是一种可以采用的手术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肌 手术入路 腋神经 肱骨近端骨折
原文传递
针刺腋神经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所致肩臂痛40例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虹 《西部中医药》 2018年第4期102-104,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腋神经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所致肩臂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药物保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实施腋神经分布针刺法,比较2组治疗前后颈椎曲度变化,治疗前、治疗... 目的:观察针刺腋神经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所致肩臂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药物保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实施腋神经分布针刺法,比较2组治疗前后颈椎曲度变化,治疗前、治疗后1、4周及治疗后3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统计临床疗效。结果:颈椎曲度治疗前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评分治疗前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0%,对照组为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腋神经走行取穴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肩臂痛,能显著改善患者颈椎曲度,缓解疼痛,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神经根型 针刺 腋神经 肩臂痛
下载PDF
劈三角肌的肩峰下前外侧扩展入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被引量:7
16
作者 姚保兵 王文德 +2 位作者 王业本 赵亮 尹成国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21-724,共4页
目的:探讨劈三角肌的肩峰下前外侧扩展入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10年10月至2014年2月,采用劈三角肌的肩峰下前外侧扩展入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35例,根据Neer分型:2部分骨折12例,3部分骨折21例,4部分骨折2例。术中... 目的:探讨劈三角肌的肩峰下前外侧扩展入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10年10月至2014年2月,采用劈三角肌的肩峰下前外侧扩展入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35例,根据Neer分型:2部分骨折12例,3部分骨折21例,4部分骨折2例。术中将三角肌于前、中亚部纵行劈开并显露保护腋神经,骨折复位后锁定钢板固定。结果30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24个月,骨折均达骨性愈合,未发生腋神经损伤。肩关节功能评价采用Neer评分系统:优16例,良8例,可3例,差3例;优良率80%。结论劈三角肌的肩峰下前外侧扩展入路能够有效地显露和保护腋神经,直视下进行骨折复位及钢板固定,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操作方便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肌 肱骨 腋神经 骨折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肩胛上神经联合腋神经阻滞治疗粘连性肩关节囊炎的疗效 被引量:5
17
作者 单志婧 翟志超 《中华疼痛学杂志》 2020年第6期468-473,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肩胛上神经联合腋神经阻滞治疗粘连性肩关节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于通辽市医院疼痛门诊就诊的粘连性肩关节囊炎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痛点注射组和神经阻滞组,每组60例。痛点...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肩胛上神经联合腋神经阻滞治疗粘连性肩关节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于通辽市医院疼痛门诊就诊的粘连性肩关节囊炎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痛点注射组和神经阻滞组,每组60例。痛点注射组采用痛点注射治疗,神经阻滞组采用肩胛上神经联合腋神经阻滞治疗,两组治疗均为1次/周,共治疗3次。所有患者均辅以功能锻炼。观察患者治疗前及首次治疗后1周、2周、3周、1个月、3个月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肩关节功能评分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患病侧别、病程、治疗前VAS评分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点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肩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均<0.05)。神经阻滞组治疗后VAS评分、肩关节功能评分均较痛点注射组有更明显改善(P均<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超声引导下肩胛上神经联合腋神经阻滞治疗粘连性肩关节囊炎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传导阻滞 超声成像 肩关节 疼痛 肩胛上神经 腋神经
原文传递
腋神经的显微外科解剖 被引量:7
18
作者 党瑞山 纪荣明 +4 位作者 朱吉林 汪立鑫 张成立 施恩娟 黄瀛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328-331,共4页
本文在25具(男13,女12)专供研究用成人尸体上,应用显微外科解剖技术,对50侧腋神经的臂丛来源,分支及其分支部位,长度,宽、厚度和神经束等进行观察测量。腋神经主干的长度平均为44.56±1.20mm,是臂丛五大分支中最短的神经干之一,其... 本文在25具(男13,女12)专供研究用成人尸体上,应用显微外科解剖技术,对50侧腋神经的臂丛来源,分支及其分支部位,长度,宽、厚度和神经束等进行观察测量。腋神经主干的长度平均为44.56±1.20mm,是臂丛五大分支中最短的神经干之一,其起始处、中点处和分支处的宽、厚度分别为3.45±0.11、1.97±0.05mm,3.80±0.11、1.90±0.05mm,5.43±0.13、1.93±0.06mm。前述三处的神经束分别有:2.88±0.19、 3.88±0.23和5.62±0.24个。此外还观察了腋神经各分支的神经束,讨论了有关临床应用注意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腋神经 显微外科解剖
下载PDF
大鼠腋神经感觉纤维在脊髓胶状质的定位投射——酸性磷酸酶法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胡圣望 胡松林 蔡丽霞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66-369,共4页
按照跨神经节溃变的原理,以酸性磷酸酶法,研究了大鼠腋神经感觉纤维在脊髓胶状质的定位投射。大鼠腋神经感觉纤维纵向投射,主要至脊髓C_0上段至C_8下段胶状质,少数动物还投射至C_5下段及T_1上段。其横向投射均在胶状质中线以外,主要位... 按照跨神经节溃变的原理,以酸性磷酸酶法,研究了大鼠腋神经感觉纤维在脊髓胶状质的定位投射。大鼠腋神经感觉纤维纵向投射,主要至脊髓C_0上段至C_8下段胶状质,少数动物还投射至C_5下段及T_1上段。其横向投射均在胶状质中线以外,主要位于胶状质外侧半内侧和中1/3区域,部分动物C_7至C_8节段的投射区,占据胶状质外侧半内侧1/2范围。投射柱从上至下有向外扩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 胶状质 腋神经 酸性磷酸酶
下载PDF
桡神经肱三头肌长头支修复腋神经的解剖和临床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侯之启 徐中和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75-176,共2页
目的 介绍用肱三头肌长头支转位修复腋神经的解剖学特点和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采用灌注成人尸体标本 16具 ,常规解剖显露腋神经和肱三头肌长头支 ,观察各神经支的毗邻关系 ,测量各神经支的横径。根据解剖学特点临床应用 6例 ,进行... 目的 介绍用肱三头肌长头支转位修复腋神经的解剖学特点和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采用灌注成人尸体标本 16具 ,常规解剖显露腋神经和肱三头肌长头支 ,观察各神经支的毗邻关系 ,测量各神经支的横径。根据解剖学特点临床应用 6例 ,进行随访。 结果 肱三头肌长头支与腋神经相隔于长头本身 ,转位方便 ,其横径与腋神经前、后支横径相近 ,便于吻合。临床应用 6例 ,术后经随访6~ 16个月 ,M4以上肌力 5例 ,M3肌力 1例 ,伸肘无影响。 结论 桡神经肱三头肌长头支转位修复腋神经 ,术式简便 ,容易操作 ,适用于臂丛部分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神经 腋神经损伤 神经转位 桡神经肱三头肌长头支转位修复术 解剖学 手术方式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