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空气暴露时间对波纹巴非蛤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刘芸光 陈志 +3 位作者 蒋奕雄 钟国龙 林岗 林位琅 《渔业研究》 2024年第4期331-337,共7页
【目的】探究不同空气暴露时间对海产贝类波纹巴非蛤(Paphia undulata)免疫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分别将波纹巴非蛤置于空气中暴露0(对照组)、6、12和24 h后恢复海水培养,在恢复海水培养0、2、6、12、24 h时,取波纹巴非蛤斧足组织进... 【目的】探究不同空气暴露时间对海产贝类波纹巴非蛤(Paphia undulata)免疫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分别将波纹巴非蛤置于空气中暴露0(对照组)、6、12和24 h后恢复海水培养,在恢复海水培养0、2、6、12、24 h时,取波纹巴非蛤斧足组织进行低温匀浆后,测定其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等指标【结果】24 h以内的空气暴露时间对波纹巴非蛤水解酶(ACP、AKP)活力无显著的影响(P>0.05),但对抗氧化酶(SOD、CAT)活力和氧自由基(MDA、NO)含量有较大的影响。空气暴露对波纹巴非蛤抗氧化酶活力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空气暴露时间越长,波纹巴非蛤SOD和CAT活力的变化波动越大,受到的氧化损伤越严重。空气暴露时间越长,波纹巴非蛤MDA含量也越高,膜损伤越严重;NO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可能与短时间空气暴露产生的大量NO对机体起到保护作用有关。【结论】在24 h以内,空气暴露时间越长,波纹巴非蛤抗氧化酶(SOD、CAT)活力和氧自由基(MDA、NO)含量相关免疫指标受影响越大,但对水解酶(ACP、AKP)活力无显著的影响,也表明斧足组织不是波纹巴非蛤代谢的主要场所,而是其体内抗氧化过程的关键场所。【意义】本研究结果为波纹巴非蛤空气暴露胁迫免疫生理指标的筛选和生理响应机制研究提供参考,并为波纹巴非蛤长途运输保鲜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纹巴非蛤 空气暴露 斧足 免疫生理指标 酶活力
下载PDF
三角帆蚌瘟病组织病理学动态变化 被引量:5
2
作者 刘巧林 许宝红 +2 位作者 钟蕾 葛熹凯 肖调义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06-411,共6页
在人工感染三角帆蚌瘟病病料组织后第3、5、7、9、11天,运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分别观察了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外套膜、鳃和斧足的病理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三角帆蚌瘟病病毒对3种器官组织有不同程度的破坏作用,外套膜和鳃... 在人工感染三角帆蚌瘟病病料组织后第3、5、7、9、11天,运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分别观察了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外套膜、鳃和斧足的病理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三角帆蚌瘟病病毒对3种器官组织有不同程度的破坏作用,外套膜和鳃的病变比较严重,斧足稍轻.光镜下,前5d内各组织结构变化不大;从第7天开始,出现上皮组织细胞肿胀、排列紊乱、部分脱落甚至完全坏死等显著的病理变化.电镜下,前5d细胞结构无明显病理变化,只出现了少量的病毒粒子;从第7天开始,病毒粒子数量增加,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等细胞器解体,细胞空泡化,但斧足的超微结构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帆蚌 三角帆蚌瘟病病毒 外套膜 斧足 组织病理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