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秸秆还田的生化他感效应研究初报 被引量:90
1
作者 杨思存 霍琳 王建成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2-56,共5页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 :蚕豆秸秆对小麦和大豆幼苗生长都有明显的他感相克作用 ,使其生物量分别减少 5 0 .4%和 5 8.2 % ;大豆秸秆对小麦幼苗生长有他感相克作用 ,而对大豆幼苗生长有自感相生作用 ,使其生物产量增加 1 9.8% ;玉米秸秆对小...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 :蚕豆秸秆对小麦和大豆幼苗生长都有明显的他感相克作用 ,使其生物量分别减少 5 0 .4%和 5 8.2 % ;大豆秸秆对小麦幼苗生长有他感相克作用 ,而对大豆幼苗生长有自感相生作用 ,使其生物产量增加 1 9.8% ;玉米秸秆对小麦幼苗的相克作用最强 ,生物产量减产 60 .8% ,但对大豆幼苗生长的他感和玉米幼苗的自感相生作用显著 ,生物产量依次增加 1 8.7%和 1 0 .3% ;小麦秸秆对小麦、玉米和大豆幼苗生长都有相克作用 ,使其生物量分别减少 5 0 .8%、5 .1 %和 2 4.9%。秸秆对作物的他感效应 ,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施用蚕豆秸秆 ,既能增大土壤养分贮量 ,又能提高土壤养分供应水平 ,玉米秸秆和小麦秸秆培肥土壤的作用居中 ,施用大豆秸秆虽能增大土壤养分贮量和供氮水平 ,但提高幅度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生化他感效应 生物产量 土壤肥力
下载PDF
施用沼肥对保护地蔬菜栽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32
2
作者 李轶 张玉龙 +2 位作者 宋春萍 吕绪凤 张春梅 《中国沼气》 2006年第4期17-19,27,共4页
本文以等有机质含量的猪粪、沼渣为基肥,追肥(化肥与沼液)以等N、等P、等K进行施用,采用二裂式区组设计的方法,研究了沼肥、猪粪、化肥等不同施肥组合对保护地土壤pH值及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收获期,各处理土壤pH有下... 本文以等有机质含量的猪粪、沼渣为基肥,追肥(化肥与沼液)以等N、等P、等K进行施用,采用二裂式区组设计的方法,研究了沼肥、猪粪、化肥等不同施肥组合对保护地土壤pH值及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收获期,各处理土壤pH有下降的趋势,但没有酸化现象发生;施用沼渣在防止土壤pH值下降方面有较好的作用;施用沼渣、沼液在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方面的效果分别优于施用猪粪、化肥,沼渣与沼液配合施用在提高土壤有机质及碱解N含量方面效果显著,猪粪与化肥配合施用有利于提高土壤速效P和速效K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肥 保护地栽培 土壤PH值 速效养分 有机质
下载PDF
广东龙眼立地土壤基本养分状况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发宝 陈建生 刘国坚 《热带亚热带土壤科学》 CSCD 1998年第1期31-35,共5页
采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对我省龙眼主要产区的24片龙眼国进行实地调查、采集土样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4片被调查果园上由中氮、磷、钾、钙、镁、硫、硼、铜、锌和锰的速效态含量低于临界值的分别有23、20、18、16、23... 采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对我省龙眼主要产区的24片龙眼国进行实地调查、采集土样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4片被调查果园上由中氮、磷、钾、钙、镁、硫、硼、铜、锌和锰的速效态含量低于临界值的分别有23、20、18、16、23、8、15、20、21和11个土样;铁的含量均高于临界值.中微量元素如镁、钙和锌等的缺乏范围和程度已接近氮磷钾三要素.因此制定龙眼施肥措施应考虑大、中、微量元素的综合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 立地土壤 养分状况 速效养分含量 广东
下载PDF
不同滴灌年限小麦土壤速效养分空间变异特征 被引量:3
4
作者 李亚莉 赖宁 +2 位作者 乔江飞 耿庆龙 陈署晃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069-2079,共11页
【目的】研究小麦不同滴灌年限土壤速效养分积累的变化规律,了解其空间分布特征。为科学管理滴灌小麦土壤调查和施肥技术体系提供理论和数据参考。【方法】以1、3、5、7 a滴灌小麦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滴灌年限小尺度土壤盐分空... 【目的】研究小麦不同滴灌年限土壤速效养分积累的变化规律,了解其空间分布特征。为科学管理滴灌小麦土壤调查和施肥技术体系提供理论和数据参考。【方法】以1、3、5、7 a滴灌小麦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滴灌年限小尺度土壤盐分空间的分布特征。采集土壤剖面(0~60 cm)样品,结合连续性定位监测、描述性统计和地统计分析,研究不同滴灌年限土壤速效养分时空变异规律。【结果】不同滴灌年限速效养分的最大值在0~20 cm土层,最小值在40~60 cm土层;不同土壤层的速效养分含量呈弱变异和中等变异。半方差函数表明,滴灌1、3、5、7 a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符合球状模型和高斯模型,呈明显空间自相关和中等空间相关性,块金系数在15.28%~65.15%。【结论】不同滴灌年限土壤速效养分随年限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其空间分布主要受人为因素和随机因素的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小麦 不同滴灌年限 土壤剖面 速效养分含量
下载PDF
不同土壤改良剂对油莎豆生长及风沙土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燕建发 张仙梅 +3 位作者 何振全 孟繁荣 盖国胜 支金虎 《生物灾害科学》 2023年第4期493-499,共7页
【目的】风沙土是风成沙性母质发育的幼年期土壤,肥力低,保水保肥能力弱,利用改良剂提高风沙土肥力是其改造为农田的快速手段。研究不同改良材料对风沙土理化性质的影响及对作物生长的效应,作为研制土壤改良剂原料的依据。【方法】以风... 【目的】风沙土是风成沙性母质发育的幼年期土壤,肥力低,保水保肥能力弱,利用改良剂提高风沙土肥力是其改造为农田的快速手段。研究不同改良材料对风沙土理化性质的影响及对作物生长的效应,作为研制土壤改良剂原料的依据。【方法】以风沙土和油莎豆为研究对象,设置施用有机肥、生物炭、磷矿粉、聚谷氨酸、腐殖酸5种改良剂进行盆栽试验。【结果】生物炭对油莎豆的叶长和叶绿素含量的增幅最大,分别为60.67cm、76.70,聚谷氨酸对油莎豆的分蘖数增加最多,为12个。另在不同改良剂的处理下风沙土的理化性质均发生明显改变。有机肥处理对风沙土的有机质和有效磷、速效钾含量的增加效果最好,分别为5.77g/kg和158.60 mg/kg、277.27 mg/kg;腐殖酸处理对风沙土的碱解氮含量和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增加效果最好,分别为34.53mg/kg、3.33cmol/kg。【结论】在不同改良剂处理风沙土研究中发现,生物炭对油莎豆生长的作用效果最佳,有机肥对风沙土速效养分含量的改良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沙土 油莎豆 土壤改良剂 速效养分含量 阳离子交换量
下载PDF
不同施肥模式对稻田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7
6
作者 方畅宇 屠乃美 +1 位作者 张清壮 易镇邪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62-468,共7页
为了综合评价中国南方稻田不同施肥模式对土壤速效养分及水稻产量的影响,并找到最佳施肥模式,本试验在浏阳市北盛镇、荷花镇和达浒镇3个不同基础地力水稻田块从2013年起进行田间定位试验,比较不施肥、常规施肥、60%化肥+40%有机肥(秸秆... 为了综合评价中国南方稻田不同施肥模式对土壤速效养分及水稻产量的影响,并找到最佳施肥模式,本试验在浏阳市北盛镇、荷花镇和达浒镇3个不同基础地力水稻田块从2013年起进行田间定位试验,比较不施肥、常规施肥、60%化肥+40%有机肥(秸秆+紫云英)和单纯施用化肥处理的水稻产量和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变化。3年定位试验表明:不同施肥模式相比无肥处理均能显著提高水稻生物产量,以60%化肥+40%有机肥处理最为显著,且生物产量表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通过提高水稻有效穗数和穗粒数使水稻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60%化肥+40%有机肥处理相比不施肥、纯化肥、常规施肥处理分别增产38.3%~62.4%、1.7%~9.6%、8.4%~12.0%。土壤中速效养分含量表现出60%化肥+40%有机肥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的规律,且速效养分含量逐年递增,而纯化肥处理速效养分逐年递减。从当季作物产量而言,低肥区应加大化肥在有机无机配施中的比例,但从长远培肥地力方面,应适当加大有机肥在配施中所占比例,对于中高肥区则可逐步增加有机肥施用比例。不施肥会降低土壤肥力,而施肥具有明显培肥地力的效果,60%化肥+40%有机肥的施肥模式培肥地力效果最为显著,有利于增加水稻有效穗数和穗粒数,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模式 生物产量 速效养分含量 水稻产量
下载PDF
我国不同种类柑橘养分状况及氮磷钾推荐用量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刘小曼 刘晓东 +3 位作者 刘伟栋 谭启玲 胡承孝 李进学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65-574,共10页
【目的】调查不同种类柑橘果实矿质养分含量,结合土壤及树体养分含量状况,对我国主要种类柑橘进行推荐施肥研究。【方法】根据土壤类型、柑橘种类(宽皮柑橘类、甜橙类、柚类、柠檬类和杂柑类)、树龄及产量水平,将我国柑橘主产区湖北、... 【目的】调查不同种类柑橘果实矿质养分含量,结合土壤及树体养分含量状况,对我国主要种类柑橘进行推荐施肥研究。【方法】根据土壤类型、柑橘种类(宽皮柑橘类、甜橙类、柚类、柠檬类和杂柑类)、树龄及产量水平,将我国柑橘主产区湖北、湖南、江西、四川、广东、广西、福建、云南、浙江、陕西、重庆等11省(市、区)的柑橘园划分为1200个采样单元,每个采样单元为3.3~6.7 hm^(2),于2010—2017年在柑橘成熟期(9—12月),采集土壤、叶片及果实样品,调查柑橘产量、施肥量,分析叶片养分含量、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并依据柑橘产量进行氮磷钾肥施用量及施用比例的推荐。【结果】低产水平果园氮(N)、磷(P_(2)O_(5))、钾(K_(2)O)肥推荐用量:宽皮柑橘类分别为189.75~253.00、76.20~96.13、133.20~159.84 kg/hm^(2),甜橙类分别为176.94~235.92、101.02~123.47、128.03~153.64 kg/hm^(2);柚类分别为134.76~179.68、69.04~84.38、125.21~150.25 kg/hm^(2);柠檬类分别为91.33~121.77、55.43~67.75、79.68~95.62 kg/hm^(2);杂柑类分别为109.42~145.89、70.06~85.63、93.18~111.81 kg/hm^(2)。中产水平果园氮(N)、磷(P_(2)O_(5))、钾(K_(2)O)肥推荐用量:宽皮柑橘类分别为216.86~337.33、83.82~139.70、145.31~245.91 kg/hm^(2);甜橙类分别为202.22~314.56、111.12~185.20、139.67~236.37 kg/hm^(2);柚类分别为154.01~239.57、75.95~126.58、136.59~231.15 kg/hm^(2);柠檬类分别为104.37~162.36、60.98~101.63、86.92~147.10 kg/hm^(2);杂柑类分别为125.05~194.52、77.07~128.45、101.65~172.02 kg/hm^(2)。高产水平果园氮(N)、磷(P_(2)O_(5))、钾(K_(2)O)肥推荐用量:宽皮柑橘类分别为303.60~474.38、118.06~190.50、222.00~330.00 kg/hm^(2);甜橙类分别为283.10~442.35、156.51~252.55、213.39~320.08 kg/hm^(2);柚类分别为215.62~336.90、106.96~172.60、208.68~313.01kg/hm^(2);柠檬类分别为146.12~243.54、85.88~147.82、132.80~212.48 kg/hm^(2);杂柑类分别为175.07~273.54、108.5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果实养分含量 土壤速效养分含量 养分分配系数 推荐施肥量 氮磷钾配比
下载PDF
粉垄耕作提高土壤养分有效性并促进甘蔗维管组织发育和养分吸收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浩 黄金玲 +5 位作者 李志刚 韦本辉 陈晓茹 韩世健 梁晓莹 李素丽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4-214,共11页
【目的】研究粉垄耕作对宿根蔗和新植蔗生长过程中土壤养分含量、甘蔗对养分吸收以及植株解剖形态的影响,为粉垄耕作技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桂糖42号为供试材料进行田间试验,以常规耕作为对照(CK,耕作深度25 cm),粉垄耕作(垂... 【目的】研究粉垄耕作对宿根蔗和新植蔗生长过程中土壤养分含量、甘蔗对养分吸收以及植株解剖形态的影响,为粉垄耕作技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桂糖42号为供试材料进行田间试验,以常规耕作为对照(CK,耕作深度25 cm),粉垄耕作(垂直旋深40 cm)为处理,甘蔗种植采用新植甘蔗和宿根两种方法。在甘蔗主要生育期,采集植株和土壤样品,测定土壤中速效氮磷钾含量以及甘蔗对养分的吸收和积累量,同时测定叶中氮代谢酶活性和根系活力,观测根系维管束形态结构,并测定根系活力。【结果】与常规耕作相比,粉垄耕作条件下,土壤容重降低了8.6%~16.9%,土壤速效氮、有效磷含量分别提高了8.7%~77.6%和8.2%~25.6%,差异显著;甘蔗叶片氮磷含量提高,增幅分别为11.4%~19.4%和5.3%~34.8%;显著提高了甘蔗出苗率、分蘖率、株高、茎径、有效茎数、产量。粉垄耕作下,甘蔗茎维管束更大,分布更密集,蔗茎维管束数量、维管束面积、后生木质部导管直径、韧皮部面积显著增加,新植蔗和宿根蔗茎维管束面积分别增加了15.2%和16.7%,维管束数量分别增加28.0%和17.8%;后生木质部导管直径分别提高7.8%和7.9%;韧皮部面积分别增加29.7%和30.8%;在苗期、伸长期和成熟期,粉垄耕作的甘蔗根系活力分别比传统耕作处理增加了1.29、1.39和1.25倍,新植蔗叶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分别增加了149.6%、36.5%和65.6%,宿根蔗叶GS活性分别增加了65.9%、36.0%和93.3%(P<0.05);在苗期和伸长期,新植蔗叶片谷氨酸合成酶(GOGAT)分别显著提高了40.3%和69.1%,宿根蔗分别增加37.9%和42.4%;苗期粉垄耕作宿根蔗亚硝酸还原酶(NR)活性显著高于常规耕作甘蔗9.5%。【结论】粉垄耕作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速效氮磷含量,改善甘蔗维管组织,提高甘蔗体内氮磷含量,提高根系活力和氮代谢相关酶活性,有利于甘蔗吸收和转运氮素,促进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垄耕作 甘蔗 土壤速效养分含量 土壤容重 氮代谢酶活性 维管组织 产量
下载PDF
稻田土壤β-1,4-葡萄糖苷酶活性对温度变化的响应特征 被引量:12
9
作者 周璞 魏亮 +4 位作者 魏晓梦 祝贞科 袁红朝 李巧云 吴金水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282-1288,共7页
温度是土壤酶活性的关键非生物影响因子,调控着土壤物质周转过程.为了探究温度变化对稻田土壤有机质周转及其关键胞外酶活性的影响,设计室内培养试验,分别在5、15、25和35℃下测定亚热带稻田土壤BG(β-1,4-葡萄糖苷酶)活性,探究温度对... 温度是土壤酶活性的关键非生物影响因子,调控着土壤物质周转过程.为了探究温度变化对稻田土壤有机质周转及其关键胞外酶活性的影响,设计室内培养试验,分别在5、15、25和35℃下测定亚热带稻田土壤BG(β-1,4-葡萄糖苷酶)活性,探究温度对土壤胞外酶活性及其与碳氮转化过程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稻田土壤中w(DOC)(DOC为可利用态碳)、w(NH4+-N)和w(MBC)(MBC为微生物生物量碳)在5~25℃下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在第15天时BG活性达到306.57~437.75 nmol/(g·h),并随温度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后减,在第3、75天时,25℃下BG活性为184.46~207.60 nmol/(g·h).土壤酶活性的Q10(温度敏感性)在15℃升至25℃时表现出正响应(Q10=1.5),而在5~15℃和25~35℃时Q10<1,表现为消除效应.土壤酶活性的变化是多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温度作为关键影响因子,升温显著改变了土壤中w(DOC)、w(NH4+-N)、w(MBC)、w(MBN)(MBN为微生物生物量氮),进而影响土壤BG活性;土壤中w(MBC)对BG活性具有直接的显著负影响作用.研究显示,对参与稻田土壤碳转化BG酶活性的温度敏感性及其与土壤关键理化因子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行量化,有助于深入开展水稻土碳循环及其调控机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土壤 土壤温度 可利用态养分 β-1 4-葡萄糖苷酶活性 温度敏感性
下载PDF
氮磷钾施用方式对夏玉米植株、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史桂清 石书亚 +1 位作者 赵颖佳 肖凯 《中国农学通报》 2019年第13期23-30,共8页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等氮水平下不同肥料、分配方式及与磷、钾配施对夏玉米植株氮磷钾和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规施氮(底施和大口追施)、常规优化施氮(底施和大口、吐丝2次追施)和控释氮素配施2种磷钾水平用量(P2...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等氮水平下不同肥料、分配方式及与磷、钾配施对夏玉米植株氮磷钾和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规施氮(底施和大口追施)、常规优化施氮(底施和大口、吐丝2次追施)和控释氮素配施2种磷钾水平用量(P2O5105-K2O 120 kg/hm^2和P2O5157.5-K2O 180 kg/hm^2)组合中,各处理大口期前植株干质量、氮磷钾含量、氮磷钾累积量以常规施氮高于控释尿素;成熟期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以控释尿素处理高于常规优化施氮处理,后者又高于常规施氮处理。等氮处理下,增施磷钾提高了植株磷、钾含量和累积量,植株含氮和氮累积量明显增加。各处理土壤速效氮、磷含量随生育进程不断降低,速效钾含量表现为"V"字型特征;土壤速效养分与植株养分含量表现趋势相反,生育后期控释尿素低于常规优化施氮,后者又低于常规处理。增施磷钾明显提高各时期土壤速效磷、钾含量,但使土壤氮含量降低。与对照相比,各处理单位氮、磷、钾生产籽粒能力降低;各处理中,单位养分生产籽粒以常规施氮高于常规优化施氮,后者又高于控释尿素。肥料养分利用率以控释尿素处理最高,其次为常规优化施氮,常规施氮最低。表明与常规施氮相比,控释尿素结合磷钾底施,能协调生育期间养分供应,改善植株中后期氮磷钾吸收、积累和物质生产,是改善养分利用效率、穗部性状和产量的优化施肥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磷钾施用方式 植株养分吸收 土壤速效养分含量 产量
下载PDF
养殖污水和清水混灌对小麦苗期生长及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何冠华 杨素勤 +2 位作者 刘世亮 陈海斌 李士娜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12期113-115,120,共4页
采用盆栽灌水的方法,研究了养殖污水和清水混灌对小麦苗期生长及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发芽所需时间随养殖污水灌溉量的增加而增加;灌溉适量(200 mL/kg)的养殖污水可以明显提高小麦的发芽率,并增加小麦地上部的干物重... 采用盆栽灌水的方法,研究了养殖污水和清水混灌对小麦苗期生长及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发芽所需时间随养殖污水灌溉量的增加而增加;灌溉适量(200 mL/kg)的养殖污水可以明显提高小麦的发芽率,并增加小麦地上部的干物重。随着养殖污水灌溉量的增加,土壤中的盐分、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总体上均明显增加,并且主要积累到0~5 cm土层中;土壤中盐分、碱解氮和速效钾向下淋溶趋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污水 灌溉 小麦 发芽率 干物重 土壤速效养分含量
下载PDF
有机肥施入对杨树根系生长情况和土壤有效养分的影响
12
作者 李伟 《山西林业科技》 2024年第S01期1-5,共5页
以欧美杨107杨施肥林分和对照林分为对象,研究了有机肥施入对杨树根系生长情况及土壤有效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林分不同土层深度的细根生物量均显著高于对照林分;施肥林分0 cm~30 cm、30 cm~60 cm土层的粗根生物量显著高于对照林分... 以欧美杨107杨施肥林分和对照林分为对象,研究了有机肥施入对杨树根系生长情况及土壤有效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林分不同土层深度的细根生物量均显著高于对照林分;施肥林分0 cm~30 cm、30 cm~60 cm土层的粗根生物量显著高于对照林分,两者60 cm~90 cm土层的粗根生物量无显著差异,有机肥施入对杨树根系形态指标的影响不大。施肥林分的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高于对照林分,但两者差异不显著;施肥林分的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对照林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杨树 根系 土壤有效养分
下载PDF
不同坡向杉木3代种子园土壤有效养分差异比较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胡永颜 《江西林业科技》 2012年第5期4-6,16,共4页
以杉木3代种子园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坡向杉木3代种子园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差异,从而为实现杉木种子园的合理施肥奠定理论基础。研究结果表明,同一坡向随着坡位上升以及同一坡位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杉木3代种子园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呈逐渐... 以杉木3代种子园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坡向杉木3代种子园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差异,从而为实现杉木种子园的合理施肥奠定理论基础。研究结果表明,同一坡向随着坡位上升以及同一坡位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杉木3代种子园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同一坡位同一土层深度不同坡向对土壤有效养分含量的影响体现出较为复杂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3代种子园 坡向 土壤有效养分含量
下载PDF
不同类型诱导子促进青钱柳生长与生物活性物质积累的效果及机制 被引量:3
14
作者 林权 王舒扬 +2 位作者 范文杰 徐献刚 洑香香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61-971,共11页
【目的】青钱柳是我国重要的药用植物之一,探究不同类型诱导子对青钱柳生长、抗性、药用品质的影响,以期为青钱柳叶用林定向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两年生青钱柳苗为试材进行盆栽试验,生物诱导子处理包括真菌诱导子棘孢木霉(Trich... 【目的】青钱柳是我国重要的药用植物之一,探究不同类型诱导子对青钱柳生长、抗性、药用品质的影响,以期为青钱柳叶用林定向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两年生青钱柳苗为试材进行盆栽试验,生物诱导子处理包括真菌诱导子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F)处理、细菌诱导子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B)处理,非生物诱导子壳聚糖Chitosan (C)处理,以及生物与非生物诱导子组合FC和BC处理,以等量清水处理为对照(CK)。在青钱柳幼苗定植5个月后进行诱导子处理,处理45天后收获。收获时,测定青钱柳幼苗株高和地径,根、茎、叶生物量,分析叶片中碳、氮、磷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及生物活性物质含量和产量。同时,取栽培基质样品,分析其pH、全氮和有效氮磷含量。【结果】与对照相比,诱导子处理对青钱柳苗的相对生长率没有显著影响,但都显著提高了青钱柳的叶片生物量(P<0.05),其中F处理的提升效果显著高于其他处理,B、C、FC处理的效果相当,但均显著高于BC处理。5个诱导子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叶片中SOD活性,提升效果表现为FC>F≈C>BC>B>CK,但只有F与FC处理显著提升了叶片POD活性。不同处理提升叶片中活性物质含量和产量的效应不同,F处理在总黄酮与总多酚的含量与产量中均表现为最高。F、FC、B和BC处理显著提高了叶片总三萜含量,全部处理三萜产量均高于对照。对总黄酮含量的提升效果表现为F处理远大于FC处理,B处理远大于BC处理;F、C处理对总多糖有显著提升效果,且C处理的效果显著高于F处理。青钱柳酸B为青钱柳所特有的三萜类单体,F和B处理的叶片青钱柳酸B含量分别高出对照77.8%和200.0%。施用诱导子影响了栽培基质的化学性质。由于采用叶面喷施方法,壳聚糖对栽培基质的直接影响不显著。F、FC、BC处理显著提高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钱柳 诱导子 解淀粉芽孢杆菌 木霉菌 壳聚糖 叶产量 生物活性物质 土壤有效养分含量
下载PDF
小麦根系生理活性时空分布与土壤有效养分的关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付锦州 吴寅 +7 位作者 周苏玫 王文亮 韩亚倩 郭芳芳 张烁 马文奇 杨习文 贺德先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93-910,共18页
为了解小麦根系生理活性时空分布与土壤有效养分含量的关系,在2019-2021年两个小麦生长季,于小麦的不同生育时期采用长方体铁盒(0.2 m×0.05 m×0.2 m)在麦行上、行距1/4处、行距1/2处分别取0~0.2 m和0.2~0.4 m土层的样品,测定... 为了解小麦根系生理活性时空分布与土壤有效养分含量的关系,在2019-2021年两个小麦生长季,于小麦的不同生育时期采用长方体铁盒(0.2 m×0.05 m×0.2 m)在麦行上、行距1/4处、行距1/2处分别取0~0.2 m和0.2~0.4 m土层的样品,测定不同位点小麦根系生物量、根系活跃吸收面积、根总吸收面积、根系活力,以及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结果表明,0~0.2 m和0.2~0.4 m土层中小麦根重密度、根总吸收面积和根系活跃吸收面积随生育时期的推进均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根系活力、根群生理势均呈“低-高-低-高-低”的变化趋势。0~0.2 m土层的根重密度、根总吸收面积、根系活跃吸收面积、根群生理势均显著高于0.2~0.4 m土层。在灌浆之前,0~0.2 m土层根系活力高于0.2~0.4 m土层;在灌浆到成熟期间,下层根系的根系活力显著增大。在整个生育期内,0~0.2 m土层中根重密度、根总吸收面积、根系活跃吸收面积和根群生理势的水平分布表现为行上>行距1/4处>行距1/2处;开花期之前,根系活力在行距1/4处最大,开花到成熟期间根系活力水平分布表现为行距1/2处>行距1/4处>行上;0.2~0.4 m土层中,小麦根系分布较均匀。整个生育时期内,0~0.2 m和0.2~0.4 m土层中,根重密度、根总吸收面积、根系活跃吸收面积与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均呈负相关;根系活力与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均呈正相关;根群生理势与土壤速效钾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层越深,小麦根系吸收面积越小,根系吸收土壤养分能力则越弱;而在生育后期深层根系活力明显增大。在0~0.2 m土层中,距麦行越远,根系吸收面积越小,吸收土壤养分能力则越弱;而在小麦生育中、后期,距麦行中心线越远,根系活力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根系生理活性 时空分布 土壤有效养分含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