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在第一产程潜伏期开始实施体位干预并配合分娩辅助设施对初产妇的产程时间、疼痛程度以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将待产的初产妇根据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产妇自主选择分娩体位同时实施常规产程护理,观察组产...目的:探讨在第一产程潜伏期开始实施体位干预并配合分娩辅助设施对初产妇的产程时间、疼痛程度以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将待产的初产妇根据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产妇自主选择分娩体位同时实施常规产程护理,观察组产妇从第一产程潜伏期开始实施早期体位干预,同时配合各种分娩辅助设施。比较两组产妇第一、第二、第三产程时间,分娩过程中的疼痛程度、分娩方式以及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95.00%,无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对照组分别为78.75%,8.75%,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9.2857,7.1795,6.2338;P〈0.05)。结论在产程早期实施体位干预同时给予各种分娩辅助设施,能加快分娩,减轻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所承受的痛苦,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不良妊娠结局。展开更多
校外托餐场所作为新型教育辅助设施,主要为中小学生提供餐食休息服务,已逐渐成为学生在家和学校之外的第三活动空间,值得从空间视角深入探究。论文以西安市雁塔区为研究区,基于校外托餐场所及相关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数据,综...校外托餐场所作为新型教育辅助设施,主要为中小学生提供餐食休息服务,已逐渐成为学生在家和学校之外的第三活动空间,值得从空间视角深入探究。论文以西安市雁塔区为研究区,基于校外托餐场所及相关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数据,综合运用空间分析、数理统计、实地调研方法,解析校外托餐场所的基本功能、布局选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校外托餐场所主要服务对象为低年级义务教育阶段具有儿童托管需求的家庭,具有育儿辅助和儿童“中转”“寄存”功能,服务类型包括学生托管、餐饮起居、作业辅导等;(2)空间上多分布在雁塔区中部与北部,呈“东—西”走向,与城区空间形态和各街道发展状况相契合,主要开设在传统中多层小区、高层公寓式小区与单位家属院内,集中于1~5层的低楼层;(3)区域人口、教育环境、投资成本和空间位置影响其布局选址,其中中小学数量与分布、小区数量与分布、距中心城区距离影响较为显著。最后,结合需求群体,从城区、街道、门店3个尺度,系统梳理了影响因素,并结合“双减”政策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在第一产程潜伏期开始实施体位干预并配合分娩辅助设施对初产妇的产程时间、疼痛程度以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将待产的初产妇根据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产妇自主选择分娩体位同时实施常规产程护理,观察组产妇从第一产程潜伏期开始实施早期体位干预,同时配合各种分娩辅助设施。比较两组产妇第一、第二、第三产程时间,分娩过程中的疼痛程度、分娩方式以及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95.00%,无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对照组分别为78.75%,8.75%,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9.2857,7.1795,6.2338;P〈0.05)。结论在产程早期实施体位干预同时给予各种分娩辅助设施,能加快分娩,减轻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所承受的痛苦,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不良妊娠结局。
文摘校外托餐场所作为新型教育辅助设施,主要为中小学生提供餐食休息服务,已逐渐成为学生在家和学校之外的第三活动空间,值得从空间视角深入探究。论文以西安市雁塔区为研究区,基于校外托餐场所及相关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数据,综合运用空间分析、数理统计、实地调研方法,解析校外托餐场所的基本功能、布局选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校外托餐场所主要服务对象为低年级义务教育阶段具有儿童托管需求的家庭,具有育儿辅助和儿童“中转”“寄存”功能,服务类型包括学生托管、餐饮起居、作业辅导等;(2)空间上多分布在雁塔区中部与北部,呈“东—西”走向,与城区空间形态和各街道发展状况相契合,主要开设在传统中多层小区、高层公寓式小区与单位家属院内,集中于1~5层的低楼层;(3)区域人口、教育环境、投资成本和空间位置影响其布局选址,其中中小学数量与分布、小区数量与分布、距中心城区距离影响较为显著。最后,结合需求群体,从城区、街道、门店3个尺度,系统梳理了影响因素,并结合“双减”政策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