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酸性含水气藏自适应控水完井模拟与优化
被引量:
1
1
作者
赵旭
周朝
+3 位作者
姚志良
李晓益
张睿
王旭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40-1046,共7页
针对酸性含水气藏的自适应控水完井技术研究仍为空白,缺乏适用于酸性含水气藏的自适应控水完井模拟与优化设计方法。为此,综合考虑地层气体非达西渗流和应力敏感效应,建立了酸性含水气藏的沉积硫饱和度模型,引入时变表皮系数反映沉积硫...
针对酸性含水气藏的自适应控水完井技术研究仍为空白,缺乏适用于酸性含水气藏的自适应控水完井模拟与优化设计方法。为此,综合考虑地层气体非达西渗流和应力敏感效应,建立了酸性含水气藏的沉积硫饱和度模型,引入时变表皮系数反映沉积硫饱和度对地层渗透率的影响;设计了满足酸性含水气藏控水和防硫堵双重要求的新型流道型流入控制件;建立了考虑硫沉积的酸性含水气藏自适应控水完井的地层-井筒动态模拟方法,通过设计正交实验和极差分析优化自适应控水完井关键参数。研究表明:与酸性含水气藏射孔完井相比,优化后的自适应控水完井造成的附加阻力损失很小,最大附加压降小于0.67 MPa,能够在控水的同时维持酸性气井正常生产;自适应控水完井技术可以降低日产水量和累计产水量,在10 a预测末期累计产水量降幅达22.7%。优化后的自适应控水完井技术可以实现酸性含水气藏的有效控水稳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气藏
含水气藏
水平井
自适应流入控制
控水完井
数值模拟
优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控水防砂一体化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
14
2
作者
单彦魁
王丙刚
+3 位作者
魏裕森
邢洪宪
张自印
季菊香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3-138,共6页
海上油田疏松砂岩油藏水平井开发过程中,由于底水锥进、跟趾效应等原因,含水率的快速上升加剧了水平井的出砂,迫切需要在完井阶段实施控水与防砂综合性防治技术。本文以海上油田A1井为目标井,针对疏松砂岩油藏出砂和高含水问题,介绍控...
海上油田疏松砂岩油藏水平井开发过程中,由于底水锥进、跟趾效应等原因,含水率的快速上升加剧了水平井的出砂,迫切需要在完井阶段实施控水与防砂综合性防治技术。本文以海上油田A1井为目标井,针对疏松砂岩油藏出砂和高含水问题,介绍控流装置与防砂颗粒相结合的控水防砂一体化工艺技术,分析自适应控流装置与颗粒型材料阻流原理并开展了现场应用。A1井在采用控水防砂一体化工艺技术后,累积增产4万m^(3)以上,从2018年投产至2021年12月无出砂现象,表明该工艺技术可有效提高疏松砂岩油藏的防砂有效性及控水工艺效果,对海上油田水平井控水防砂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砂
控水
自适应控流装置
颗粒充填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膨胀材料的新型AICD结构设计及其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
5
3
作者
王小秋
汪志明
赵麟
《石油科学通报》
2018年第3期302-312,共11页
水平井易在高渗层段、裂缝处过早见水,为了解决该问题国内外研发了多种流入控制装置(ICD)。传统ICD存在流动阻力等级恒定、见水后失效等问题,而国际上主要应用的自适应式流入控制装置(AICD)存在结构复杂、适用范围小等缺点,限制了其推...
水平井易在高渗层段、裂缝处过早见水,为了解决该问题国内外研发了多种流入控制装置(ICD)。传统ICD存在流动阻力等级恒定、见水后失效等问题,而国际上主要应用的自适应式流入控制装置(AICD)存在结构复杂、适用范围小等缺点,限制了其推广应用。本文基于多级限流原理,结合遇水膨胀材料创新提出了一种AICD结构。利用数值模拟软件进行了结构参数优化及流体敏感性分析,并进行了全尺寸物理模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装置结构简单,防堵能力强,水油压差明显,对流体黏度、密度不敏感,装置应用范围广泛,在油井的各个生产阶段都具有卓越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式流入控制装置
数值模拟
全尺寸物理模拟实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浮盘式自适应流入控制装置控水性能及结构参数优化
被引量:
3
4
作者
贾朋
薛世峰
+5 位作者
雷玉建
朱秀星
周博
王海静
朱渊
房军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6-143,共8页
为分析浮盘式自适应流入控制装置(AICD)的控水特性,设计在一定流量下满足稳油控水要求的结构参数,提出一种浮盘式AICD的稳态特性力学表征模型,对不同流量、密度、黏度和结构参数下浮盘式AICD的流量-压力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油井常...
为分析浮盘式自适应流入控制装置(AICD)的控水特性,设计在一定流量下满足稳油控水要求的结构参数,提出一种浮盘式AICD的稳态特性力学表征模型,对不同流量、密度、黏度和结构参数下浮盘式AICD的流量-压力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油井常规产液量下,流体流经浮盘式AICD的压差随黏度增大而减小,随密度减小而减小;入口流道半径作为浮盘式AICD稳油控水的关键参数存在一个阈值(2.25 mm),当入口流道半径小于该阈值时控水效果较好;阀盘半径存在着与入口流道半径匹配的最佳值,该值处水相流经浮盘式AICD的压差最大,控水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盘
自适应流入控制装置
压力-流量关系
控水
结构优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低黏度原油自适应控水装置设计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
2
5
作者
袁辉
周泓宇
+3 位作者
吴绍伟
万小进
杨明
张玉涛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8-91,共4页
海上油田多采用长水平井开发,其“趾端效应”突出、边底水锥进现象明显,制约了油田的高效开发。对于目前南海西部油田再生产井低黏度原油高含水的问题,常规自适应流入控制装置存在局限性,创新地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低黏度油的新型自适应控...
海上油田多采用长水平井开发,其“趾端效应”突出、边底水锥进现象明显,制约了油田的高效开发。对于目前南海西部油田再生产井低黏度原油高含水的问题,常规自适应流入控制装置存在局限性,创新地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低黏度油的新型自适应控水装置。新型自适应控水装置设计基于流体力学沿程摩阻理论与流体旋涡理论,其结构由择流器和旋流器组成,放大油水性质差异。采用软件对控水装置进行仿真模拟,将油水压差比作为性能指标,并搭建试验设备进行试验验证。根据仿真模拟及试验结果表明,水通过控水装置的压降远高于油的压降;且随着含水率增加,产生的过阀压降增加,证明新型自适应控水装置对低黏度油具有很好的控水稳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控水装置
控水稳油
低黏度
仿真模拟
物理试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自适应流入控制装置流场分析及结构优化
被引量:
1
6
作者
刘明尧
张雄
+2 位作者
周仕光
任帅
云康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2-67,共6页
自适应流入控制装置(AICD)可以有效抑制油井见水,延长油井寿命和增加产油量。通过理论分析和模拟计算研究了AICD流道的进口口径与出口口径的大小关系,圆盘半径,支流道数量和主流道与支流道的夹角等对控水效果的影响规律,对AICD的流道结...
自适应流入控制装置(AICD)可以有效抑制油井见水,延长油井寿命和增加产油量。通过理论分析和模拟计算研究了AICD流道的进口口径与出口口径的大小关系,圆盘半径,支流道数量和主流道与支流道的夹角等对控水效果的影响规律,对AICD的流道结构进行了优化,并且建立实验检验结构优化后AICD的工作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进口口径与出口口径大小相等,圆盘半径是进口口径5倍,支流道个数为1以及主流道与支流道的夹角为30°的AICD控水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流入控制装置
流场分析
结构优化
控水效果
原文传递
一种新型底水油藏AICD控水原理与性能分析
被引量:
13
7
作者
阳明君
李海涛
+1 位作者
蒋睿
朱世琰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6年第4期64-68,73,共6页
底水油藏水平井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底水脊进问题,缩短了底水油藏的无水采油期,严重影响了水平井产能优势的发挥,成为了制约水平井高效开发底水油藏的关键因素。目前我国的大部分底水油田都进入中高含水期,产油量递减加快,而传统的ICD控水...
底水油藏水平井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底水脊进问题,缩短了底水油藏的无水采油期,严重影响了水平井产能优势的发挥,成为了制约水平井高效开发底水油藏的关键因素。目前我国的大部分底水油田都进入中高含水期,产油量递减加快,而传统的ICD控水工具仅适用于井筒见水前,对于见水后的油井无效。为此,针对目前我国油田水平井开采面临的技术难题和现实问题,研发出了一种新的控水工具——一种新型自动流入控制器,该工具无运动部件仅根据流体性质和流动路径区分流体,限制水的产出。借助CFD软件对新型AICD进行流场分析和敏感性分析,流场分析结果表明:水在新型AICD中流动产生的压降比油在新型AICD中流动产生的压降高,主要原因是水会在工具中高速旋转从而产生更高的压降,而油不会在工具中旋转。对流体的敏感性分析可知,流体流过新型AICD的压降主要是由流体的黏度和流速决定,流体的密度对压降影响很小。通过对新型AICD的控水能力进行分析表明:含水率越高流过控水阀的压降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自动流入控制器
控水原理
流场
敏感性
控水能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混合型流入控制装置改进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
5
8
作者
曾泉树
汪志明
+3 位作者
王小秋
魏建光
邹伟林
李毅巍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6-111,7-8,共6页
被动式流入控制装置(PICD)在油井见水后易失效.提出一种基于混合型流入控制装置(ICD)和遇水膨胀橡胶(WSR)的自膨胀型自适应流入控制装置(AICD),分析流体性质敏感性并优化结构参数,与喷嘴型、喷管型、螺旋通道型和混合型等4种流入装置(...
被动式流入控制装置(PICD)在油井见水后易失效.提出一种基于混合型流入控制装置(ICD)和遇水膨胀橡胶(WSR)的自膨胀型自适应流入控制装置(AICD),分析流体性质敏感性并优化结构参数,与喷嘴型、喷管型、螺旋通道型和混合型等4种流入装置(在流动阻力等级FRR相同时)比较.结果表明:一旦油井见水,自膨胀型AICD上预装的遇水膨胀橡胶膨胀,且膨胀度根据含水率自动变化,从而改变装置的最小过流面积和流动阻力等级;在泥浆返排阶段防堵塞能力强,在稳产期抗冲蚀性能强,在衰竭生产时能够持续控制入流且对黏度不敏感.该装置还可以根据流体类型自动改变流动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膨胀型
混合型
自适应流入控制装置(AICD)
遇水膨胀橡胶(WSR)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级限流AICD装置的结构设计及性能测试
被引量:
5
9
作者
赵麟
汪志明
+1 位作者
曾泉树
毕洁夫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7-231,共5页
长水平井生产剖面难以均衡推进,易过早见水。传统流入控制装置(ICD)存在见水后失效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型自适应流入控制装置(AICD),该装置基于多级限流原理,结合遇水膨胀材料,根据含水率自动改变流动阻力等级,以达到控水稳油的目的...
长水平井生产剖面难以均衡推进,易过早见水。传统流入控制装置(ICD)存在见水后失效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型自适应流入控制装置(AICD),该装置基于多级限流原理,结合遇水膨胀材料,根据含水率自动改变流动阻力等级,以达到控水稳油的目的。设计了全尺寸物理模拟试验装置,与国际上主要应用的AICD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结构简单,防堵能力强,具有卓越的性能,对流体黏度、密度不敏感,在中高含水情况下,控水稳油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流入控制装置
结构设计
物理模拟试验
性能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天然气开采阻水装置AICD的设计和数值模拟
被引量:
3
10
作者
施卫平
赵旭
+3 位作者
胡兴军
余天明
柳博文
段彦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986-1991,共6页
设计了一种具有2层挡板的改进型自动流入控制装置(AICD),用于天然气开采过程中的井下控水。分析了AICD控水、通气的流动机理,数值计算了水、气在AICD装置内的流动,得到压力场。分别计算出水和气的入口-出口压差。采用曲线拟合的方法,得...
设计了一种具有2层挡板的改进型自动流入控制装置(AICD),用于天然气开采过程中的井下控水。分析了AICD控水、通气的流动机理,数值计算了水、气在AICD装置内的流动,得到压力场。分别计算出水和气的入口-出口压差。采用曲线拟合的方法,得到了压差-流量的函数关系。计算结果表明,水的压差远远大于天然气的压差,说明本文设计的AICD具有显著的阻水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力学
自动流入控制装置
控水
数值模拟
压差
原文传递
基于储层物性的分段方法在控水完井中的应用
11
作者
李海涛
董婉琪
+2 位作者
王楠
张楠
崔小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7873-7880,共8页
控水完井技术在中国海上油田已得到较好应用,但多数方案设计是基于水脊形态和现场经验进行分段,针对储层物性进行完井分段的方法研究相对较少。综合考虑储层渗透率、孔隙度、含油饱和度和岩性等参数,利用双指标指数法(物性指数和含油饱...
控水完井技术在中国海上油田已得到较好应用,但多数方案设计是基于水脊形态和现场经验进行分段,针对储层物性进行完井分段的方法研究相对较少。综合考虑储层渗透率、孔隙度、含油饱和度和岩性等参数,利用双指标指数法(物性指数和含油饱和度指数)对完井段进行评价;以各指数频率分布和累计分布情况为依据,划分为好、中和差三个等级并赋分;依据各段综合评价分值获得初始分段位置后,再结合岩性条件确定最终分段位置;最终形成了一套基于物性参数的控水完井分段综合评价方法,并开发了相应的完井分段设计程序模块。BH油田A井现场试验效果表明,该分段方法能够有效指导控水完井优化设计。为基于物性分段设计思路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智能控水完井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控水完井
分段完井
自动流入控制装置(AICD)
均衡注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酸性含水气藏自适应控水完井模拟与优化
被引量:
1
1
作者
赵旭
周朝
姚志良
李晓益
张睿
王旭
机构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页岩油气富集机理与有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质量安全环保监督中心
出处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40-1046,共7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高压低渗油气藏固井完井技术”(2016ZX05021-005)
“海相碳酸盐岩超深油气井关键工程技术”(2017ZX05005-005)
中石化科技部攻关项目“酸性含水气藏控水完井关键工具研发及应用”(P20074-5)。
文摘
针对酸性含水气藏的自适应控水完井技术研究仍为空白,缺乏适用于酸性含水气藏的自适应控水完井模拟与优化设计方法。为此,综合考虑地层气体非达西渗流和应力敏感效应,建立了酸性含水气藏的沉积硫饱和度模型,引入时变表皮系数反映沉积硫饱和度对地层渗透率的影响;设计了满足酸性含水气藏控水和防硫堵双重要求的新型流道型流入控制件;建立了考虑硫沉积的酸性含水气藏自适应控水完井的地层-井筒动态模拟方法,通过设计正交实验和极差分析优化自适应控水完井关键参数。研究表明:与酸性含水气藏射孔完井相比,优化后的自适应控水完井造成的附加阻力损失很小,最大附加压降小于0.67 MPa,能够在控水的同时维持酸性气井正常生产;自适应控水完井技术可以降低日产水量和累计产水量,在10 a预测末期累计产水量降幅达22.7%。优化后的自适应控水完井技术可以实现酸性含水气藏的有效控水稳气。
关键词
酸性气藏
含水气藏
水平井
自适应流入控制
控水完井
数值模拟
优化
Keywords
sour
gas
reservoir
water-bearing
gas
reservoir
horizontal
well
autonomous
inflow
-
control
inflow
-
control
comple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optimization
分类号
TE25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控水防砂一体化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
14
2
作者
单彦魁
王丙刚
魏裕森
邢洪宪
张自印
季菊香
机构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
出处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3-138,共6页
基金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重大科技专项“南海东部油田上产2000万吨关键技术研究(编号:YXKY-2019-ZJ-03)”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科研攻关项目“水平井控水组合技术应用研究(编号:HFKJ-GJ2018-17)”部分研究成果。
文摘
海上油田疏松砂岩油藏水平井开发过程中,由于底水锥进、跟趾效应等原因,含水率的快速上升加剧了水平井的出砂,迫切需要在完井阶段实施控水与防砂综合性防治技术。本文以海上油田A1井为目标井,针对疏松砂岩油藏出砂和高含水问题,介绍控流装置与防砂颗粒相结合的控水防砂一体化工艺技术,分析自适应控流装置与颗粒型材料阻流原理并开展了现场应用。A1井在采用控水防砂一体化工艺技术后,累积增产4万m^(3)以上,从2018年投产至2021年12月无出砂现象,表明该工艺技术可有效提高疏松砂岩油藏的防砂有效性及控水工艺效果,对海上油田水平井控水防砂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防砂
控水
自适应控流装置
颗粒充填
Keywords
sand
control
water
control
autonomous
inflow
control
device
particle
filling
分类号
TE355.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膨胀材料的新型AICD结构设计及其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
5
3
作者
王小秋
汪志明
赵麟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
胜利石油管理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出处
《石油科学通报》
2018年第3期302-312,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水平井油气水砂多相复杂流动规律研究"(编号:5147422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深水油气钻采井筒压力控制基础研究"(编号:51734010)联合资助
文摘
水平井易在高渗层段、裂缝处过早见水,为了解决该问题国内外研发了多种流入控制装置(ICD)。传统ICD存在流动阻力等级恒定、见水后失效等问题,而国际上主要应用的自适应式流入控制装置(AICD)存在结构复杂、适用范围小等缺点,限制了其推广应用。本文基于多级限流原理,结合遇水膨胀材料创新提出了一种AICD结构。利用数值模拟软件进行了结构参数优化及流体敏感性分析,并进行了全尺寸物理模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装置结构简单,防堵能力强,水油压差明显,对流体黏度、密度不敏感,装置应用范围广泛,在油井的各个生产阶段都具有卓越的性能。
关键词
自适应式流入控制装置
数值模拟
全尺寸物理模拟实验
Keywords
autonomous
inflow
control
device
structure
optimiza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full-scale
experiment
performance
analysis
分类号
TE24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浮盘式自适应流入控制装置控水性能及结构参数优化
被引量:
3
4
作者
贾朋
薛世峰
雷玉建
朱秀星
周博
王海静
朱渊
房军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
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出处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6-143,共8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7ZX05009-003)。
文摘
为分析浮盘式自适应流入控制装置(AICD)的控水特性,设计在一定流量下满足稳油控水要求的结构参数,提出一种浮盘式AICD的稳态特性力学表征模型,对不同流量、密度、黏度和结构参数下浮盘式AICD的流量-压力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油井常规产液量下,流体流经浮盘式AICD的压差随黏度增大而减小,随密度减小而减小;入口流道半径作为浮盘式AICD稳油控水的关键参数存在一个阈值(2.25 mm),当入口流道半径小于该阈值时控水效果较好;阀盘半径存在着与入口流道半径匹配的最佳值,该值处水相流经浮盘式AICD的压差最大,控水效果最好。
关键词
浮盘
自适应流入控制装置
压力-流量关系
控水
结构优化
Keywords
floating
disc
autonomous
inflow
control
devic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essure
and
flow
water
control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分类号
TE93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石油机械设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低黏度原油自适应控水装置设计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
2
5
作者
袁辉
周泓宇
吴绍伟
万小进
杨明
张玉涛
机构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
东营市瑞丰石油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8-91,共4页
基金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项目“基于流量控制筛管的封隔体控水工艺技术研究”(编号:CCL2019ZJFN0843)。
文摘
海上油田多采用长水平井开发,其“趾端效应”突出、边底水锥进现象明显,制约了油田的高效开发。对于目前南海西部油田再生产井低黏度原油高含水的问题,常规自适应流入控制装置存在局限性,创新地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低黏度油的新型自适应控水装置。新型自适应控水装置设计基于流体力学沿程摩阻理论与流体旋涡理论,其结构由择流器和旋流器组成,放大油水性质差异。采用软件对控水装置进行仿真模拟,将油水压差比作为性能指标,并搭建试验设备进行试验验证。根据仿真模拟及试验结果表明,水通过控水装置的压降远高于油的压降;且随着含水率增加,产生的过阀压降增加,证明新型自适应控水装置对低黏度油具有很好的控水稳油效果。
关键词
自适应控水装置
控水稳油
低黏度
仿真模拟
物理试验
Keywords
autonomous
inflow
control
device
water
control
and
oil
stabilization
low
viscosity
simulation
physical
experiment
分类号
TE9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石油机械设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适应流入控制装置流场分析及结构优化
被引量:
1
6
作者
刘明尧
张雄
周仕光
任帅
云康
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湖北省数字制造重点实验室
出处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2-67,共6页
基金
武汉市关键技术攻关计划(2014010202010089).
文摘
自适应流入控制装置(AICD)可以有效抑制油井见水,延长油井寿命和增加产油量。通过理论分析和模拟计算研究了AICD流道的进口口径与出口口径的大小关系,圆盘半径,支流道数量和主流道与支流道的夹角等对控水效果的影响规律,对AICD的流道结构进行了优化,并且建立实验检验结构优化后AICD的工作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进口口径与出口口径大小相等,圆盘半径是进口口径5倍,支流道个数为1以及主流道与支流道的夹角为30°的AICD控水效果最优。
关键词
自适应流入控制装置
流场分析
结构优化
控水效果
Keywords
autonomous
inflow
control
device
flow
field
analysis
structure
optimization
water
control
effect
分类号
TE9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石油机械设备]
原文传递
题名
一种新型底水油藏AICD控水原理与性能分析
被引量:
13
7
作者
阳明君
李海涛
蒋睿
朱世琰
机构
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6年第4期64-68,73,共6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低渗气藏水平井分段压裂及控水完井技术研究"(2011ZX05022-006-004HZ)
文摘
底水油藏水平井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底水脊进问题,缩短了底水油藏的无水采油期,严重影响了水平井产能优势的发挥,成为了制约水平井高效开发底水油藏的关键因素。目前我国的大部分底水油田都进入中高含水期,产油量递减加快,而传统的ICD控水工具仅适用于井筒见水前,对于见水后的油井无效。为此,针对目前我国油田水平井开采面临的技术难题和现实问题,研发出了一种新的控水工具——一种新型自动流入控制器,该工具无运动部件仅根据流体性质和流动路径区分流体,限制水的产出。借助CFD软件对新型AICD进行流场分析和敏感性分析,流场分析结果表明:水在新型AICD中流动产生的压降比油在新型AICD中流动产生的压降高,主要原因是水会在工具中高速旋转从而产生更高的压降,而油不会在工具中旋转。对流体的敏感性分析可知,流体流过新型AICD的压降主要是由流体的黏度和流速决定,流体的密度对压降影响很小。通过对新型AICD的控水能力进行分析表明:含水率越高流过控水阀的压降越大。
关键词
新型自动流入控制器
控水原理
流场
敏感性
控水能力
Keywords
autonomous
inflow
control
device(AICD),
water
control
principle,
flow
field,
sensitivity,
water
control
ability
分类号
TE931.20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石油机械设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混合型流入控制装置改进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
5
8
作者
曾泉树
汪志明
王小秋
魏建光
邹伟林
李毅巍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
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出处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6-111,7-8,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7422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51221003)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09-005)
文摘
被动式流入控制装置(PICD)在油井见水后易失效.提出一种基于混合型流入控制装置(ICD)和遇水膨胀橡胶(WSR)的自膨胀型自适应流入控制装置(AICD),分析流体性质敏感性并优化结构参数,与喷嘴型、喷管型、螺旋通道型和混合型等4种流入装置(在流动阻力等级FRR相同时)比较.结果表明:一旦油井见水,自膨胀型AICD上预装的遇水膨胀橡胶膨胀,且膨胀度根据含水率自动变化,从而改变装置的最小过流面积和流动阻力等级;在泥浆返排阶段防堵塞能力强,在稳产期抗冲蚀性能强,在衰竭生产时能够持续控制入流且对黏度不敏感.该装置还可以根据流体类型自动改变流动阻力.
关键词
自膨胀型
混合型
自适应流入控制装置(AICD)
遇水膨胀橡胶(WSR)
数值模拟
Keywords
self-expandable
hybrid
type
autonomous
inflow
control
Device(AICD)
Water
Swelling
Rubber(WSR)
numerical
simulation
分类号
TE355.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级限流AICD装置的结构设计及性能测试
被引量:
5
9
作者
赵麟
汪志明
曾泉树
毕洁夫
机构
中国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7-231,共5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09-005)资助
文摘
长水平井生产剖面难以均衡推进,易过早见水。传统流入控制装置(ICD)存在见水后失效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型自适应流入控制装置(AICD),该装置基于多级限流原理,结合遇水膨胀材料,根据含水率自动改变流动阻力等级,以达到控水稳油的目的。设计了全尺寸物理模拟试验装置,与国际上主要应用的AICD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结构简单,防堵能力强,具有卓越的性能,对流体黏度、密度不敏感,在中高含水情况下,控水稳油效果显著。
关键词
自适应流入控制装置
结构设计
物理模拟试验
性能分析
Keywords
autonomous
inflow
control
device
structure
design
physical
simulation
experiment
performance
analysis
分类号
TE25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天然气开采阻水装置AICD的设计和数值模拟
被引量:
3
10
作者
施卫平
赵旭
胡兴军
余天明
柳博文
段彦
机构
吉林大学数学学院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吉林大学汽车仿真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986-1991,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J1310022)
文摘
设计了一种具有2层挡板的改进型自动流入控制装置(AICD),用于天然气开采过程中的井下控水。分析了AICD控水、通气的流动机理,数值计算了水、气在AICD装置内的流动,得到压力场。分别计算出水和气的入口-出口压差。采用曲线拟合的方法,得到了压差-流量的函数关系。计算结果表明,水的压差远远大于天然气的压差,说明本文设计的AICD具有显著的阻水效果。
关键词
流体力学
自动流入控制装置
控水
数值模拟
压差
Keywords
fluid
mechanics
autonomous
inflow
control
device(AICD)
water
reserva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pressure
difference
分类号
TB126 [理学—工程力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基于储层物性的分段方法在控水完井中的应用
11
作者
李海涛
董婉琪
王楠
张楠
崔小江
机构
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7873-7880,共8页
基金
“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5058-003-022)。
文摘
控水完井技术在中国海上油田已得到较好应用,但多数方案设计是基于水脊形态和现场经验进行分段,针对储层物性进行完井分段的方法研究相对较少。综合考虑储层渗透率、孔隙度、含油饱和度和岩性等参数,利用双指标指数法(物性指数和含油饱和度指数)对完井段进行评价;以各指数频率分布和累计分布情况为依据,划分为好、中和差三个等级并赋分;依据各段综合评价分值获得初始分段位置后,再结合岩性条件确定最终分段位置;最终形成了一套基于物性参数的控水完井分段综合评价方法,并开发了相应的完井分段设计程序模块。BH油田A井现场试验效果表明,该分段方法能够有效指导控水完井优化设计。为基于物性分段设计思路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智能控水完井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支撑。
关键词
水平井
控水完井
分段完井
自动流入控制装置(AICD)
均衡注采
Keywords
horizontal
well
water
control
completion
sectional
completion
autonomous
inflow
control
device(AICD)
balanced
injection
production
分类号
TE35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酸性含水气藏自适应控水完井模拟与优化
赵旭
周朝
姚志良
李晓益
张睿
王旭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控水防砂一体化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
单彦魁
王丙刚
魏裕森
邢洪宪
张自印
季菊香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膨胀材料的新型AICD结构设计及其性能实验研究
王小秋
汪志明
赵麟
《石油科学通报》
2018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浮盘式自适应流入控制装置控水性能及结构参数优化
贾朋
薛世峰
雷玉建
朱秀星
周博
王海静
朱渊
房军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低黏度原油自适应控水装置设计及试验研究
袁辉
周泓宇
吴绍伟
万小进
杨明
张玉涛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自适应流入控制装置流场分析及结构优化
刘明尧
张雄
周仕光
任帅
云康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
1
原文传递
7
一种新型底水油藏AICD控水原理与性能分析
阳明君
李海涛
蒋睿
朱世琰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6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混合型流入控制装置改进及性能分析
曾泉树
汪志明
王小秋
魏建光
邹伟林
李毅巍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多级限流AICD装置的结构设计及性能测试
赵麟
汪志明
曾泉树
毕洁夫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天然气开采阻水装置AICD的设计和数值模拟
施卫平
赵旭
胡兴军
余天明
柳博文
段彦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3
原文传递
11
基于储层物性的分段方法在控水完井中的应用
李海涛
董婉琪
王楠
张楠
崔小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