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前CT血管造影在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乳房再造的应用现状和展望 被引量:7
1
作者 彭文 吕春柳 +2 位作者 周波 宋达疆 李赞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27-931,共5页
目的总结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CTA)在腹壁下动脉穿支(deep inferior epigastric artery perforator,DIEP)皮瓣乳房再造中的应用进展,并简要分析其应用前景。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有关CTA在DIEP皮瓣乳房再造中... 目的总结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CTA)在腹壁下动脉穿支(deep inferior epigastric artery perforator,DIEP)皮瓣乳房再造中的应用进展,并简要分析其应用前景。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有关CTA在DIEP皮瓣乳房再造中应用的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术前CTA对胸腹壁的血管解剖结构可进行精确评估,在腹部供区可精确定位穿支,识别优势穿支;在胸部受区可指导探查胸廓内动脉肋间隙以及胸廓内动脉穿支分支的选择;参照对侧乳房大小进行腹部皮瓣容积重建,精确预构腹部皮瓣的大小,对手术方案的制定以及手术安全性的提高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结论术前CTA在DIEP皮瓣乳房再造领域的供区穿支定位、受区血管选择以及乳房容积评估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造影 乳房再造 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 自体组织移植
原文传递
进行性半侧颜面萎缩的研究现状
2
作者 蒋政婉 车德惠(综述) 曹东升(审校)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195-198,共4页
进行性半侧颜面萎缩是一种常累及单侧面部的慢性萎缩性疾病,病因复杂尚不明确,具有一定自限性、病程多漫长,对面部外观改变明显,对患者的心理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该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治疗主要依赖整形外科修复重建。但治疗手段各有利弊... 进行性半侧颜面萎缩是一种常累及单侧面部的慢性萎缩性疾病,病因复杂尚不明确,具有一定自限性、病程多漫长,对面部外观改变明显,对患者的心理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该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治疗主要依赖整形外科修复重建。但治疗手段各有利弊,多数患者很难一次治疗即取得满意疗效,本文就近年来进行性半侧颜面萎缩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行性半侧颜面萎缩 帕罗综合征 自体组织移植 脂肪移植 修复外科手术
下载PDF
种植体周角化组织增宽的临床意义和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孙坚炜 雷利红 陈莉丽 《口腔医学》 CAS 2021年第3期252-258,共7页
种植体周角化组织宽度不足是种植修复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已有研究表明,充足的角化组织宽度不仅利于菌斑控制,还可提高种植体的长期稳定性。目前,临床中用于角化组织增宽的术式主要有:根向复位瓣术、自体组织移植和异体组织移植等。本文... 种植体周角化组织宽度不足是种植修复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已有研究表明,充足的角化组织宽度不仅利于菌斑控制,还可提高种植体的长期稳定性。目前,临床中用于角化组织增宽的术式主要有:根向复位瓣术、自体组织移植和异体组织移植等。本文就种植体周角化组织宽度的意义及各类角化组织增宽术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 角化组织宽度 根向复位瓣术 自体组织移植 异体组织移植
下载PDF
自体脂肪干细胞胶(SVF-gel)移植矫正半侧颜面萎缩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姚尧 《中国医疗美容》 2021年第8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自体脂肪干细胞胶(SVF-gel)移植矫正半侧颜面萎缩的临床的应用。方法2017年7月至2021年6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整形科共完成半侧颜面萎缩矫正术28例,年龄24~49岁,平均年龄28.42岁,其中患侧中、下面部矫正24例,患侧上、中、下... 目的探讨自体脂肪干细胞胶(SVF-gel)移植矫正半侧颜面萎缩的临床的应用。方法2017年7月至2021年6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整形科共完成半侧颜面萎缩矫正术28例,年龄24~49岁,平均年龄28.42岁,其中患侧中、下面部矫正24例,患侧上、中、下面部均进行填充矫正者4例。手术方法采用我科室特色技术脂肪干细胞胶(SVF-gel)技术填充凹陷区域,以10%的过填充度为填充量。结果19例患者初次手术3个月后对手术效果满意,初次手术满意度达到67.86%;有7例进行了二次填充、2例进行了三次填充。并发症情况:所有患者单次填充量均超过20ml,未出现感染、液化、结节等并发症。远期随访填充区域外形良好。结论自体SVF-gel填充改善半侧颜面萎缩效果优于传统自体脂肪,术后恢复快、保留率有明显提高,并且可以通过冻存二次填充,减轻患者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侧颜面萎缩 自体脂肪干细胞胶 自体组织移植
下载PDF
自体组织移植联合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在创伤性创面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吴兴明 邹永根 +1 位作者 傅麟玮 石睿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5年第14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自体组织移植联合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在治疗创伤性创面中的临床分析。方法:选择2010年4月-2012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创伤性创面患者64例,所有患者早期均采取负压创面治疗技术治疗,根据创面情况选择皮瓣移植手术或者皮片移植... 目的:探讨自体组织移植联合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在治疗创伤性创面中的临床分析。方法:选择2010年4月-2012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创伤性创面患者64例,所有患者早期均采取负压创面治疗技术治疗,根据创面情况选择皮瓣移植手术或者皮片移植手术。结果:64例患者创面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培养阳性患者37例,阳性率为57.81%;64例患者采取皮瓣移植手术患者30例、采取皮片移植手术患者34例,皮瓣移植手术优良率为96.67%,皮片移植优良率为88.24%,两者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组织移植联合负压创面治疗技术能够促进创伤性创面的愈合,提高自体组织移植的成活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组织移植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 创伤性创面
下载PDF
自体组织瓣在腹壁缺损修复和重建中的应用
6
作者 金华 叶静 +1 位作者 王平 黄永刚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4期378-384,共7页
腹壁缺损修复和重建往往需要采用补片修补技术、组织结构分离技术及自体组织移植等多种技术,自体组织移植是其中最具挑战性的技术之一。由于相对较少的手术量和相应较弱的循证医学依据支持,自体组织移植技术在命名、分类和应用等方面仍... 腹壁缺损修复和重建往往需要采用补片修补技术、组织结构分离技术及自体组织移植等多种技术,自体组织移植是其中最具挑战性的技术之一。由于相对较少的手术量和相应较弱的循证医学依据支持,自体组织移植技术在命名、分类和应用等方面仍缺乏统一标准。不同组织移植技术难度差异较大,基层医院开展困难。已经有较多的研究支持在自体组织移植的同时放置补片,但在可能污染或者污染的条件下是否放置补片以及放置何种类型补片仍存在争议。近年来,数字影像三维重建技术、3D打印技术及机器人手术等新技术逐步应用到组织移植和腹壁重建中,其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同时也期待大样本、前瞻性的研究,为外科医师在腹壁缺损修复和重建过程中合理应用自体组织移植技术提供可靠依据。本文针对自体组织瓣在腹壁缺损修复和重建中的应用做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组织移植 自体组织瓣 腹壁缺损 腹壁缺损修复 腹壁重建
原文传递
一例犬慢性膈疝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卓亿 贺名叶 +1 位作者 谢旖 彭旭 《畜禽业》 2020年第12期125-126,共2页
犬膈疝大多由车祸、打斗或穿刺伤等引起。在急性横膈破裂的病例中,以呼吸道症状为主,至少58%的病例会出现呼吸困难,张口呼吸,运动不耐受,犬坐式呼吸等症状;而在慢性横膈疝的病例中,则以消化道症状为主,如呕吐,下痢,厌食,体重减轻等。1... 犬膈疝大多由车祸、打斗或穿刺伤等引起。在急性横膈破裂的病例中,以呼吸道症状为主,至少58%的病例会出现呼吸困难,张口呼吸,运动不耐受,犬坐式呼吸等症状;而在慢性横膈疝的病例中,则以消化道症状为主,如呕吐,下痢,厌食,体重减轻等。1例慢性膈疝3年前体检发现,未进行手术治疗,后因出现呼吸窘迫,危急生命,与主人沟通后,采用患犬自体组织移植进行膈疝修补,现将病例整理总结,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膈疝 慢性 自体组织移植
下载PDF
乳腺癌保乳治疗十年随访 被引量:1
8
作者 周鑫 吴诚义 《临床外科杂志》 2011年第7期454-455,共2页
目的研究乳腺癌保乳治疗的远期疗效及规范化治疗。方法对1990年3月至2010年3月行保乳治疗的93例乳腺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125个月的中位随访期,局部复发率3.2%(3/93),总生存率89.2%(83/93),美容效果满意率90.3%(8... 目的研究乳腺癌保乳治疗的远期疗效及规范化治疗。方法对1990年3月至2010年3月行保乳治疗的93例乳腺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125个月的中位随访期,局部复发率3.2%(3/93),总生存率89.2%(83/93),美容效果满意率90.3%(84/93)。5年生存率92.3%,元瘤生存率为89.2%;10年生存率89.3%,无瘤生存率为85.7%。在预后相关指标单因素分析中,未能发现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腋淋巴结转移等因素对预后产生影响。结论早期乳腺癌行保乳治疗,原发肿瘤较大甚至临床分期较晚的乳腺癌经新辅助化疗缩小病灶后行保乳治疗,局部复发率较低,生存率较高,并且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保乳手术 放疗 自体组织移植
下载PDF
丹参、黄芪注射液对自体脂肪移植存活率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李鹏飞 郑丹宁 +4 位作者 周佳 王健 张波 朱昌 余力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5年第3期144-147,162,共5页
目的观察中药丹参、黄芪注射液对自体脂肪移植成活率的影响,为后续实验及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建立新西兰白兔自体脂肪移植动物模型,实验组分别予以腹腔注射丹参、黄芪注射液,于不同时间点采血、取材,测定血清VEGF表达水平和脂肪存活... 目的观察中药丹参、黄芪注射液对自体脂肪移植成活率的影响,为后续实验及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建立新西兰白兔自体脂肪移植动物模型,实验组分别予以腹腔注射丹参、黄芪注射液,于不同时间点采血、取材,测定血清VEGF表达水平和脂肪存活率,HE染色观察组织细胞形态,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CD31、周脂素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毛细血管密度及细胞活性。结果自体脂肪移植术后第12周,实验组脂肪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各时间点实验组血清VEGF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HE、CD31、周脂素染色示,实验组在细胞形态、新生毛细血管密度及细胞活性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配合应用丹参、黄芪注射液,能够显著提高新西兰白兔自体脂肪移植的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注射液 黄芪注射液 自体脂肪移植 存活率
下载PDF
阔筋膜张肌皮瓣移植在腹壁缺损修复重建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陈德望 陈树标 +1 位作者 王鉴杰 谢肖俊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4期385-388,共4页
腹壁缺损的修复重建仍然是外科领域的一项重大挑战,技术要求高,常见的手术方式如自体皮瓣移植、植入物网片修补和组织分离技术等均有其局限性。目前,阔筋膜张肌皮瓣移植的临床研究证据依然缺乏,本文对近些年的国内外手术方式和临床经验... 腹壁缺损的修复重建仍然是外科领域的一项重大挑战,技术要求高,常见的手术方式如自体皮瓣移植、植入物网片修补和组织分离技术等均有其局限性。目前,阔筋膜张肌皮瓣移植的临床研究证据依然缺乏,本文对近些年的国内外手术方式和临床经验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筋膜张肌皮瓣 自体组织瓣移植 腹壁缺损 腹壁重建
原文传递
家兔自体基质血管成分改善脂肪组织移植效果的实验研究
11
作者 陈丕绩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2年第16期1264-1265,共2页
目的探讨自体基质血管成分对于提高脂肪组织移植后成活率的作用。方法选取健康家兔共6只,以各家免右侧耳朵移植区6个为研究组,左侧耳朵移植区6个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脂肪组织2 ml复合基质血管成分0.2ml注射,对照组采用脂肪组织2 ml复合0... 目的探讨自体基质血管成分对于提高脂肪组织移植后成活率的作用。方法选取健康家兔共6只,以各家免右侧耳朵移植区6个为研究组,左侧耳朵移植区6个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脂肪组织2 ml复合基质血管成分0.2ml注射,对照组采用脂肪组织2 ml复合0.9%氯化钠溶液0.2 ml混合注射。结果 12例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手术均获成功,受试部位未见血肿和感染发生,且移植脂肪组织内部未发现有变性坏死区域。两组受试部位术后当天的吸收率和存活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3、6个月两组脂肪组织吸收率均逐渐升高,但研究组脂肪组织吸收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术后1、3、6个月两组存活率逐渐降低,但研究组存活率减少量较对照组小,两组术后各阶段存活率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基质血管成分同脂肪组织同样具有治疗的安全性,且研究组脂肪组织成活率高,吸收率增长速度慢,可尝试作为新的治疗方法进行临床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兔 自体基质血管成分 脂肪组织移植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与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兔口腔黏膜缺损效果比较
12
作者 王承煜 范亚伟 王珏 《口腔疾病防治》 2021年第7期442-448,共7页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 rich fibrin,PRF)和脱细胞真皮基质(acellular dermal matrix,ADM)对口腔黏膜缺损修复的效果,为口腔种植手术中实现软组织增量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36只健康日本雄性大耳兔随机分为PRF组,ADM组,Autog...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 rich fibrin,PRF)和脱细胞真皮基质(acellular dermal matrix,ADM)对口腔黏膜缺损修复的效果,为口腔种植手术中实现软组织增量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36只健康日本雄性大耳兔随机分为PRF组,ADM组,Autograft组(自体结缔组织移植组)及Control组(空白对照组),每组9只,在兔硬腭距上颌门齿8 mm的中间位置制备10 mm标准黏膜缺损。ADM组、PRF组及Autograft组分别植入ADM、自体PRF以及自体黏膜,Control组对创面行纱布按压处理;分别于术后7、14、21 d进行创面愈合率观察,并于术区取材后行HE染色,观察其炎症等级和上皮平均厚度,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随着时间的增加,PRF组、ADM组、Autograft组分别与Control组相比,可观察到显著促进创面的愈合(P<0.05);PRF组与ADM组相比在任一时间点创面愈合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PRF组、ADM组各时间点创面愈合程度均比Autograft组较低(P<0.05)。HE染色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PRF组、ADM组和Autograft组的炎症等级均有减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RF组、ADM组与Autograft组两两相比,炎症等级无显著差异(P>0.05)。ADM组与Autograft组相比,上皮厚度无显著差异(P>0.05);ADM组与PRF组比较,在7 d和14 d时ADM组的上皮厚度更高(P<0.05),而在21 d时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RF与ADM用于口腔黏膜缺损修复,创面愈合效果相似,均可作为代替结缔组织移植的软组织增量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细胞真皮基质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自体结缔组织移植 口腔黏膜缺损 牙种植 创面愈合率 炎症等级 上皮厚度 动物实验
下载PDF
自体组织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缺损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玉梅 《天津护理》 2010年第4期211-212,共2页
口腔颌面部为语言、咀嚼、吞咽、呼吸以及维系面容的重要解剖部位。肿瘤切除后遗留的缺损,尤其较大型的缺损,将给患者带来相应的功能丧失和面容破坏,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为了使患者能获得较高的生存质量,在制定手术治疗方案时,除彻... 口腔颌面部为语言、咀嚼、吞咽、呼吸以及维系面容的重要解剖部位。肿瘤切除后遗留的缺损,尤其较大型的缺损,将给患者带来相应的功能丧失和面容破坏,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为了使患者能获得较高的生存质量,在制定手术治疗方案时,除彻底切除肿瘤外,尚需把整复问题列为肿瘤切除术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进行全面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自体组织瓣移植修复术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