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茂金属聚丙烯釜压发泡性能的研究
1
作者 沈强锋 吕明福 徐耀辉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5-61,共7页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和偏光显微镜考察了茂金属催化剂制备PP(mPP)和齐格勒⁃纳塔催化剂制备PP(ZNPP)的熔融结晶行为;采用频率扫描和熔体拉伸的方法,考察了它们的流变学特征。进行釜压发泡实验并对发泡珠粒的熔融结晶、发泡倍率和泡孔结构进...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和偏光显微镜考察了茂金属催化剂制备PP(mPP)和齐格勒⁃纳塔催化剂制备PP(ZNPP)的熔融结晶行为;采用频率扫描和熔体拉伸的方法,考察了它们的流变学特征。进行釜压发泡实验并对发泡珠粒的熔融结晶、发泡倍率和泡孔结构进行测试表征。结果表明,由于分子量大小及分布的影响,ZNPP具有更高的表观黏度,以及更显著的剪切变稀现象;因为ZNPP分子链缠结更强烈,故在较高温度下熔体强度高于mPP,但在较低温度下二者熔体强度相近。较ZNPP,mPP可以制得倍率相近的釜压发泡PP(EPP)珠粒,但泡孔形态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茂金属聚丙烯 剪切变稀 熔体强度 釜压发泡 泡孔结构
下载PDF
基于超临界二氧化碳釜压发泡技术制备生物可降解聚丁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共聚酯发泡颗粒 被引量:1
2
作者 冀峰 张艳 +4 位作者 龚炜华 于庆雨 朱君秋 郭江彬 罗水源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6-72,共7页
文中首次使用超临界二氧化碳釜压发泡技术制备了生物可降解聚丁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共聚酯(PBST)发泡颗粒。核磁共振分析结果表明,PBST中丁二酸的摩尔分数是55%;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结果表明,PBST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熔点分别是-16℃和118... 文中首次使用超临界二氧化碳釜压发泡技术制备了生物可降解聚丁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共聚酯(PBST)发泡颗粒。核磁共振分析结果表明,PBST中丁二酸的摩尔分数是55%;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结果表明,PBST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熔点分别是-16℃和118℃;热重分析结果表明,PBST的分解温度是312℃。研究了渗透温度、渗透时间和渗透压力对PBST发泡颗粒密度和发泡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渗透温度从60℃上升到80℃,PBST发泡颗粒的密度逐渐降低、发泡倍率逐渐增大。PBST发泡颗粒放置1 d后,密度增加,发泡倍率降低。继续延长放置时间至7 d,密度和发泡倍率均保持不变;当渗透时间从1 h延长到2 h,PBST发泡颗粒的密度逐渐降低,发泡倍率逐渐增加。当渗透时间从2 h延长到3 h,PBST发泡颗粒的密度和发泡倍率保持不变;当渗透压力从10 MPa增加到12 MPa,PBST发泡颗粒的密度逐渐降低,发泡倍率逐渐增加;当渗透压力从12 MPa增加到14 MPa时,PBST发泡颗粒的密度和发泡倍率保持不变;PBST发泡颗粒的最佳渗透温度是70℃、渗透时间是2 h、渗透压力是12 MPa。扫描电镜结果显示,PBST发泡颗粒的平均泡孔在10μ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 釜压发泡 生物可降解共聚酯 聚丁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共聚酯 发泡颗粒
下载PDF
聚乳酸发泡成型方法研究现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珊珊 何继敏 颜克福 《塑料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23-127,共5页
综述了目前聚乳酸(PLA)发泡成型方法的研究现状,详细介绍了模压发泡法、高压釜发泡法、挤出发泡法、注塑发泡法等PLA发泡成型方法,最后对PLA发泡成型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聚乳酸 模压发泡 高压釜发泡 挤出发泡 注塑发泡
原文传递
增容作用对聚乳酸/高密度聚乙烯合金发泡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李杨 殷德贤 +3 位作者 朱敏 周洪福 王向东 叶志殷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50-56,共7页
以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GEMA)为增容剂,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乳酸(PLA)/高密度聚乙烯(PE-HD)增容合金。以CO2为发泡剂进行釜压发泡,制备出PLA/PE-HD增容合金泡沫。结果表明,加入GEMA后,聚合物合金的结晶能力有所下降和流... 以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GEMA)为增容剂,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乳酸(PLA)/高密度聚乙烯(PE-HD)增容合金。以CO2为发泡剂进行釜压发泡,制备出PLA/PE-HD增容合金泡沫。结果表明,加入GEMA后,聚合物合金的结晶能力有所下降和流变性能略有提高;随着GEMA含量的增加,PE-HD分散相尺寸减小,数量增多,聚合物合金发泡样品的泡孔结构可以实现从复合泡孔到单一泡孔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高密度聚乙烯 合金 釜压发泡 增容
下载PDF
聚丙烯发泡珠粒的双熔融峰形成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有鹏 张师军 +1 位作者 郭鹏 吕明福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19-1022,共4页
以聚丙烯(PP)为原料制备了PP微颗粒,再以CO2为发泡剂,采用釜压发泡工艺将PP微颗粒进行发泡得到PP发泡珠粒。利用DSC和XRD方法对PP发泡珠粒的熔融行为及晶型特征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PP发泡珠粒具有独特的熔融双峰,随发泡温度的升... 以聚丙烯(PP)为原料制备了PP微颗粒,再以CO2为发泡剂,采用釜压发泡工艺将PP微颗粒进行发泡得到PP发泡珠粒。利用DSC和XRD方法对PP发泡珠粒的熔融行为及晶型特征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PP发泡珠粒具有独特的熔融双峰,随发泡温度的升高或压力的增大,熔融双峰向高温区移动,且高温峰焓值减小,低温峰焓值增大;高温峰为PP微颗粒在发泡温度下的不熔晶体或以不熔晶体为"核"生长的新晶体的熔融峰,低温峰为PP熔体在淬冷作用下结晶所得晶体的熔融峰;熔融双峰的形成是由于在发泡升温过程中,PP的部分结晶被消除了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行为 釜式发泡 聚丙烯 结晶 熔融双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