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闭孔泡沫铝力学特性及其在汽车碰撞吸能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1
作者 兰凤崇 曾繁波 +1 位作者 周云郊 陈吉清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97-112,共16页
汽车低能耗、安全和轻量化已经成为汽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闭孔泡沫铝作为一种轻质吸能金属材料,在低密度下具有良好的比刚度和比强度,同时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和能量吸收性,已逐渐引起汽车产业界地重视。简述泡沫铝单轴压缩试验中弹性... 汽车低能耗、安全和轻量化已经成为汽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闭孔泡沫铝作为一种轻质吸能金属材料,在低密度下具有良好的比刚度和比强度,同时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和能量吸收性,已逐渐引起汽车产业界地重视。简述泡沫铝单轴压缩试验中弹性模量、抗压强度、屈服强度、平台应力、致密化应变等参数的定义和试验标准;综述闭孔泡沫铝的本构方程的研究现状,重点讨论屈服面模型;总结泡沫铝的微观结构有限元建模方法,比较商业软件中集成的宏观材料模型。归纳吸能材料的特点,分析闭孔泡沫铝的吸能能力和抗冲击能力;综述应变率和冲击速度对泡沫铝吸能特性有无影响的研究进展,并对可能存在的影响进行解释。总结闭孔泡沫铝在汽车轻量化和碰撞安全性领域的应用,具体分析典型的案例。指出当前闭孔泡沫铝的力学特性及其在汽车结构中应用存在的问题与难点,总结并提出本研究领域可以借鉴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铝 本构模型 应变率 吸能 碰撞 汽车轻量化
下载PDF
塑料在汽车轻量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2
作者 吕吉平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7-90,94,共5页
综述了汽车轻量化的意义和现状。通过改性,塑料及其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柔韧性、耐化学药品腐蚀性、绝缘性、耐摩擦性、抗冲击性以及易加工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汽车的生产。主要从外饰件、内饰件、车身覆盖件、车窗及功能结构件等方面阐述... 综述了汽车轻量化的意义和现状。通过改性,塑料及其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柔韧性、耐化学药品腐蚀性、绝缘性、耐摩擦性、抗冲击性以及易加工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汽车的生产。主要从外饰件、内饰件、车身覆盖件、车窗及功能结构件等方面阐述了塑料在汽车轻量化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 汽车轻量化 内饰件 外饰件
下载PDF
基于正面耐撞性仿真的轿车车身材料轻量化研究 被引量:56
3
作者 朱平 张宇 +1 位作者 葛龙 林忠钦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207-211,共5页
以某轿车为研究对象,运用显式有限元理论,建立整车有限元模型,基于“汽车正面碰撞乘员保护设计规则(CMVDR294)”的耐撞安全性仿真,从满足整车正面耐撞安全性能的角度,分别采用高强钢和铝合金对车身主要覆盖件进行轻量化研究,使车身减质... 以某轿车为研究对象,运用显式有限元理论,建立整车有限元模型,基于“汽车正面碰撞乘员保护设计规则(CMVDR294)”的耐撞安全性仿真,从满足整车正面耐撞安全性能的角度,分别采用高强钢和铝合金对车身主要覆盖件进行轻量化研究,使车身减质量分别达9.31kg和53.10 kg,减质量效果达到11.30%和64.50%。对整车变形、整车与刚性墙的碰撞力、运动速度和加速度、主要零部件吸能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数值仿真验证了轻量化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身轻量化 有限元法 耐撞性 铝合金 高强钢
下载PDF
汽车轻量化与涂装 被引量:6
4
作者 王锡春 李文刚 《上海涂料》 CAS 2015年第1期43-47,共5页
介绍了汽车车身轻量化的途径和适应车身轻量化的创新涂装工艺。
关键词 汽车车身轻量化 涂装工艺 塑料件
下载PDF
钢塑一体轻量化车身结构设计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韩荧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3-36,共4页
为实现结构优化和材料替换的混合结构设计,提出钢塑一体轻量化车身结构。以一简单试件验证了钢塑一体结构的可行性;根据灵敏度结果,在普通钣金结构车身的基础上构建了钢塑一体车身结构并对其进行尺寸优化。优化结果表明,钢塑一体车身结... 为实现结构优化和材料替换的混合结构设计,提出钢塑一体轻量化车身结构。以一简单试件验证了钢塑一体结构的可行性;根据灵敏度结果,在普通钣金结构车身的基础上构建了钢塑一体车身结构并对其进行尺寸优化。优化结果表明,钢塑一体车身结构在总质量降低51 kg的基础上,其静、动态特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最后,通过发动机罩总成试验验证了钢塑一体车身结构的轻量化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身轻量化 钢塑一体 结构优化
下载PDF
基于两种不确定的稳健设计方法及其在车身轻量化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章斯亮 朱平 陈卫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34-839,共6页
针对传统基于近似模型的稳健设计方法中近似模型预测误差易导致优化解约束失效的问题,综合考虑参数不确定和近似模型预测不确定的影响,建立基于2种不确定因素的稳健设计方法,并通过数学测试案例验证所提方法的优化效果.同时,针对车身轻... 针对传统基于近似模型的稳健设计方法中近似模型预测误差易导致优化解约束失效的问题,综合考虑参数不确定和近似模型预测不确定的影响,建立基于2种不确定因素的稳健设计方法,并通过数学测试案例验证所提方法的优化效果.同时,针对车身轻量化问题进行应用研究,选取非线性程度高、近似模型不确定影响大的耐撞性指标作为稳健约束.结果表明,基于2种不确定因素的稳健方法可以有效保证高维、强非线性问题优化解的可靠性,并在满足碰撞性能指标的前提下,达到车身减重11.06%的轻量化效果,从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健设计 参数不确定 近似模型不确定 轿车偏置碰撞 车身轻量化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