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粒级黄土-古土壤中碳酸盐碳氧稳定同位素组成及其古环境意义 被引量:26
1
作者 盛雪芬 陈骏 +2 位作者 杨杰东 季峻峰 陈旸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5-112,共8页
从黄土高原中部洛川和环县两个剖面选取若干黄土和古土壤样品,分为三种粒级(>45μm、2~45μm、<2μm),挑出>45μm粒级中的根状结核与蜗牛壳化石碎片,分别测定δ13C和δ18O值。结果显示,两个剖面不同粒级组分的δ13C和δ18O值... 从黄土高原中部洛川和环县两个剖面选取若干黄土和古土壤样品,分为三种粒级(>45μm、2~45μm、<2μm),挑出>45μm粒级中的根状结核与蜗牛壳化石碎片,分别测定δ13C和δ18O值。结果显示,两个剖面不同粒级组分的δ13C和δ18O值表现出相似的分布规律。洛川剖面的根状结核和蜗牛壳与分粒级样品中的<2μm粒级中碳酸盐的δ13C和δ18O值最为接近,处于相同的区域内;而>45μm粒级中的δ13C和δ18O值与其他样品有明显的差别。因此,可以认为黄土-古土壤中<2μm粒级中所含的碳酸盐可代表成壤碳酸盐,其蕴涵的地球化学信息可用以重建成壤时的古气候和古环境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原生碳酸盐 次生碳酸盐 分粒级 氧同位素 碳同位素 古环境 古土壤
下载PDF
云南程海沉积物碳酸盐来源辨识 被引量:19
2
作者 朱正杰 陈敬安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82-386,共5页
碳酸盐是湖泊沉积物的组成部分,其碳、氧同位素组成是恢复湖区古气候/古环境的有效代用指标.沉积物碳酸盐包括物源区带来的外源碳酸盐和湖泊内生沉淀产生的自生碳酸盐,其中只有自生碳酸盐才具有古气候指示意义.故沉积物碳酸盐来源辨识... 碳酸盐是湖泊沉积物的组成部分,其碳、氧同位素组成是恢复湖区古气候/古环境的有效代用指标.沉积物碳酸盐包括物源区带来的外源碳酸盐和湖泊内生沉淀产生的自生碳酸盐,其中只有自生碳酸盐才具有古气候指示意义.故沉积物碳酸盐来源辨识是开展碳酸盐古环境记录研究的基础和前提.通过多种方法的综合判别,证明了程海沉积物碳酸盐主要是自生碳酸盐,为开展碳酸盐记录研究提供了可靠依据.程海是开展碳酸盐碳氧同位素与古气候研究的理想场所,尤其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海 自生碳酸盐 氧同位素 来源
下载PDF
南海东北部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演化地质过程 被引量:19
3
作者 张光学 陈芳 +3 位作者 沙志彬 梁金强 苏新 陆红锋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5-23,共9页
南海东北部天然气水合物赋存类型多样,包括块状、瘤状、薄层状、脉状及分散状等五种形式,独自出现或相互共生成藏,并伴生碳酸盐岩,且分布在水深600~900m、海底及其以下的200m地层之内。其中前四种水合物常形成于浅断裂隙、沉积物层间薄... 南海东北部天然气水合物赋存类型多样,包括块状、瘤状、薄层状、脉状及分散状等五种形式,独自出现或相互共生成藏,并伴生碳酸盐岩,且分布在水深600~900m、海底及其以下的200m地层之内。其中前四种水合物常形成于浅断裂隙、沉积物层间薄弱带、海底表面等局部地区,粒径大于正常沉积物孔隙,水合物肉眼可见,故又称可视水合物;分散状水合物充填于微米—纳米级孔隙的沉积物中,肉眼难以分辨,故这类水合物为非可视水合物。据钻井揭示,以海底之下90m处地层为界,研究区发育上、下两套水合物矿层,上部水合物矿层以可视水合物为主,下部水合物矿层为非可视水合物。其中上部水合物矿层发育上、下两个水合物层段,在各水合物层段的顶部均发育自生碳酸盐岩,反映为地史时期与水合物藏演化相伴生的古冷泉。综合分析认为,天然气水合物赋存形式及水合物藏演化受控于多种因素作用,包括岩性、粒度、岩相(古河道、扇体)等沉积作用,新构造活动及断层作用,流体及气体运移,以及影响水合物结晶成核生长的热流、盐度、时间等。其中可视水合物主要受构造因素控制,多为活跃流体携带气体以渗漏形式局部聚集形成;而分散状水合物则多受沉积因素影响,气体以扩散形式运移至适宜温压域的沉积层内形成水合物。上新世以来的地质事件是水合物形成分解的诱发因素,冰期、间冰期变化与水合物形成分解有一定耦合关系。水合物形成时代应早于上覆的自生碳酸盐岩,晚于其赋存的母岩沉积层,研究区上部水合物矿层的上段形成于晚更新世,下段形成于中更新中期—晚更新世,下部水合物矿层形成中更新世早期—中更新世中期;水合物矿藏共经历了3次水合物藏发育期和2次水合物藏破坏期。伴随水合物演化,发育两期自生碳酸盐岩,海底自生碳酸盐岩形成于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水合物 赋存类型 自生碳酸盐岩 南海北部陆坡 矿藏 演化
下载PDF
天然气水合物分解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4
作者 于晓果 李家彪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4年第6期947-954,共8页
了解大陆/大洋边缘地区天然气水合物形成与分解及其在海底沉积物、水体及海底化学自氧生物群落中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及生物作用有助于我们在全球和区域尺度上探讨天然气水合物分解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天然气水合物在碳循环中的作用和大陆... 了解大陆/大洋边缘地区天然气水合物形成与分解及其在海底沉积物、水体及海底化学自氧生物群落中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及生物作用有助于我们在全球和区域尺度上探讨天然气水合物分解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天然气水合物在碳循环中的作用和大陆边缘流体活动与物质交换机制等问题。从水合物分解与全球变暖、贫/缺氧甲烷氧化作用、自生矿物沉淀、化学自养生物群落等方面综述了水合物的环境生态效应研究进展。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分解及其对海洋乃至全球环境生态变化的影响,深刻地反映了地球上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之间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生物,特别是微生物对全球CH4的平衡和自生矿物沉淀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分解 贫/缺氧甲烷氧化作用 自生碳酸盐岩矿物 化学自养生物 LPTM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下第三系储层砂岩自生碳酸盐碳氧同位素组成及流体来源讨论 被引量:9
5
作者 叶瑛 沈忠悦 +2 位作者 彭晓彤 周宇航 郑丽波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3期321-326,共6页
在塔里木盆地下第三系储层砂岩中 ,碳酸盐是分布最广的自生矿物之一 .其形成从早成岩期延续到了晚成岩期 .成分以方解石为主 ,白云石亦常见 ,二者均含数量不等的铁锰 .分析结果显示 ,自生碳酸盐 δ13C值分布范围在 - 31‰~ +6‰ ,大部... 在塔里木盆地下第三系储层砂岩中 ,碳酸盐是分布最广的自生矿物之一 .其形成从早成岩期延续到了晚成岩期 .成分以方解石为主 ,白云石亦常见 ,二者均含数量不等的铁锰 .分析结果显示 ,自生碳酸盐 δ13C值分布范围在 - 31‰~ +6‰ ,大部分样品介于 - 12‰~ +3‰之间 .δ18O值变化范围在12 .4‰~ 2 8.5‰ ,样品在 18‰~ 2 4‰组区间相对集中 .其碳氧同位素变化范围远远高于沉积碳酸盐 ,并且有不同的众数计算表明与自生碳酸盐平衡的水相氧同位素组成具双峰正态分布 .δ18O值在 - 4‰~ - 2‰和 4‰~ 6‰各有一个峰值 ,前者具封存盐卤水特征 ,后者反映了成岩过程泥质沉积物的脱水作用及水岩反应 .与自生碳酸盐平衡的 CO2 δ13C值最高频数出现在 - 4‰~ - 8‰组区间 .此类 CO2 应来自上地幔 .另有部分 CO2 来自生油岩热解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下第三系储层砂层 自生碳酸盐 碳氧同位素 矿物组成 流体来源
下载PDF
南海北部神狐水合物赋存区浅表层沉积物自生矿物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被引量:10
6
作者 谢蕾 王家生 林杞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82-392,共11页
通过对南海北部神狐海域Site5B和Site4B站位岩心柱沉积物中自生矿物的类型、形貌特点、丰度和稳定同位素特征的研究,探讨了自生矿物的成因机制。研究表明,沉积物中主要发育黄铁矿和碳酸盐类自生矿物。两个站位中发育的自生矿物的丰度、... 通过对南海北部神狐海域Site5B和Site4B站位岩心柱沉积物中自生矿物的类型、形貌特点、丰度和稳定同位素特征的研究,探讨了自生矿物的成因机制。研究表明,沉积物中主要发育黄铁矿和碳酸盐类自生矿物。两个站位中发育的自生矿物的丰度、分布位置、晶体形貌和个体大小等存在明显差异,可能与不同站位中甲烷通量和深部构造有关。自生黄铁矿可能是硫酸盐与甲烷等烃类气体或有机质的厌氧氧化作用的产物,极低负值的硫同位素值可能与硫酸盐还原菌和单质硫歧化菌共同参与有关。自生碳酸盐矿物的成因则相对复杂,其形成过程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碳同位素值未表现出极低负值,可能是甲烷、有机质和正常海水等碳源混合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神狐海域 自生黄铁矿 自生碳酸盐类矿物 成因
下载PDF
湖泊沉积碳酸盐氧同位素影响因素的定量评估 被引量:11
7
作者 雷国良 张虎才 +1 位作者 朱芸 宋瑞卿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3-151,共9页
湖泊自生碳酸盐δ18O是重建湖泊演化历史的重要代用指标,然而由于湖泊沉积物质来源的多元性和沉积过程的复杂性,所获沉积物碳酸盐的δ18O往往具有多解性.在嘎顺诺尔古湖相沉积小狐山剖面,其剖面590 ~500cm层段湖泊沉积物碳酸盐矿物中... 湖泊自生碳酸盐δ18O是重建湖泊演化历史的重要代用指标,然而由于湖泊沉积物质来源的多元性和沉积过程的复杂性,所获沉积物碳酸盐的δ18O往往具有多解性.在嘎顺诺尔古湖相沉积小狐山剖面,其剖面590 ~500cm层段湖泊沉积物碳酸盐矿物中的方解石逐渐被白云石取代,同时碳酸盐δ18O呈现异常偏重趋势,其幅度达6.1‰.本文以此为例,通过对沉积物碳酸盐矿物类型和碳酸盐δ18O的分析,结合沉积物粒度、TOC和有机碳同位素等代用指标,对碳酸盐δ18O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评估.对小狐山剖面而言,结果显示湖水蒸发浓缩效应和碳酸盐矿物相变均会导致碳酸盐δ18O发生变化,其中碳酸盐矿物相变引起的分馏作用是影响δ18O发生非环境效应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小狐山剖面沉积物中白云石较方解石富集δ18O约7.65‰~ 11.02‰,由此估算白云石与方解石之间的分馏作用可以解释δ18O波动约70%.本文研究结果揭示了自然条件下生成的不同碳酸盐矿物相变存在氧同位素分馏,在进行古环境重建的过程中必须对此进行重视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沉积 碳酸盐 氧同位素 同位素分馏
原文传递
陆架边缘海沉积物有机碳矿化及其对海洋碳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张咏华 吴自军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2-209,共8页
边缘海沉积物是海洋重要的碳储库,其内部的碳循环主要是由有机质矿化分解过程来驱动的。有机碳进入边缘海沉积物后,矿化分解为溶解无机碳(DIC)进入沉积物孔隙水并扩散到上层水柱,参与海洋系统碳循环;同时还有部分DIC与钙镁等离子结合形... 边缘海沉积物是海洋重要的碳储库,其内部的碳循环主要是由有机质矿化分解过程来驱动的。有机碳进入边缘海沉积物后,矿化分解为溶解无机碳(DIC)进入沉积物孔隙水并扩散到上层水柱,参与海洋系统碳循环;同时还有部分DIC与钙镁等离子结合形成自生碳酸盐,保存于沉积物碳库。从生物地球化学角度探讨有机质埋藏机制和效率,在此基础上重点综述沉积物硫酸盐还原、产甲烷和甲烷厌氧氧化过程的耦合机制,以及有机质矿化对自生碳酸盐形成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加深对陆架边缘海沉积物在全球碳循环收支平衡中的作用及其气候环境效应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海沉积物 有机质分解 溶解无机碳 自生碳酸盐
原文传递
南海东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多期次分解的沉积地球化学响应 被引量:8
9
作者 陈芳 陆红锋 +5 位作者 刘坚 庄畅 吴聪 曹珺 周洋 刘广虎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619-1629,共11页
南海地区天然气水合物资源丰富,针对其分解方式的研究有助于资源的开采.对南海东北部天然气水合物钻探区GMGS08站位岩心沉积物开展沉积学、地球化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站位自上而下分布11层含自生碳酸盐岩和双壳碎屑层(其中6层呈粥状... 南海地区天然气水合物资源丰富,针对其分解方式的研究有助于资源的开采.对南海东北部天然气水合物钻探区GMGS08站位岩心沉积物开展沉积学、地球化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站位自上而下分布11层含自生碳酸盐岩和双壳碎屑层(其中6层呈粥状沉积)以及2层自生碳酸盐岩灰岩层;各层自生碳酸盐岩除一个样品δ13 C值稍高(-38.85×10-3)外,其他的δ13 C值介于-41.36×10-3^-56.74×10-3,均低于-40.00×10-3,δ18 O值介于2.94×10-3~5.37×10-3,明显偏重,表明其为天然气水合物分解的产物,形成于微生物对甲烷的缺氧氧化作用,甲烷主要源自生物成因;各层自生碳酸盐岩层中的有机质碳同位素负偏明显,最低达-82.44×10-3,可能与微生物活动有关;根据自生碳酸盐岩的分布推断该站位至少发生过6次天然气水合物分解释放,每期次自生碳酸盐岩的差异说明其甲烷通量强弱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粥状沉积 自生碳酸盐岩 碳同位素 天然气水合物多期次分解 海洋地质
原文传递
日本海西部大陆坡自生碳酸盐的特征与成因 被引量:6
10
作者 徐兆凯 崔镇勇 +2 位作者 林东日 李铁刚 李安春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1-47,共7页
对日本海西部大陆坡沉积物柱状样中的自生碳酸盐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地球化学和碳氧同位素组成的系统研究。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碳酸盐主要组成矿物为颗粒状自生高镁方解石微晶,放射状自生文石微晶仅在一个层... 对日本海西部大陆坡沉积物柱状样中的自生碳酸盐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地球化学和碳氧同位素组成的系统研究。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碳酸盐主要组成矿物为颗粒状自生高镁方解石微晶,放射状自生文石微晶仅在一个层位出现。结合碳酸盐的地球化学组成,认为研究区碳酸盐来自于富Ca2+、Mg2+和HCO3-流体的沉淀。中度亏损的13C(-33.85‰~-39.53‰)表明碳来自于甲烷的厌氧氧化,同时,这也是研究区海底存在甲烷冷泉的重要证据。重氧同位素比值(5.28‰~5.31‰)则指示着富18O流体来源,而该流体应源于天然气水合物的分解。综上可知,研究区碳酸盐来自于研究区甲烷冷泉上升流的沉淀,指示着海底更深处天然气水合物的存在与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生碳酸盐 化学成分 碳氧同位素 天然气水合物 日本海
下载PDF
冷泉碳酸盐岩有机碳、氮同位素的耦合及其对甲烷厌氧氧化过程的指示
11
作者 许卫校 胡钰 +3 位作者 张东 陈琳莹 冯东 陈多福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3-540,共8页
驱动甲烷厌氧氧化(AOM)过程的微生物不仅能同化吸收甲烷等碳氢化合物作为碳源,同时也能进行氮素的同化吸收,从而导致这些微生物的生物体出现显著的^(13)C、^(15)N亏损。目前还缺乏来自冷泉环境有机氮δ^(15)N数据来直接证实AOM参与氮的... 驱动甲烷厌氧氧化(AOM)过程的微生物不仅能同化吸收甲烷等碳氢化合物作为碳源,同时也能进行氮素的同化吸收,从而导致这些微生物的生物体出现显著的^(13)C、^(15)N亏损。目前还缺乏来自冷泉环境有机氮δ^(15)N数据来直接证实AOM参与氮的循环过程。本研究分析了来自墨西哥湾海底5个冷泉站位的自生碳酸盐岩的总氮(TN)、总无机氮(TIN)和总有机氮(TON)的含量及其δ^(15)N值,并结合前人获得的总无机碳和总有机碳含量和δ^(13)C数据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总氮的δ^(15)N与总有机碳的δ^(13)C只在部分站位表现出正相关性。然而,在排除无机氮的干扰后,总有机氮的δ^(15)N与总有机碳的δ^(13)C在所有站位均表现出正相关性。表明这种有机碳、氮同位素上的耦合与甲烷的活动密切相关,有望作为有效示踪过去海底甲烷渗漏及AOM作用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泉 自生碳酸盐岩 甲烷厌氧氧化 稳定碳同位素 稳定氮同位素 氮循环
下载PDF
近800年来内蒙古岱海地区古气温的定量重建 被引量:2
12
作者 曹建廷 金章东 +1 位作者 沈吉 王苏民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98-303,共6页
根据对现代湖水、现生介形类壳体以及湖泊沉积岩芯中同一种属介形类壳体的Sr Ca分析 ,利用现代湖水Sr Ca与湖水盐度的关系 ,确定了不同沉积时期湖水盐度 ;其次 ,在室内模拟实验 ,建立了湖水盐度与湖水氧同位素的函数关系 ;结合2 1 0 Pb... 根据对现代湖水、现生介形类壳体以及湖泊沉积岩芯中同一种属介形类壳体的Sr Ca分析 ,利用现代湖水Sr Ca与湖水盐度的关系 ,确定了不同沉积时期湖水盐度 ;其次 ,在室内模拟实验 ,建立了湖水盐度与湖水氧同位素的函数关系 ;结合2 1 0 Pb测定沉积速率和1 4C测年资料 ,利用沉积剖面的自生碳酸盐氧同位素及由湖水盐度推算的湖水氧同位素组成 ,定量恢复了不同时期的湖水温度 ,进而根据碳酸盐结晶时水温与年均气温关系推测了古气温。结果表明 :在近 80 0年内蒙古岱海地区的气温变化序列中 ,中世纪暖期、现代小冰期以及近百年增温均有明显表现。研究时段内 ,岱海地区中世纪暖期比当代 30年的年均气温高 1℃以上 ;在公元 12 4 0年左右突然降温过程表现特别突出 ,在其后约 6 0年的时段内气温下降 1.8℃ ;小冰期最大降温幅度 2℃以上 ,大于华北其它地区。不同于我国西部古里雅冰芯的记录 ,岱海地区近百年增温程度仍没有达到中世纪暖期水平 ,预示气候变暖对我国西部地区的影响将大于东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同位家 古气温 自生碳酸盐 岱海
下载PDF
南海神狐海域Site 4B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甲烷渗漏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竣雅 邬黛黛 陈雪刚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48-660,共13页
前人对Site 4B站位海底浅表层沉积物的研究显示该站位历史上可能存在甲烷渗漏事件。为研究该站位的甲烷渗漏历史,分析了Site 4B站位柱状沉积物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物中Mg/Ca和Sr/Ca比随深度的变化规律以及自生碳酸盐矿物的分布特... 前人对Site 4B站位海底浅表层沉积物的研究显示该站位历史上可能存在甲烷渗漏事件。为研究该站位的甲烷渗漏历史,分析了Site 4B站位柱状沉积物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物中Mg/Ca和Sr/Ca比随深度的变化规律以及自生碳酸盐矿物的分布特征。元素相关性分析表明:研究区Ca、Sr等碳酸盐相关的元素极有可能来自于与甲烷渗漏有关的自生碳酸盐。结合沉积物的粒度特征,认为Site 4B站位在15.78 ka B.P.之前泥火山活动造成甲烷渗漏,且甲烷渗漏速率具有增大—减小的周期性变化特点。研究站位在24.15 ka B.P.、27.47 ka B.P.、31.05 ka B.P.具有相对较高的甲烷渗漏速率,且在31.05 ka B.P.达到最大值。研究结果对探明南海北部的甲烷渗漏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渗漏 自生碳酸盐 Sr/Ca MG/CA 南海 天然气水合物
下载PDF
安固里淖自生碳酸盐碳氧同位素组成与环境 被引量:3
14
作者 翟秋敏 郭志永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59-63,共5页
湖泊自生碳酸盐碳氧同位素变化是反映内陆湖泊水环境与气候环境的重要指标.通过在河北坝上安固里淖钻取沉积样柱,分样进行自生碳酸盐矿物类型分析和碳氧同位素分析,结合剖面的纹层年代以及粒度分析和易溶盐分析,对湖泊地区的全新世古环... 湖泊自生碳酸盐碳氧同位素变化是反映内陆湖泊水环境与气候环境的重要指标.通过在河北坝上安固里淖钻取沉积样柱,分样进行自生碳酸盐矿物类型分析和碳氧同位素分析,结合剖面的纹层年代以及粒度分析和易溶盐分析,对湖泊地区的全新世古环境进行了探讨:8507~7909aB.P.,湖区气温较高,蒸发量大,夏季风先减弱随后增强.7909~7004aB.P.,冬季风较强,气温低,蒸发量小,湖水盐度高;7004~5491aB.P.,气温较高,降雨量大,湖水冰冻时间短,相当于大暖期鼎盛阶段;5491~4617aB.P.,大气湿度低,气温低,冬季风较强,湖泊冰冻时间长,代表大暖期气候剧烈波动阶段;4617~574aB.P.,冬季风较强,降水量少,河流补给少,湖泊冰冻时间较长;574aB.P.至今,冬季风较弱,冰冻时间缩短,气候向暖湿发展.安固里淖自生碳酸盐碳氧同位素反映的环境变化与我国北方地区的全新世环境以及海平面的变化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固里淖 自生碳酸盐 碳氧同位素 环境 湖泊沉积 全新世
下载PDF
湖泊沉积物碳酸盐碳、氧同位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根 朱正杰 周兵 《四川地质学报》 2010年第1期75-78,共4页
湖泊沉积物自生碳酸盐碳、氧同位素已经大量地应用在古气候、古环境研究中。本文综述了碳酸盐碳、氧同位素指标的主要控制因素、指标的环境指示意义,举例说明了碳氧同位素指标在古气候研究上的应用,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展望了在... 湖泊沉积物自生碳酸盐碳、氧同位素已经大量地应用在古气候、古环境研究中。本文综述了碳酸盐碳、氧同位素指标的主要控制因素、指标的环境指示意义,举例说明了碳氧同位素指标在古气候研究上的应用,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展望了在古气候应用上的前景,认为氧同位素是定量古气候参数的最有效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沉积物 自生碳酸盐 碳同位素 氧同位素
下载PDF
Calcium isotope fractionation and its controlling factors over authigenic carbonates in the cold seeps of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被引量:4
16
作者 WANG ShuHong YAN Wen +3 位作者 MAGALHAES H Vitor CHEN Zhong PINHEIRO M Luis GUSSONE Nikolaus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CAS 2012年第11期1325-1332,共8页
In this study, we analyzed stable calcium isotope results of authigenic carbonates from two cold seep areas of the Dongsha area and the Baiyun Sag in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The stable isotopes of carbon and oxy... In this study, we analyzed stable calcium isotope results of authigenic carbonates from two cold seep areas of the Dongsha area and the Baiyun Sag in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The stable isotopes of carbon and oxygen as well as the mineral composition of authigenic carbonate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control calcium isotope fractionation. The δ44/40Ca ratios of the southwestern Dongsha area samples ranged from 1.21‰ to 1.52‰ and the ratio of the Baiyun Sag sample was 1.55‰ of the SRM915a isotope standard.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carbonate samples consisted of dolomite, calcite and aragonite, with small amounts of high-Mg calcite and siderite. The δ13C values of the carbonates of the southwestern Dongsha area varied between δ49.21‰ and δ16.86‰ of the Vienna PeeDee Belemnite (VPDB) standard and the δ18O values ranged from 2.25‰ to 3.72‰ VPDB. The δ13C value of the Baiyun Sag sample was 2.36‰ VPDB and the δ18O value was 0.44‰ VPDB. The δ13C values of the carbonates of the southwestern Dongsha area revealed there is methane seeping into this area, with a variable contribution of methane-derived carbon. The sampled carbonates covered a range of δ13C values suggesting a dominant methane carbon source for the light samples and mixtures of δ13C values for the heavier samples, with possibly an organic or seawater carbon source. The δ18O values indicated that there is enrichment in 18O, which is related to the larger oxygen isotope fractionation in dolomite compared to calcite. The results of the Baiyun Sag sample exhibited normal seawater carbon and oxygen isotopic values, indicating that this sample is not related to methane seepage but instead to precipitation from seawater. The relatively high δ44/40Ca values indicated either precipitation at comparatively high rates in pore-water regimes with high alkalinity, or precipitation from an evolved heavy fluid with high degrees of Ca consumption (Raleigh type fractionation). The dolomite samples from the Dongsha area rev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同位素分馏 碳酸盐岩 控制因素 南海北部 冷泉 中国 碳稳定同位素 X射线衍射分析
原文传递
利用南海琼东南盆地冷泉碳酸盐判断甲烷流体成因的方法研究
17
作者 容雅鑫 韩喜球 +3 位作者 范维佳 邱中炎 陈宗恒 陶军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77-178,共2页
冷泉自生碳酸盐(Authigenic Carbonate,CA)记录了海底甲烷渗溢活动及流体组成信息。CA的稳定碳同位素(δ^(13)CA)常被用于推测流体来源及甲烷成因,但δ^(13)CA本质上并不能直接反映甲烷的δ^(13)C,所以这种推测是定性且不准确的。研究认... 冷泉自生碳酸盐(Authigenic Carbonate,CA)记录了海底甲烷渗溢活动及流体组成信息。CA的稳定碳同位素(δ^(13)CA)常被用于推测流体来源及甲烷成因,但δ^(13)CA本质上并不能直接反映甲烷的δ^(13)C,所以这种推测是定性且不准确的。研究认为,CA的沉淀源自沉积物孔隙水中溶解无机碳(DIC)的过饱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泉碳酸盐 碳同位素 甲烷流体
下载PDF
自生碳酸盐岩与底栖有孔虫碳同位素特征对多幕次甲烷事件的耦合响应——以IODP 311航次1328和1329站位为例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清 王家生 +4 位作者 蔡峰 梁杰 胡高伟 孙治雷 邵和宾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7-46,共10页
甲烷渗漏活动及其甲烷厌氧氧化(AOM)在自生碳酸盐岩沉淀的同时,也通过影响孔隙水溶解无机碳(DIC)进而影响着周围环境中底栖有孔虫,以往的文章鲜有报道二者的耦合响应。研究开展了综合大洋钻探计划IODP 311航次两个钻孔(1328和1329)中获... 甲烷渗漏活动及其甲烷厌氧氧化(AOM)在自生碳酸盐岩沉淀的同时,也通过影响孔隙水溶解无机碳(DIC)进而影响着周围环境中底栖有孔虫,以往的文章鲜有报道二者的耦合响应。研究开展了综合大洋钻探计划IODP 311航次两个钻孔(1328和1329)中获得的自生碳酸盐岩和底栖有孔虫(Uvigerina peregrina)同位素研究,发现晚更新世以来多个层位获得的自生碳酸盐岩和底栖有孔虫的稳定碳同位素变化趋势均呈现一致的负偏碳同位素特征,但是,同层位的自生碳酸盐岩碳同位素负偏程度要比底栖有孔虫大一个数量级。自生碳酸盐岩与底栖有孔虫碳同位素变化趋势的一致性表明二者对于甲烷渗漏作用有较好的共同响应。AOM作用对孔隙水中溶解无机碳(DIC)的影响可在重碳酸氢根通过局部环境的过饱和沉淀自生碳酸盐岩的同时,也能部分参与底栖有孔虫的成壳,两者在成因方面是耦合的。综合结合自生碳酸盐岩和底栖有孔虫的碳同位素特征可以避免单一载体易受后期成岩改造影响而掩盖甲烷渗漏活动的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厌氧氧化 自生碳酸盐岩 底栖有孔虫 碳同位素耦合响应 甲烷渗漏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渭北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7油层组碳酸盐结核中自生碳酸盐矿物的特征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云 胡作维 +4 位作者 刘灿 董杰 贺静 袁效奇 魏杨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77-588,共12页
早期形成的碳酸盐结核在埋藏期间会经历多种碳酸盐矿物相沉淀的复杂胶结作用,岩石学研究是探究结核成因的关键。通过野外剖面观察、岩石学观察和阴极发光技术,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渭北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7油层组泥页岩中各种形状的方... 早期形成的碳酸盐结核在埋藏期间会经历多种碳酸盐矿物相沉淀的复杂胶结作用,岩石学研究是探究结核成因的关键。通过野外剖面观察、岩石学观察和阴极发光技术,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渭北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7油层组泥页岩中各种形状的方解石和白云石结核中自生碳酸盐矿物的特征。这些结核为成岩早期的产物,构成结核的自生碳酸盐矿物特征显著:(1)球粒方解石结核中,方解石呈纤维状或刃片状,球粒间充填晶粒方解石或因压实呈贴面结合,纤维状方解石发桔红色和暗红色2种光,刃片状方解石发暗红色光;(2)粉晶方解石结核中,方解石呈他形粒状,含有机质包裹体或纤维状晶形残余,晶间含沥青和纤维状方解石残余,主要发暗红色光;(3)白云石结核有泥晶和粉晶2种晶体类型,粉晶白云石结核含较多泥质,泥质条带或有机质条带处常见纤柱状白云石;(4)沿裂缝充填的方解石和白云石常呈纤维状或纤柱状结构,发暗红色光或不发光。研究区长7油层组碳酸盐结核中的方解石和白云石具有不同的成因类型和复杂的胶结作用:球粒方解石和泥晶白云石代表了结核开始形成时的胶结作用,可以准确地反映结核的成因;粉晶方解石、粉晶白云石反映了交代成因;裂缝中纤维状、纤柱状方解石和白云石集合体则为结核经历了较强压实作用之后充填裂缝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长7油层组 碳酸盐结核 自生碳酸盐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部黄土次生碳酸盐氧同位素的古气候意义 被引量:3
20
作者 胡泉旭 王先彦 +2 位作者 孟先强 刘全玉 鹿化煜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128-4137,共10页
黄土中含有较为丰富的碳酸盐,其中次生碳酸盐记录了成壤时期的气候和环境,可以用来重建古气候.测试了末次盛冰期和全新世早期青藏高原东北部乐都、中国东北和新疆巴音布鲁克黄土中次生碳酸盐的δ^(18)O值,结果显示高原东北部这两个时期... 黄土中含有较为丰富的碳酸盐,其中次生碳酸盐记录了成壤时期的气候和环境,可以用来重建古气候.测试了末次盛冰期和全新世早期青藏高原东北部乐都、中国东北和新疆巴音布鲁克黄土中次生碳酸盐的δ^(18)O值,结果显示高原东北部这两个时期的δ^(18)O值分别为-1.38‰和-5.58‰,比该地区现代季风气候条件下次生碳酸盐δ^(18)O理论值分别高5.74‰和1.54‰.温度的差异不足以导致次生碳酸盐δ^(18)O值如此幅度的变化.同时,末次盛冰期和全新世早期乐都地区黄土中次生碳酸盐的δ^(18)O值比同时期黄土高原和东北地区等东亚季风区明显偏正约2.0‰~6.2‰,但其与新疆等西风区次生碳酸盐的δ^(18)O相近.这些不同时期黄土中次生碳酸盐的δ^(18)O值的分布特征及空间差异,可能反映东亚夏季风夹带的水汽可能不是青藏高原东北部末次盛冰期和全新世早期降水最重要的来源,而西风降水和(或)局部水汽蒸发循环对该地区的降水可能有重要贡献.青藏高原东北部黄土次生碳酸盐的δ^(18)O值从末次盛冰期到全新世早期逐渐降低,这可能是由于气候由干冷向暖湿转变、有效湿度增加而导致的.有限的数据表明不同气候带(青藏高原东北部、东亚季风区和西风带)的黄土中次生碳酸盐氧同位素存在明显差异,它所代表的气候意义值得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碳酸盐 氧同位素 地球化学 古气候 青藏高原东北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