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侯氏黑散介入缺血性中风不同分期的治疗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何婷婷 陈维铭 钱涯邻 《内蒙古中医药》 2016年第8期87-88,共2页
侯氏黑散出自《金匮要略》,历代医家普遍认为此方当为治疗中风之效方,分析方义,全方疏风散寒、清热化痰、平肝熄风、温中健脾和胃、益气养血,侯氏黑散虽为汉代张仲景方,局限于时代用药施治,但师古可不泥古,可在中风前期预防先兆症状,中... 侯氏黑散出自《金匮要略》,历代医家普遍认为此方当为治疗中风之效方,分析方义,全方疏风散寒、清热化痰、平肝熄风、温中健脾和胃、益气养血,侯氏黑散虽为汉代张仲景方,局限于时代用药施治,但师古可不泥古,可在中风前期预防先兆症状,中风急性期减轻损伤、恢复脑功能,中风恢复期固本祛邪。本方仍具有确切疗效,我们应从临床疗效出发,辨证论治,进一步发挥古方作用,服务于临床,共享奇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侯氏黑散 中风先兆期 中风急性期 中风恢复期
下载PDF
大川芎口服液联合西医常规治疗中风先兆患者的临床评价
2
作者 邹盛鸿 曹飞鸣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24年第5期557-560,共4页
目的探索大川芎口服液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在中风先兆患者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8月于重庆市开州区中医院就诊的70例中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大川芎口服液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和阿托伐... 目的探索大川芎口服液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在中风先兆患者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8月于重庆市开州区中医院就诊的70例中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大川芎口服液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和阿托伐他汀钙片)和对照组(阿司匹林肠溶片和阿托伐他汀钙片),每组35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NIHSS和BI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低切变率下,治疗后,两组患者全血黏度均显著下降(P<0.001),且观察组下降程度比对照组更显著(P<0.001)。高切变率下,治疗后,两组患者全血黏度均显著下降(P<0.001),且观察组下降程度比对照组更显著(P<0.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显著下降(P<0.001),且观察组下降程度比对照组更显著(P<0.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甘油三酯(TG)水平均显著下降(P<0.001),且观察组下降程度比对照组更显著(P<0.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水平均显著下降(P<0.001),且观察组下降程度比对照组更显著(P<0.001)。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01),且观察组下降程度更明显(P<0.001)。结论大川芎口服液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可显著降低中风先兆患者的全血黏度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改善血脂水平,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川芎口服液 中风先兆 全血黏度 甘油三酯类
下载PDF
针灸加基本疗法治疗ABCD^2模型下低危中风先兆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易宣超 蒋谷芬 +2 位作者 李芸 马丽卿 冯国湘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64-67,共4页
目的观察针灸疗法对ABCD2模型下中风先兆低危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明确针灸、艾灸在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中风先兆低危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2个对照组,每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灸加基本疗法,对照组I采用艾灸加基本疗法,对照组Ⅱ采用基... 目的观察针灸疗法对ABCD2模型下中风先兆低危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明确针灸、艾灸在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中风先兆低危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2个对照组,每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灸加基本疗法,对照组I采用艾灸加基本疗法,对照组Ⅱ采用基本疗法,治疗3个月,以中医症候积分为指标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疗效均高于各对照组(P<0.05),对照组I疗效优于对照组Ⅱ(P<0.05)。结论针灸加上基本疗法是治疗ABCD2模型下低危中风先兆患者的最佳方法,针灸、艾灸对于中风先兆都有一定治疗作用,针灸与艾灸相比,前者作用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先兆 针灸 艾灸 足三里 三阴交 临床研究
下载PDF
通络祛痰汤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40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美军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第17期56-57,共2页
目的观察通络祛痰汤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把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给予通络祛痰汤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能明显改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组总... 目的观察通络祛痰汤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把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给予通络祛痰汤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能明显改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80%,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络祛痰汤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通络祛痰汤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中风先兆
下载PDF
益智醒脑丸对中风先兆病人血浆内皮素和一氧化氮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蔡玉颖 王顺 +1 位作者 刘立安 尚艳杰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5年第12期1048-1050,共3页
目的观察益智醒脑丸对中风先兆病人的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240例中风先兆病人随机分为益智醒脑丸组(治疗组)和阿司匹林组(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病人血浆ET、NO的变化,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7.3... 目的观察益智醒脑丸对中风先兆病人的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240例中风先兆病人随机分为益智醒脑丸组(治疗组)和阿司匹林组(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病人血浆ET、NO的变化,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7.30%)明显优于对照组(72.5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益智醒脑丸与阿司匹林比较可明显改善中风先兆病人血浆ET、NO水平(P<0.01)。结论益智醒脑丸能够改善中风先兆病人血浆ET、NO水平,可用于防治中风先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先兆 益智醒脑丸 内皮素 一氧化氮
下载PDF
血管软化丸联合西药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痰瘀阻络?)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媛 秦合伟 刘建东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8年第12期37-40,共4页
[目的]观察血管血管软化丸联合西药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痰瘀阻络)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0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改善脑循环、控制血压、血糖等对症治疗。对照组40例阿司匹林,100mg/次,1次/d。治疗... [目的]观察血管血管软化丸联合西药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痰瘀阻络)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0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改善脑循环、控制血压、血糖等对症治疗。对照组40例阿司匹林,100mg/次,1次/d。治疗组40例血管软化丸(山楂、神曲、莱菔子、陈皮、半夏清、茯苓、连翘、郁金、枸杞子、三七、珍珠母、代赭石),2次/d;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4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表现、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抑制物(PAI)、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4周),随访3个月,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5例,显效19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00%;对照组痊愈10例,显效8例,有效1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5.00%%,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和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抑制物(PAI)、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两组均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下降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管软化丸联合西药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痰瘀阻络)疗效满意,优于单纯西药治疗,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 中风先兆 血管软化丸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 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 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抑制物(PAI) 全血高切黏度 低切黏度 血浆黏度 中药复方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下载PDF
偏头痛患者脑血管病一级预防证据评价 被引量:42
7
作者 林燕 张文武 +2 位作者 陈涛 陈邓 刘凌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33-38,共6页
目的评价偏头痛患者发生脑卒中风险的证据,以为脑卒中一级预防提供循证依据。方法分别以migraine or migraine with aura、prevention and control、ischemia、hemorrhagic stroke、treatmentor therapy等英文词组作为检索词,检索美国... 目的评价偏头痛患者发生脑卒中风险的证据,以为脑卒中一级预防提供循证依据。方法分别以migraine or migraine with aura、prevention and control、ischemia、hemorrhagic stroke、treatmentor therapy等英文词组作为检索词,检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Science Direct等数据库,并辅助手工检索获得临床指南、系统评价、Meta分析、随机对照试验、临床对照试验、回顾性病例分析、病例观察研究和综述等相关文献,采用Jadad量表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结果经筛选共纳入偏头痛与脑卒中相关文献24篇(临床指南5篇、系统评价2篇、Meta分析4篇、随机对照试验2篇、病例观察研究10篇、综述1篇),其中20篇为高质量文献,4篇为低质量文献。结果显示:(1)偏头痛,尤其是先兆性偏头痛患者缺血性卒中风险明显增加,且女性高于男性;吸烟、口服避孕药使风险进一步增加。(2)偏头痛患者出血性卒中风险高于普通人群,尤以女性突出,且为颅内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3)偏头痛发作频率与缺血性卒中风险呈正相关,以先兆性偏头痛更为明显。(4)卵圆孔未闭在病因不明的年轻脑卒中和偏头痛患者中更为常见,但卵圆孔未闭封堵术不推荐作为偏头痛患者预防脑卒中的措施。(5)由于偏头痛急性期治疗药物曲普坦类具有收缩血管作用,可能增加脑卒中风险。结论女性偏头痛患者应戒烟并行口服避孕药替代疗法,目前尚无证据显示减少偏头痛发作的治疗措施能够有效降低首次脑卒中风险。由于曲普坦类药物的收缩血管作用可能增加脑卒中风险,因此偏头痛患者应以预防性治疗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兆偏头痛 卒中 一级预防 循证医学
下载PDF
针刺预处理对卒中早期预警的研究 被引量:24
8
作者 俞年塘 韩为 +4 位作者 张玲 朱玲玲 王清伟 张国庆 刘白云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80-984,共5页
目的:评价通督调神针刺预处理预防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7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35例)和西药组(35例)。针刺组采用通督调神针刺腰阳关、命门、至阳、神道、身柱、大椎、哑门、风府、百会、... 目的:评价通督调神针刺预处理预防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7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35例)和西药组(35例)。针刺组采用通督调神针刺腰阳关、命门、至阳、神道、身柱、大椎、哑门、风府、百会、颈夹脊穴,每周针刺6次,休息1天再继续针刺,21天为一疗程;西药组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25mg/片)口服,每晚1次,一次100mg,21天为一疗程。两组疗程间隔均为3天,均治疗2个疗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个疗程后行经颅多普勒(TCD)超声检查,观察病变侧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椎动脉(vertebral artery,VA)和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BA)的平均峰流速(mean flow velocity,Vm)以及血管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采用中风先兆疗效评定标准作为主要疗效指标评价疗效;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①颈内动脉系统TIA发作时以MCA血流加速为主,椎-基底动脉系统TIA发作时以BA血流加速为主,两组治疗都能使责任血管血流速度减慢,针刺组[(60.54±11.76)cm/s、(36.17±8.65)cm/s]优于西药组[(72.34±9.15)cm/s、(65.23±8.99)cm/s](P<0.05)。②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方面,针刺组[96.77%(30/31)、6.45%(2/31)]优于西药组[75.76%(25/33)、45.46%(15/33)](均P<0.05)。③两组治疗后不同时段复发情况、两组脑梗死发生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刺干预治疗TIA较阿司匹林具有明显疗效优势,且不良反应少;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改善了脑血流动力学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中风先兆 预处理 针刺 阿司匹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