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儿听力障碍影响因素的调查 被引量:4
1
作者 乐凌 唐世雄 +2 位作者 夏佳芬 余爱萍 李宛珍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8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了解本地区新生儿听力障碍的发病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利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对6837例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分别于出生3天、42天和3个月进行初筛、第1次复筛和第2次复筛。前一次未通过筛查者,依次进入... 目的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了解本地区新生儿听力障碍的发病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利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对6837例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分别于出生3天、42天和3个月进行初筛、第1次复筛和第2次复筛。前一次未通过筛查者,依次进入下一轮筛查,在第2次复筛中发现的可疑者,则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BR)诊断性检测。同时对听力障碍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本组筛查的新生儿中,初筛通过5874例(85.92%);902例分别通过复筛1和复筛2。未通过复筛的可疑者经ABR检测,发现不同程度听力障碍者18例(0.263%)。经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听力障碍的主要危险因素为母亲怀孕时有流感史、胎儿脐带绕颈、出生时缺氧或窒息、出生后感冒。结论TEOAE可以作为开展大规模的新生儿听力筛查常规技术。影响新生儿听力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孕期流感史、分娩过程中的某些意外情况以及出生后感冒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听力障碍 危险因素 TEOAE ABR
下载PDF
耳损伤的法医学鉴定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黄文辉 黎宇飞 +1 位作者 方灿生 林元正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54-56,共3页
听功能损伤是法医学鉴定中的常见损伤之一,由于耳部结构复杂,其损伤后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听功能障碍,因此,听功能损伤是法医临床鉴定工作中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通过对2002年-2004年间有关耳损伤的法医学鉴定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听功能损... 听功能损伤是法医学鉴定中的常见损伤之一,由于耳部结构复杂,其损伤后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听功能障碍,因此,听功能损伤是法医临床鉴定工作中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通过对2002年-2004年间有关耳损伤的法医学鉴定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听功能损伤鉴定以伤害案件居多,而交通肇事致听功能障碍者少见;致伤物以钝器多见;耳损伤以鼓膜穿孔为主;听功能损伤鉴定伪聋与夸大听力障碍程度的占有一定比例。听功能损伤的法医学鉴定应用ABR结合同频音掩蔽试验能很好地识别伪聋及夸大病情的案例,对于存在客观听力障碍,而排除鼓膜穿孔及颞骨骨折等常见致聋因素的案例,建议考虑突聋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临床学 耳损伤 听功能障碍 法医学鉴定
下载PDF
脑血管疾病致听力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婷婷 张兆辉 《疑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0期1089-1092,共4页
听力障碍为常见临床表现,其病因复杂多样。脑血管疾病为常见病、多发病,却不是听力障碍的常见原因。有相当一部分卒中患者有听力障碍,但两者之间的关系因缺乏有效的评估手段而不被关注。文章从病因学、解剖、诊断及治疗方面对听力障碍... 听力障碍为常见临床表现,其病因复杂多样。脑血管疾病为常见病、多发病,却不是听力障碍的常见原因。有相当一部分卒中患者有听力障碍,但两者之间的关系因缺乏有效的评估手段而不被关注。文章从病因学、解剖、诊断及治疗方面对听力障碍与同类型脑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力障碍 脑血管疾病
下载PDF
临床听功能障碍367例抽样分析
4
作者 潘宗琴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4年第1期72-73,共2页
听功能障碍病患367例抽样调查,用药保守治疗疗效很好,虽然病因不甚明了,但给予对症治疗获得较高好转率。发病规律与年龄段密切相关,而且伴发疾病大致相同。听力下降的原因与许多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循环系统等内科疾病联系密切,性别... 听功能障碍病患367例抽样调查,用药保守治疗疗效很好,虽然病因不甚明了,但给予对症治疗获得较高好转率。发病规律与年龄段密切相关,而且伴发疾病大致相同。听力下降的原因与许多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循环系统等内科疾病联系密切,性别差异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功能障碍 耳聋 年龄分段 性别差异 经验性保守治疗
下载PDF
耳声发射正常的听觉障碍类型
5
作者 徐进 黄魏宁 +2 位作者 刘桂芳 周金梅 高波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2期1023-1025,共3页
目的:分析总结临床中耳声发射正常的听觉障碍类型。方法:对83例听觉障碍患者行纯音听阈、阻抗、听性脑干反应(ABR)、40 Hz AERP、自发性耳声发射(SOAE)、瞬态耳声发射(TEOAE)、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测试及CT和(或)MRI扫描。结果:耳... 目的:分析总结临床中耳声发射正常的听觉障碍类型。方法:对83例听觉障碍患者行纯音听阈、阻抗、听性脑干反应(ABR)、40 Hz AERP、自发性耳声发射(SOAE)、瞬态耳声发射(TEOAE)、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测试及CT和(或)MRI扫描。结果:耳声发射(OAE)正常的听觉障碍包括:①听神经病68例;②听神经瘤2例;③皮层聋或中枢性聋3例;④听觉过敏2例;⑤功能性聋2例;⑥伪聋6例。结论:耳声发射检测在蜗后性聋、中枢性聋、非器质性聋和其他一些特殊类型听觉障碍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声发射 听觉障碍 诊断
原文传递
Prestin在Spag6基因敲除小鼠外毛细胞中的表达
6
作者 王镜涵 李霄飞 +2 位作者 张志兵 王海波 李建峰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6-22,共7页
目的探究prestin在精子相关抗原6(Spag6)基因敲除小鼠中的表达及其与SPAG6之间的关系。方法获取小鼠耳蜗基底膜组织,进行免疫染色,采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prestin与SPAG6在毛细胞中的共同分布。比较野生小鼠(Spag6+/+)、杂合型小鼠(Spag6+... 目的探究prestin在精子相关抗原6(Spag6)基因敲除小鼠中的表达及其与SPAG6之间的关系。方法获取小鼠耳蜗基底膜组织,进行免疫染色,采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prestin与SPAG6在毛细胞中的共同分布。比较野生小鼠(Spag6+/+)、杂合型小鼠(Spag6+/-)和同窝基因敲除小鼠(Spag6-/-)外毛细胞prestin的荧光强度差异和毛细胞的形态改变,并以蛋白印记实验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3种基因型小鼠的prestin表达水平。结果SPAG6存在于野生型和杂合型成年小鼠的外毛细胞中,在表皮板处呈阳性表达,与prestin共同分布于外毛细胞的外侧壁处。基因敲除小鼠prestin的荧光强度较野生小鼠更弱,并且外毛细胞出现形态异常。蛋白印迹实验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均显示,基因敲除小鼠prestin表达量显著降低。结论SPAG6参与外毛细胞的构成,且影响外毛细胞prestin表达,提示两种蛋白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相关抗原6 PRESTIN 外毛细胞 基因敲除小鼠 听觉障碍
原文传递
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脑灌注和听觉认知能力相关性
7
作者 李海涛 沈佳媛 +2 位作者 鄢慧琴 李小帅 刘玉和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81-286,共6页
目的探究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amnestic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aMCI)患者的脑灌注与听觉认知能力的相关性。方法以2022年7月至2023年9月北京友谊医院记忆门诊就诊的aM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纳入性别和年龄与患者匹配的健康对照... 目的探究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amnestic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aMCI)患者的脑灌注与听觉认知能力的相关性。方法以2022年7月至2023年9月北京友谊医院记忆门诊就诊的aM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纳入性别和年龄与患者匹配的健康对照者进行对比研究。所有受试者使用3.0 T MRI进行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扫描,并且采用汉语“重复-回忆”言语认知功能测试(repeat-recall test,RRT)评估听觉认知能力,分析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改变和听觉认知能力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26例aMCI患者(aMCI组)和32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不论高低语境和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大小,aMCI组的听觉认知能力较对照组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MCI组左侧顶下小叶标准化CBF值较对照组明显减低(0.921±0.234 vs.1.247±0.076),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相关性分析发现,aMCI组左侧顶下小叶标准化CBF值与在低语境条件-5 dB信噪比下的听觉认知能力相关(r=0.857,P<0.001)。结论aMCI患者左侧顶下小叶的CBF下降可能与听觉认知损害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功能障碍 遗忘型 脑血流量 听觉中枢功能障碍 听觉认知能力评估 磁共振脑灌注成像 动脉自旋标记 重复-回忆检查
下载PDF
老年性聋与听觉认知功能障碍 被引量:3
8
作者 刘玉和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2年第4期241-245,共5页
在老龄化社会中,老年性聋成为中老年人面临的常见慢性病之一。老年性聋影响广泛,除了影响沟通交流外,还会导致精神情绪问题及安全隐患,甚至产生认知功能下降,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和关注。老年性聋对听觉认知功能的影响主要通过改变听觉... 在老龄化社会中,老年性聋成为中老年人面临的常见慢性病之一。老年性聋影响广泛,除了影响沟通交流外,还会导致精神情绪问题及安全隐患,甚至产生认知功能下降,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和关注。老年性聋对听觉认知功能的影响主要通过改变听觉皮层的形态和功能实现。形态学改变主要包括灰质萎缩和皮质变薄;功能改变主要为不同皮层间和功能网络间连接减少;最终导致认知功能下降。因此,老年性聋的临床表现既包括言语感知、识别能力下降等外周和中枢听觉系统障碍,也包括言语理解困难、信息维持障碍、反应速度下降等中枢认知系统障碍,最终导致社会孤立、老年痴呆等严重不良后果,影响生活质量。本文对老年性聋与认知功能关系、老年性聋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表现以及老年性听觉认知功能障碍评估方法等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聋 听觉认知功能障碍 老年痴呆症 听觉认知功能评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