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政府财务报告的审计报告模式探讨——基于美国政府财务报告中审计报告的研究
1
作者 李志坚 耿建新 《经济研究参考》 2022年第3期79-103,共25页
本文结合我国政府财务报告的发布及其相关审计活动的实际情况,积极借鉴域外对此事项的业务实践,对我国政府财务报告的审计报告相关的内容、格式、报送方式和时间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同时,结合美国政府财务报告中审计报告的现实情况... 本文结合我国政府财务报告的发布及其相关审计活动的实际情况,积极借鉴域外对此事项的业务实践,对我国政府财务报告的审计报告相关的内容、格式、报送方式和时间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同时,结合美国政府财务报告中审计报告的现实情况,分析了我国的审计报告是否应与政府财务报告一同报出,是否应有固定的报告内容与格式,以及各层级的审计报告是否应在全国范围内一致统一进行等相关问题,并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财务报告 政府财务报告审计 审计工作报告 内部控制报告
下载PDF
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实践研究:基于18份审计工作报告的分析 被引量:23
2
作者 张俊民 胡国强 张硕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16,共7页
本文以国家审计最重要的综合性成果——《关于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简称"审计工作报告")作为研究出发点,考察国家治理转型对审计工作报告的影响,以及审计工作报告在推动国家良治中的作用,以从实践角... 本文以国家审计最重要的综合性成果——《关于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简称"审计工作报告")作为研究出发点,考察国家治理转型对审计工作报告的影响,以及审计工作报告在推动国家良治中的作用,以从实践角度探讨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的作用关系。通过对1995-2012年共18份审计工作报告的统计分析认为,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存在内生的作用关系,具体表现为,国家审计随国家治理的目的、任务、重点和方式的转变而转变,并使得审计工作报告中的审计情况报告及其加强财政管理意见随我国国家治理从"强调发展"向"强调和谐"的转型而转变;通过对推进民主法治、加强宏观管理、推动深化改革、维护国家安全、保障民生权益、促进反腐倡廉等六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国家审计在推动我国国家良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 国家审计 审计工作报告
下载PDF
新时代财政审计发展研究——基于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的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寇理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20,共6页
财政审计是国家审计的永恒主题。审计法明确了国家审计是为了加强国家的审计监督,维护国家的财政经济秩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也明确了财政审计是国家审计的法定职责和主责主业,在审计监督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随... 财政审计是国家审计的永恒主题。审计法明确了国家审计是为了加强国家的审计监督,维护国家的财政经济秩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也明确了财政审计是国家审计的法定职责和主责主业,在审计监督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央审计委员会的组建,审计监督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审计工作的重要性也进一步得到了提升。本文从财政审计的重要性出发,基于党的十八大以来审计工作报告的变化,浅谈新时代财政审计的发展,提出做好新时代财政审计助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财政审计 审计工作报告 发展
下载PDF
试论财政审计工作报告制度的法制建设 被引量:7
4
作者 田开友 李西泠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3期107-112,共6页
目前我国的财政审计报告制度实践中存在着报告主体不规范、报告内容多漏洞、报告欠缺约束力等问题。在法治中国建设进程中,依据人民主权理论和现行宪法的规定,财政审计工作报告应作为人民代表大会的一项制度,每年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 目前我国的财政审计报告制度实践中存在着报告主体不规范、报告内容多漏洞、报告欠缺约束力等问题。在法治中国建设进程中,依据人民主权理论和现行宪法的规定,财政审计工作报告应作为人民代表大会的一项制度,每年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审计工作的法定主体应是国务院而非国家审计署,报告的内容应涵括国家所有的财政收支与财务收支活动以及经济责任,报告决议制度对约束政府行使经济权力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工作报告 人民主权 预算执行监督 财政法治
下载PDF
宪法视域下的审计监督——基于审计工作报告、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报告的考察
5
作者 许聪 《廉政学研究》 2023年第2期233-256,292,293,共26页
加强审计监督,配合人大预算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本文以审计署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的审计工作报告和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报告为样本,观察审计机关与人大、国务院的... 加强审计监督,配合人大预算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本文以审计署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的审计工作报告和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报告为样本,观察审计机关与人大、国务院的制度角色和权力互动发现,审计署辅助人大依法开展预算审查监督,扮演着国家预算执行问题的阐释者、分析者、建议者角色;国务院通过“省钱”“建制”“查人”回应审计问题,同时剖析整改不力的制约因素,明确改进方向。审计监督助力国家政策有效落实,推动政府财政管理的配套制度建设,有利于人大发挥监督作用,但审计监督局限于“发现问题”和“揭示问题”,制约和督促乏力。为此,人大仍须发挥自身的制度优势,强化其在审计监督方面的询问和质询监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监督 国家监督体系 人大预算监督 审计工作报告 整改情况报告
下载PDF
国家审计机关独立性、文化差异与审计工作报告质量——基于跨国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上官泽明 王少华 《会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60-175,共16页
审计工作报告是国家审计机关提供的最为重要的审计结果,其质量会受到国家审计机关独立性和文化等非正式制度的影响。本文选用跨国面板数据,研究国家审计机关独立性对审计工作报告质量的影响,以及文化差异如何调节国家审计机关独立性对... 审计工作报告是国家审计机关提供的最为重要的审计结果,其质量会受到国家审计机关独立性和文化等非正式制度的影响。本文选用跨国面板数据,研究国家审计机关独立性对审计工作报告质量的影响,以及文化差异如何调节国家审计机关独立性对审计工作报告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家审计机关独立性可以有效提升审计工作报告质量;在权力距离大、个人主义、男性导向和不确定性规避程度高的文化下,国家审计机关独立性对审计工作报告质量的提升作用更显著。研究结论对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下,坚持和巩固国家审计机关独立性,加强审计精神文化建设,从而提升审计工作报告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审计机关 独立性制度 文化差异 审计工作报告质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