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wo-dimensional regularized inversion of AMT data based on rotation invariant of Central impedance tensor 被引量:4
1
作者 XiaoZhong Tong JianXin Liu AiYong Li 《Earth and Planetary Physics》 2018年第5期430-437,共8页
Considering the uncertainty of the electrical axis for two-dimensional audo-magnetotelluric(AMT) data processing, an AMT inversion method with the Central impedance tensor was presented. First, we present a calculatio... Considering the uncertainty of the electrical axis for two-dimensional audo-magnetotelluric(AMT) data processing, an AMT inversion method with the Central impedance tensor was presented. First, we present a calculation expression of the Central impedance tensor in AMT, which can be considered as the arithmetic mean of TE-polarization mode and TM-polarization mode in the twodimensional geo-electrical model. Second, a least-squares iterative inversion algorithm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a smoothnessconstrained model, and an improved L-curve method is adopted to determine the best regularization parameters. We then test the above inversion method with synthetic data and field data.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is two-dimensional AMT inversion scheme for the responses of Central impedance is effective and can reconstruct reasonable two-dimensional subsurface resistivity structures. We conclude that the Central impedance tensor is a useful tool for two-dimensional inversion of AMT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dio-magnetotelluric/amt impedance tensor rotation invariants two-dimensional geo-electrical model regularized inversion
下载PDF
三维AMT正反演技术对贵州马坪含金刚石岩体探测的精细解释 被引量:3
2
作者 何帅 杨炳南 +3 位作者 阮帅 李永刚 韩姚飞 朱大伟 《物探与化探》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18-627,共10页
贵州镇远马坪“东方一号”岩体是我国首次发现的含金刚石原生矿母岩,马坪地区发现的岩体属于金伯利岩浆体系的浅部相,其深部可能存在规模较大的隐伏岩管或岩筒。为揭示马坪地区深部含金刚石隐伏岩管或岩筒的空间展布特征,在区内开展了80... 贵州镇远马坪“东方一号”岩体是我国首次发现的含金刚石原生矿母岩,马坪地区发现的岩体属于金伯利岩浆体系的浅部相,其深部可能存在规模较大的隐伏岩管或岩筒。为揭示马坪地区深部含金刚石隐伏岩管或岩筒的空间展布特征,在区内开展了80 m×40 m高密集网度的音频大地电磁勘探工作;利用三维正演技术模拟研究区纯地形响应并在实测数据中去除,得到的定性解释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被静态效应扭曲的AMT阻抗相位不变量分布形态;使用AR-QN拟牛顿反演方法对数据进行三维反演,根据研究区岩性统计结果设定地下单元的电阻率变化区间,获得了可靠的三维电性结构;最后依据地表发现的岩筒、钻孔揭露的多条岩脉等地质资料对该地电模型进行精细解释,勾画出了隐伏岩管(岩筒)的形态,为区内下一步金刚石原生矿找矿方向及预测提供了地球物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隐伏岩筒 音频大地电磁法 三维正反演 阻抗相位不变量 贵州马坪
下载PDF
音频大地电磁三维反演在江西丰城地热勘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覃田赐 邓居智 +1 位作者 陈辉 余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5489-5498,共10页
江西省丰城市圳头地区地热资源丰富、储量大,现已发现4处出露地表的温泉,但仅有2处得到开发,温泉资源开发利用率较低。为了探明控制研究区地热产出的深部断裂构造,在该地区部署了4条音频大地电磁(audio-frequency magnetotelluric,AMT)... 江西省丰城市圳头地区地热资源丰富、储量大,现已发现4处出露地表的温泉,但仅有2处得到开发,温泉资源开发利用率较低。为了探明控制研究区地热产出的深部断裂构造,在该地区部署了4条音频大地电磁(audio-frequency magnetotelluric,AMT)测深剖面,采用非线性共轭梯度(nonlinear conjugate gradient,NLCG)法对经过去噪处理后的AMT数据进行三维反演,获得研究区的深部三维电性结构。在综合已有钻井和地质地球物理资料的基础上,划分了热储层结构和热流通道,查明该区地热系统的地质、构造控热以及地下水运移特征。区内地热活动沿断裂活动带分布,并作为水热资源在断裂带的交叉复合部位形成温泉点。断裂既是该区域的导热构造又是导水构造,控制地下水的温度变化,在地下水的形成和分布中起主导作用。研究结果为研究该地区地热系统的形成和演化提供了电磁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频大地电磁(amt)法 地热 三维反演 非线性共轭梯度(NLCG)法 断裂
下载PDF
低频电磁探测技术在煤层气富集区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陈理 秦其明 +3 位作者 王楠 赵姗姗 张成业 惠健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95-1102,共8页
以沁水盆地胡底矿区为例,根据实际情况设计野外电磁探测方案,开展探测试验;基于多元电磁探测数据,从地质解译、构造及煤储层参数定量评估等多角度实现煤层气富集区探测。研究结果表明:在地质解译方面,超低频电磁探测数据优势突出,可根... 以沁水盆地胡底矿区为例,根据实际情况设计野外电磁探测方案,开展探测试验;基于多元电磁探测数据,从地质解译、构造及煤储层参数定量评估等多角度实现煤层气富集区探测。研究结果表明:在地质解译方面,超低频电磁探测数据优势突出,可根据不同地层的电性特征有效识别不同岩层及煤储层;在断裂等构造解释方面,音频大地电磁探测数据获得的视电阻率二维反演结果可准确提取陷落柱及断层信息,且其位置分布及特征与地震数据基本吻合,对小断层识别效果较好;在煤储层参数定量评估方面,超低频电磁探测曲线异常中心深度、范围及幅值平均值分别与煤储层埋深、厚度及含气量相关性较好,为定量评价提供了数据支持,通过采用支持向量机算法构建煤储层含气量评估模型,预测精度达87.33%,与实测含气量的平均误差仅为0.17m3/t。基于多元低频电磁探测数据可从多角度为煤层气富集区的圈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频大地电磁法 超低频电磁探测 煤层气富集区 断裂构造 储层参数评估
下载PDF
音频大地电磁(AMT)在东昆仑金多金属矿勘查中的应用
5
作者 王朝锦 卢宝锴 寇明 《世界有色金属》 2020年第10期125-127,共3页
介绍了音频大地电磁(AMT)在东昆仑金多金属矿勘查中的应用效果,首先在已知地质剖面上进行了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确定合理的数据处理解释方法,认识矿体与异常的对应规律,进而根据区域地质背景、成矿条件,在确定了勘探区后开展了音频大地电... 介绍了音频大地电磁(AMT)在东昆仑金多金属矿勘查中的应用效果,首先在已知地质剖面上进行了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确定合理的数据处理解释方法,认识矿体与异常的对应规律,进而根据区域地质背景、成矿条件,在确定了勘探区后开展了音频大地电磁法(AMT)方法的探测研究,进一步查明勘探区地层、构造、岩浆岩、矿化蚀变等特征,初步了解区内断裂构造带含矿性。对岩石剖面发现的矿化高值地段及已发现的矿(化)体进行揭露,控制,扩大矿体规模,圈定新的矿体,择优选择矿体进行深部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昆仑金多金属矿 音频大地电磁(amt) 勘查 应用
下载PDF
音频大地电磁法强干扰压制试验研究 被引量:35
6
作者 汤井田 刘子杰 +4 位作者 刘峰屹 肖晓 李晋 张林成 谢勇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636-4647,共12页
压制非相关噪声已经有多种比较成熟的技术方法,如多次叠加、远参考、Robust阻抗估计等,但这些方法对压制矿集区存在的强电磁噪声(通常属于相关噪声)基本没有效果.本文在前期提出的针对矿集区大地电磁强噪声压制的数学形态滤波基础上,开... 压制非相关噪声已经有多种比较成熟的技术方法,如多次叠加、远参考、Robust阻抗估计等,但这些方法对压制矿集区存在的强电磁噪声(通常属于相关噪声)基本没有效果.本文在前期提出的针对矿集区大地电磁强噪声压制的数学形态滤波基础上,开展了音频大地电磁法强干扰压制的试验研究.在四川西昌某AMT测点附近,布置了大功率电磁发送站,通过接地导线向地下供20A的方波电流,同时在供电期和间歇期用凤凰公司MTU-5A仪器观测4个水平分量的电磁场.在室内采用数学形态滤波和阈值法相结合的手段在时间域对含有人工源强干扰的电磁场数据进行处理,以视电阻率对比、频谱和极化方向等参数对处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结构元素恰当的数学形态滤波可以对人工源强干扰进行识别、去除,阈值法则可以消除形态滤波后的脉冲干扰,二者结合可以有效地压制AMT中的强干扰噪声,提高数据可靠性.本文结果对AMT实际资料处理具有重要的实用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频大地电磁法(amt) 强电磁干扰 数学形态滤波 阈值
下载PDF
AMT法在黔东北岑巩地区的页岩气勘探试验 被引量:19
7
作者 闵刚 王绪本 +2 位作者 张兵 余谦 魏崴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15-824,8,共10页
页岩气常见于泥岩、高碳泥岩、页岩及粉砂质岩类夹层中,而储气地层相对于围岩电阻率普遍较低,页岩气的富集指标取决于储气地层有机碳含量、成熟度、干酪根类型、生烃率、埋深和裂缝等,故以先寻找低阻层再进行页岩气富集指标测试的找气... 页岩气常见于泥岩、高碳泥岩、页岩及粉砂质岩类夹层中,而储气地层相对于围岩电阻率普遍较低,页岩气的富集指标取决于储气地层有机碳含量、成熟度、干酪根类型、生烃率、埋深和裂缝等,故以先寻找低阻层再进行页岩气富集指标测试的找气思路具有一定可行性。本次试验选择在黔东北岑巩地区开展音频大地电磁(AMT)勘探,确定了两套可能储气的低阻目标层,结合前人在该区的地化分析结果统计出牛蹄塘组页岩地层的技术指标参数,确定了变马冲组下部及牛蹄塘组为主要生气储气地层,前者富集规模较小,后者富集规模较大。W-2井的钻探结果验证了大地电磁法勘探加岩石样品地化分析的组合手段可以以较高的分辨率确定页岩气富集地层的埋深及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t 黔东北 牛蹄塘组 有机碳 页岩气 地化分析 富集指标
下载PDF
综合物探法在河南夜长坪钼矿深部找矿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8
作者 丁高明 朱自强 +3 位作者 常荣凤 晏国龙 张鹏程 李建慧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25-331,共7页
河南省夜长坪钼矿床位于东秦岭钼成矿带中,赋存于官道口群龙家园组(Pt_2l)地层中,受燕山期中酸性浅成-超浅成花岗斑岩体控制,产于花岗斑岩和矽卡岩接触带中.矿层中部上凸,向四周及深部倾斜.该矿床深部工程控制程度低,为避免下一步探矿... 河南省夜长坪钼矿床位于东秦岭钼成矿带中,赋存于官道口群龙家园组(Pt_2l)地层中,受燕山期中酸性浅成-超浅成花岗斑岩体控制,产于花岗斑岩和矽卡岩接触带中.矿层中部上凸,向四周及深部倾斜.该矿床深部工程控制程度低,为避免下一步探矿投资的盲目性、缩短工期、实现深部找矿预测的突破,本文阐述了综合利用频谱激电法(SIP)和音频大地电磁法(AMT)两种物探方法有针对性地预测、筛选出深部有利成矿区.通过SIP法,推断整个工作区域内含有较密集的浸染状金属硫化物的矽卡岩和花岗斑岩体.通过AMT法,视电阻率异常与第四系盖层、矿体和浅成-超浅成侵入花岗斑岩体有较好的对应关系.通过钻孔验证,SIP法、AMT法和钻探资料吻合程度较好,说明SIP法和AMT法在该区深部找矿预测是有效的,同时表明该区深部仍有较好的地质找矿前景,这种综合物探方法为该区的深部找矿预测、地质勘探以及资源整合开发提供了有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频大地电磁法 频谱激电法 深部矿体 夜长坪钼矿
原文传递
天然气水合物电磁勘探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9
作者 裴发根 方慧 +2 位作者 裴亮 何梅兴 仇根根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75-785,共11页
天然气水合物因能源资源潜力、环境效应问题和对地质灾害影响,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成为了科学研究热点.目前,探测天然气水合物最有效的当属地震勘探,但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只能探测水合物的底界、无法估算水合物浓度、BSR特征与... 天然气水合物因能源资源潜力、环境效应问题和对地质灾害影响,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成为了科学研究热点.目前,探测天然气水合物最有效的当属地震勘探,但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只能探测水合物的底界、无法估算水合物浓度、BSR特征与水合物储层不一一对应等,而电磁方法则成为其有益的补充,可降低勘探成本和钻探风险.本文综述了海域与陆域冻土区电磁探测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国内外天然气水合物的发展历程、电磁探测水合物的物性基础和电磁探测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现状.在海域水合物电磁勘探方面,重点阐述了频率域海洋可控源电磁法的原理、电磁法数值模拟、装备研发和应用研究的相关进展;在陆域水合物电磁勘探方面,论述了电磁法在探测冻土层、水合物成藏要素以及水合物有效性的研究进展.最后结合我国天然气水合物电磁勘探研究现状,提出了相关建议,为开展相关领域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海洋可控源电磁法(CSEM) 正演/反演 音频大地电磁测深(amt) 瞬变电磁法(TEM)
原文传递
隐伏断裂构造音频大地电磁法探测 被引量:11
10
作者 谭鑫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18年第3期376-382,共7页
音频大地电磁法由于其具有探测深度大、横向分辨率高、不受低阻屏蔽效应影响等技术优势,近年来在解决大深度地质问题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隐伏断层由于其潜伏在地表以下一定深度,并且构造走向不确定,增加了探测的难度。采用音频大... 音频大地电磁法由于其具有探测深度大、横向分辨率高、不受低阻屏蔽效应影响等技术优势,近年来在解决大深度地质问题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隐伏断层由于其潜伏在地表以下一定深度,并且构造走向不确定,增加了探测的难度。采用音频大地电磁法探测观测区隐伏断裂构造,基于可以对数据进行构造走向分析,首先确定观测区构造走向,为北西45°为主,然后对观测数据进行阻抗张量旋转,采用非线性共轭梯度反演方法对旋转后的数据进行二维反演,得到观测区二维电性结构。结果表明,音频大地电磁法可以有效探测隐伏断裂构造的空间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频大地电磁法 隐伏断裂 构造走向分析 二维反演
下载PDF
综合物探方法在江西马岭地区花岗岩型铀矿勘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宋振涛 贺海扬 +3 位作者 沈正新 孟凡兴 邱崇涛 管少斌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CSCD 2017年第2期204-210,共7页
介绍了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和土壤氡测量两种物探方法,在马岭地区花岗岩型铀矿勘查中的效果,通过本次物探工作,大致查明了区内控矿断裂特征和花岗岩体与下伏地层接触关系。实践表明: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具有较好的垂向分辨力,能够较准确地探... 介绍了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和土壤氡测量两种物探方法,在马岭地区花岗岩型铀矿勘查中的效果,通过本次物探工作,大致查明了区内控矿断裂特征和花岗岩体与下伏地层接触关系。实践表明: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具有较好的垂向分辨力,能够较准确地探测岩体的厚度、断裂构造规模及深部延伸情况、确定破碎带和裂隙带空间展布特征等;土壤氡测量可查明隐伏断层大体位置及深部铀矿化信息。通过钻孔揭露,发现数个铀矿化体。认为综合运用两种物探方法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为花岗岩型铀矿攻深找盲、外围扩大找矿提供有效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t测量 土壤氡测量 花岗岩型铀矿 马岭地区 野山坑—大坑断裂
下载PDF
花岗岩地区深部地热构造电磁法探测研究——以福建龙海地区为例 被引量:8
12
作者 周超 王光杰 +2 位作者 李红领 林方丽 何国丽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53-1158,共6页
为探查福建龙海花岗岩区深部地热构造,试验音频大地电磁法(AMT)在此类地区的应用效果,在该区域布设了数条AMT测线.经过一系列的数据处理及反演,得到研究区的各条测线的电阻率深度剖面图及电阻率分布平面切片图.该测区AMT研究成果反映了... 为探查福建龙海花岗岩区深部地热构造,试验音频大地电磁法(AMT)在此类地区的应用效果,在该区域布设了数条AMT测线.经过一系列的数据处理及反演,得到研究区的各条测线的电阻率深度剖面图及电阻率分布平面切片图.该测区AMT研究成果反映了地下2 km深度范围内的地质构造分布基本情况,指示了可能的深部地热构造位置,为深部构造探测提供了良好的地球物理基础资料.结果表明,音频大地电磁法在探测花岗岩地区深部地热构造方面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 深部构造 音频大地电磁法 花岗岩地区 电阻率反演
原文传递
AMT和MT联合探测技术在地下水勘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徐坤 李小庆 +3 位作者 常钰斌 王鹏 王阳玲 欧栋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18年第3期391-396,共6页
目前,电磁法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地下水勘探中。音频大地电磁测深(AMT)和大地电磁测深(MT)采集频率范围不同,AMT频段高,分辨率高,探测深度小,但效率高,MT频段低,分辨率低,探测深度大,但效率低。在陕北某地区联合开展剖面MT和AMT工作,结合... 目前,电磁法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地下水勘探中。音频大地电磁测深(AMT)和大地电磁测深(MT)采集频率范围不同,AMT频段高,分辨率高,探测深度小,但效率高,MT频段低,分辨率低,探测深度大,但效率低。在陕北某地区联合开展剖面MT和AMT工作,结合两者的优点和缺点,在兼顾浅部和深部信息的同时,提高了纵向分辨率,提升了工作效率,为今后地下水勘查提供了新的思路。最终得到了可靠的二维电阻率反演模型,获取了地下电性分布特征,并结合地质资料,推断出不同地层的界面及地层的含水性,为开展该地区地下水资源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电磁测深 音频大地电磁测深 地下水 电性
下载PDF
音频大地电磁法极化特征在某隧道工程地质特征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高鑫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18年第5期625-630,共6页
音频大地电磁法具有勘探效率高,探测深度大,横向分辨率高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公路及铁路隧道勘察中,用以解决对断层、破碎带等地质问题的探测工作,效果显著,然而大地电磁反演解释仅限于二维反演解译,不能很好解决隧道工程地质的精细... 音频大地电磁法具有勘探效率高,探测深度大,横向分辨率高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公路及铁路隧道勘察中,用以解决对断层、破碎带等地质问题的探测工作,效果显著,然而大地电磁反演解释仅限于二维反演解译,不能很好解决隧道工程地质的精细分析。以某工区隧道为例,进行音频大地电磁法极化特征分析,对比分析大地电磁二维反演成果,综合分析隧道工程地质特征,结果表明,大地电磁极化特征可以有效揭示隧道工程地质特征,同时可以反映隧道维性特征,结合大地电磁二维反演成果,更好地解释隧道工程地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频大地电磁测深 地质构造 二维反演 极化特征
下载PDF
广东省花岗岩地区水热型地热成藏要素及探测实例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陆金波 王丹丹 丁郑军 《中国煤炭地质》 2023年第3期67-71,共5页
花岗岩地热资源在广东省地热资源中占据重要地位。广东省内花岗岩分布广泛,具有良好的地热地质要素:构造位置上毗邻欧亚大陆板块边界,构造活动频繁,发育大量深大断裂;花岗岩放射性同位素含量高,使其具有较高的放射性衰变生热率;丰沛的... 花岗岩地热资源在广东省地热资源中占据重要地位。广东省内花岗岩分布广泛,具有良好的地热地质要素:构造位置上毗邻欧亚大陆板块边界,构造活动频繁,发育大量深大断裂;花岗岩放射性同位素含量高,使其具有较高的放射性衰变生热率;丰沛的大气降水为水体对流提供源源不断的热载体。结合花岗岩地热地质,探讨中深层花岗岩地热勘查中地球物理手段的适应性。以广州花都中深层花岗岩水热型地热勘探为例,展示了音频大地电磁法和广域电磁法结合运用于中深层花岗岩水热型地热勘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水热型地热 音频大地电磁法 广域电磁法
下载PDF
音频大地电磁法对断层分辨能力的正演模拟及其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田蒲源 李慧杰 朱庆俊 《地质学刊》 CAS 2012年第4期401-407,共7页
通过几个模型的正演模拟,在分析不同模型正演响应的TM模式Bostick一维反演断面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点距、点位、第四系低阻层对AMT法定位断层的影响以及AMT法对断层的位置、倾向、倾角、发育深度等特征的分辨能力。研究表明,在点位和点... 通过几个模型的正演模拟,在分析不同模型正演响应的TM模式Bostick一维反演断面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点距、点位、第四系低阻层对AMT法定位断层的影响以及AMT法对断层的位置、倾向、倾角、发育深度等特征的分辨能力。研究表明,在点位和点距布设合理的情况下,AMT法对断层倾向、发育平面位置的推断是可靠的。最后,通过AMT法在太行山区找水的应用实例,验证了正演模拟方法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频大地电磁法(amt) 断层空间形态 正演模拟 一维反演 点距 河北
下载PDF
AMT和高密度电法结合探测稻城LHAASO项目区隐伏断层和基岩埋深 被引量:5
17
作者 尚彦军 金维浚 +2 位作者 肖刚 何万通 杨朋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50-257,共8页
高海拔花岗岩区裸露基岩丘与多成因沉积物盆垄显示地质条件变化较大,给高海拔宇宙射线观测站(LHAASO)工程建设带来挑战.地质调查和物探相结合,对场区大范围勘察以求规划避让断层,中心区WCDA小范围精细探测以刻画基岩顶面起伏变化,便于... 高海拔花岗岩区裸露基岩丘与多成因沉积物盆垄显示地质条件变化较大,给高海拔宇宙射线观测站(LHAASO)工程建设带来挑战.地质调查和物探相结合,对场区大范围勘察以求规划避让断层,中心区WCDA小范围精细探测以刻画基岩顶面起伏变化,便于地基设计.采用音频大地电磁法(AMT)和高密度电法相结合,在场区和中心区布网探测.结果发现,在避开区域断层后,不同规模断层在场区依然存在,与区域断裂构造NNE走向和节理走向不完全一致,影响到局部坳陷盆地规模走向和沉积物分布.场区基岩埋深20~60 m,变化较大.受第四纪冰川和现代河流作用,堆积了厚达30 m冰碛物和60 m冲洪积物,分布在场区约4 km2范围内,而靠近较大规模断层破碎带的堆积物厚达100多米.分析结果被后期钻探验证,为工程规划设计提供了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宇宙射线观测站(LHAASO) 稻城 花岗岩 高密度电法 音频大地电磁法
原文传递
基于断层模型的AMT数值模拟及其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梁苗 刘双 +2 位作者 胡祥云 赵宪生 焦彦杰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31-237,共7页
为研究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AMT)在识别断层模型方面的可行性,结合实际电性特征,建立了不同倾角、不同倾向和不同电性的地质模型,进行了AMT的正演数值模拟;通过ZONDMT2D软件的正演计算,得出关于正演模型的视电阻率和阻抗相位拟断面图,分... 为研究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AMT)在识别断层模型方面的可行性,结合实际电性特征,建立了不同倾角、不同倾向和不同电性的地质模型,进行了AMT的正演数值模拟;通过ZONDMT2D软件的正演计算,得出关于正演模型的视电阻率和阻抗相位拟断面图,分析了在普通和某种特定地质模型下的AMT正演响应,为之后AMT实测资料的处理和解释提供了参考。数值模拟表明:1在二维介质中,TE模式视电阻率信息对目标体反映良好,但相位资料易产生虚假异常中心;TM模型视电阻率易受静态效应影响,对横向不均匀电性体的差异具有"放大作用",其阻抗相位资料质量好,可信度高。2当断层倾角分别为30°,60°,90°时,TE、TM模式的阻抗相位拟断面图都明显优于视电阻率图。3在TM模型中,对于正断层模型,AMT正演结果会在断层顶部对应地面的投影位置附近产生一个相对"凹陷"的曲线形态;逆断层模型则会在相应位置出现相对"凸起"的曲线形态。最后,通过对西藏扎西康铅锌多金属矿整装勘查区的实测资料的分析,圈定隐伏断层在剖面上的展布,经过实际钻孔的验证,证实该正演模拟结论对于实测资料的处理和解释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amt) 正演模拟 断层模型 西藏扎西康
下载PDF
水力渗透型煤矿采空区三维音频大地电磁快速解译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楠 王子健 +2 位作者 秦其明 孙千惠 李树超 《矿业安全与环保》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0-77,共8页
煤矿采空区或回采阶段工作面常面临水力渗透威胁,如何快速有效且低成本地预判水力渗透成为难题。提出并系统论述了一种面向水力渗透型采空区的音频大地电磁三维反演及快速解译方案。通过设计采空区理论地电模型,探讨采空区电阻率三维反... 煤矿采空区或回采阶段工作面常面临水力渗透威胁,如何快速有效且低成本地预判水力渗透成为难题。提出并系统论述了一种面向水力渗透型采空区的音频大地电磁三维反演及快速解译方案。通过设计采空区理论地电模型,探讨采空区电阻率三维反演可行性。实测数据反演解释结果揭示:采空区巷道顶板区域存在明显低阻分布,部分工作面存在顶板裂隙导水造成的富水低阻区域,局部垮落带与上覆含水层明显连通。为可疑透水位置定位、水位和涌水量监测,以及后续开采规划制订提供了参考。从理论和实证角度,为音频大地电磁法的采空区富水状态分析和动态监控应用提供了新思路,相关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水力渗透型采空区的解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采空区 水力渗透 天然源 音频大地电磁法 三维反演
下载PDF
音频大地电磁法在复杂构造带调查中的应用:以藏东信本断裂带八美段为例
20
作者 蒋首进 吕晓春 +2 位作者 李怀远 胡俊峰 陈永凌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97-908,共12页
信本断裂带为一条发育于青藏高原东部伯舒拉岭岩浆弧内北西—南东向叠加多期构造活动的区域性断裂带,带内地质结构复杂、构造类型多样,前人通过地质调查认为其发育规模仅数百米,在断裂带构造性质上也存在压扭性和逆冲推覆的争议。本文... 信本断裂带为一条发育于青藏高原东部伯舒拉岭岩浆弧内北西—南东向叠加多期构造活动的区域性断裂带,带内地质结构复杂、构造类型多样,前人通过地质调查认为其发育规模仅数百米,在断裂带构造性质上也存在压扭性和逆冲推覆的争议。本文应用音频大地电磁法(audio magnetotelluric method,AMT)在信本断裂带八美段对其开展调查,对所采集数据开展时频域去噪、静态校正、极化模式识别系列精细处理后,采用非线性共轭梯度(nonlinear conjugate gradient,NLCG)反演技术获得高精度二维电性剖面,开展了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解译并建立测深剖面地质模型。结合测深剖面电性结构、区域构造背景和浅部构造现象综合查明信本断裂带八美段发育宽度7.2 km,为一条压性走滑构造性质的断裂带,带内发育有系列韧性剪切带、高角度走滑断层,具有早期深部韧性剪切叠加后期浅表层次挤压左行走滑的构造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本断裂带 音频大地电磁法(amt) 电性剖面 综合解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