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络“受众”的劳工化:传播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网络“受众”的产业地位研究 被引量:102
1
作者 吴鼎铭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4-137,共14页
从传播与劳动的互动关系视角出发,我们发现,互联网产业的发展高度依赖网民的"参与",并因此形成了以网民为中心的新型产业增值模式:通过传播技术的结构设计与商业意识形态的运作,互联网产业企图将网民的传播行为转化为商业资... 从传播与劳动的互动关系视角出发,我们发现,互联网产业的发展高度依赖网民的"参与",并因此形成了以网民为中心的新型产业增值模式:通过传播技术的结构设计与商业意识形态的运作,互联网产业企图将网民的传播行为转化为商业资本增值的数字劳动,由此完成网民时间的殖民化与社会空间的工厂化。从"受众商品"到"数字劳动"的视角转换有利于挖掘传播政治经济批判视角下的微观文化生产、阐释与斗争实践,以及中观的劳动剥削机制,呈现了更为丰富和多元的信息传播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众商品 数字劳动 劳工 互联网产业 工厂化
原文传递
“积极受众”的价值生产——论传播政治经济学“受众观”与Web2.0“受众劳动论”之争 被引量:47
2
作者 蔡润芳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4-131,共18页
"受众劳动何以生产剩余价值"这一问题关乎"受众劳动论"的合理性,近年来引发了学界争论。为理清这一问题,本文梳理了传播政治经济学"受众观",认为被诟病为"经济简化论"、"被动受众"... "受众劳动何以生产剩余价值"这一问题关乎"受众劳动论"的合理性,近年来引发了学界争论。为理清这一问题,本文梳理了传播政治经济学"受众观",认为被诟病为"经济简化论"、"被动受众"是对斯麦兹传统的误读,传播政治经济学强调"积极受众"的生产性,受众具有主观能动性,是意义的真实制造者。正是基于此种能动的"受众观",Web2.0"受众劳动论"揭示了数字媒介用户被卷入到新的数字经济流通形式中服务于数字生产、消费和市场多个环节的过程;论证了受众劳动生产剩余价值,是生产性劳动;广告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承诺",通过作用于实践意识来完成价值实践。但是,当前的"受众劳动论"把政治经济所代表的压制性权力与劳动个体二元对立,忽视了在资本前置的媒介化社会中,资本、技术、权力与劳动者都要在资本关系中确立自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众商品论 受众劳动论 数字劳动 WEB2.0 社交媒体
原文传递
移动的受众商品:无线世界的数字劳动 被引量:16
3
作者 文森特.曼泽罗尔 姚建华 徐偲骕 《开放时代》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81-191,共11页
在互联网驱动的移动设备(Internet-enabled mobile devices,IMDs)普及的今天,本文重新审视了达拉斯·斯麦兹的理论成果。在一个连接无处不在的时代,斯麦兹对于受众"工作"开创性的分析提供了一个历史连续体,使我们得以在... 在互联网驱动的移动设备(Internet-enabled mobile devices,IMDs)普及的今天,本文重新审视了达拉斯·斯麦兹的理论成果。在一个连接无处不在的时代,斯麦兹对于受众"工作"开创性的分析提供了一个历史连续体,使我们得以在日常生活中理解IMDs的大量出现。沿着斯麦兹的分析路径,本文认为,IMDs所保证和支持的有偿的与无酬的数字劳动的扩张,促成了传播的总体动员、认知与协作能力——这些能力处于"信息资本主义"积累策略的核心。因此,全球范围内对IMDs快速的接纳和使用成了这种动员和吸纳的有机组成部分。斯麦兹强调传播及其相关技术在对当代政治经济学批判分析中的核心作用,本文与这一立场相一致,并通过反思斯麦兹的受众商品理论来详述数字劳动的理念,而受众商品理论是IMDs技术和社会变迁的中心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众商品 数字劳动 实际吸纳 意识产业 产消者商品
原文传递
生产性还是非生产性:社交媒体“受众劳动”论争的核心议题 被引量:8
4
作者 鲍静 裘杰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0-57,共8页
延续大众媒体时代的"盲点之争",社交媒体时代受众劳动之争的核心议题是"受众劳动是否具有生产性"。这场论争已经发展成为相当复杂的理论辩论。为了更好展现社交媒体"受众劳动"论争的全貌,论文在厘清此次... 延续大众媒体时代的"盲点之争",社交媒体时代受众劳动之争的核心议题是"受众劳动是否具有生产性"。这场论争已经发展成为相当复杂的理论辩论。为了更好展现社交媒体"受众劳动"论争的全貌,论文在厘清此次论争各方观点的基础之上,从"劳动价值论是否依然适用"、"社交媒体价值来源于受众劳动还是其他"、"受众是被剥削还是文化参与"三个维度梳理和分析"生产性还是非生产性"这一社交媒体受众劳动论争的核心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众劳动 社交媒体 劳动价值论 传播政治经济学
原文传递
网络“受众”的商品化:社交媒体中的“受众劳动”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徐颖 范和生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7期28-31,共4页
新媒体时代里,资本剥削的逻辑从现实物理空间延伸到以社交媒体为代表的互联网产业,越来越多的网络受众成为推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商品”与“免费劳工”。从传播政治经济学与后现代社会学理论角度,揭示社交平台上受众参与、受众注意力... 新媒体时代里,资本剥削的逻辑从现实物理空间延伸到以社交媒体为代表的互联网产业,越来越多的网络受众成为推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商品”与“免费劳工”。从传播政治经济学与后现代社会学理论角度,揭示社交平台上受众参与、受众注意力投放、受众需求管理的劳动形式及其商品化中的资本剥削本质,思考与审视受众劳动与受众商品化背后映射的家庭与社会的工厂化、时间的殖民化、受众主体性弱化的现实困境,以提高受众对数字资本主义渗透的警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受众 社交媒体 资本 受众劳动 受众商品化
下载PDF
数字时代的劳动辩证法--基于马克思劳动哲学的当代阐释 被引量:2
6
作者 张义修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7-102,38,159,共8页
进入数字时代,需要坚持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从生产方式数字化的宏观视角定位数字劳动。就基本要素而言,数字劳动基于数字化的劳动资料,并根据劳动对象区分为广义和狭义的数字劳动。在数字化生产中,前台的一般劳动和后台隐匿的... 进入数字时代,需要坚持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从生产方式数字化的宏观视角定位数字劳动。就基本要素而言,数字劳动基于数字化的劳动资料,并根据劳动对象区分为广义和狭义的数字劳动。在数字化生产中,前台的一般劳动和后台隐匿的数据化劳动相辅相成,所谓“受众劳动”只是表象。数字劳动具有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的二重性,“非物质劳动”概念没有理解、突破这一点。数字劳动产品特别是数据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但二者不能混淆。从数字劳动对象化的视角出发,才能避免误读数据的价值来源、生产贡献和要素收入,避免陷入“数据拜物教”,确保数字经济在正确轨道上行稳致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劳动 数据 马克思 受众劳动 非物质劳动
下载PDF
“受众商品论”视野中的众包理论评析 被引量:1
7
作者 万翩翩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85-89,共5页
自2006年杰夫·豪提出众包这一概念后,以利用大众劳动和大众智慧为基础的众包模式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所关注。目前,对于众包理论的研究集中于其正面效应,潜在的负面效应被忽视。"受众商品论"最初由达拉斯·斯麦兹提出... 自2006年杰夫·豪提出众包这一概念后,以利用大众劳动和大众智慧为基础的众包模式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所关注。目前,对于众包理论的研究集中于其正面效应,潜在的负面效应被忽视。"受众商品论"最初由达拉斯·斯麦兹提出,在数字时代,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者又对其进行了阐发,重点分析网络社会中存在的剥削。基于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本文梳理了国内对于众包负面效应的相关研究,以便更理性、全面地评价众包这一商业模式,警惕可能引发的社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众商品论 众包理论 产消者 网络劳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