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知信行理论模式用于急诊科护士的患者自杀风险培训 被引量:21
1
作者 邓先锋 雷艳 +1 位作者 胡德英 李霞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45-48,共4页
目的探讨知信行理论模式用于急诊科护士患者自杀风险培训的效果。方法组建自杀风险教育多学科团队,采用知信行理论模式对143名急诊科护士进行为期3个月的患者自杀风险培训,比较培训前后护士的自杀态度和自杀护理行为。结果培训后,急诊... 目的探讨知信行理论模式用于急诊科护士患者自杀风险培训的效果。方法组建自杀风险教育多学科团队,采用知信行理论模式对143名急诊科护士进行为期3个月的患者自杀风险培训,比较培训前后护士的自杀态度和自杀护理行为。结果培训后,急诊科护士自杀态度总分及3个维度得分显著低于培训前,自杀护理行为得分显著高于培训前(P<0.05,P<0.01)。结论知信行理论模式用于急诊科护士患者自杀风险培训可有效改善护士对自杀的态度,规范其患者自杀护理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护士 知信行理论模式 自杀态度 自杀护理行为 患者自杀预防 教育培训
下载PDF
某高校大学生自杀态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荆春霞 王声湧 +4 位作者 杨光 赵璐瑜 李达 邝绮霞 王雀良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13-915,共3页
目的了解目前广州市在校大学生对于自杀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对暨南大学在校的1037名大学生进行现况调查,调查大学生一般人口学特征和对自杀的态度。结果经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性别、专业、母亲的学历、佛教信... 目的了解目前广州市在校大学生对于自杀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对暨南大学在校的1037名大学生进行现况调查,调查大学生一般人口学特征和对自杀的态度。结果经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性别、专业、母亲的学历、佛教信仰、生源、年级被分别引入不同的自杀态度分量表。女生比男生更加明确、理性、客观地看待自杀行为。非医学专业对自杀行为的歧视成分更多,而医学专业的大学生更认同自杀是可以预防(Beta=0.237)并且可以自我控制的行为(Beta=0.124),认为自杀不仅影响社会的稳定而且会给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Beta=-0.123)。母亲文化程度越高、大学生对自杀行为的态度越消极。具有佛教信仰的大学生对自杀持相对宽容、同情的态度。结论大学生对自杀的态度相对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自杀态度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城市社区成年人对自杀的态度调查 被引量:4
3
作者 雷兰英 曹日芳 《浙江预防医学》 2010年第2期10-12,共3页
目的调查城市社区成年人对自杀的态度。方法在杭州市4个社区随机抽取795名成年人接受调查,采用自杀态度问卷进行评估。结果社区成年人对自杀行为和自杀者多数持矛盾或中立态度(49.2%、50.6%),对自杀的态度各维度男女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 目的调查城市社区成年人对自杀的态度。方法在杭州市4个社区随机抽取795名成年人接受调查,采用自杀态度问卷进行评估。结果社区成年人对自杀行为和自杀者多数持矛盾或中立态度(49.2%、50.6%),对自杀的态度各维度男女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老年组对自杀行为、自杀者、自杀者家属以及安乐死所持肯定或理解态度明显高于青壮年组(P<0.01或0.001)。结论老年人对自杀的高肯定或理解态度是其高自杀率的主要原因,社会需高度关注老年人自杀预防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成年人 老年人 自杀态度
原文传递
综合医院护理人员对患者自杀态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佳庆 黄笛 +1 位作者 胡德英 刘义兰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9-72,共4页
目的了解综合性医院护理人员对患者自杀的态度,并分析影响因素,为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湖北省10所综合性医院的980名护理人员,采用综合性医院护理人员对患者自杀态度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共112名(11.4%)... 目的了解综合性医院护理人员对患者自杀的态度,并分析影响因素,为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湖北省10所综合性医院的980名护理人员,采用综合性医院护理人员对患者自杀态度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共112名(11.4%)护理人员对患者自杀的态度总体上为理解或宽容,864名(88.2%)为中立或矛盾,4名(0.4%)持反对或排斥态度。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医院等级、通过媒体网络途径获取自杀预防相关知识、个人月收入、是否经历患者自杀事件、工作科室是影响护理人员对患者自杀态度的主要因素(均P<0.05)。结论综合性医院护理人员对患者自杀的态度总体上为中立或矛盾。需加强护理人员对住院患者自杀预防的培训,引导护士树立理性的生命价值观和自杀态度,切实履行好维护患者生命安全的“守门人”角色,以预防住院患者自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医院 护理人员 住院患者 自杀态度 护理安全 护理管理
下载PDF
职业女性自杀态度与自杀意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田丽丽 周文静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8-33,共6页
文章以435名职业女性为研究对象,采用公众自杀态度量表(SPAS)和Beck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BSI)作为测量工具,对职业女性自杀态度与自杀意念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职业女性对自杀的态度总体为偏向反对、否定自杀行... 文章以435名职业女性为研究对象,采用公众自杀态度量表(SPAS)和Beck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BSI)作为测量工具,对职业女性自杀态度与自杀意念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职业女性对自杀的态度总体为偏向反对、否定自杀行为以及对自杀预防的可能持积极态度;职业女性的自杀意念检出率为27.82%;影响职业女性的自杀态度和自杀意念的因素主要涉及人口学因素、社会学因素和个人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女性 自杀态度 自杀意念 现状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大学生生命态度调查与高校教育对策探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邹兵 谢杏利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109-112,共4页
高校自杀事件时有发生,反映出部分大学生不能成熟、理性地对待生命,构建有效的生命教育体系刻不容缓。大学生生命态度调查显示:大学生总体上对自杀持否定态度,但部分学生对自杀认识存在偏差,思维片面化和自我中心严重,甚至在一些维度表... 高校自杀事件时有发生,反映出部分大学生不能成熟、理性地对待生命,构建有效的生命教育体系刻不容缓。大学生生命态度调查显示:大学生总体上对自杀持否定态度,但部分学生对自杀认识存在偏差,思维片面化和自我中心严重,甚至在一些维度表现出对生命的漠视;大学生对自杀者持否定和排斥认识;大学生对安乐死持矛盾或中立态度。高校应认真研究自杀预防措施,加强生命教育,引导大学生明确生活目标,树立积极健康的生命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自杀态度 生命教育 校园预防
下载PDF
农村社区人群自杀相关态度的性别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东芳 贾存显 路长飞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39-541,553,共4页
目的:了解农村人群的自杀知识与态度,并探讨农村社区人群自杀相关态度的性别差异。方法:在山东省疾病监测点上选取三县(市)的25个乡镇2008年9月1日至2009年8月31日202对农村自杀死亡病例及对照的212个男性信息人和191个女性信息人,采用... 目的:了解农村人群的自杀知识与态度,并探讨农村社区人群自杀相关态度的性别差异。方法:在山东省疾病监测点上选取三县(市)的25个乡镇2008年9月1日至2009年8月31日202对农村自杀死亡病例及对照的212个男性信息人和191个女性信息人,采用自杀相关态度问卷了解两组信息人的自杀态度。结果:农村社区人群对于自杀知识三问题的知晓率分别为24.3%、11.2%、64.5%,男信息人对‘自杀未遂的人会再次选择自杀’这一问题的知晓率比女性高(P<0.05);男女信息人均赞同自杀是一个社会问题,不仅会给家人亲朋带来长远影响,更会给国家带来不稳定性和经济损失;在自杀社会重要性问题的认识上,男信息人仅在‘自杀行为常常影响社会的稳定’和‘自杀是一个值得花大气力去解决的社会问题’的认识上比女性更加强烈(P<0.05);调整家庭年收入和文化水平后,除了部分组别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他组别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农村社区人群自杀相关知识知晓率偏低,需要加强自杀健康宣传教育;性别对农村社区人群自杀相关态度影响较小,但仍需进一步研究明确其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 自杀态度 农村人群 性别
下载PDF
山东省西部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与自杀态度的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贾存显 庄茂强 王健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28-132,共5页
目的探讨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与自杀态度的关系。方法选取山东省西部农村两县,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共获得341户,对每户中20~75岁人群抽取1~2名进行调查。采用一日重建法(DRM)测量主观幸福感,自杀态度采用自杀态度问卷(QSA)测量。采用秩和... 目的探讨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与自杀态度的关系。方法选取山东省西部农村两县,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共获得341户,对每户中20~75岁人群抽取1~2名进行调查。采用一日重建法(DRM)测量主观幸福感,自杀态度采用自杀态度问卷(QSA)测量。采用秩和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农村居民一日总体幸福感得分为-24.20~36.20,50%分值为20.00。上午、下午、晚上主观幸福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75,df=2,P<0.001)。农村居民对自杀态度多持中立或矛盾态度。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显示,与主观幸福感相关的因素有体质量超重或肥胖、抑郁得分、焦虑得分,与自杀态度相关的因素有抑郁得分。主观幸福感与自杀态度无关。结论主观幸福感与自杀态度无相关性,但两者均与抑郁得分相关。改善心境状况将有助于改善主观幸福感或影响农村居民自杀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幸福感 农村居民 一日重建法 自杀态度 影响因素 山东
原文传递
主观幸福感在贫困大学生自杀态度与生命意义感中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22
9
作者 谢杏利 邹兵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8-83,共6页
目的了解贫困大学生自杀态度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探讨主观幸福感在自杀态度形成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分层的方法,对5所高校的1 1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自杀态度与生命意义感的调查,分别采用自杀态度问卷(QSA)、生命意义感问卷(MLQ)... 目的了解贫困大学生自杀态度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探讨主观幸福感在自杀态度形成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分层的方法,对5所高校的1 1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自杀态度与生命意义感的调查,分别采用自杀态度问卷(QSA)、生命意义感问卷(MLQ)、生活目的量表(PIL)和幸福感指数量表(IWB)为检测工具,分析贫困大学生自杀态度及其相关因素。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主观幸福感在生命意义感对自杀态度影响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 038份,有效率94.4%;其中贫困生316名,非贫困生722名。贫困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对自杀者的态度和生活感受得分均显著低于非贫困大学生(P<0.05)。贫困大学生中,女生对自杀者家属态度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P<0.05);但男生寻求意义感、生活目标和自主感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P<0.05)。贫困大学生自杀态度与生命意义感和主观幸福感密切相关(P<0.05,P<0.01)。主观幸福感在生命意义感对自杀态度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结论生命意义感和主观幸福感是影响贫困大学生自杀态度的重要因素,高校应开展有针对性的生命教育进行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 自杀态度 生命意义感 主观幸福感
下载PDF
农村自杀未遂人群对自杀行为的认知与态度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琳琳 贾存显 +3 位作者 邱惠敏 徐爱强 韩梅 刘慧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18-123,共6页
目的探讨农村自杀未遂人群对自杀行为的认知与态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在山东省6个县及县级市收集发生在2009年10月1日~2011年3月31日的病例409例,采用相关自杀态度问卷进行访谈。结果成功获得386例病例的自杀态度资料。自杀知识3个问... 目的探讨农村自杀未遂人群对自杀行为的认知与态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在山东省6个县及县级市收集发生在2009年10月1日~2011年3月31日的病例409例,采用相关自杀态度问卷进行访谈。结果成功获得386例病例的自杀态度资料。自杀知识3个问题知晓率分别为24.7%、59.6%和52.6%,家庭经济和精神疾病影响自杀知识的知晓率(P<0.05);14.5%的病例对自杀行为持肯定、认可、理解或宽容的态度,51.6%的病例对自杀行为持中立或矛盾的态度,33.9%的病例对自杀行为持反对、否定、排斥或歧视的态度,患精神疾病的病例倾向于肯定、认可的态度(P<0.05);81.3%的病例同意自杀行为对于社会的重要性,但是患有精神疾病的病例倾向于否定自杀的社会重要性。多项式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不同程度自杀意图的病例对于自杀的态度有所不同。结论不同特征的自杀未遂人群对自杀行为的认知与态度不同,干预时应区别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未遂 自杀态度 农村 自杀意图
原文传递
急诊科自杀未遂患者的简要自杀风险干预 被引量:5
11
作者 冯霞 刘莉 +2 位作者 王晓洁 张新丽 韩利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降低急诊科自杀未遂患者自杀意念的有效方法。方法依据《照顾有自杀风险的成年患者——急诊科共识指南》制订简要自杀风险干预流程清单,对57例急诊科住院或留观的自杀未遂患者进行干预。结果 57例患者均未再出现自杀行为。干预... 目的探讨降低急诊科自杀未遂患者自杀意念的有效方法。方法依据《照顾有自杀风险的成年患者——急诊科共识指南》制订简要自杀风险干预流程清单,对57例急诊科住院或留观的自杀未遂患者进行干预。结果 57例患者均未再出现自杀行为。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患者自杀态度及自杀意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实施简要自杀风险干预能改善自杀未遂患者的自杀态度及自杀意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患者 自杀未遂 自杀风险干预 自杀态度 自杀意念
下载PDF
青少年抑郁发作患者自杀行为态度及其相关因素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嘉玮 刘伟 王道金 《四川精神卫生》 2023年第3期209-215,共7页
背景青少年人群对自杀的态度与其自杀行为高度相关,既往关于自杀态度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多聚焦于学校样本,对青少年抑郁发作患者相关临床样本的研究不足。目的分析青少年抑郁发作患者对自杀行为的态度及相关因素,为这一群体的自杀干预... 背景青少年人群对自杀的态度与其自杀行为高度相关,既往关于自杀态度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多聚焦于学校样本,对青少年抑郁发作患者相关临床样本的研究不足。目的分析青少年抑郁发作患者对自杀行为的态度及相关因素,为这一群体的自杀干预提供参考。方法连续选取2021年5月-2022年7月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部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青少年患者共100例。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问卷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HAMD-17)、自杀态度问卷(QSA)、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以及网络成瘾量表(IAT)分别评定患者的抑郁症状、自杀态度、父母教养方式和网络成瘾情况。采用Spearman和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患者QSA中对自杀行为的态度因子评分与一般情况和HAMD-17评分、EMBU评分及IAT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考查自杀行为的态度的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评估各因素预测对自杀行为的态度的有效性。结果青少年抑郁发作患者QSA对自杀行为的态度因子评分与对自杀者的态度因子、对安乐死的态度因子、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因子评分均呈正相关(r=0.210~0.485,P<0.05或0.01),与父亲受教育程度、近6个月自杀行为、HAMD-17评分、IAT评分、父亲惩罚与严厉、父亲过分干涉、父亲拒绝与否认、父亲过度保护、母亲过分干涉与保护、母亲拒绝与否认、母亲惩罚与严厉因子评分均呈负相关(r=-0.571~-0.290,P<0.05或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QSA对自杀者的态度因子(β=0.198,P<0.01)和对安乐死的态度因子(β=0.302,P<0.01)可正向预测对自杀行为的态度,父亲受教育程度(β=-0.180,P=0.043)、HAMD-17评分(β=-0.366,P<0.01)以及IAT评分(β=-0.191,P=0.030)可负向预测对自杀行为的态度。各因素之间预测效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289~0.092,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自杀行为态度 抑郁发作 父母教养方式 网络成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